如今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基因檢測公司,比如消費者把自己的唾液郵寄給公司,並支付費用,則可以通過DNA知道有關自己祖先的信息。不過據外媒最新消息,馬斯克支持的一個媒體項目最近推出一個網站,對現有的基因檢測公司進行了搞笑的嘲諷。
據國外媒體報導,上述媒體惡搞了一家名為「DNA Friend」的虛假基因檢測公司,據稱是是一家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服務公司,要提供有史以來最快速的DNA檢測服務,其對手包括23andMe。
這家公司頗有惡搞的天分。
據報導,DNA Friend公司開設了一個官方網站,並註冊了社交網絡帳號。該公司脫胎於另外一個名叫「Thud」的新媒體項目,這一項目由來自洋蔥網(Onion)的員工創辦,過去一直獲得馬斯克的支持。
根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導,馬斯克最初擁有Thud這項業務,但是在今年一月份將其賣給了洋蔥網的前任編輯本·伯克利(Ben Berkley)和科爾·博爾頓(Cole Bolton)。
過去,馬斯克曾經把洋蔥網稱為「歷史上所有意識的生物,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所創辦的最偉大的出版物,這種評價也體現了洋蔥網的諷刺特色。
據報導,DNA檢測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僅面向家庭的家庭DNA檢測公司23andMe一家就聲稱擁有800多萬用戶。其主要競爭對手祖先公司(Ancestry)的基因資料庫中有1000多萬用戶。
一些機構預測,到2024年,DNA檢測的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220億美元,但是這一市場也因一系列問題而受到抨擊,其中包括缺乏對消費者個人隱私的保護、與執法部門的關係,以及令人質疑的臨床效用。
消費者基因服務公司「Family Tree DNA」的前任首席科學官、遺傳學家戴維·米特爾曼(David Mittelman)表示:「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有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既要開發更多基因組應用,以吸引更多客戶,又要負責任地開發應用,以確保科學的有效性。」
「這是一個很難平衡的行為,」他指出,上述虛假公司的嘲諷網站「突顯了該領域最近的一些失敗。」
在其網站和社交媒體帳號上,「DNA Friend」公司抨擊基因檢測公司向消費者收取費用,而所提供的僅僅是一些顯而易見的信息,比如對眼睛和頭髮顏色的估計。
一位基因檢測的客戶在一份「證詞」中表示:「我一直懷疑我有一雙棕色的眼睛,但DNA Friend公司完全證實了這一點。」
在另一份虛假的用戶反饋記錄中,一位名叫卡爾Carl的男子指出,「DNA Friend把我的DNA與1980年代在洛杉磯發生的一系列未偵破的謀殺案聯繫起來」。據悉這名殺手在30多年之後被發現,原因是他的親戚將DNA上傳到了一個名為「GEDmatch」的開源網站。
上述殺手隨後被捕,這一事件引發了關於消費者是否意識到他們的基因數據可以用於刑事調查的辯論。
個人隱私是另一個熱門話題,因為基因檢測公司有時通過與製藥公司達成研究方面的交易來賺錢(公平地說,這些公司通常會徵求同意,不過大多數客戶並不總是閱讀相關的條款和條件)。
「我們知道你把你是誰的每一個隱私細節都委託給了我們,」該網站開玩笑說。「我們決不會讓你的DNA落入我們公司合作網絡之外的任何人手中,從而破壞這種信任。」
DNA Friend公司也揭露了基因檢測檢測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非白人、非歐洲人用戶缺乏參與。這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包括23andMe在內的幾家公司已經公開承認,他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另一位冒牌用戶朱莉-安妮(Julie Anne)表示,當她發現自己的「唾液主要是歐洲人的」,這讓她興奮不已。
這個網站非常搞笑,值得花點時間瀏覽。
但就像喜劇通常做的那樣,它也涉及到一些嚴肅的主題。此前美國「紐約時報」編輯委員會發表了一篇文章,警告消費者對他們的DNA檢測結果過於信任可能帶來的隱患,這引發了一些消費者的注意。
這些擔憂集中在23andMe公司的乳腺癌檢測上,該檢測只在少數已知存在的地方尋找突變,而不是所有與高於平均水平的乳腺癌風險相關的突變。
換句話說,紐約時報文章的作者擔心23andMe可能會為那些本來是尋求醫療服務的人提供虛假的信息和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23andMe公司和谷歌存在某些聯繫。該公司創始人是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她是谷歌旗下視頻網站YouTube執行長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的妹妹,也是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的前妻。
(來源:騰訊科技 審校: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