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畜最早興起於二次元文化集中營ACFUN(A站)、bilibili(B站),關於「鬼畜」名稱的來歷,起源為日本彈幕視頻網站NICONICO動畫,原本的名字為應為音MAD,但由於「最終鬼畜藍藍路」在中國巨大的影響力,而其作品名中有「鬼畜」二字,因此音MAD在中國就被稱作鬼畜。
這種畫面快速來回重複帶來的搞笑效果以及帶魔性聲音的洗腦視頻受到二次元愛好者的廣泛歡迎和追捧,隨後被更多的網際網路年輕用戶所喜歡。從葛炮開始,元首、金坷垃、老司機、孔明都在鬼畜中獲得「重生」並火得一塌糊塗,並且越是反差「萌」的形象越受到歡迎……
在小米雷軍《ARE YOU OK》意外走紅之前,外界對鬼畜的關注,往往局限在網絡流行文化的討論中。而隨著《ARE YOU OK》的爆紅,讓主流媒體見識到鬼畜在年輕人中巨大的影響力,也見識到鬼畜作為以一種營銷方式的存在。
相比傳統硬廣,鬼畜這種新鮮事物因為好玩、有趣,甚至有點惡作劇的方式,反而在傳播上更容易被年輕用戶所接受,甚至主動進行傳播。並因為Get到年輕用戶的心理,即使反覆給用戶灌輸某一個特定信息,也不會引起用戶反感。
雷軍《ARE YOU OK》 :精英與權威的重構
雷軍《ARE YOU OK》一經推出迅速佔據各大頭條,微博在24小時內轉發量過萬,全網總播放量已近1000萬。「Are you OK」成為網絡熱門詞引爆網絡,在微博中的記錄超過25萬條,成為新一代網絡神曲。
《ARE YOU OK》源自雷軍在印度發布會的演講,因為英語口語生硬、語法錯誤慘遭鬼畜UP主「惡搞」。類似的事情曾發生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無極》,當時陳凱歌團隊處理的方式是遵循以往公關的邏輯,又是斥責又是揚言起訴,結果反而火了胡戈,陳凱歌的形象卻遭到重創。
對於隨著網際網路成長的80年以後的這幾代人而言,對權威的顛覆和重構,一直都是網際網路流行文化的核心。《無極》被惡搞事件中,陳凱歌由於缺乏對網際網路的認知,錯誤的把現實中的權威性強加給網友認同,猶如穿著正裝出現在年輕人的惡搞派對上,引發了公眾的嘲諷。
而類似的事情出現在雷軍身上,事態卻成為另外一種走向。雖然雷軍是個愛惜羽毛,極其在意名譽,並力求完美的人,但是他是個商人,判斷的原則基於商業利益,在這個歐巴馬都要當段子手自黑的時代,雷軍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自黑」。
事實也證明雷軍判斷的準確。該視頻被鬼畜UP主惡搞後,剪輯的雷軍鏡頭深深契合了二次元五大審美原則:呆萌蠢賤基。優秀的無感的「勞模」雷軍化身成為「賤萌」的霸道總裁,一下俘獲無數二次元的粉,路轉粉,甚至黑轉粉的都不在少數。
而小米從中獲得的是,不僅品牌和產品免費受到大範圍、高頻率的關注和曝光,成為熱門話題,並在品牌好感度上持續上升,整個話題的延續性貫穿到2016年初。
鬼畜營銷最大的優勢在哪裡?
在我看來,鬼畜營銷最大的優勢在於將「高冷」的品牌或個人有意識的「平民化」,拉近與普通網民的距離,讓網民對品牌或個人產生親近感,從而主動了解和主動傳播。
在鬼畜視頻中,雷軍不再是一個身價過億、高不可攀的CEO,這種形象離普通網民太遠,甚至會產生某種隔閡和仇視。網際網路歸根結底是一個「自黑」的舞臺,王思聰就很聰明的利用了這一點,當他展現出自己「屌絲」的一面時,會給普通網民造成一種「代入感」,正是這種「代入感」讓王思聰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富二代」。
一個品牌或者一個創業者在做營銷之前,應該了解清楚自己想傳達給公眾的信息,保障這種信息可以通過合適的渠道,傳達給目標受眾人群。我們以人人車為例,作為一家二手車電商平臺,一直有一個困擾,就是「賣二手車」不像賣智能產品一樣,給人一種很「奪目」的感覺。
提起「二手車」很多人腦海中想起來的還是傳統二手車行業給公眾帶來的種種惡劣的印象。人人車一方面在產品層次提升二手車的形象,而另一方面則要在品牌形象中給用戶傳達出「年輕、有趣、可靠」等更受年輕用戶關注的信息。
最終人人車選擇了「鬼畜」作為這些信息的載體。從數據反饋上看,已發布的5部鬼畜視頻,為人人車帶來超過8000萬次的品牌曝光。而在廣告預算僅為競品30%的情況下,百度指數也一直與對手不相上下。而在品牌好感度上,人人車的NPS值達到82%(用戶淨推薦值),對人人車的品牌形象提升也起到很大的幫助。
《ARE YOU OK》、人人車鬼畜成功的要素在哪裡?
雷軍版的《ARE YOU OK》如果算無心之舉的話,那人人車的鬼畜視頻就是有意為之。人人車鬼畜視頻之所以會火,是因為人人車的鬼畜視頻不是簡單的植入,而是嚴格意義按照鬼畜的創作模式和傳播規律。
有的品牌方也曾嘗試做過鬼畜營銷,卻只是簡單進行品牌植入,在一段鬼畜視頻中強硬植入品牌名,看得人莫名其妙,或者和當年的「羊羊羊」如出一轍,單調的讓用戶躲避不及。而人人車的鬼畜視頻中,各種重構經典影視劇橋段、熱門搞笑視頻剪輯,配合動感魔性的音效,始終讓受眾處在一種情緒的亢奮中。
所以用戶在觀看人人車鬼畜視頻的時候,即使會出現黃渤代言的人人車橋段,但是這種橋段與視頻本身卻沒有任何違和感,反而增加了內容的笑果,更易於被用戶接受和傳播。製作過程,娛樂性要始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沒有娛樂性,鬼畜便失去了魔力。
那麼製作一個優質的鬼畜視頻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呢?其實無外乎以下幾條:
一段耳熟能詳或者是節奏感極強的背景音樂,用於洗腦。入門級別的鬼畜視頻,音樂可以是一整首歌,比如《最炫民族風》之類,成龍的廣告是套用了網絡流行歌曲《我的滑板鞋》。當然,有能力的品牌方也可以學習人人車,自己創作旋律填入歌詞;
一句翻來覆去、被各種各樣的角色、人物和聲音重複的梗,還是用於洗腦。這就需要作者去尋找各式各樣的視頻素材了,但隨著鬼畜視頻的興起,從爾康到容嬤嬤,從唐僧到悟空,這類素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此外有話題性,結合社會熱點也可以獲得很好的傳播效果,例如之前很流行的《一百塊都不給我》,把社會新聞做成鬼畜視頻,一時之間火爆整個網絡。
綜上所述,鬼畜視頻作為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因帶有惡搞、顛覆性的屬性而受到年輕人的廣泛關注和歡迎。而年輕用戶作為網際網路的主流人群,他們的口味和需求也決定了傳播的風向,所以作為品牌方,如何抓住年輕用戶的眼球和需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而鬼畜視頻從目前來看,恰是一種良好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