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光譜儀之顏色檢測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1、技術簡介

  顏色是大腦對於射入人眼的光的主觀感受。一般人眼可感知的波段為380~780nm。

  顏色可以簡略分為反射顏色,透射顏色,光源色和結構色,前三種最為常見。

  待測物的反射/透射顏色取決於待測物的光譜反射率/透射率,參考光源和觀察條件。光源色取決於光源光譜。結構色與物體表面特殊的衍射結構有關。

  顏色在生產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顏色的控制已經成為評價許多產品外在和內在質量中最受重視的要素之一。傳統的測色方法直接用人眼觀察,方法簡單靈活,但是結果依賴於觀測人員的經驗和心理、生理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也依賴於觀察條件,結果使得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經常受到質疑,目前已經被光譜測色技術取代。

圖1 不同顏色光譜

  光譜測色是利用光譜儀獲取光源發射或物體透反射的可見光波段的光譜進行分析。根據色度學理論,任何顏色可用三個對人眼的顏色三刺激值來表示,因此獲得顏色三刺激值正是測色儀器的測量目的。顏色三刺激值可以通過顏色刺激函數分別乘以CIE光譜三刺激值,並在整個可見光譜範圍內分別對這些乘積進行積分。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φ(λ) 為色刺激函數,由光源輻射特性或物體的透反射特性決定;X(λ), Y(λ), Z(λ)為標準觀察者的光譜三刺激值;k為歸一化係數。X, Y 和Z則是顏色三刺激值,它們雖然從數量上對顏色進行了定量的描述。

  歷史上,由於各個行業顏色測量對象差異很大,顏色三刺激值直接使用多有不便。於是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先後推出了CIE xyz和CIE L*a*b*等多種顏色空間,將顏色三刺激值轉換後使用。在實踐中,CIE xyz多用於發光體顏色描述,而CIE L*a*b*模型在物體表面色的色差,例如紡織品、油漆、塑料等行業。關於兩種顏色空間的具體計算函數可直接參考CIE網站,一般顏色測量軟體都集成了這些函數,比如著名的海洋光學的測量軟體集成了所有主流的顏色空間函數,併集成了CIE規定的所有標準照明體函數模型,幾乎可以滿足所有顏色測量需要,給客戶開展多種顏色測量帶來了極大便利。

圖2 CIE xyz

圖3 CIE L*a*b*

  2 、應用說明

  顏色測量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參考光源,參考標準源,光譜採集裝置。常用參考光源為滷鎢燈或氙燈。參考標準源一般多用漫反射標準板。光譜採集裝置則有光譜儀和配套附件組成。光譜儀必須涵蓋可見光波段,並且要具有足夠的靈敏度和穩定性,配套附件包括光纖探頭和積分球等。

  顏色計算較為繁瑣,選擇一款集成各種顏色參數自動計算功能的軟體也是很有必要的。

  農產品加工:肉類,果蔬等品質分類;

  照明行業:LED顏色分析;

  紡織行業:紡織物色差鑑定;

  造紙行業:紙品顏色控制;

  化工行業:油漆,塗料等品質控制。

  典型配置

  典型產品:高解析度光譜儀,光源,探頭,濾光片,聚光透鏡

  3、應用文章

  3.1 LED顏色測量

圖4 使用七步MacAdam 橢圓來定義LED在CIE 1931 色品圖中的分割區域

  3.2 化學變色反應測量

圖5 化學變色反應中的吸光度圖譜

圖6  化學變色反應在553nm和759nm的吸光度變化趨勢

  3.3 基於顏色檢測的犯罪現場的血跡的時間評價

圖7 血跡檢測圖

 (內容來源:海洋光學)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微型光譜儀之螢光檢測
    螢光測量是利用靈敏的探測器和高效率的濾光片,將檢測樣本發出的微弱信號光和高強度的激發光區分出來,並通過探測器對區分出來樣本的微弱信號進行檢測。:  3.1 光譜儀:鑑於螢光較為微弱的特性,通常需要高靈敏度光譜儀進行檢測,這類光譜往往採用背照減薄型CCD,部分還帶有CCD製冷,以保證信噪比。
  • 微型光譜儀之吸光度檢測
    ,然後對透過物體的光束進行檢測。由於一部分能量被樣品中的分子吸收,檢測的入射光的強度要高於透過樣品的光強。吸光度被廣泛運用於液體和氣體的光譜測量技術中。吸光度光譜可以對物質進行定量鑑別或者對物質進行指紋認證,也可以對溶液中的分子進行濃度定量分析。吸光度檢測的樣品不再局限於使用比色皿作為載體,流動池、浸入式探頭、微量進樣器、氣體存儲皿、微量比色皿等等都可以作為採樣裝置。
  • 微型光譜儀結構和特點
    微型sensor.cn/sell/list.php?catid=1804" target="_blank">光譜儀具有模塊化和高速採集的特點,在系統集成和現場檢測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 相對於傳統光譜儀,微型光譜儀具有哪些優勢?
    微型光譜儀具體模塊化和高速採集的特點,在系統集成和現場檢測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結合光源、光纖、測量附件,可以搭配成各種光學測量系統。  光譜儀器是應用光學技術、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對物質的成分及結構等進行分析和測量的基本設備,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工業控制、化學分析、食品品質檢測、材料分析、臨床檢驗、航空航天遙感及科學教育等領域。由於傳統的光譜儀存在著結構複雜、使用環境受限、不便攜帶及價格昂貴等不足,不能滿足現場檢測和實時監控的需求。因此,微型光纖光譜儀成為光譜儀器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 乾貨:模塊化微型光譜儀應用系統全解析
    微型光譜儀為什麼會獲得巨大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光譜儀的小型化,而且是由於模塊化概念和光纖的使用。 微型光纖光譜儀  所有的光譜應用系統都可以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光譜儀、光源和採樣部件。
  • 微型光譜儀發展方向:標準化、小型化、功能化
    光譜儀作為重要的分析儀器,在諸多領域已取得應用。那麼光譜儀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潮流是什麼?有哪些難點需要克服?  光譜儀技術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時刻,未來光譜儀將朝著以下三個方向發展:  第一,微型光譜儀標準化。
  • 從「彩虹」到光譜儀,我們聊聊檢測新「利器」
    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光,是由多種顏色構成的複色光,通過稜鏡,或者類似稜鏡功能的水滴等分光後顯現的就變成了顏色各異的單色光。這些單色光按不同波長(或頻率)大小依次排列形成的圖案,就是光譜。  林慧介紹,光譜儀的應用方向包括食品藥品檢測、生化檢測、環境監測、照明檢測、石油化工、航天軍工等,關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檢測目標的要求,才能從技術上精準定義最適合的光譜儀器方案。比如有的場合適合用高精度的大中型光譜儀,有的場合適合用可攜式或超微型光譜儀;有的樣品對光譜解析度要求高,有的樣品對光譜重複性要求高。  光譜儀如何幫助人們進行檢測?
  • 微型可攜式光譜儀--SCiO分子傳感器
    Consumer Physics公司,前身為Verifood,通過眾籌延續了菲力爾(FLIR)公司的發展路徑,已經發布了該公司首款微型可攜式光譜儀——SCiO分子傳感器。受惠於大數據和雲技術,這款適配分子傳感器聲稱能捕捉到任何物質的光譜「指紋」並識別任何化合物的含量。
  • 海洋光學發布STS-UV超微型光譜儀
    該超微型光譜儀可提供UV段全波長分析功能 上海2013年12月10日電 /美通社/ -- 海洋光學新近發布的STS-UV超微型光譜儀經特殊設計,可與光譜設備、醫療儀器及其他設備進行無縫連接,實現微型光譜測量。
  • 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
    >),報導了一種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最上面是目前最廣泛採用的光柵光譜儀的原理;最下面是量子點光譜儀的原理;中間為現有多數其他光譜儀技術原理。)光譜儀是一種能夠分辨不同顏色(波長)光波強度的分析儀器,已被非常廣泛地應用在諸如天文、生物、化學、醫學、環境學等多領域。這類設備通常體積過大以致於難以移動。科學家長期致力於讓光譜儀小型化、成本低廉且易於使用,以便增加它們的使用範圍。
  • 電子系鮑捷《自然》發文展示微型量子點光譜儀-清華大學新聞網
    >),報導了一種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最上面是目前最廣泛採用的光柵光譜儀的原理;最下面是量子點光譜儀的原理;中間為現有多數其他光譜儀技術原理。)光譜儀是一種能夠分辨不同顏色(波長)光波強度的分析儀器,已被非常廣泛地應用在諸如天文、生物、化學、醫學、環境學等多領域。這類設備通常體積過大以致於難以移動。科學家長期致力於讓光譜儀小型化、成本低廉且易於使用,以便增加它們的使用範圍。
  • 浙大參與研發最微型光譜儀只有火柴盒千分之一那麼大
    浙江在線9月12日訊 買了青菜,擔心有農藥,拿出手機,打開攝像頭,讓微型光譜儀先幫你檢測一下,是否有農藥殘留。此外,光譜儀還能檢測出食物的新鮮程度、蛋白質含量、糖分含量等。聽上去是不是很「科幻」?實際上,這些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實。上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微型光譜儀實驗室產品研發成功。
  • 微型光譜儀:將為智慧型手機帶來一系列新應用!
    然而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科研人員為智慧型手機增加了一系列獨特的功能,例如:檢測腦震蕩、檢測血糖、檢測病毒、癌症篩查、檢查精子活力、檢測氣體、測試細菌耐藥性、檢測食物營養成分和新鮮度、計算食品熱量、識別材料等等。然而,今天我們要特別提及的是一個可配合智慧型手機使用的特殊設備:光譜儀。
  • 微型光譜儀的結構解析
    由於在UV-VIS-NIR波段,矽CCD, CMOS陣列的工藝成熟,性價比好,再加上無移動部件,可靠性好,因此,幾乎無一例外地使用光柵色散,陣列探測器檢測的方式。只是在波長大於900nm的近紅外波段,矽材料實在無法勝任,才採用InGaAs線列探測器,但是,至少在現階段InGaAs線列探測器還是太貴,於是才有人嘗試採用傅立葉光譜技術,轉動光柵技術,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技術,其核心是用MEMS技術製造一個微鏡陳列,可以用集成電路晶片組驅動每一個微鏡的方向,這樣就可以用單元InGaAs探測器,使近紅外波段的微型光譜儀成本下降
  • 清華「量子點微型光譜儀」研發取得進展
    5月19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一行來到清華大學,調研電子系「青年千人」鮑捷老師的量子點光譜集成實驗室,了解其「量子點微型光譜儀」的研發和產業化情況。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副市長王寧陪同調研。
  • 微型光譜儀之LIBS光譜系統
    用高靈敏度的光譜儀對這些光輻射進行探測和光譜分析分析,就可以得到被測材料的元素構成信息。  雷射誘導擊穿光譜(LIBS)是一種原子發射光譜。可以對固相、液相和氣相基體中幾乎所有元素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不同於傳統的檢測方法,LIBS在檢測過程中無需進行複雜的樣品製備。
  • 「最小光譜儀」問世,手機掃掃可知食品鮮度藥品成分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近日,一款大小僅為市面上最小光譜儀千分之一的微型光譜儀問世。據介紹,微型光譜儀未來可集成到手機,通過手機掃一掃可檢測食物新鮮度、食品藥品成分,甚至還可以進行藝術品鑑定。該科研成果由中國、英國、芬蘭等國科研工作者合作完成,近日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 世界最小光譜儀問世,手機掃掃可知食物新鮮度、藥品成分
    美國《科學》雜誌北京時間9月6日發表了一項科研成果——由一根比人類頭髮千分之一還細的半導體納米線組成的微型光譜儀。其大小僅為市面上最小光譜儀的千分之一。 它可被集成到手機上,只要用手機一掃就可以檢測出食物的新鮮度,食品藥品的成分,還可用於藝術品的鑑定。
  • 越過「牛頓的稜鏡」 納米級光譜儀問世
    拿出手機,打開攝像頭,讓微型光譜儀先幫你做個CT。此外,光譜儀還能檢測出食物的新鮮程度、蛋白質含量、糖分含量等。這些看似「科幻」的操作,在不久的將來都可能變成現實。  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一根由半導體納米線組成的微型光譜儀。其大小比人類頭髮千分之一還細,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光譜儀也毫不為過。
  • 世界最小光譜儀問世 手機掃一掃便知食物新鮮否 上海科技人參與研製
    光譜儀可以檢測光譜中不同譜線強度,比如可以測出陽光的七彩色中每種顏色光的亮度。通過對光譜的測量,可以幫助人們獲知大到幾百萬光年外的星系活動,小到納米尺度的分子結構。還可以用來分析物體中的化學成分,從而用作對空氣汙染、食品衛生、農作物生長、人體健康狀況的檢測工具,在科研和工業生產中仍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光譜儀的微型化是目前科技界面臨的一項技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