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莊小威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2020-12-06 江蘇頻道

少年時期的莊小威跟奶奶、姑姑在一起。(資料圖)

科學界著名「美女天才」:莊小威表妹講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家住如皋市麗澤華庭居民小區、今年38歲的倪朋朋,對被科學界譽為「最美女天才」的表姐莊小威錯過諾獎甚為遺憾,但對她的聰慧,至今仍佩服得五體投地。

「她從小就聰明,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那種稟賦過人。」在如皋市建設銀行工作的倪朋朋,向本報記者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就是她記憶力超強。記得小時候,我爸爸教她學中國象棋,什麼是將、士、象,每個棋子該怎麼走,不用多,只教一遍她就全都會了,驚得我爸爸直咂嘴。」

倪朋朋說:「事實證明,她什麼時候都是最優秀的那個:沒參加任何專業訓練,初二時她就拿了一個全國數理化競賽第一名,後來就轉到蘇州中學上學。在學校的黑板報上,寫滿的全都是莊小威的學習經驗和訣竅。男生們看到她就害怕,不服不行。」

做科研強調「影響社會」 莊小威的人生字典裡有三個關鍵詞

「小威讀書學習從不死記硬背。這一點,值得現在的許多家長和孩子認真思考。講究靈活性、做到融會貫通,事實證明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家住如皋市文定苑的莊小威姑姑莊淑宜在接受採訪時,坦率地介紹道。

莊淑宜退休前,是如皋市第一中學的物理老師。退休賦閒後,她仍然關注著莊小威的點滴信息,並為小威取得的一個又一個科學成就感到驕傲。

「小威前不久應邀到北京大學作學術報告時,強調她的人生字典裡有三個關鍵詞:動力、眼界、深度思考。她認為做科研很辛苦,對學問有熱情才有動力,保持動力才能化解困難;選題時要有眼界,要找那些能影響社會、使多數人受益的課題;在研究時,務必深思,杜絕膚淺。」

相關焦點

  • 「天才」女科學家莊小威再獲美國大獎
    近日,美國維爾切克基金會宣布了2020年度維爾切克創新獎獲獎人選,著名女科學家莊小威獲生物醫學獎。 她還是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人。她發明的超微成像光學STORM技術使得螢光顯微技術的分辨能力達到了納米尺度,極大的促進了生物影像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和單細胞定量轉錄組學等的研究和發展。
  • 諾貝爾獎委屈莊小威了嗎
    但與公眾多關注某項預測中的4名華人科學家沒有獲獎不同,真正引起科學界熱議的,是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既然發給了超解析度顯微鏡技術,3名獲獎者中卻沒有華人科學家莊小威,多名研究人員認為莊小威的貢獻比有的獲獎者更大。那麼,是諾貝爾獎對莊小威不公嗎?或者還是有其他的原因?記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討論,從中或許能得出對長期等待諾貝爾獎而不得的中國科學界有啟發的觀點。
  • 諾貝爾獎回應質疑:化學獎得主有文章早莊小威11年
    10月9日下午,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委員曼斯·埃倫貝格(Måns Ehrenberg)接受採訪時,回應了「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同時發表的研究論文但未獲獎」的質疑。埃倫貝格稱,獲獎者早在1995年就發表了理論設計論文。
  • 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之路:25歲獲博士學位,34歲與諾獎擦肩而過
    前段時間美國顯微學會MSA公布了2020年接觸科學家的獲獎名單,其中就有華裔生物學家莊小威獲此殊榮。說起莊小威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她的事跡,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4歲是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和母親都曾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授。而莊小威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在父母的薰陶下,5歲的莊小威就能熟讀唐詩宋詞。
  • 15歲考入中科大,身為3個院士的莊小威又獲大獎,網友:與我何幹
    說到莊小威,真的可以用天才來形容。她出生於江蘇如皋,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5歲那年才被接到父母身邊。父母發現這小女孩太有天賦,就沒送她上幼兒園,直接送去上小學。學校一測試,一年級就別上了,直接上二年級吧。15歲那年參加高考,以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 諾貝爾獎歧視中國?那些年,與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的頒獎詞是: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與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 這個從泉州走出去的科學院,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儘管今年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關於陳志堅的故事,恐怕很多泉州人未必知道。 正是由於陳志堅的研究成果,與傳染病高度相關,在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使得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呼聲非常高! 事實上,環顧整個泉州,陳志堅,只是泉州走出去和誕生的科學巨匠之一。
  • 「科學突破獎」獲得者莊小威的學霸人生
    歡迎點擊上面ZAKER關注10 月 17 日,被稱為 " 豪華版的諾貝爾獎其中,來自哈佛大學和霍華德 · 休斯醫學研究所的華裔科學家莊小威獲得生物領域的大獎。莊小威的貢獻在於,她發明出了一種超解析度成像技術——隨機光學重構顯微術(STORM),突破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限制,進而能夠發現細胞中的隱藏結構,這些細胞大小僅為人類頭髮直徑的萬分之一,例如:大腦神經元內部周期性膜骨架。
  • 「少年班神童」莊小威,博士畢業才學生物卻與諾獎擦肩而過
    有人寫道:聽到白茲格名字的時候,我幾乎要準備給莊小威寫賀信了.....可名單上沒有莊小威,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也許她還就差那麼點運氣。得知結果的莊小威哭了很久,並開始對自己的自滿進行反思。 但是,世事卻總是在關鍵時刻和莊小威開玩笑。一將功成萬骨枯,用來形容諾貝爾獎確實不為過。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白茲格、赫爾和莫納三位物理學家。第一個被念到名字的白茲格,獲獎的理由就是——「超解析度螢光顯微鏡」PALM。
  • 當年祖國傾力培養的神童莊小威,留學後入籍美國,如今怎麼樣了?
    提起屠呦呦,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她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全球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她帶領團隊研究發現的抗瘧藥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人類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有3個院士頭銜,對諾貝爾獎沒興趣!這才是學子們心中的真女神!
    「點擊『關注』,讓我為你送上最走心的文字」優秀的人雖然離我們生活很遠,但是這個世上從來都不缺優秀的人,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人物就是一個極其優秀的女性科學家莊小威。,並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議論,而莊小威卻身兼3個院士頭銜。
  • 他兩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90歲高齡,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
    王淦昌是一個低調的人,他的一生都在為祖國服務,他沉默地研究核彈事業,一連三次都錯過了諾貝爾獎。他還被神秘計劃牽連,不得不隱姓埋名。然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中國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被自行車撞倒,搶救無效而死亡,而殺了他的人,至今未知。
  • 生物學天才莊小威:國家培養多年卻入美籍,如今已是美國院士
    引言作為獲得諾貝爾獎的首位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可謂家喻戶曉,她為人類生命健康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眾所周知,屠呦呦和其團隊所發現的抗瘧藥物——青蒿素,可以有效降瘧疾患者死亡率,挽救全球數上百萬人的生命。
  • 那些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華人科學家
    今天,材料人梳理幾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國內外華人科學家。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結果公布,獎項同時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醫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然而,卻有很多記者和學者在為華人科學家、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陳列平。
  • 小威:目標2018年澳網回歸 強烈預感會生女孩
    小威拍攝寫真孕味十足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16日,在美國待產的網球名將小威接受了媒體專訪,她坦言因為黑色肌膚曾承受偏見,在美國,黑人女性更需要鼓勵;小威預計下個月生產,她強烈預感是個女孩;按照團隊制定的計劃,小威將在2018年澳網重返球場。
  • 2018年諾貝爾獎首開,為何諾獎能成為學界最高獎項?答案讓人感慨
    這些人的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認可,但反過來,這些大牛們的成果也成就了諾貝爾獎,二者們之間的相互結合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印象:諾貝爾獎只頒給最頂級的成果和最頂級的大牛。三、沒有瑞典國家的全力支持,就沒有諾貝爾獎的傳承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在評選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就是成就的大小。歷年諾貝爾獎的評選都遵照了諾貝爾的遺囑,而在這背後,則是瑞典整個國家作為後盾保證了歷年評選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