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巨頭:ASML第二,榜首年入880億,中國無一上榜

2020-12-04 騰訊網

2020「國際半導體設備TOP 15」公布,其中新加坡上榜1家,荷蘭上榜兩家,美國4家,日本以8家成為最牛逼的國家,十分搶眼。

從第一名到第三名分別是美國的應用材料、荷蘭的阿斯麥(ASML)、日本的東京電子,半導體行業大佬沒能上榜,我國也沒有一家企業進入其中。

榜首應用材料掌握了1.33萬件的專利,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00多個分支機構,年盈利880億人民幣,這已經是應用材料第四次霸榜。

尼康:英特爾曾日夜守在其門口

榜單中最有意思的一對冤家就是排名第二的荷蘭ASML與排名第11的日本尼康,他們的排名拉得這麼大,其實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左右,晶片製造業已經興起了近20年,晶片製造離不開光刻機,成百上千的企業都能造光刻機,當中最好的就是尼康。

尼康在那個年代的地位雖然說不上壟斷,但是並不比現在的ASML差不多少,英特爾、AMD等晶片巨頭每天都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守在尼康門口,搶購最新的光刻機。

摩爾定律生效:光刻機需要改變

摩爾定律的內容為:集成電路(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是英特爾的創始人摩爾總結的。

18個月晶片性能翻倍,晶片生產設備光刻機也要進行升級,如何升級?光刻機產業頭一次產生了分歧,我說不清是什麼原理,尼康提出了一種,ASML也提出了一種。

19世紀80年代尼康在市場制霸的時間,也是日本半導體產業狠狠發力,一步步領先全的時間,懂了吧,那時候自大美看小本本欣欣向榮,很想打壓。

ASML崛起:美國幫助

ASML即使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也沒有多少人看好,因為ASML還只是飛利浦旗下的一個住在破爛小工廠的廢棄公司。

時來運轉,自大美不得不去幫助ASML,自大美聯合歐洲各國,各方資源,造零件的造零件、出智慧的出智慧,使勁兒幫ASML,說到底ASML就是拿著東西組裝而已。

如果說ASML是別人幫起來的,那麼尼康就是所有的一切完全靠自己,遺憾的是,慢了ASML一丟丟,才將新的光刻機拿出來。

論實力的話,尼康已經可以與世界對抗,可是論市場,世界卻可以拋棄尼康,自大美帶頭選擇ASML作為唯一頂級光刻機供應商。

尼康敗退,ASML崛起

事實上不管尼康是快是慢,只要ASML的方案取得了成功,他們都會丟棄尼康,尼康因為沒了市場,只能退回日本,等待時機。

可即使是最普遍的科技交流大會一類,尼康都被排斥在外,失去技術溝通,失去市場,尼康很快被超越,提到尼康時,只知道相機,不知光刻機。

ASML只是一家荷蘭企業,為了打消自大美心中的殺意,答應自大美會在美國設立光刻機生產廠,55%的零部件都使用美國的,並且接受美國的定期巡查。

ASML壟斷全球高端光刻機

按照摩爾定律,7nm晶片過渡到5nm的時候,晶片製作材料幾乎到達了極限,超過這個極限晶片就會漏電、異常升溫,ASML給出了EUV高級光刻機解決了這一難題。

尼康已經沒了身影,今年找到了我國說要在光刻機領域合作,看來尼康想要重回寶座的心已經越發強烈,事實上他有這個實力坐上去。

EUV光刻機只有ASML才有,可ASML名義上是荷蘭的企業,實際上卻流著美國的血脈,美國應用材料能穩坐第一,ASML功不可沒。

最後解釋一下為什麼三星沒有上榜,因為三星的半導體設備基本都是從日本進口的,至於我國沒有上榜,那就還有太長的路要走了。

相關焦點

  • 全球半導體設備商15強:ASML暫排第二,榜首一年進帳880多億
    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不斷湧現,全球對於高端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作為新基建計算引擎的5G、AI和智能計算等新一代高端晶片,開闢出了新賽道,需要構建全新的生態體系。與很多製造行業不同,高端晶片的生產製造需要極高的技術含量。在高端晶片的誕生過程中,晶片設計、半導體設備、半導體原材料等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中國無一上榜,日本獨佔8家,美國有多少?
    如今我國在晶片製造、半導體設備等多領域,都有明顯的不足。  在最新公布的一份「國際半導體設備TOP 15」中,中國企業無一上榜,令人遺憾;相比之下,日本則有8家企業上榜,表現優異。    而在榜單中,荷蘭共有2家半導體設備公司上榜,其中ASML憑藉著在光刻設備上獨一無二的優勢,斬獲全球第二名。
  •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發布 中國企業上榜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鳳凰網科技訊 8月10日,《財富》雜誌公布了2020年世界500強排名。今年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上榜公司數量方面,中國首次超過美國位居第一名。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公司數量達到124家,如果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美國則為121家。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
    光刻機號稱是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全球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只有一家,那就是荷蘭的asml,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光刻機產品都來自於asml。晶片是怎麼形成的?光刻機是怎麼工作的呢?既然光刻機是利用光源曝光的原理,那對於光學的研究肯定要如火純青,不少人就會產生一樣一個疑惑,為啥日本的光學技術全球第一,卻沒能造出最先進的光刻機,而是荷蘭的asml領先了呢?
  • 連續十幾年全球第一!在荷蘭ASML背後,「站著」三大科技巨頭
    據悉,在2019年,我國晶片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原油進口額。而早些時候,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表示,在2020年,我國的晶片進口預計將連續第三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 對於我國而言,如何快速發展國內晶片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很多製造行業不同,晶片的製造過程繁瑣,高科技含量頗高。
  • 2019年全球10大半導體企業排名:華為沒上榜,但實際應排第8名
    眾所周知,隨著半導體在科技領域越來越重要,尤其去年的中興事件,以及今年的華為事情發生後,大家對於半導體就特別特別的關注。而近日,國際權威機構發布了2019年全球10大半導體企業排行榜,按照榜單來看,整個中國無一企業上榜,基本上都是美、韓企業。按照這份榜單,2019年全球半導體規模約為4183億美元左右,較上一年下滑了11.9%。
  • 中國光刻機巨頭,一臺設備賣6000萬,無懼ASML斷供
    儘管如此,中國半導體公司還是沒有放棄前進的腳步,也是逐漸打破海外技術壟斷。作為光刻機的三大核心子系統,投影物鏡、工件臺以及光源顯得格外重要。早在2001年荷蘭ASML就推出了雙工件臺系統,極大程度提升了晶片製造的效率,該技術一度被海外企業壟斷,但根據華卓精科官網顯示,其生產的光刻機雙工件臺已經打破了ASML公司的技術壟斷,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雙工件臺核心技術的公司,對國產光刻機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 如果荷蘭ASML公司突然倒閉了,人類科技是否會退步?
    ASml作為全球技術最強悍的光刻機製造企業,目前壟斷了全球高端光刻機90%以上的市場份額,幾乎所有牛逼的晶片製造廠家都離不開asml,比如在2017年全球光刻機總出貨量是294臺,其中asml就佔到了198臺,光刻機出貨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8%,而在EUV高端光刻機上,Asml的出貨量是11臺,全球佔有率100%。
  • 10年吸金6000億?國產晶片半導體任重而道遠
    在我國科技行業之中,國產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絕對是無法規避的話題,尤其是隨著國家工業由低端產業向高端製造業轉型,以晶片為核心的5G、AI以及大數據技術的嗷嗷待哺,十年來我國半導體和晶片產業的發展處於什麼階段?又有哪些企業參與國產化進程了?
  • 世界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美國佔據半壁江山,中國三大企業入榜
    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科技領域將就是半導體晶片行業,原因也是非常的簡單,至少在未來的數十年的發展時間當中,晶片都將會是主流的發展方向,我們生活中出現的智能設備當中,無一例外都會涉及到晶片,晶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全球半導體格局要變天了嗎?
    消息一出,英特爾股價次日重挫16.2%,被傳為其代工方的臺積電股價大漲。臺積電已於7月16日以3063億美元的市值榮登全球半導體企業榜首,消息一出,其市值繼續暴漲420億美元。而英特爾競爭對手AMD股價漲幅亦達16.5%。  全球半導體格局要變天了嗎?
  • 2020上半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排名:英特爾位居榜首華為海思增速...
    8月12日,IC Insights公布2020年上半年(1H20)全球十大半導體(IC和OSD光電,傳感器和分立器件)銷售排名。前十廠商分別為英特爾、三星、臺積電、海力士、美光科技、博通、高通、德州儀器、輝達、海思。
  • 知名度比肩華為的科技巨頭,年利潤超70億,連續2年拿下全球第一
    俯瞰國內目前在國際上鼎鼎有名的科技巨頭,華為、聯想等企業絕對是當仁不讓。正如問及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大部分海外友人第一時間想到華為一樣,若是提到中國知名的電腦品牌,聯想同樣是更多消費者的首選。所以從知名度這一方面來說,聯想絕對算是比肩華為的科技巨頭。
  • 低調的中國半導體巨頭,耗時11年研發5nm蝕刻機,公司市值1400億
    大家都知道,近兩年全球各國之間的競爭趨勢已變得非常明顯,競爭方向基本已經由軍事和經濟朝著科技層面轉型,所以在進行細分之後可以確定,科技強國的方針也並非沒有道理。當然,在國家和各行各業的重視下,我國近兩年已經在通信和網際網路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但最為關鍵的半導體行業卻始終與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
  • 德勤:亞洲四大半導體巨頭報告,未來看中國:智東西內參
    本期內參來源:德勤原標題:《亞太四大半導體市場的崛起》作者:未註明一、 四大巨頭,領航亞太在政府支持、巨大市場體量以及研發投入增加等眾多因素的推動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佔據全球半導體總收入前六大國家/地區的四席。這四大市場均擁有多家跨國半導體巨頭。
  • 日本半導體巨頭,一年僅賺1億,卻佔據全球5成市場份額
    1、半導體大廈的地基——感光材料要想生產出最尖端的半導體,除了需要頂尖的EUV光刻機設備之外,面向EUV的感光材料同樣不可或缺。如果把半導體產業比作一棟大廈,那麼EUV光刻機等設備就是工程機械,而各類半導體材料就是這棟大廈的地基。其中,感光材料用於矽晶圓基板上形成電路,目前日企在該領域佔全球約8成份額。
  • 226億!美國半導體巨頭擬翻倍收購日企,中國意見或成關鍵
    226億!美國半導體巨頭擬翻倍收購日企,中國意見或成關鍵
  • 海思跌出全球半導體Top 15,為什麼中國走不出半導體巨頭?
    市場研究公司 IC Insights 日前發布簡報,預測 2020 年排名前 15 的半導體供應商排名,其中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位居前三。 令人遺憾的是,上半年在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第十位的海思已跌出了Top 15。
  • 日本半導體60年興衰史!從王者跌落神壇,卻靠兩樣東西制霸全球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當日本回首三十年前的昭和時代,它或許會感到唏噓不已。要知道,昭和時代的1968年,日本曾立於世界半導體和存儲晶片的巔峰,甚至將美國踩在腳下,而踏入平成時代(1989-2019)的日本不僅失去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桂冠,亦從半導體神壇隕落。
  •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地位
    進一步細分其他地區的收入,可得出以下排名(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美國,2,709億美元韓國,809億美元中國臺灣,759億美元日本,500億美元中國大陸,413億美元荷蘭,254億美元韓國擁有兩個IDM巨頭,三星(Samsung,#2)和SK海力士(SK Hynix)的銷售額分別為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