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吸金6000億?國產晶片半導體任重而道遠

2021-01-21 中關村在線

在我國科技行業之中,國產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絕對是無法規避的話題,尤其是隨著國家工業由低端產業向高端製造業轉型,以晶片為核心的5G、AI以及大數據技術的嗷嗷待哺,十年來我國半導體和晶片產業的發展處於什麼階段?又有哪些企業參與國產化進程了?

近日,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正式發布了《近十年我國晶片半導體品牌投融資報告》,分析近十年來行業投融資變化,以及盤點最受資本青睞的明星企業。

根據資料顯示,近十年我國晶片半導體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3169件,總投融資金額超6025億元。

2017年晶片半導體行業共發生投融資總金額2105億元,為十年來最高峰,其中1500億元融資被行業巨頭紫光集團一舉拿下。

2011-2020年我國晶片半導體融資金額TOP10一同出爐:紫光集團一騎絕塵,安世半導體、中芯南方位居二、三名,前10名還有中芯國際、展訊通信、比特大陸、京東方、TCL華星、中興微電子、矽成半導體。

其中紫光集團以單筆1500億元的融資金額穩居十年榜首,由華芯投資,國開行注資。當年紫光集團所向披靡,先收購展訊通信、銳迪科,後又走出國門和威騰電子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有構建半導體帝國之勢,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

2020年該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458起,總金額高達1097.69億元,投融資數量和金額均在過去十年中排第二位。其中最高融資金額被中芯國際拿下,合計198.5億元。

雖然十年內我國半導體和晶片領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超過6000億的真金白銀推動著整個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可相較於全球其他領先的半導體市場,6000億的資金略顯單薄,產業還需要持續供血,最終實現自我造血,反哺生態。

(7608918)

相關焦點

  • 兩小時吸金383億!半日暴漲220%!A股近10年最大IPO...
    7月16日,國產晶圓代工行業的龍頭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立於千禧之年的「中國芯」,在自己二十周歲之時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中芯國際開盤競價大漲245.96%,在開盤之後五分鐘之內,公司成交金額已經有144億元,半小時吸金超262億。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2020年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指出,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而目前我國半導體自給率僅36%,任重而道遠。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國內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基本不足30%,並且大部分是技術壁壘較低的封裝材料,在晶圓製造材料方面國產化比例更低,基本不足10%,主要依賴於進口。雅克科技(002409.SZ)通過外延併購方式先後切入封裝材料(前驅體/SOD)、電子氣體、溼電子化學品領域,打造了一個半導體材料平臺。
  • 半導體晶片為什麼重要 半導體晶片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這時,用10個硼原子取代其中10個矽原子,而硼這類三價元素外層只有3個電子,所以這塊固體的滿軌道就有了10個空位。這就相當於在擠滿人的公交車上騰出了幾個空位子,為電子的移動提供了條件。這叫P型半導體。  同理,如果用10個磷原子取代10個矽原子,磷這類五價元素外層有5個電子,因此滿軌道上反而又多出了10個電子。
  • 半導體行業陷入僵局?國產晶片卻正在崛起,臺積電也沒料到這結果
    通俗的可以理解為半導體是一種介於電線和絕緣手套之間的物質,這種物質不是很多,其中矽是應用最廣泛的,當前我們的晶片就是由矽基晶圓切割而來,所以晶片屬於半導體行業。半導體行業2020年最大的尷尬莫過於最先進的5nm晶片翻車,無一倖免,即使強如A14晶片也沒能離開吐槽,關鍵是5nm晶片的大批次生產,竟然使得臺積電的晶圓儲量不足了。
  • 202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趨勢分析 核心晶片國產自主化...
    一、2019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額達521.2億美元SEMI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額為521.2億美元,小幅下降-1.1%。分區域來看,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日本、北美、歐洲半導體銷售額分別為113.4億美元、88.3億美元、86.9億美元、77.0億美元、56.2億美元、38.9億美元,分別佔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份額的22%、17%、17%、15%、11%、17%。中國大陸是2019年各地區中唯一增長的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規模位居第三。
  • 從國產晶片到半導體設備細分領域,瀋陽芯源微電子面面觀
    來源:財華網FinetHK為什么半導體產業如此重要?列個數據大家就清楚了。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逆差額為1376.3億美元,到了2018年該類貿易逆差擴大到了2274.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48%。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低位的晶片半導體、通信設備5G板塊短期有明顯的資金介入跡象,晶片半導體整體調整時間周期長,但是三季度的業績整體還是超預期,通過這篇文章,可以把晶片半導體從設計、晶圓、封測、設備和材料五個維度簡單梳理一下!
  • 募資18億!國產機器人龍頭加碼半導體領域自動化
    上述三個項目建成後,年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10.05億元、11.90億元、1.8億元,合計達到23.75億元。而去年公司全年營收27.45億元,此次擴產項目若達成目標將增加營收85%。集束型設備行業應用涵蓋半導體 CMP 清洗設備、半導體刻蝕設備、半導體塗膠設備等,且實現小批量示範應用;半導體自動搬運系統(AMHS)已經實現在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生產線上的應用,並成功應用於Sandisk、賽意法等半導體晶片加工廠,面向面板製造廠開發的掩模版自動物料搬運系統,已經在華星光電T1、T7工廠及夏普廣州廠實現成熟應用。
  • 28nm晶片國內產業鏈2年內有望成熟 2020國產晶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
    28nm晶片國內產業鏈2年內有望成熟,在巨大外部壓力下,自力更生、構建國產化的半導體產業鏈成為必然。近來有消息稱上海微電子即將於2021年交付首臺國產的28nm光刻機。
  • 【晶片】半導體材料三個高景氣方向
    2020年四季度,臺積電單季實現營業收入126.8億美元,環比增長4.45%,同比增長22.04%;2020年四季度存儲領軍企業美光實現營收61億美元,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24%。長江存儲一期項目於2020年擴產至5萬片/月以上,預計未來將達10萬片/月,二期土建已於2020年6月開工,兩期產能規劃共30萬片/月;華虹半導體(無錫)產能預計從2020年末2萬片/月擴張至2021年末4萬片/月,後續仍有4萬片/月擴產空間;合肥長鑫產能預計從2021年初4萬片/月擴張至2022-2023年的12.5萬片/月;中芯國際在北京即將新建10萬片/月新廠房。
  • 晶片國產替代黃金賽道!手機快充和電動車都離不開,揭秘功率半導體
    另據 IHS 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約為 138 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 35%,預計 2021 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將增至 159億美元,CAGR 約為5%。年全球 SiC/GaN 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將超過 10/4.6 億美元,CAGR 接 接 近40%/79% 。
  • 半導體崛起的必由之路——國產替代進口
    而中芯國際最好的工藝是14nm FinFET生產工藝,也就是說中芯國際需要加大發展,突破技術瓶頸之後才能跟得上最新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趨勢。5月15日晚,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同意分別向附屬公司中芯南方公司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國家層面的加大半導體領域發展的決定再次顯現。
  • 半導體晶片概念股大解析
    國產晶片領域機遇與挑戰並存,是A股市場短中長線資金重點關注品種即使A股三大股指上周周K全線下跌,但晶片國產化概念仍是最大的亮點。有報導稱中國行業和監管機構將商討推進本土晶片產業發展措施,上周五華鋒股份四連板,弘信電子、國民技術漲停。
  • 長光華芯開啟國產大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研究
    打開APP 長光華芯開啟國產大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研究 胡薇 發表於 2018-08-29 10:07:03 8月23日,由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華芯)牽頭的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增材製造與雷射製造」專項項目——「面向製造業的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項目啟動會在蘇州順利召開。
  • 國產晶片爆了!龍頭股開盤秒板 近2億封死漲停!
    (原標題:國產晶片爆了!龍頭股開盤秒板,近2億封死漲停!早盤,A股全線大漲,滬指漲幅近2%,深成指大漲2.43%,指數重新站上14000點大關,並且創2015年「股災」後以來新高,創業板指大漲3.27%。北上資金早盤大幅流入,截至午間收盤,流入金額高達184億元。市場成交也開始放量,早盤A股成交金額6700多億元。
  • 紫光展銳斥資13億,打造6nm的國產晶片
    打開APP 紫光展銳斥資13億,打造6nm的國產晶片 網際網路科技黑馬 發表於 2020-11-26 11:41:18   中國這幾十年來在科技平臺的前進都是朋友們引人注目的,因此非常多人打聽完以後都不得不嘆息一句,中國真的開展得非常迅速,不愧是中國速率。   不過中國在晶片平臺的鑽研卻還沒有跟上蓬勃國度的腳步,由於中國在半導體行業起步相對晚。   此次華為5G事務以後,他們才逐漸被人們留意到,並且他們也做出了不菲的結果讓人們大為震悚。
  • 石英材料:重要的半導體輔材,國產替代加速
    半導體前端工序石英器件是半導體石英材料較為關鍵的應用部分,需求佔比較高,根據石英行業協會報告,2013年整個半導體石英器件規模約10億美元,而根據SEMI數據,2017年半導體晶圓設備銷售額、矽片出貨量均相比2013年增長了30%。
  • 半導體產業鏈日益完善 晶片設計是重要一環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AI晶片、智能元件等也成為了企業爭相布局的重點對象。總體來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大致分為三塊:晶片設計、EDA/IP/設計服務、晶圓製造/封裝測試。
  • 中微中標9臺長江存儲蝕刻機 國產快閃記憶體用上國產半導體裝備
    ,TLC晶片,2020年長江存儲還會進一步提升產能,年底將達到每月6萬片晶圓的水平,是初期產能的10倍。擴大產能就意味著要購買更多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其中光刻機還只能依賴進口,但是其他設備有望加大國產採購力度。
  • 半導體MCU全線暴漲 行業迎來國產化機遇
    財聯社12月4日訊,半導體產業鏈漲價潮持續向不同環節進行傳導,近期多家MCU大廠宣布漲價,有機構指出,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