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臭氧層積極開展哈龍滅火劑回收工作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編者按:

臭氧能夠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受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對大氣的循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臭氧作為溫室氣體,影響著地面氣溫。在人類逐步提高的科技水平和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的影響下,人們發現哈龍滅火劑會對臭氧層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大量有害的紫外線直射地球,給地球生物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損害。

我國政府於1991年批准加入《蒙特婁議定書》後,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層面的組織機構,領導和執行保護臭氧層的工作,並制定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國家方案》。為使保護人民健康的臭氧層不再遭到破壞,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一如既往地堅持開展此項工作。

臭氧層及其作用

大氣是指包圍地球外圍的空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和逸散層。在大氣平流層中,一部分氧氣分子可以吸收小於240μm波長的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並分解形成氧原子,這些氧原子與氧分子相結合形成臭氧。離地10-50km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大氣中約90%的臭氧,其中離地20-25km臭氧濃度值達到最高,稱其為臭氧層。臭氧能夠吸收部分的UV-C以及全部的UV-B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受短波紫外線的傷害;臭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並將其轉化為熱能加熱大氣,對大氣的循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臭氧作為溫室氣體,影響著地面氣溫。

對人類健康而言,適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長期反覆照射過量紫外線將引起細胞內的DNA改變,細胞的修復能力減弱,免疫機制衰退。實驗證明紫外線能夠損傷角膜和晶狀體,可引起白內障、眼球晶體形變等。據分析,平流層臭氧減少1%,全球白內障的發病率將增加0.6%-0.8%。紫外線UV-B輻射的增加,直接導致人類患三種皮膚癌(Basal皮膚癌、鱗狀皮膚癌、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增加。美國環境局估計臭氧每減少10%,皮膚癌的發病率就提高26%。

對於陸生植物而言,增加UV-B輻射會引起植物獲取的營養成分缺失,生長速度減慢。由於紫外線UV-B的輻射增加,還會改變細胞內的遺傳和再生能力,使植物的質量下降。

世界上30%以上的動物蛋白質來自海鮮,滿足人類的需求。作為吸收大氣中CO2的一個重要途徑以及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海洋浮遊植物的定向分布和移動直接受到UV-B紫外線的影響,從而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臭氧層的破壞對城市環境以及建築材料也存在巨大影響。

什麼是消耗臭氧層物質

科學研究證明,工業上曾經生產和使用的全氯氟烴(CFCs)系列產品(發泡劑、製冷劑、清洗劑、部分除蟲劑等)和全溴氟烴系列產品(哈龍滅火劑),當它們被釋放並上升到平流層時,受到強烈的太陽紫外線UV-C的照射,分解出氯離子自由基或溴離子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很快與臭氧進行連鎖反應並快速消耗臭氧。這些破壞大氣臭氧層、危害人類生存環境的物質稱為「消耗臭氧層物質」(以下簡稱ODS物質)。

哈龍滅火劑原理及使用

原來在我國使用的哈龍滅火劑主要有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哈龍1211)和三氟一溴甲烷(哈龍1301)。哈龍滅火劑在火焰的高熱中分解產生溴離子自由基,參與物質在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使火災的鏈反應中斷,從而達到滅火的效果。其原理與一般滅火劑降溫、隔絕氧氣等原理有根本的不同。

哈龍滅火劑作為一種清潔、安全、滅火性能優越的滅火劑,在人們認識到它是ODS物質之前,曾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場所,如:電子計算機房、銀行、通訊基站、博物館、船艦和飛機等。我國在上世紀60年代成功研製出哈龍1211後,將其大量應用在手提式滅火器上。其後,又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出應用於固定滅火系統上的哈龍1301產品並大量使用。

在人類逐步提高的科技水平和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影響下,人們發現哈龍滅火劑會對臭氧層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大量有害的紫外線直射地球,給地球生物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損害。

(文章來源:中國商報)

相關焦點

  • 如何保護臭氧層?專家建議:研發綠色替代技術
    人民網重慶9月16日電(胡虹)為什麼臭氧層能保護地球生命?人類的哪些行為可能破壞臭氧層?重慶在保護臭氧層方面有哪些做法?公民如何參與臭氧層保護?在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來臨之際,就這些問題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張丹給出了答案。
  • 臭氧空洞的形成和臭氧層保護
    而完成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經婦孺皆知的"臭氧層"。  臭氧與我們熟知的氧氣是"親兄弟",只是臭氧由三個氧原子構成,而氧氣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由於臭氧和氧氣之間的平衡,大氣中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臭氧層,這個臭氧層的高度大約在距離地面表面15-25千米處。生成的臭氧對太陽的紫外輻射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擋了對地表生物有傷害的紫外線。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所以臭氧層猶如一件保護傘一樣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使其得以生存繁衍。03臭氧層破壞的原因及危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工業上廣泛使用氯氟烴和含溴氟烴等作為製冷劑、發泡劑、噴射劑和滅火劑。2、做保護臭氧層的農民——不用含甲基溴的殺蟲劑,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選用適合的替代品,如果還沒有使用甲基溴殺蟲劑就不要開始使用它。3、做保護臭氧層的司機——一定要到具有製冷劑回收設備的維修點維修汽車空調。
  • 氣體滅火劑有哪些?
    滷代烷滅火劑的主要類別:A、哈龍(HALON)滅火劑:哈龍是英文單詞Halon的音譯,泛指含氯元素或含溴元素的滷代烷烴。目前所稱的哈龍滅火劑主要是指1301(CF3Br)和1211(CF2ClBr)哈龍滅火劑的使用已有百年的歷史:早在1900年之前,哈龍104(四氯化碳)就已作為滅火劑被用於撲救易燃液體火災。
  • 臭氧層損害威脅人類健康,重慶已累計銷毀製冷劑224公斤
    為什麼臭氧層能保護地球生命?人類的哪些行為可能破壞臭氧層?重慶在保護臭氧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市民如何參與臭氧層保護?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為你揭秘。重慶的努力已累計銷毀製冷劑224千克為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近年來,重慶先後出臺了多項ODS回收、管理、替代政策,設立了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辦公室,會同市公安消防局建立重慶市淘汰哈龍回收儲存中心,會同市農委、市海關等部門開展ODS
  • 鋰電池火災事故處置要點及火災危險性、滅火劑研究
    2011年7月,NFPA啟動電動車安全培訓項目,面向應急救援人員開展安全處置電動汽車事故的培訓,該項目得到了美國能源部依據《美國復甦和再投資法案》給予的440萬美元撥款資助。NFPA正在與NHTSA合作編制純電動車、混合動力電動車應急處置程序,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廠都參與了相關工作。
  • 冷火滅火劑:光化學冷火效應應用詳解
    化學抑制則是利用滅火劑中的某些成分與自由基發生化合反應,形成穩定的物質,從而破壞鏈式反應進程。     1.3滅火劑應用     世界上開發的各種滅火劑,無一例外的應用到了上述一種或多種滅火方式。例如:     乾粉滅火劑主要通過化學抑制方式滅火。乾粉顆粒與燃燒中的自由基接觸後,將自由基吸附到表面,並發生化合反應。
  • 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保護35周年 | 2020年世界臭氧日
    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 江蘇加速淘汰臭氧層"殺手" 嚴控ODS企業生產量
    人民網南京9月15日電 (朱殿平)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記者從江蘇省環保廳獲悉,該省正在對全省涉及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企業進行摸排,並實施備案登記制度和配額管理,嚴格限制企業生產量、使用量,以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英文縮寫為ODS)。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丨守護生命的臭氧,一起了解一下!
    35年前,世界各國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25年前,聯合國將每年的9月16日規定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修復臭氧層空洞,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社交媒體分享庫)臭氧層保護日的由來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197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羅蘭和莫萊特發現,大氣臭氧層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頭頂上的這把「保護傘」已出現空洞,並造成地球溫室效應加劇。長期發展下去,將嚴重影響全球氣候、生態平衡和農業生產。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
  • 潔淨氣體滅火劑,現狀與未來!
    石崢嶸:講解潔淨氣體滅火劑的相關概念及分類,闡述化學氣體滅火劑的更新疊代,以及1230全氟己酮滅火劑的現在和未來!文末附疑難探討!參考專題:孰優孰劣?惰性氣體&化學氣體滅火劑!1230滅火劑-任重道遠,未來可期!
  • 消耗臭氧層物質是破壞臭氧層的元兇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質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元兇,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稱氟裡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龍(Halons)。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 臭氧層破壞易致皮膚瘤 保護臭氧層保護我們自己
    「保護臭氧層,保護我們自己,繼續使命」。臭氧層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警告,如果臭氧層長期損耗將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容易引發皮膚癌等疾病。使用「無氟」產品、減少食物浪費都能夠為保護臭氧層做出貢獻。
  •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2800份話費等你領,快來參加有獎問答
    ,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今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的主題是:呵護陽光下的生命。關於國際保護臭氧層日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羅蘭(F.Sherwood Rowland)和穆連(Mario Molina)發現。
  • 論臭氧層破壞與保護
    以上情況表明,臭氧層這個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研究其原因和機制並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即: 然而大氣中有一些氣體,例如亞硝酸、甲基氧、甲烷、四氯化碳,以及同時含有氯與氟(或溴)的化學物質,如CFC和哈龍等,它們能長期滯留在大氣層中,並最終 從對流層進人平流層,在紫外線輻射下,形成含氟、氯。氮、氫、溴的活性基因,劇烈地與臭氧起反應而破壞臭氧。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有什麼作用?如何保護臭氧層?
    ——2020.9.16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估估寶科普:保護臭氧層,同愛地球家園臭氧層對於水生生態系統保護尤為重要,紫外線輻射的增加,對水生生態系統有較大的影響。估估寶科普:保護臭氧層,同愛地球家園03 保護臭氧層人人有責臭氧層作為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部分
  • 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自從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以後,科學家們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臭氧層的破壞和臭氧空洞的出現,是人類自身行為造成的,也就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大量地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以及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廢氣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