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石油90%依賴海上運輸 特大溢油事故險情不斷

2020-11-26 騰訊網

  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海上採油與海上石油運輸的生態風險,又一次讓世人高度關注。為此,記者採訪了幾位專家,請他們就這一事件發表看法。

  石油洩漏被稱為海洋環境的超級殺手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鄭丙輝: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 石油平臺的爆炸洩漏情況現在還未得到完全遏制,原油洩漏的速度遠遠超過美國政府最初的預期,造成的災情比當初預計的要嚴重得多,目前此次石油洩漏事件已經演變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汙染大災難。石油公司預測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40億美元,保險公司預測至少造成15億元的賠償。但是,生態方面的傷害是無法估算的。不知道美國如何評估生態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歐達夢: 石油洩漏被稱為海洋環境的超級殺手。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途徑洩入於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其中以油輪遇難造成的汙染最為突出。美國這次石油鑽井平臺上發生的原油洩漏可以算得上美國歷史上的重大生態災難,而且主要由人為因素造成。

  大量的海上石油開採,不停地在製造「最大的生態災難」。2009年3月,我們世界自然基金會就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我們對1989年3月23日的一次原油洩漏事件進行了持續的研究後發現,20年的時間仍舊不足以消除一次重大石油洩漏的後遺症,不知道這次需要花多少年。1989年3月份的這次事件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洩漏事件,二十年後,災難發生地美國阿拉斯加州海岸,仍舊覆蓋著大量的石油。1989年3月23日夜晚,擱淺的艾克森瓦迪茲號油輪,洩漏了1100萬加侖的原油,隨即就流到了小海灣或滲入到了沙灘下。油輪上僅僅還剩2萬1千加侖原油沒有完全洩漏完。殘留石油造成的危害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想像的。油水混合物浸入到了25釐米深的地底下,甚至在2009年2月6日滲入到了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海峽艾利洛島。災難事件發生之後,石油快速散布開來。雖然全體船員進行了集中清除殘留石油行動,直至1994年末,但當時,專家錯誤地預測:石油在幾年後應該會自動消失。相反的是,石油已慢慢地散布開來,同時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主要是石油覆蓋的海岸被孤立開來了。這片水域已被殘油和吞食石油的細菌汙染了。

  多種原因造成的海上石油汙染事件

  目前,海上石油開採活動日益頻繁,海上石油運輸也日趨活躍,世界上曾多次發生石油洩漏汙染海洋的事件,對地區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美國也「製造」過許多次。造成海上石油洩漏汙染事件頻發的原因有多種:一是海上航運因素導致海上石油洩漏。主要是船舶與石油設施相互撞擊,包括船與海洋石油設施相撞,或油輪與海洋其他船舶、海洋設施相撞所造成的海上溢油。如1989年3月24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觸礁的油輪「埃克森瓦爾迪茨」號,造成3.4萬噸原油流入威廉王子灣。二是海上石油開採過程中鑽塔或者油井因爆炸或其他原因沉入海底,造成大量石油洩漏。如1977年挪威北海油田突發爆炸,導致油井保險設施沉入海底,而此次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石油平臺爆炸事故也屬於此類事件。三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海上石油溢油事故。如1974年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兩座石油鑽塔顛覆事故造成的石油溢油事故,起因是由於颶風導致的海底滑坡,進而導致鑽塔顛覆,石油外溢。

  石油汙染造成的生態負擔非常嚴重

  國家海洋局環保司副司長王斌:石油汙染對海洋生態的影響非常嚴重,油類進入海洋後,對自然環境、水產養殖、淺水岸線、碼頭工業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從生態環境來說,溢油對鳥類的危害最大,尤其是潛水攝食的鳥類。這些鳥類接觸到油膜後,羽毛浸吸油類,導致羽毛失去防水、保溫能力,另一方面它們因不能覓食而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攝取溢油,損傷內臟。最終它們會因飢餓、寒冷、中毒而死亡。海上浮遊生物是最容易受汙染的海洋初級生物,一方面它們對油類的毒性特別敏感,另一方面它們與水體連成一體,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影響以浮遊生物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海面上休眠或運動的海洋哺乳動物受溢油汙染危害的情況是不同的,如鯨魚、海豚和成年海豹對油非常敏感,它們能及時逃離溢油水域,免受危害。但成年海豹和小海狗棲息海灘時,會被油汙染所困,以至於死亡。

  溢油對漁業的危害也不少,成魚有非常敏感的器官,它們一旦嗅到油味,會很快游離溢油水域。而幼魚生活在近岸淺水水域,容易受到溢油汙染。養魚場網箱裡的魚因不會逃離,受溢油汙染後不能食用。近岸養殖的扇貝、海帶等也是如此。另外,養殖網箱受溢油汙染後很難清潔,只有更換才能徹底消除汙染,費用十分昂貴。此外,溢油對漁業造成的危害也會引起公共飲食安全危機。

  溢油對淺水岸線也會產生影響,淺水水域通常是海洋生物活動最集中的場所,如貝類、幼魚、珊瑚等活動在該區域,也包括海草層。溢油對該類水域的汙染異常敏感,造成的危害在社會上反應強烈。溢油對岸線沙灘的汙染威脅,直接影響到靠海濱浴場、沙灘發展的旅遊業。(來源:光明日報)

  美國海上溢油對我國的警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環境與近海環境研究室原主任趙章元:我國是當今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進口石油的90%通過海上船舶運輸完成,防止船舶溢油汙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任務非常艱巨。2009年,我國進口石油達2億噸左右。強大的運輸壓力,對海洋汙染防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迄今為止,我國從未發生過萬噸以上的特大船舶溢油事故,但特大溢油事故險情不斷,幾千噸的溢油事件發生概率越來越高。發生這樣的事件時,能採用的辦法不外乎燃燒、圍阻、施放消油劑等。

  有時候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溢油事件發生了,但肇事船隻無法應對巨額的賠償,更沒有能力對汙染區域進行清理。國際上比較通行的辦法,是建立油汙基金,這些基金主要由石油公司出資成立;同時推行海洋汙染責任保險,鼓勵石油運輸企業到保險公司投保。但這兩個方面,我國都還在起步階段,建議加快這方面的業務的推進速度。

  自然之友總幹事李波:我們看到,石油汙染發生後,無論是採用焚燒、圍阻、分散劑、吸附等技術,都會造成次生生態災難,比如用分散劑,就需要投放大量的化學品;焚燒,會汙染空氣。無論怎麼做,都已經難以補救,因此要先防範風險。

  美國的這次事件有三點值得人類共同反思,一是我們是不是該拼命追求高新技術,去做許多過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某種程度上這是人類的集體賭博和冒險。二是我們是不是該過度依賴石油資源,是不是無論它在哪裡,都要千方百計要將其開發出來,供人類使用。三是我們是不是該更加考慮生態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考慮人類自身的需求。

  鄭丙輝:正常的石油開採業也會造成部分石油以及油氣洩漏,會對開採平臺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洩漏的油氣還會汙染石油平臺周圍的大氣環境。如果石油平臺處于洋流區,洩漏的石油還會隨著海流漂移到其他海域。因此,海域石油開採應該綜合權衡各種環境因素,確保安全生產,嚴防石油洩漏事故發生,減輕對石油平臺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海上石油開採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從管理政策上,要進一步完善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體系,提高海域油氣開採的環境管理能力,對於正常生產排放的油氣也應該實施嚴格的總量控制管理。

  環保組織美國自然資源委員會主席弗朗西斯貝納齊:洩漏慘劇表明,近海採油的事故風險太高了,非常危險。目前墨西哥灣有一個面積相當於西維吉尼亞的浮油區,不僅傷害海洋生物,還開始汙染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溼地生態系統,對其他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也存在威脅。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全面的國家清潔能源政策,在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同時將美國的發展轉向可持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道路。 (馮永鋒 通訊員 劉慧莉)

相關焦點

  • 桑吉號事故再反思③|中國距一套完善的溢油應急機制還有多遠
    「桑吉」號的相撞與沉沒是一例非常明顯的由航運造成的事故,亦是世界航運史上首例油船載運「凝析油」被撞失火的事故,為中國的海上溢油應急能力敲響了警鐘。2017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4.2億噸,同比增長10.1%。中國原油進口很大一部分要靠海上船舶運輸,大型油輪繁忙穿梭於各大港口。
  • 海上溢油怎麼辦?這塊「海綿」能幫忙
    如今海上溢油事故頻繁發生,溢油發生後對海洋環境會產生巨大的危害近日,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公布了一種新材料,它可以吸收相當於其自身重量90倍的溢油,然後像海綿一樣把溢油擠出再二次利用。6303297.html report 1082   如今海上溢油事故頻繁發生
  • 海洋局發渤海溢油事故調查結論:康菲違規開發
    本報訊(記者鄧杭 張豔)昨天,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公布了事故原因調查結論,認定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系一起重大海洋溢油汙染的責任事故,原因在於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違規作業,以及出現事故隱患徵兆沒有有效處置,導致汙染海洋面積達6200平方公裡。
  • 溢油事故:因人類自私而死去的數億生命
    溢油危害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梅爾曼集團開展的一項海洋網調查發現,「美國人認為引發海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罪魁禍首是石油公司。事實上,81%的美國人認為溢油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幾次大型溢油事故——「託利卡·尼翁號」(Torrey Canyon)溢油事故、「阿莫柯·卡迪茲號」(Amoco Cadiz)溢油事故、墨西哥「伊克斯託克-I 號」(Ixtoc I)油井井噴——促成一系列國家和國際法規的擬訂,這些法規旨在提高生產和運輸石油的條件。
  • 渤海石油開發違法排汙嚴重 海上溢油漂油事件頻發
    據了解,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渤海石油勘探開發活動日趨活躍,新的油氣儲藏不斷發現,勘探開發的區塊越來越多。目前,我國的海上石油開發與勘探活動主要在渤海。渤海從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的單位就有17家,勘探鑽井、作業平臺有36座;海上採油平臺155座,生產油井多達1187口。
  • 海洋局發布調查結論:康菲溢油認定系責任事故
    新華社發  本報訊 (記者馬力)昨天,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公布了事故原因調查結論: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蓬萊19-3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顯出現事故徵兆後,沒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由此導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汙染的責任事故。
  • 為什麼海上石油汙染危害巨大?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
    為什麼海上石油汙染危害巨大?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時間:2018-03-18 11:44   來源:科普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海上石油汙染危害巨大?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
  • 寧波材料所親油疏水溢油應急材料實現產業化
    目前已與中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籤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並與金山石化、勝利油田等石油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隨著海洋經濟發展,海洋運輸、開採過程中的石油洩漏等突發事件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同時,貨輪靠岸時,船舶壓艙水、洗艙水、機艙汙水的排放也會導致大量含油廢水產生。據統計,無重大漏油事件發生時,大型港口每年船舶壓艙水、船舶洗艙水、機艙含油汙水等排放量數萬噸。
  • 中國石油進口與南海
    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分布圖示。地圖上的國境當然不是中國官方認可的,比如說,阿克賽欽被標到印度去了,但不影響對石油進口來源的示意。有點不解的是,管道的輸油能力相對於總需求來說很低,哈薩克、俄羅斯和緬甸都只有不到1%,大頭還是海運,包括俄羅斯遠東(15%)。
  • 調查組專家解讀渤海溢油事故原因調查結論
    記者:蓬萊19-3油田溢油汙染事故性質認定的依據是什麼?  聯合調查組專家:蓬萊19-3油田溢油汙染事故的性質已被認定為是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汙染的責任事故,有以下幾方面依據:  一、蓬萊19-3油田批准的總體開發方案為分層注水開發方式。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作業過程中,沒有執行已批准的總體開發方案。
  • 清理海上油漬 「高分子刷」吸油不吸水
    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191座海上應急設備庫、260艘應急船舶和52個岸上應急設備庫,以及能夠處置緊急情況的經過培訓的人員。 對於溢油應急而言,油汙處理速度和效率至關重要。為實現高效、快速的溢油應急處理,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海洋功能材料研究團隊曾志翔、王剛等研究人員,研製了系列新型親油疏水材料,並基於這些材料開發新型智能溢油應急裝置。
  • 歐佩克不斷減產,石油儲備告急,如果石油斷供,中國能撐多久?
    石油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能源,如果沒有了能源儲備,那麼國家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限制。 現如今,全球多數國家的能有供給,尤其是石油的供給基本都是靠進口,尤其是中國,更是石油進口大國。然而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如果一旦石油停產,那麼我們國家所儲備的石油還能夠支撐多久呢?
  • 海洋局:溢油事件對環境造成汙染損害 已立案調查
    監測顯示,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類平均濃度超過歷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濃度是歷史背景值的86.4倍。「國家海洋局認為,本次溢油在該油田及其周邊海域對海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損害。」已對溢油事件立案調查據介紹,目前該油田的平臺已經全部停止作業,也停止了注水和巖屑回注。
  • 2020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創下新高
    近年來,由於中國國內生產的迅猛發展和石油勘探開發事業的相對緩慢,導致中國國內對原油進口的依賴程度不斷上升。同時,隨著美國大力發展頁巖油氣產業,甚至一度使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能源輸出國,中國消耗的逐漸增大,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 中國防治海洋汙染措施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汙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損害。制定和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努力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為改善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的生態環境,中國正在制定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碧海行動計劃。
  • 對外依賴度為73%!上半年中國石油產量全球第六,進口量全球第一
    上半年,中國主要省份的石油產量分地區來看,陝西省的石油開採量約為1796.2萬噸(同比增長1.5%),全國佔比18.49%。主要有長慶油田、延長油田。其中,長慶油田是中國第一大「油氣田」,不僅含有儲量龐大的石油,同時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高達2330.08億立方米。
  • 阿根廷時隔30年後重新啟動海上石油勘探工程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10月6日電 (記者宋潔雲馮俊揚)阿根廷總統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6日在阿根廷南方丘布特省主持了一座海上石油探勘鑽井平臺的啟用儀式。這標誌著阿根廷在時隔30年後重新啟動海上石油探勘工程。
  • 上半年中國石油產量0.97億噸,進口2.687億噸,這意味著什麼?
    上半年,各月份進口石油簡介如果再加上「成品油」,那上半年的進口額就提升至6900億元人民幣左右,仍排第二名。其中,前2個月,中國進口的石油原油約為8608.8萬噸,同比增長5.2%;3月份,進口石油4110.14萬噸,同比略微放緩至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