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學利用的例子

2021-01-18 super恆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繫起來了。

蒼蠅沒有「鼻子」,但是它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衝,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衝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臺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裡,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另外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個「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

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流線型的身體,這讓它不僅具有美感的外形,更具有超快的速度,加上敏銳的感知力和巨大的衝擊力,讓它成為大海中的「超級獵手」。
設計師在設計飛機的時候,受鯊魚啟發,結合了鯊魚的外形,並在速度、靈敏度、操控性能上下足功夫,設計出了現在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輕型飛機——鯊魚飛機

鯊魚飛機,原產自捷克,看外觀,很像一條兇猛的鯊魚。該款飛機為前後雙座輕型飛機。全機採用先進的碳纖維/凱夫拉縴維複合材料製造,外形仿鯊魚的流線型,飛行阻力小,2015年平飛速度可以達到303公裡/小時,現俯衝時速超過330km/h,在速度上不斷打破自己所保持的同類型飛機最大飛行速度記錄。

該飛機最大飛行高度可達到4500m,最遠航程距離可達1660km,並配有整機傘降系統,確保安全。鯊魚飛機已經獲得中國民航局VTC,即將在河北滄州投產。

相關焦點

  • 仿生學 例子
    振動陀螺儀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繫起來了
  • 四上第6課課前閱讀《仿生學的經典例子》節選與賞讀
    仿生學的經典例子魚漂與潛水艇   潛水艇是怎能樣發明的呢?
  • 神奇的仿生學原理
    1、神奇的仿生學-想像作文350字仿生學,你們不要小看它,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發明創造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我們的朋友——大自然。
  • 【生物學】動物與仿生學
    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遊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再舉個例子: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複眼」,由300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
  • 仿生學與仿真學的區別
    科技發展到今天,其理論僅僅對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有效,人工製造的機械大都是功能單一,即便是高等級的機器人也僅僅是實現幾種功能。
  • 點亮人類生活——有趣的海洋生物仿生學
    《墨子·魯問》也曾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等等,仿生學的例子數不勝數,直到今天,我們的科學家們依然能夠從大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斷地靈感。對於海洋地探索是近現代開始地浩大工程,仿生學也隨著進入海洋領域變得更加奇特了起來,那麼,關於海洋生物地仿生學,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那些點亮人類世界地海洋仿生學科技。
  • 「仿生學」給汽車工業發展帶來了什麼?
    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遊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
  • 建築仿生學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那麼,建築仿生學是怎麼起源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仿生學」 理念發展的關鍵人物安東尼·高迪儘管 「仿生學」 的概念直到1960年方才出現,但建築師模仿自然界的生物進行設計, 從而為建築物賦予更好的寓意或者使用體驗, 卻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 甚至更為久遠。
  • 「豹掌」都穿在腳上了 仿生學竟然也能玩的這麼潮!
    自然界的生物是上帝留給人類的隱秘線索,因此毫不奇怪的,作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來說,機智的人類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發現各種動植物身上具備的一些價值特點並加以利用和創新,而這種現象有一個更科學的名字——仿生學,它藏匿於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瘋狂」的人類將仿生學應用到不同領域中,設計出了更好的建築,交通工具,甚至是潮流單品。
  • 仿生學,向大自然學習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人類從自然界吸取靈感,向生物學習的學科,就是神奇的仿生學。仿生學,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學。模仿生命體,模仿自然過程,從中學習一些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工作原理,根據這些原理發展出新的科學技術,製造出新的工具、材料、設備等,解決人們實際應用中的問題。比如我們從小就知道,蝙蝠通過接收回聲來判定周圍物體的方位和形狀,雷達就是依據蝙蝠的這一特性發明出來的。
  • 《科學大家》專欄|大自然的啟示:仿生學可以走多遠?
    這些仿生學的成功應用都是依據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設計出具有既精巧又複雜形狀和功能的材料、設施、產品、技術等。貝殼的顯微結構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科學家在實驗室裡做出的高韌性陶瓷複合材料跟它非常像的結構,這樣通過不同形狀、大小、排列方式形成的結構具有非常好的力學性能,斷裂韌性達到30,而普通的陶瓷斷裂韌性只有5、到10左右。
  • 為什麼設計師這麼愛搞仿生學設計?盤點8款仿生學家具
    仿生設計學,也叫設計仿生學,它是在仿生學和設計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主要涉及到數學、生物學、電子學、物理學、控制論、資訊理論、人機學、心理學、材料學、機械學、動力學、工程學、經濟學、色彩學、美學、傳播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
  • 以壁虎為師:福特要將仿生學應用到汽車上啦!
    福特還將與同樣在仿生學中尋求一系列商業解決方案的寶潔公司合作,共享相關研究發現。福特研究員多年以來通過在車型中採用回收塑料瓶、大豆、洋麻纖維等循環再利用及綠色材料,不斷提升車輛零部件可持續性,打造綠色車輛製造工藝。然而進一步實現車輛可持續性的一大關鍵挑戰在於,用於粘合泡沫與塑料及金屬的粘合劑使得汽車部件幾乎無法拆卸,進而難以實現循環利用。
  • 仿生學是什麼?未來前景如何
    仿生學是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的一個方向。對於仿生的理解很廣泛,包括機械結構,材料和科技發展。仿生學方向要做到的就是人類在創造創新的過程中帶動物體形態的各種改變。讓你沒有畏懼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研究仿生學只要是真正懂得仿生學理論和實際應用都是有前途的。還有不要神化仿生。
  • 從挖掘機到「仿生學」
    本課「仿生學」概念的引入,使學生在關注自己個體的同時,認識到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員,有著極為精密的身體結構和難以複製的功能,從而重新審視人類自身的價值,更加熱愛生命。•教學實錄環節一:趣味導入,引出挖掘機師:給大家上課感到非常親切,我的兒子和你們一樣的年齡,他最喜歡各種車,你們喜歡嗎?
  • 仿生學在兒童醫療產品情感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方法 仿生學的發展為醫療產品提供了新的設計理論和工程原理,提出了一種將仿生學概念融入到現代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之中的技術探討,相信它將極大地促進醫療產品的情感化設計發展。針對社會當中相對弱勢的兒童群體,闡述了兒童醫療產品的人文關懷設計分析方法,仿生學概念的情感化應用方法。結果 將所研究的方法運用到兒童醫用霧化器產品的設計中,完成了仿生學情感化設計的實踐。
  • 飛機設計中用到哪些仿生學原理?
    它就是「仿生學」。其設計靈感皆源於自然。仿生學家通過研究和模仿自然界中最優秀的創意來解決人類遇到的種種問題。在航空學領域,越來越多的新想法都來源於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結構、器官和材料。在未來,這些在大自然中經過無數次嘗試與檢驗洗禮的設計仍將成為激發我們創意的巨大源泉。
  • 透明的翅膀也堅韌,利用仿生學原理人類也會擁有「隱形的翅膀」
    如果能夠合理利用仿生學的技術原理,或許人類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夠創造出像昆蟲一樣堅韌又好用的「翅膀」。
  • 仿生學應用 看外國人的螞蟻概念推土機
    仿生學應用 看外國人的螞蟻概念推土機 2015-08-13 08:
  • 仿生學和風水有何關係
    【易者馨文說易】第 10 篇 原創 本篇內容提要:①仿生學概念②風水和仿生學有何關係    仿生學一詞是1960年由美國斯蒂爾根據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質』的意思)」構成的。這個詞語大約從1961年才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