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委員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康復醫務人員自我防護知識

2020-12-02 澎湃新聞

自2019年12月以來,一種起源於中國武漢的新型肺炎已迅速在中國和至少20多個國家蔓延,該肺炎的病原體被認為是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截至2020年2月13日,中國確診病例已超過5萬,死亡人數超過1000例。由於新冠肺炎的病毒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無論是收治發熱、疑似患者的定點醫院,還是收治確診患者的醫院,一線醫務人員都存在極高的傳染風險。防護措施不到位及工作的勞累,使醫護人員被傳染的風險極高,這需要引起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為避免交叉感染、保障醫務人員身體健康,我們提出了康復科門診及治療室醫務人員工作防護的規範和策略,希望各位同道保護自身,健康上崗,更好地抵抗疫情,服務社會。

(部分圖片來源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微信公眾號)

一、個人防護四個等級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醫務人員的防護等級分為四級:一般防護、一級防護、二級防護、三級防護。

一般防護配置: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一次性外科口罩,手衛生用品,必要時戴乳膠手套。

一級防護配置: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乳膠手套,手衛生用品。

二級防護配置: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穿帶膠條的醫用防護服,戴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手衛生用品,必要時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三級防護配置: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帶膠條醫用防護服,戴乳膠手套、一次性鞋套、手衛生用品,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頭罩)、面屏,或全面具。

康復醫學科門診及治療區域屬於一般防護崗位,但防護等級和防護用品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時,應增加相應的防護措施或提高防護等級,並將患者轉至傳染科或發熱門診治療。

二、康復科門診診療防護

1、門診就診

1) 預檢:預檢處將督促患者佩戴口罩,詢問流行病學史和體溫檢測。發熱和/或典型症狀者,將至發熱門診就診,非發熱患者至康復門診。

2) 候診區:應落實一般防護,在候診區域做好標識,合理安排,避免候診患者過於集中,每位患者最多一位家屬陪伴。

3) 康復門診:康復醫師實施一般防護(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一次性外科口罩,手衛生用品,必要時戴乳膠手套)。診療過程中,一人一診一室,控制診間加號。問診區域和查體區域應該分開,每次查體前、後,均需執行手衛生。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汙染時,使用手消毒劑。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汙染時,應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檢查用品、評估工具如需反覆使用,每次使用前後應消毒。

2、康復會診

康復醫師床邊會診的防護應根據邀請會診病區的防護等級實施。建議先仔細瀏覽患者病例資料,明確所需防護等級後再會診。對發熱和可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以治療原發病為主。會診每位患者前、後,均應執行手消毒,戴好工作服和口罩,查體所用的工具也應充分消毒。

3、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師在門診治療區實行一般防護,會診病區床邊康復,防護等級按照該病區要求進行。疑似或者確診病例病情沒有穩定不進行康復。床邊康復以家庭康復指導為主,運動療法和作業療法時儘量減少與患者接觸,保持一定距離。疫情期間可進行物理因子療法、運動療法、作業療法, 電極要一人一副。儘可能減少「一對一」的肢體接觸治療,暫不局部注射治療等侵入性康復治療項目。建議暫停進行面對面及近距離觀察、訓練和指導的相關康復治療項目,如呼吸訓練、言語訓練、吞咽治療等,如確實需要開展此類治療,應在至少落實二級或以上防護後酌情實施。對於疑似或者確診患者確實需要介入康復治療的,應嚴格落實三級防護,在所有患者的最後進行。若工作服、口罩等被患者分泌物、體液等汙染,需立即更換。治療結束後嚴格按照手衛生及去掉防護用品的順序執行。下班前用75%酒精消毒耳部,生理鹽水清洗眼、鼻並漱口。

三、場所及設備消毒

執行康復醫學科設備、物體表面、環境和空氣的消毒管理,以及汙染物品的規範處理,應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以及國家衛健委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管理,並加強監督落實。

1.空氣消毒:康復門診、康復治療區域每日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可使用紫外線燈進行空氣消毒,每日照射2次,每次照射1小時。

2.物體表面和地面消毒:及時對治療區域表面進行清潔與消毒,包括防護欄、防護墊、地板、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如遇病人排洩物、分泌物、嘔吐物等汙染,先用吸溼材料如紙巾去除可見的汙染,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後的抹布覆蓋30分鐘,再擦拭消毒。

3.設備消毒:每天下班後集中進行消毒,設備表面、不可更換的理療貼片若無明顯汙染物時,用酒精或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如遇肉眼可見的汙染物,完全清除汙染物後再消毒,汙染物按醫療廢棄物進行處置。

4.醫療廢棄物處置: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分置於專用包裝袋或容器內,由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處理,用含氯製劑處理至少10分鐘,然後按照與傳染性醫療廢物相同的方式進行處理。

四、人員管理

(一)患者及家屬的宣教

避免聚眾宣教,可通過宣教視頻播放、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加強患者及家屬的防控知識宣教,培訓防護用品的合理規範使用、呼吸衛生和咳嗽禮儀、掌握「手衛生」規範。

(二)醫務人員管理

1.全員培訓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及防護技能,嚴格杜絕在沒有充分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開展工作。

2.合理排班,建立輪休制度和備班制度,確保醫務人員作息合理,不鼓勵帶病工作、超負荷工作。把降低醫務人員感染作為重要工作目標。

3.所有醫務人員均應每日自測體溫,並關注有無可疑症狀,如有可疑症狀,應立即隔離,及時診治,充分休息。

附:

個人防護用品穿戴與脫摘

(一)個人防護用品穿戴

進入診療場所前應認真洗手後依次戴一次性帽子、醫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長袖),手部皮膚有破損或疑似有損傷者戴醫用手套。對於可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等潛在傳染性物質或預計上述物質會發生飛濺時,可根據需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並增加個人防護設備,如防護面罩、護目鏡、防護服、鞋套等。

1. 手衛生

消毒原則:

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汙染時,宜使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汙染時應洗手。

下列情況時醫務人員應先洗手,然後進行手衛生消毒:

1) 接觸觀察或確診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汙染的物品後;

2) 直接為觀察或確診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觀察或確診病例患者汙物之後。

手衛生的五個時刻:

1) 接觸患者前;

2) 清潔、無菌操作前;

3) 接觸患者後;

4) 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後;

5)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

七步洗手法:在流水下淋溼雙手,取適量消毒洗手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用以下7步洗手法認真搓手至少15秒:

內: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搓揉。

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揉,雙手交替。

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搓揉。

弓:彎曲手指使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替。

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搓揉,雙手交替。

立:將五個手指尖併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替。

腕:一手手掌握住另一手的手腕部分,旋轉揉搓,雙手交替。

在流水下徹底衝洗雙手,使用一次性紙巾擦乾雙手,取適量護手霜護膚。

2.戴帽子

選擇大小適宜的帽子,應充分遮蓋頭部及髮際線的毛髮,帽簷邊應有收緊的束帶或鬆緊帶。頭髮較長者,戴帽前應束好頭髮,將頭髮全部塞入帽子內,且一次性條形手術帽收口的兩端必須置於兩側耳部,不容許置於前額或其他部位。

3.戴口罩

可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口罩主要有兩類,即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級別),而傳統的棉布口罩、新材料口罩(如某明星同款)並不能用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護,帶呼氣閥的防護口罩可以防塵防霧霾,但也不適用於此次疫情一線防護。

醫用外科口罩的戴法:

第一步 將口罩上端的系帶系在頭後或耳後。

第二步 拉下口罩的下部遮住鼻、口和下頜。

第三步 系下端系帶於頸後。

第四步 將雙手指尖放於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並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使口罩邊緣與面部貼合緊密,同樣也可起到防止眼鏡起霧的功效。

第五步 調整系帶鬆緊度,使其貼合面部到舒適的位置。

(二)個人防護用品脫摘

離開診療場所前,應脫去手套、認真洗手後脫工作服,再次洗手和手消毒,依次摘去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分置於專用容器中,最後再次進行手消毒。穿戴其他防護設備者應在此流程前完成額外防護設備的脫摘,並進行洗手和手消毒。

1.摘口罩

上身稍前傾,不要接觸口罩的前面,先解開下方的系帶;再解開上方的系帶;用手捏住系帶投入醫療廢物桶中。

2.摘帽子

上身稍前傾,屏息閉眼,提起帽頂由後向前摘下。

(三)二級防護、三級防護穿脫順序

1.二級防護穿脫順序

穿防護用品順序:手消毒→戴醫用防護口罩→戴一次性圓帽→戴防護眼罩→穿防護服→穿鞋套→戴手套

脫掉防護用品順序:脫鞋套→摘掉手套→手消毒→脫防護服→手消毒→摘下防護眼罩→手消毒→摘一次性圓帽→摘醫用防護口罩→手消毒→更換個人衣物

2.三級防護穿脫順序

穿防護用品順序:手消毒→醫用防護口罩→戴一次性圓帽→戴防護眼罩→穿防護服→穿鞋套→戴手套→戴全面性防護面罩→戴第二層手套

脫掉防護用品順序:摘第二層手套→手消毒→摘全面性防護面罩→手消毒→脫鞋套→摘掉手套→手消毒→脫防護衣→手消毒→摘下防護眼罩→手消毒→摘一次性圓帽→摘醫用防護口罩→手消毒→更換個人衣物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和保障醫務人員的健康當做重要任務,堅決杜絕患者和醫務人員間的交叉感染,採取多種措施保障醫務人員健康。讓我們堅定信心,科學防控,充分發揮康復工作者的職責,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我們有決心、有技術、有經驗,全國統一行動,我們必將取得這場抗疫戰爭的最終勝利!

文章作者:陳禾君 劉曉楠 嵇麗娟 杜青

文章來源:中康復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原標題:《【科普工作委員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康復醫務人員自我防護知識》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和孕產婦管理等專家指導意見的通知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2月27日甘肅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管理專家指導意見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兒童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五)疑似及確診病例按《新冠肺炎病例轉運工作方案(試行)》轉診到當地定點醫院就診。四、院內防護(一)患兒防護1.加強對住院患兒及陪護人員新冠肺炎防護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家長及患兒在住院期間均應按照醫療機構要求佩戴口罩,患兒使用兒童專用防護口罩。
  • 【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康復醫學會2020智惠行動第二站-雲南開遠市...
    會後還贈送了杜青主任主編的科普圖書《陪我「玩」——0~3歲寶寶運動遊戲指導》。 培訓班將前沿、實用的兒童康復技術下沉至開遠市,提升當地兒科工作人員的康復與健康促進理念,幫助快速掌握兒科疾病的早期篩查方法,實現疾病診療關口前移,對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快速發展兒童康復醫學有著重要意義!
  • 【科普工作委員會】智惠行動—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列車基層行 遵義...
    【科普工作委員會】智惠行動—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列車基層行 遵義市啟智學校科普講座與義診活動成功舉辦 2020-11-04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患者、隔離人員及家屬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服務...
    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3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為做好新冠肺炎患者、隔離人員及家屬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服務,促進患者身體與心理同步康復,維護隔離人員、家屬心理健康,營造相互關懷的社會環境,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隔離人員及家屬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服務方案
  • 陝西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二場新聞發布會各級單位...
    12月24日下午15時,陝西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二場新聞發布會,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馬光輝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當前陝西省疫情防控工作情況。落實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嚴格執行晨午晚檢制度,指導學生做好自我防護,並為其提供必要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保障,妥善安排留校師生假期生活。住院陪護人員必須核酸檢測 隔離區醫護人員換休後須隔離14天為切實做好醫療機構防控,加強就診人員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
  • 【科學防護】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你應知道的一些瘧疾防治知識
    【科學防護】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你應知道的一些瘧疾防治知識 2020-04-26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工作委員會】香甜的米飯如何一步步智勇入胃,康復科普告訴你
    【科普工作委員會】香甜的米飯如何一步步智勇入胃,康復科普告訴你 2020-10-2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肺炎100問 適合收藏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護健康教育,引導大眾正確認識、科學防護、理性應對,福建援宜支援隊依託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醫科大學,組織編寫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單位防控、個人防護與健康100問》,涉及個人防護、重點場所防護、心理與營養支持、返崗復工注意事項、法律法規等,旨在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疫情防控知識進行解答。
  • 上海: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醫務人員職稱晉升、評先評優考核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健康科普與醫療救治、疾病預防一起成為「三駕馬車」。上海醫療衛生機構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市衛生健康委官微牽頭11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組成新媒體矩陣,38家市級醫院推出1200多個科普欄目,推動健康科普成為戰疫的硬核力量,健康科普信息閱讀量達數十億人次,吳凡、張文宏、謝斌、吳立明、崔松等專家的科普金句廣為流傳,助力構築2400萬市民的疫情「防火牆」。
  • 【科普工作委員會】如何正確使用體溫計
    【科普工作委員會】如何正確使用體溫計 2020-04-17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務人員工作強度心理壓力都很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
    2020-01-28 11:58:46來源:FX168 【醫務人員工作強度心理壓力都很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進到隔離病房,我們的醫生、護士要層層穿戴防護裝備,最直接、最密切地接觸患者,面臨感染的風險,所以他們的心理壓力大,我們覺得可以理解。
  •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相關知識科普
    15日,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相關知識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指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乾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且CT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者。
  •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2020-03-20 19:26:00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中新社武漢3月20日電 (記者 張芹)新冠肺炎康復臺胞金先生和妻子吳女士20日下午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捐獻血漿,經過一系列的問詢、身體檢查等評估,兩人符合捐獻要求,各成功捐獻400ML、300ML血漿。
  • 關於印發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場所衛生、學校衛生、職業...
    附件:1.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場所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監督工作方案 2. 連雲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住宿場所復工衛生監督指南 3. 連雲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美容美髮店復工衛生監督指南 4.
  • ...開展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重點場所預防性消毒及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臨海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環境風險防控工作。為了解我市重點公共場所消毒和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指導公共場所科學、規範開展消毒工作,臨海市疾控中心按照台州市有關部門的工作部署,迅速組織監測力量,對我市轄區內的重點場所開展預防性消毒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工作。
  • 新冠肺炎中「特殊」的獻血者:他們也是醫生、患者和治癒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鄢銀嬋 金喆 每經編輯:張海妮2月15日,華潤武鋼總醫院泌尿科副主任醫師黃飛一大早趕到湖北省人民醫院的愛心獻血屋,為一名金銀潭醫院醫務人員的家屬獻血。此前的2月13日,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公開稱,醫院已經在開展恢復期康復病人的血漿輸入工作,且顯示出初步的效果,呼籲病癒患者積極到醫院捐獻血漿。
  • 一份不願更新的名單,銘記疫情中離世的醫務人員
    某種意義上,保護醫護人員和醫學技術人士就是保護其他人的生命。然而,醫護人員的職業特殊性意味著他們在疫情中受到感染的風險更高。 2月17日,我們第一次在公眾號上用記錄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醫務工作者名字的方式表達敬意。 在新出版的《第一財經》雜誌中,我們收錄了這份名錄並做了更新。
  • 關於切實加強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入冬以來,國外疫情加速蔓延肆虐,國內多地相繼報告本土疫情,進一步凸顯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複雜性、嚴峻性和艱巨性。加之元旦、春節假日臨近,人員流動性大,市場交易活躍,聚集性活動增多,疫情傳播風險不斷加大。
  • 十項措施保護愛護醫務人員 一線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提高2倍
    2月22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1月24日,武漢中南醫院的醫務人員。《通知》指出,將湖北省(含援湖北醫療隊)一線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提高2倍,同時進一步提高臨時性工作補助。【單詞講解】Triple在這裡用作動詞,意思是「(使)增至三倍」,比如,一名醫務工作人員原來的月薪是8000元,如果下個月的工資是8000元的triple,那就是24000元,實際上工資增加的幅度為原工資的兩倍16000元,中文習慣表達為「提高了兩倍」。
  • 陝西省愛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態勢
    新冠肺炎與愛滋病防治並重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全省愛滋病防治工作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防疫抗艾「雙線」戰疫中,衝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全省從事愛滋病防控工作632人,參與新冠肺炎防控537人,其中一線人員2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