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驚了,連科學都是顏值黨?

2020-12-04 中科院物理所

法國著名科學家龐加萊指出:

「科學家研究自然是因為他從中得到快樂……我指的是根源於自然各部分的和諧秩序、純理智能夠把握的內在美。正因為簡潔和浩瀚都是美的,所以我們優先尋求簡潔的事實和浩瀚的事實;所以我們追尋恆星的巨大軌道,用顯微鏡去探求奇異的細小(這也是一種浩瀚),在地質時代中追蹤過去的遺蹟(我們所受吸引是因為它遙遠),這些活動都給我們帶來快樂。」

追求和諧之美與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建立

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拉開了近代自然科學的序幕。

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為哥白尼宇宙體系的簡單、對稱之美所震撼。他竭力為日心說辯護,並使這一學說盡善盡美。

克卜勒深受畢達哥拉斯學派和柏拉圖的影響,相信天上諸星在遵照某種軌道運動時會演奏出一種和諧的音樂,整個宇宙就是一篇和諧的樂章。它只為智慧的沉思所理解,而不為聽覺所感知。

克卜勒師從丹麥著名的天文學家第谷,第谷辛勤觀測天象達30年之久,積累了大量精確的資料,但不接受哥白尼關於地動的學說,他自己的宇宙體系是折中的:行星繞太陽運行,而太陽率眾行星繞地球運行,他想以此來解釋觀測到的現象,但卻是越解釋越糊塗。

1601年第谷逝世,他把大量珍貴的觀測資料留給了克卜勒。

克卜勒整理資料時發現,按設計的正圓軌道計算出來的水星位置與觀測數據之間總有偏差,儘管這一偏差很小,只有8弧分,但他並未忽略。他猜想行星的正圓組合軌道可能不符合實際。

克卜勒先對觀測資料最多的火星軌道進行研究,對大量的數據作數學處理後,求得火星的軌道不是圍繞太陽的正圓周,而是橢圓,太陽恰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在確定火星的軌道之後,克卜勒又發現,火星和太陽的連線(向徑)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即火星繞太陽運行的掠面速度相等。

克卜勒繼而發現其他行星的運行與火星類似,於是確立了普適的行星運動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的運動軌道都是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之上;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徑在相等時間裡掃過相等的面積。

克卜勒研究了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和行星公轉周期之間的關係。他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為單位,計算行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把當時已知的行星的距離和公轉周期列成表,然後在一大堆數字中作各種各樣的計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做了大量繁雜的重複運算之後,最終發現行星繞太陽運轉的周期T的平方與行星軌道長半徑a的立方成正比,即a3/T2為一常數;對於兩個行星而言,a13/T12=a23/T22,這就是行星運行第三定律。

這奇妙的指數「2」與「3」使克卜勒樂不可支:他心靈深處的渴望和自然界固有的結構簡單性竟然如此相吻合!

克卜勒

克卜勒「行星協奏曲」

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諧論》裡,克卜勒闡述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在講到第三定律時,他這樣寫道:

「……17年來我對第谷所做的刻苦研究同我當初認為是夢想的目前研究結果的完全符合,這是超出我最美好的期望的。」

行星運動第三定律被稱為「和諧定律」。

克卜勒證明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和木星的周期與距離之間很有節奏的比例關係,是遵從和聲規律的,他在《宇宙和諧論》中用樂譜的形式把6顆行星在遠日點和近日點之間的角速度的變化情況譜寫成一首「行星協奏曲」,對宇宙結構具有和諧美的追求,使得音樂成為克卜勒探索世界的方式!

相信哥白尼體系充滿和諧美的堅定信念,為克卜勒進行理論思維指明了方向;嫻熟地使用數學工具表達這種和諧之美,使克卜勒成功地抽象和概括出了行星三大運動的公式,他被譽為「天空立法者」而載入科學史冊。

探索數學之美與正電子的發現

20世紀2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P. A. M.Dirac,1902—1984)致力於研究相對論量子力學,以揭示高速運動的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

他要建立一種對時間和空間坐標來說都是線性相對論性的波動方程。

他受到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在量子理論中提出的「泡利矩陣」的啟發,把2行2列的矩陣推廣4行4列矩陣,於是得到了相對論性電子方程,這個方程對於動量和能量的相對論性四矢分量是線性的。

這個以後被稱為「狄拉克方程」的電子波動方程具有4行4列的矩陣形式,在研究氫原子能級分布時,能給出能級的精細結構;它還可以自由導出電子的自旋為1/2;利用這個方程推出的粒子高速運動的許多性質,都在實驗中得到了證實;它把量子力學中原先是各自獨立的重要實驗事實統一起來了。

但狄拉克方程對應的本徵態有負能解,是把不可思議的負能態排除出去呢,還是接受它以保持方程的完美性呢?狄拉克勇敢地選擇了後者,他對負能態的物理圖景進行了大膽的設想。

狄拉克

狄拉克和泡利

首先,他革新了「真空」概念,提出了真空是被填滿的「負能電子海」的假說。

真空狀態不是一無所有的絕對真空,而是由負能態電子所構成的「電子海洋」,在整個電子海中所有能觀測到的量,如電荷、質量、動量都不能為零。

接著,他做了進一步的思考,既然全部填滿的負能電子海相當於真空,那麼從電子海中躍出一個電子又相當於什麼呢?那就會出現一個正能態電子和一個負能態的空穴。

他認為激發出來的這正能態電子就是普通電子,它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而電子被激發出以後在電子海留下的這個空穴,少了一個負值能量,帶一個正值能量。他起初認為這就是「質子」,不過這個奇怪的「質子」,其質量要小得多,這是難以想像的!

狄拉克從對稱美的思想出發,指出從數學上來看,這個帶正值能量的奇怪的「質子」,其質量必須與電子質量相同,從而大膽提出了「反物質」的假說:

這個奇怪的「質子」是真空中的反電子,即正電子,他同時還提出了嶄新的電荷共軛對稱的概念。

狄拉克從理論上預言了自然界中存在正電子,他指出,正負電子能夠由光子在真空中產生出來;當正電子和負電子碰撞時,就會湮滅變成光子。

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線時果然發現了狄拉克預言的正電子!

正電子的發現,在物理學界引起了轟動。這啟發人們去尋找其他粒子的反粒子。

人們逐步認識到,各類基本粒子都有相應的反粒子存在,這是自然界的一條普遍規律,自然界在電荷符號上的分配也是對稱的,對稱性使自然界存在數學美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狄拉克堅信,數學美是對物理理論取捨的一個準則,如果物理方程在數學上不美,那就標誌著不足,需要改進。

他在回顧自己做出的發現時指出:

「這個工作完全得自於對美妙數學的探索,一開始絲毫也沒有想過要給出電子的這種物理性質。」

1933年,狄拉克因「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狄拉克方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崇尚對稱之美與夸克模型的提出

美國物理學家蓋爾曼(M. Gell-Mann,1929—2019)長期致力於高能物理的前沿問題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已發現基本粒子有數百種,對這些粒子進行分類,找出它們性質之間的內在聯繫,研究這些基本粒子的性質和結構,尋找比基本粒子還要「基本」的組元,是高能物理學研究的熱點。

蓋爾曼深信物理規律的對稱性是自然界的最普遍法則之一,所謂對稱,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物質過程都存在或產生出它們的對應方面,表現為現象上的相同,形態上的對稱,性質上的一致,結構上的重複等等。對稱性實際上體現了自然界存在的內部聯繫和規律的和諧。

蓋爾曼相信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據它們所具有的不同對稱性來進行分類。

1961年,蓋爾曼根據對稱性思想,提出了「八重法:一個強作用對稱性的理論」。

他指出,強相互作用的粒子應滿足SU(3)對稱性,在數學上對應的是 SU(3)群。SU(3)群中有一個8維表示。八重法就是指每8個有類似性質的粒子能填入SU(3)群的8維表示中。他把有相近性質的強作用基本粒子分成一個個族,並認為每個族成員應有8個。

根據當時的實驗結果,有一個族的基本粒子成員只有7個,蓋爾曼據此大膽預言了還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新粒子,第二年(1962年)果然在實驗中找到了這個新的基本粒子——η°介子。

類似地,他預言了另一個被稱為沃米格負的新粒子(寫作Ω-)的存在。在1962年日內瓦的一次討論會上,他指著牆上掛著的粒子分類表裡的一個空格說:

「如果我的理論是正確的話,那麼在這裡應該有一種帶負電的粒子,質量大約是質子的兩倍。我們不妨把它叫作為Ω- 粒子,可惜它還沒有被發現。」

1964年1月,美國布魯海文實驗室的斯米歐在氣泡室的成千上萬張的照片上找到了Ω-粒子衰變時留下的痕跡。

蓋爾曼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η°介子和Ω-粒子的相繼發現,證實了蓋爾曼理論的正確性,以及對稱方法在基本粒子理論中的有效性,從而確立了對稱方法在基本粒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蓋爾曼的名著《夸克與美洲豹——簡單性和複雜性的奇遇》

蓋爾曼

八重法對稱方案中應該有一個最基礎的族——根據SU(3)對稱理論,存在一個3維的基礎表示——在這個族裡應該有3個粒子,只能帶有分數電荷,即2/3,-1/3,-1/3的單位電荷,然而分數電荷卻從來沒有被觀測到,蓋爾曼起初放棄了這個三粒子的族。

蓋爾曼經過深入思考,最終承認了它們,因為沒有被觀測到不等於不存在,他深信對稱性法則應該是一條普遍的法則。

他給這3個粒子命名為「夸克」,並用3個夸克來結合成質子、中子等強子,這就是著名的夸克模型。

物理學家設計了很多實驗,去尋找這些帶有分數電荷數的自由夸克,但是任何硬把它們從強子裡拉出來的企圖都失敗了。

儘管如此,但是大多數物理學家都相信夸克是存在的,是組成其他一些基本粒子的更基礎的粒子,因為夸克模型的結果與一系列實驗事實符合得很好。夸克模型在以後有了發展,它的成員已從3個擴充到了現在的6個。

1969年,蓋爾曼因「在基本粒子的分類及相互作用方面的貢獻」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在頒獎慶典上致辭說:

「對於我,研究那些法則是與對表現千差萬別的自然界的熱愛不可分的。自然科學基本法則的美,正如粒子和宇宙的研究所揭示的,在我看來,是與跳到純淨的瑞典湖泊中的野鴨的柔軟性相關的……」

善於從自然界寬廣的審美領域中得到啟示

追求對世界的秩序性、規律性、和諧性和統一性的理解,是科學探索的崇高目標。科學的一系列重要活動,包括科學事實的發現、科學原理的建立、科學理論的評價等等,都表現為一種審美活動,體現了科學臻美精神。

像克卜勒、狄拉克和蓋爾曼一樣,許多傑出的科學家都是科學臻美精神的代表。

愛因斯坦追求自然的統一性和世界的和諧,他建立的狹義相對論把牛頓力學中分立的時間、空間、物質與運動統一了起來;廣義相對論把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非慣性系的運動和慣性系的運動統一了起來。

玻爾根據氫原子光譜線的比數有序、和諧變化的規律,提出了原子能級概念和電子軌道理論。

海森堡發現原子定態的能級數可能排列成對稱、優美的矩陣形式,建立了矩陣力學。

有成就的科學家善於從自然界提供的無限寬廣的審美領域中得到啟示,他們透過美的外表,觀察到自然背後的和諧關係和莊嚴的秩序,從中體會到無所不在的客觀規律性的力量,並把揭示這種普遍規律,即科學的真理看作是自己的神聖的任務和最高的精神境界。

科學臻美精神使他們的思維猶如振翅高飛的雄鷹,搏動著邏輯意識和審美意識的雙翼,扶搖直上去領略自然界理性高峰的無限風光。

本文作者陳敬全是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本文選自《世界科學》雜誌2019年第7期「科學史專欄」

原標題:由美的啟示導致的重要科學發現 | 科學史

來源:世界科學

編輯:他和貓

相關焦點

  • 被教科書誤解顏值的歷史名人,王德民帥過吳彥祖,邱吉爾驚到我了
    【被教科書誤解顏值的歷史名人,王德民帥過吳彥祖,邱吉爾驚到我了】 【被教科書誤解顏值的歷史名人,王德民帥過吳彥祖,邱吉爾驚到我了】2、南懷瑾,這個儒雅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 大眾心理學|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麼?
    「一方淨土,心嚮往之」近年來,我們經常會聽有人討論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的話題。那這些觀點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還是只是因為人們對外貌的過渡調侃呢?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何會有顏值即正義的說法。除了國外熱衷研究顏值問題,在我國自古以來也有「看臉」一說,比如由來已久的「相由心生」一詞就是古人對外貌的一種判斷。如果一個人長得歪瓜裂棗,就很有可能是心術不端之人,連做官的機會都沒有。唐朝的時候規定士子們通過了科舉考試之後還要經過吏部的選官審核,其審核內容分為四項:身、言、書、判。排在第一位的「身」就是形象問題。
  • 小觀眾都驚了,原來《豬豬俠》的父母顏值有這麼高!
    比如,豬豬俠的父母很可能是世界上顏值最高的豬。(豬豬俠的父母)這倒是挺讓人意外的,因為用這種卡通的風格來表現出「顏值高」其實並不容易,這是卡通畫風的局限性。但是豬豬俠做到了,豬豬俠的父母巴羅和蕾拉的顏值明顯高出周圍所有人一截——雖然他們都是豬,但豬居然也有顏值。還有更令人意外的是,豬不僅有顏值,而且還可以很蘇。
  • OPPO手機的美顏進化史,把我驚到了
    看到OPPO美顏進化史,真給我驚到了!從2012年的OPPO Ulike U701便推出美顏結果,要曉得,當時候的手機相機真的是戰五渣,人臉當做二維碼都但是分。並且,OPPO Reno5所接納的Reno Glow2.0晶鑽工藝,更是讓其顏值頗具迷惑力。而6400W水光人像四攝合營OPPO 人像技術體系,更是希望讓OPPO Reno5的拍攝水準完成新的衝破。等候三天後的公布會!
  • 真理之光點亮心靈之燈——某信息通信旅六連用黨的科學理論建連...
    走進六連,猶如進入一個強大的學習磁場。 「網生一代」對理論學習「不感冒」,他們就組織官兵學習瀏覽「紅色足跡」專題網頁,細看一代代六連人走進理論、擁抱理論的歷史印記,感悟連隊發展壯大背後的力量之源,賡續「學習黨的科學理論、爭當黨的好戰士」優良傳統,以形成學習理論的內在自覺。 創新理論學習模式,六連探索總結出「理論武裝15法」。
  •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不斷推進黨的對外工作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不斷推進黨的對外工作 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推進黨的對外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提高為黨中央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為國家總體外交作出應有的貢獻。
  • 零界點手遊顏值擔當 高顏值角色圖鑑賞析
    導 讀 零界點手遊遊戲角色都是美美噠,一大波美女高清圖來襲喲,接下來就和九遊小編一起來看看零界點手遊顏值擔當
  • 科學認識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邏輯理路
    科學認識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邏輯理路 2020-12-01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發展規律認識的新的飛躍
    記者: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那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發展問題上已經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冷溶: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繼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全部思想成果,尤其是關於發展的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 爸媽年輕時的顏值,驚豔了歲月!「顏值高」如何用英語表達?
    「爸媽年輕時的顏值」的話題在朋友圈再次引起熱議2018年的版本,大家也紛紛曬出爸媽年輕時的靚照,如果去翻翻老照片簡直被顏值和滿滿的時尚感震!驚!了!在線的顏值讓很多人都驚訝。毫不誇張的說,他們隨便一個的顏值都能吊打當今那些靠PS和塗脂抹粉的小鮮肉和各路網紅。長輩年輕時候顏值有多高?下面,我們就來感受下來自二三十年前的顏值擔當吧!
  • 劉璇、吳正丹、魏葆華、黃豆豆、範湉湉實力加盟,《技驚四座》今晚...
    劉璇、吳正丹、魏葆華、黃豆豆、範湉湉實力加盟,《技驚四座》今晚開播!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專業舞者黃豆豆對舞蹈有著近乎瘋狂的熱愛直至今日他仍堅持每天練舞在《技驚四座》他充分發揮藝術特長「助攻」選手極致打磨舞臺作品節目中眾多險象環生的「技驚瞬間」讓黃豆豆一度放棄「表情管理」
  • 李建民| 「白老虎連」我把滿腔地祝福獻給你
    9月25日,是白老虎連連慶的紀念日,每逢這一天虎連的代代新老官兵及後代都充滿著喜悅的心情,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以各種形式回顧虎連的光輝歷史,弘揚虎連死打硬拼的精神,共同勉勵、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砥礪前行。虎連代代官兵創新績,永遠在零的起跑線上勇爭第一。
  • 人氣最高的沐浴露之一,顏值高味道香,用後連香水錢都省了!
    現在的天氣一天比一天還要熱,所以我們基本上到了晚上以後天天洗澡,在洗澡的時候,大部分的女人都會準備沐浴露,這樣讓自己洗完澡以後身上變得香香的,也能更好地入睡,後來在網上看到了這樣的一款沐浴露,人氣特別高,顏值高味道香,用後連香水錢都省了。
  • LPL英文翻譯小哥採訪icon冷少被驚到:英語很6啊!我要下崗了!
    LPL英文翻譯小哥採訪icon冷少被驚到:英語很6啊!我要下崗了! 今年的LPL解說增加了一個英文流的頻道,而這個頻道也會邀請一個國內的LPL選手參與英文方的採訪,不過一般來說LPL選手的英文都不好,所以官方特意配備了一個雙語翻譯,比如昨天訪問ning的餘霜以及最近出鏡率比較高的翻譯小哥!
  •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原著黨表示,周一圍令人失望,直言飄了!
    在上文中,我們說到,《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的原著黨們紛紛表示,周一圍版林莫臣「不大行」啊!可是,網絡上也部分人表示還不錯。究竟是怎麼回事,讓我們繼續來看!NO.2 我都不敢說周一圍,畢竟現在人人都說他好······油膩的沒眼看的,當演員千萬別飄,一旦飄了,整個氣質都會神奇地變得討嫌起來,冒出一種油膩自大的e心感。最忌諱的三種錯覺是「知識淵博」「演技絕佳」「我邪魅一笑真是帥啊真是帥」!
  •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
    來源: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回答了黨在新時代新疆治理的總目標、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戰略部署和主要任務等一系列問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 上下開合的嘴與顏值
    達爾文日記:1835年9月15日,貝格爾號來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島,在這裡我經常觀察一種小型的食蠅蜥蜴。這種蜥蜴生活在低地上,整年難得喝到一滴水,好在它們有大量的多漿仙人掌可以吃。小鳥們知道這種動物不會傷害自己,和它們相安無事。我曾經看到,有一條蜥蜴在慢慢地吃一塊仙人掌的一頭,而同時一隻厚嘴雀在啄食著仙人掌的另一頭。
  • 《X戰警:新變種人》「驚惡先生」被刪-美國漫畫驚惡先生能力簡介
    克隆的研究 在後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驚惡先生不斷更換身份,參與了許多秘密工程,漫威宇宙最強top.10,羅根(金剛狼)、查爾斯·澤維爾(X-教授)等人都成為他的研究對象。不久之後,一個經過時間位移的叫做牌皇(Gambit)的人和Courier來找驚惡先生幫忙。
  • 王德民的顏值
    「王德民星」按照橢圓形軌道圍繞太陽運行,位於火星、木星之間,公轉一圈需要3.81年,是由紫金山天文臺的科學工作者發現的。        而這顆耀眼明星的升起,可不是憑藉顏值吃定石油飯的。        「9個月時,當他不同意某件事或不要某件東西時,就會把頭轉過去,或者用手推開。」
  • 「我在哨位上向黨報告」 武警桐鄉中隊:用「紅船精神」鑄魂育人
    作為駐守在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地的部隊,武警嘉興支隊桐鄉中隊,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把「崇文尚武」和駐地紅色文化相結合,內塑官兵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外樹中隊堅不可摧的剛毅形象,努力立起「桐鄉衛士」的好樣子。中隊連續31年被武警浙江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日前,記者隨「我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了這個具有紅色印記的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