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紋比對牽出22年前越獄案,罪犯難逃法網
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小敏)一名被判處死緩的罪犯,服刑期間被發現「他」不是「他本人」,繼而又牽出一宗22年前的越獄案。近日,廣東高院提審該案,這宗跨時二十幾年的案件,終於水落石出。指紋比對牽出22年前舊案2005年9月22日,「賴某生」因犯故意傷害罪被福建省泉州市中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經福建高院裁定核准後,「賴某生」被交付至福建省閩西監獄執行刑罰。
-
情侶吵架鬧到派出所 留下指紋牽出8年前盜竊案
華商報訊(記者 楊皓)30歲的張某沒想到,因為和女友一次吵架鬧到派出所後,竟被警方查到他在8年前曾參與過入室盜竊案。 2009年7月14日10時許,渭城區黨校家屬院四號樓楊某家發生入室盜竊案。
-
新一代指紋比對計算技術研討會召開
中國警察網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時晨報導:為深入推進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更好地支撐、服務公安一線,5月9日至10日,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主辦、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協辦的新一代指紋比對計算技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秦文:指紋比對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單一枯燥但決不能出錯
摘要: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與新華網聯合推出了「全國公安百佳刑警」候選人系列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犯罪信息處二科科長秦文,一起來分享他的從警經歷。人物檔案:秦文,男,漢族,197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8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犯罪信息處二科科長。
-
12年比對超10萬枚指紋 「指紋神探」從殘缺指紋中發現真相
唐文亮是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刑事技術室民警、痕跡檢驗副高級工程師,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從殘缺的指紋中,破譯隱藏密碼,找到通往真相的道路。指紋是人體的身份證,每個人的指紋都是唯一的,它與DNA一樣,是確定或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人的重要證據之一。從警12年,唐文亮比對10多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探尋證據、甄別痕跡、一錘定音,這位「指紋神探」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
谷城警方通過指紋比對破案27起
2006-12-11 16:20:21 日前,筆者從湖北省穀城縣公安局獲悉,截止12月上旬,該局通過指紋比對破案
-
尋找躲藏在一平方釐米裡的真兇: 「指紋神探」 12年來比對10多萬指紋
在數以億計的指紋庫中比對指紋,就像大海撈針般枯燥乏味……這是一場警察與嫌犯之間的無聲較量,也是一場意志與決心的終極對決,成都溫江公安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民警唐文亮便是這場比賽中的一員。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海量的指紋數據中,在迷宮一般的指紋圖像裡,探尋證據所在,甄別痕跡真偽。
-
欠薪老闆被追逃落網,指紋比對發現其20年前曾搶劫殺人
公安機關對案發現場勘查後,提取了現場的指紋、血跡,但無法確定兇手身份,多年來苦苦追尋著痕跡的主人。20年後,沒想到兇手「親手」送上了指紋信息……發財心切,三小夥踏上搶劫之路唐某餘、唐某保是堂兄弟,二人和倪某是表兄弟,因為有親屬關係,年齡相差不大,從小就一起玩。
-
唐文亮:比對10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
唐文亮在比對指紋。剛到技術室的一兩個月,唐文亮一度崩潰。「現場提取指紋大多模糊、殘缺、變形、重疊,而電腦裡的指紋系統只是簡單列出類似的指紋,要對一枚指紋進行認定,必須靠肉眼對幾十枚相似指紋逐一標註、比對、鑑定才能做出結論。然而,人的眼睛是可以被欺騙的,指紋在受力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推擠和假特徵。」唐文亮說,他要對每一枚指紋進行反覆觀察、識別,才能在方寸的黑白紋線指尖,找出破案的密碼。
-
維爾科技「身份證指紋比對算法」通過公安部檢測中心評測
【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浙江維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爾科技)「指紋比對算法V6.0」於近日通過了公安部居民身份證核驗算法標準的測試,並獲得了《軟體測試報告》。 維爾科技居民身份證指紋比對算法在三個大庫(一個半導體指紋庫,兩個光學指紋庫)測試中,反映算法綜合識別性能的等錯誤率EER指標均值為0.37,遠優於標準中的EER低於1%的指標要求;錯誤拒絕率為0.5%時的錯誤接受率均小於0.005%(標準要求≤0.05%),比公安部標準提高十幾倍;響應時間比標準要求
-
指紋比對 fingerprint comparison
犯罪嫌疑人在北京居住四年左右,他是通過指紋比對被警方發現的。而目前據他自己交代他的主要作案動機就是自己缺錢。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Shi has lived in Beijing for four years.
-
方正國際創刑偵指紋比對新精度 - 經濟網 在線閱讀
2019年,方正國際與北京大學聯合研發出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算法的人工智慧指紋比對算法。方正國際刑偵業務部負責人告訴《經濟》雜誌、經濟網記者,該新算法系統集指掌紋特徵自動提取、自動標註、自動比對、自動認定於一體,創新地解決了傳統指紋系統必須人工幹預的難題,是警用指紋技術的重大突破。 具體而言,與傳統指紋系統相比,方正國際指紋新算法系統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技術優勢,一是智能化程度高。
-
唐海縣公安局指紋比對破竊案
唐海縣公安局指紋比對破竊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近日,唐海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利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倒查功能比中破獲一起盜竊案件。為進一步深挖餘罪,刑偵技術室民警根據在各現場提取的指紋資料,進行認真查詢比對。3月25日,經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比對倒查認定:2月22日,發生在唐海縣新立小區租住的楊某價值4000元電腦被盜案,從案發現場所提取的指紋與犯罪嫌疑人劉某的指紋一致,辦案民警對犯罪嫌疑人劉某進行再次提審,犯罪嫌疑人劉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進而將該起盜竊案成功破獲。
-
機器學習加速了法醫指紋比對:算法表現媲美人類
好消息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與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套藉助機器學習技術和算法的自動化流程,讓指紋比對工作變得更具效率。 通過智慧型手機內建的指紋傳感器,使得面向司法鑑定的自動指紋分析看似輕而易舉。
-
29歲「指紋神探」 「喊醒」沉睡指紋抓「黑手」
通訊員沈功軒譚曉萍本報記者於英傑 他的認真讓他牛刀初試 剛工作大半年,就用「指紋術」四小時幫老太追回被盜金首飾 公安刑偵領域,搞指紋是最枯燥的崗位之一,新民警很少願碰。可在校時就對指紋痴迷的張雙印,自2004年8月從江蘇警官學院痕跡專業畢業後,主動要求到東海縣公安局刑警大隊的技術中隊,一心搞起了指紋。
-
天降菜刀「擦肩而過」 警方:將進行指紋和DNA比對
天降菜刀「擦肩而過」 警方:將進行指紋和DNA比對 2020-05-18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徒警方比對DNA偵破16年前舊案
記者了解到,2004年5月15號凌晨,高資派出所接到當地一家小吃店老闆朱某明的報警,稱農貿市場門口有一名老婦人,頭部有血,疑似死亡。 令人意外的時,這名6旬老婦人還遭到了性侵,警方在現場提取到了嫌疑人的體液,受制於當時偵查和技術條件局限,案件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
結合先進技術NEC指紋比對方案具高辨識率
於今年舉辦的「現場指紋比對技術評比測試」中名列前茅。 此次的評比測試,有眾多知名指紋比對技術廠商參加,NEC的方案以97.2%的高辨識率位居首位,第二名為87.8%、其次為80.0%。而該公司能夠達到如此高的辨識率,是由於強化了影像特徵點適應控制技術、以及區域特性比對技術,並以此為基礎,融合最新開發的現場指紋幹擾消除技術、低品質隆線辨識技術等最先進的指紋影像處理技術。
-
12年比對10多萬指紋,破案近千起!這位「指紋神探」真牛!
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唐文亮會盡力少喝水,一直坐到中午,「比對指紋的連貫性很強,如果中途休息,會干擾思路。」指紋是人體的身份證,每個人的指紋都是唯一的,它與DNA一樣,是確定或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人的重要證據之一。從警12年,唐文亮比對10多萬枚指紋,破案近千起。探尋證據、甄別痕跡、一錘定音,這位「指紋神探」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
蕭山死緩案 二審律師:當時未做指紋比對
「公訴人出示的核心物證,既無血跡鑑定也無指紋比對。」昨日,曾擔任田偉冬二審辯護的律師辛本峰提供書面材料,披露當年案件審理中存在的諸多疑點。1995年3月20日和8月12日,在浙江蕭山發生兩起搶劫計程車司機事件,司機徐彩華和陳金江遇害,田偉冬、陳建陽等5人被鎖定為涉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