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變成物質,這可能嗎?

2021-01-10 百家號

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提示了質量與能量的統一本質。質量轉換成能量對我們來說很普遍,但一直以來很難看到純粹從能量轉換成質量的過程。1934年物理學家喬治?布 萊特 (Gregory Breit) 和約翰?惠勒 (John A. Wheeler) 預言了一種物理過程,一對光子通過極化脈衝式電磁場時可以生成一對正負電子,這個過程稱之為布萊特-惠勒過程。簡單地說,此過程可以將純粹能量形式的光轉換成物質。

迄今為止,只有1997年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 (SLAC) 上看到過多光子參與的布萊特-惠勒過程。5月19日,帝國理工學院的Oliver Pike和他的同事們在《自然》「光子學」子刊發表了一篇論文 (doi:10.1038/nphoton.2014.95),提出了一種產生布萊特-惠勒過程的新方法。據此,我們有望很快看到光能夠直接轉換成物質的新證據,從而可以讓質能方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目前,理論預言的由光子、正負電子及核輔助參與的物理過程有七種(如下面的費曼圖所示),除了布萊特-惠勒電子對產生是純粹由能量轉換成粒子的過程外,其餘的經常在自然 界及實驗室中可見。1997 年在SLAC上首次觀察到的布萊特-惠勒電子對產生,但這個過程中間涉及到複雜的粒子和光子的混合。

Oliver Pike是在和同事喝咖啡期間意識到他們正在討論的用於聚變的方案或許可以用來產生布萊特-惠勒電子對,而這個方案比原先SLAC上的過程要更加直接。Pike他們所設計的方案如下圖所示。首先用高能電子轟擊金板,產生一束比太陽光強十億倍的光束,再準直到一個名為「環空」 (hohlraum) 的空心金環中,這束光在該環空的內表面會產生熱輻射場,生成類似於超新星發射的光束,這就好像是瓶子中的超新星一樣。然後,讓來自兩個光源的光子會在環空中碰撞並產生布萊特-惠勒正負電子對。

Pike及其同事正在努力尋找高能雷射束來開展實驗。目前有兩家實驗室似乎具備此能力,一個在英國波克夏的Aldermaston小鎮,另一個在美國紐約的Rochester。如果順利的話,也許本年度就會看到相應的實驗結果。(編譯:心蛛)

參考資料

1. http://arstechnica.com/science/2014/05/supernova-in-a-bottle-could-help-create-matter-from-light/

2. Supernova in a bottle」 could help create matter from light

3. by Akshat Rathi - May 20 2014, 2:10am +0800

4. arsTechnica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掃描中子星以尋找變成光的暗物質信號
    據外媒報導,雖然暗物質的數量被認為是普通物質的五倍,但令人沮喪的是它們很難捉摸。這種「黑暗」物質不會發出光或反射光,但它通過其對恆星和星系極強的引力效應使其存在得以為人們所知直接探測暗物質粒子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但很顯然,找到一種「看不見的」物質絕非易事。更困難的是,人類對暗物質知之甚少--暗物質可以是任意數量的假想粒子如超重引力子、惰性中微子、暗光子或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每一種都有其自己的特性。
  • 光也可以變成液體嗎?科學家發現第五態,光也能像水一樣流動
    但還有一種態,它不是氣體,但是卻看得見摸不著,那就是光,光是一種能量的傳遞方式,我們之所以能夠看見光,是因為光的原子和分子在不斷地運動著。而影響光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熱運動、輻射躍遷以及物質內部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所產生的光輻射。
  • 物質會永遠存在嗎?
    質子鏈反應1920年愛丁頓提出了恆星從氫聚變成氦中獲取能量,1939年漢斯·貝特分析了氫聚變成氦可能的不同反應過程,1954年由弗雷德·霍伊爾則從足夠條件下,提出了從氫元素一直到合成鐵元素的過程。中子捕獲和衰變過程所以我們了解了從元素的產生過程,那么元素不會變嗎?物質會永遠存在嗎?其實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拆分出來理解,物質是永恆不變的嗎?組成物質最關鍵的質子和中子一直都不變?
  • 運用陰陽物質、光的特性破譯道術奧秘(光)
    陰性物質減速至每秒30萬公裡以下也會聚合成光子。因此,光是(即陰陽之間的轉化必須通過它才能實現,陽儀由它把能量帶給陰儀,陰儀由它把能量聚合在陽儀中),又是質量、能量轉換的橋梁(因為陽性物質表現為質量型物質,陰性物質表現為能量型物質)。
  • 迪迦奧特曼:不是只有孩子能變成光,為什麼麗娜也能夠變成光?
    迪迦奧特曼終章的時候,無數孩子變成了一道道光,湧進了迪迦奧特曼的胸膛。將大古也就是迪迦奧特曼重新喚醒。迪迦奧特曼變成了閃耀的迪迦,後來很輕鬆的將加坦傑厄打敗。
  • 反物質有可能實現嗎?
    這也就是量子力學中的另一個老梗——「薛丁格之貓」(看似悖論)——表示了每當有量子事件發生,就會有平行宇宙大量繁殖和分化出來,每個可能存在的宇宙都是如此。換言之,波函數從未崩潰,它只是繼續發展,愉快地分裂成無數個宇宙。
  • 如何把光轉變為物質?
    據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能量即物質。遺憾的是,物理學家一直以來未能觀察到能量向物質的轉換。如今,一場實驗即將創造歷史!把光轉化成物質,這是科幻小說裡常見的創造物質的方式,當然在現實中,物理學家仍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 反物質武器能實現嗎?
    看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第3部的人都知道,當時維德領導的光速飛船項目組成員擁有「反物質武器」,反物質子彈是通過磁場囚禁在一個小盒子裡面的,一旦磁場破壞,反物質溢出,就會與我們這個世界的正物質結合,變成一大團光,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的計算公式就是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方程E=MC2。
  • 光為什麼會折射?這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懂的答案
    光會折射這是常識,可能有人沒吃過豬肉也沒有見過豬跑,但是絕對見過光的折射。那為什麼光會折射呢?初中物理沒說,高中物理也沒說,大學都沒人學物理了,自然就更不會知道了。只留下一句迷迷糊糊的話:光總是會沿著耗時最少的路徑傳播。什麼鬼?光為什麼一定要沿著最短的路徑傳播呀?難道光每次進入物質分界面的時候都要計算一下?當然不是啦。
  • 經過反射和折射的光還是原來的光嗎?光子變了沒,有什麼依據?
    在某問答平臺,有一位童鞋問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經過反射和折射的光還是原來的光嗎?我們看到的太陽光還是太陽最初發出的光嗎?」。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可以讓我們對微觀世界有一個不一樣的認識。在聚變完成後,生成元素的原子核質量小於參與反應前的,有一部分質量變成了能量,損失的質量就是在原子核中,把質子與中子「粘」在一起的強力(聽起來可能會有點怪,力是質量嗎?是的。將粒子結合起來需要能量,而能量就是質量)。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太陽嗎?
    木星變成另一個太陽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這可能有多種因素導致,首先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其次它還是一個恆星胚,簡單的說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它是能成長為恆星的;最後有部著名的科幻片《2010威震太陽神》中描述了一個木星成為太陽的故事,情節有些曲折與離奇,但結局震撼,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
  • 「光」是物質?科學家成功「凍結光線」
    德國研究人員凍結了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東西:光。他們做出這樣破紀錄的事情長達一分鐘之久,讓光減速,甚至完全停止。事實上,研究人員曾利用冷原子保持光線靜止不動達16秒。《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報導,為了確保它保持量子相干(coherence)性質(意即它信息的狀態),如此可能建構以光為基礎的量子內存。
  • 遙遠的外星球可以變成暗物質探測器
    現在,一對天文學家正在倡導一項大膽的新研究計劃:將我們對地球以外不斷擴展的生命搜索變成對暗物質的狩獵。令人沮喪的黑暗除了暗物質,我們對暗物質知之甚少。1970年代,天文學家維拉·魯賓(Vera Rubin)注意到星系旋轉的方式很有趣。
  • 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黑色不是一種顏色,但光可以消除
    有一個同學向我提問: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這是一個比較中二魔幻的問題,但也是個好問題,我們來聊聊這個問題吧!黑與白其實不是顏色在我還小的時候,聽說三原色光按一定比例調和就會變成白色的光,後來又知道原來物體會表現出顏色是因為吸收了除去此顏色之外的光(比如葉子是綠色的是因為葉綠素會大量吸收紅黃光與藍紫光,只有綠色不吸收),於是我就想——所有的顏料加在一起是不是就是黑色呢?
  • 物理學家:利用光,就能將非磁性金屬變成磁鐵!
    科學家們的理論是,當非磁性金屬盤被線性偏振光照射時,這種光不具有自身循環電流的任何旋向性,因此磁性可以自發地在盤中出現。這種方法理論上可以利用雷射將有色金屬「按需」變成磁鐵。這項新理論由南大物理與數學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賈斯汀·宋和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副教授馬克·魯德納共同提出,並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物理》上。
  • 物理學家:利用光,就能將非磁性金屬變成磁鐵!
    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物理學家,設計了一種利用雷射將非磁性金屬變成磁鐵的方法。磁鐵和磁鐵的磁場通常是由循環電流產生,就像在日常電磁線圈中發現的那樣。這些線圈的「旋向」(無論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決定了產生磁場的方向。科學家們的理論是,當非磁性金屬盤被線性偏振光照射時,這種光不具有自身循環電流的任何旋向性,因此磁性可以自發地在盤中出現。
  • 揭露光的本質:光屬於物質嗎?它擁有質量嗎?
    首先,物質是什麼?並不是我們看得見的才叫物質,那只是一種狹義的物質概念。我們周圍所有的客觀存在都是物質,既包括像人類這樣的生命生命體,也包括各種天體,當然還有電磁波等,它是以場的形式存在的物質!
  • 光與火不是一碼事,那麼物質到底有幾種形態?
    光不是物質,是電磁波。一定要說它是什麼態,或許可以稱為量子態,因為光是由光量子發出的。但目前還沒有把量子作為物質的一種形態定義。光由光源發出,是因為光源中的電子獲得了額外能量,如果這個能量不足以使電子躍遷到更外層軌道,電子就會進行加速運動,並以波的方式釋放能量。
  • 奧特曼變成石像的場景,這幾個比較少見,你還記得嗎?
    奧特曼變成石像的場景,這幾個比較少見,你還記得嗎?奧特曼中,有許多奧特曼變成石像的場景,有一些場景我們都很熟悉,看一眼就知道,這些石像是怎麼變成額,以及是出現在哪裡。但是,奧特曼變成石像的場景,還有一些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比較陌生,也有可能你也沒見過。我們來看看幾個比較少見的場景吧。剛看到這個初代奧特曼石像的時候,是不是有點懵?而且仔細看這個初代奧特曼,和我看到的初代奧特曼又有不一樣,那就是他沒有彩色計時器。其實這樽石像,並不是初代奧特曼本尊,而是後人為初代奧特曼雕刻的。
  • 只有一個物質,你能猜到嗎?
    水無疑行不通,這一物質卻可以!世間萬物都離不開太陽的光和熱,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意味著白天的到來,我們享受著陽光的沐浴,感受太陽的溫暖,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星體的正常運轉,都需要太陽的支撐,就連地球也圍繞著太陽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