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探測到引力波:中國方面從科幻到數值相對論的第一手資料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LIGO已經發了新聞發布會的通知,他們準備公布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發出引力波的細節:

什麼鬼?怎麼一上來都是英文?

  銀家看不懂嘛!

  看不懂英文怪我咯?小編我不是已經給你們標註中文了嗎?2016年2月11日,美國華盛頓特區 ,你去吧。

  現在,離新聞發布會開幕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小編我將在「蝌蚪五線譜」網站將談談引力波探測的這個事情,因為我有了一點第一手資料嘛。

  有的讀者可能對我不了解,覺得一個小編能有什麼第一手資料,是不是想騙人,那麼請看下圖:

  這個圖是從我的手機微信朋友圈裡拍攝的,吳巖教授提到引力波的事情。其中他說的「科普作家張軒中」就是小編我啦。

  誰是吳巖?

  請翻開《三體》一書,您看看到底誰是吳巖吧。

  吳巖老師是科幻作家,同時也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他提到:他上中學的時候就寫了一個引力波的科幻小說,發表了,那是1981年——說起來還真是蠻早的,發表這文章的時候也許小編還沒出生吧。

  不過我們要先八一八這個事情,因為引力波確實一開始是一個科幻感很強的東西,這玩意很難理解嘛,它看起來與電磁波不同,似乎不是現實中的東西。

  文章發表在這裡:

裡面的內容頁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要放出的第一份第一手資料,是不是很古典呀,後續有第二份資料,敬請期待。

  引力波確實一開始是一個科幻概念,在當時的中國尤其如此。雖然在1974年由泰勒等人通過脈衝雙星的實驗間接測出引力波得到諾獎,但是,這關我們中國人什麼事?當時的中國剛改革開放,思想與信息還很閉塞,大家不懂什麼是引力波。

  說起這1981年,我們要談談這80年代初,那時候,曹周鍵與小編我的老師梁燦彬教授去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近代微分幾何與廣義相對論,可以說是學習霍金那一套相對論語言,後來梁師回國,在北京師範大學開設相對論課程,也就培養了曹周鍵與我等一批本科階段就熟悉相對論的年輕人。於是就有了小編今天的這個科普文章,否則我能對引力波發表出什麼議論來,這都靠的是梁師當年的教誨!(事實上小編相對論學得不好,後來就不做相對論研究工作了,開始做科普。)

  這就是梁燦彬先生:

有的人可能會問,那麼,曹周鍵又是誰?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他是搞數值相對論的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做研究員。

這就是梁燦彬教授與曹周鍵研究員合作的相對論的書!

  有些讀者可能會說,是不是受人指使,來給這書做廣告的!

  那麼我可以負責地說:「並沒有!」

  這只不過要證明曹周鍵是數值相對論的專家啊。他做過模擬幾個黑洞碰撞的工作,其工作還是很有功底的。

  我手上正好有曹師兄以前給我的3個黑洞碰撞的圖片,發出來給大家看看:

然後呢?

  然後小編我最近在「蝌蚪五線譜」網站發表了一系列引力波的科普文章與採訪稿以後,發現兩個黑洞相互碰撞融合後發出的引力波信號的數據分析提取我還不太懂,而這是核心技術,於是請教了曹師兄。

  師兄是這樣跟我說的:

他接著說:

  我問他的問題是:怎麼從LIGO測量到的引力波數據裡讀出碰撞後的黑洞的質量與自轉角動量,因為LIGO那裡透露出來的消息是這次他們測到的合併後的黑洞是一個質量為62個太陽質量自轉為xx的kerr黑洞(xx這裡的數據暫時保密,小編不敢說啊,因為太關鍵太核心了,我率先披露的話一定引起轟動)。曹師兄的回答就在上面了,大家自己去看自己去領悟。我認為核心的算法是所謂「匹配濾波!」

  我也只能幫你到這裡了,這就是最近LIGO要搞的大新聞背後最核心的技術秘密了。

  小編也很辛苦,大過年的天天科普引力波,現在是凌晨3點多,為了寫這個文章我已經熬夜成了熊貓眼,希望大家體諒小編的辛苦,轉載此文的時候,就要寫明來源是「蝌蚪五線譜」,謝謝了。哥去睡覺了,還要為馬上要舉辦的LIGO的新聞發布會做點體力準備呢。引力波被發現絕對是一件大事情,其重要程度超過1919年愛丁頓等人用光線彎曲證明廣義相對論的那個實驗,可以說這是物理學的一大革命,引力波的事情搞好了,就可以實現《三體》中的所謂引力波通訊技術,因為引力波還可以穿透到高維時空,所以這故事就悠長了…………

相關焦點

  • LIGO真的探測到引力波了嗎?
    (LIGO)的負責人,加州理工學院的David Reitze教授向全世界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同時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的碰撞與併合。然而,LIGO官方的解讀是:「我們在此報告愛因斯坦預言的兩個重要科學突破: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和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的碰撞與併合」。也就是說,他們真實地觀測到雙黑洞的碰撞與併合。
  • 諾獎解讀|引力波探測史:從愛因斯坦到LIGO
    LIGO於2015年9月14日首次直接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彌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迄今為止,LIGO已經確認了4個引力波信號。在《引力波探測史:從愛因斯坦到LIGO》一文中,法國科學家達米爾?·?布斯庫裡克和路易克?·?維蘭為我們詳細講述了人類探測引力波的漫長歷史。
  •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我們的徵途,在星辰...
    這一切,僅僅是因為兩個叫做高新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引力波探測器,在一個寧靜的夏夜,搜尋到了一陣時空的漣漪。隨之載入史冊的,也有這串漣漪的名字:GW150914,在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的引力波。然而,他們一定會仔細玩味,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引力波信號的那一年,恰恰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周年整;而宣布這一探測的年份,又恰恰是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得出引力波的一百周年。
  • 人類檢測到引力波究竟有多難|引力波|探測|淚流滿面_網易科技
    然後廣義相對論在各個方面被實驗證實,人們的感受慢慢地開始改變,慢慢接受這個事實:我們這個世界和我們本來認為的不一樣。人們也漸漸體會到原來這個世界比我們本來以為的地深刻的多。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面這個,廣義相對論的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已經毋庸置疑,但是,作為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預言——引力波,卻遲遲沒有發現。
  • 引力波研究科學家:引力波究竟是如何被探測到的,為什麼值得我們淚...
    然後廣義相對論在各個方面被實驗證實,人們的感受慢慢地開始改變,慢慢接受這個事實:我們這個世界和我們本來認為的不一樣。人們也漸漸體會到原來這個世界比我們本來以為的地深刻的多。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面這個,廣義相對論的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已經毋庸置疑,但是,作為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預言——引力波,卻遲遲沒有發現。把廣義相對論作為人類科學聖經的科學家們上火了,他們堅信,引力波是一定存在的,為了探測到這個引力波,幾代科學家們做出了很多嘗試和努力(這個具體我們後面章節再說)。
  • 《星際穿越》編劇助推引力波探測 系LIGO創始人
    據新華社  75歲的基普·索恩是美國物理學家,他曾為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編劇。  在向全世界宣布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記者會上,基普·索恩走上講臺。在不少科學家看來,與並不相信引力波可被探測的愛因斯坦相比,這個堪稱「引力波探測」大戲「編劇」的老頭兒,更應該站在那裡。
  • 官方:LIGO直接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除了在對黑洞間接觀測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之外,我們對於黑洞這種奇異天體的理論理解也已經大大深入。比如說在過去的十年間,科學家們在雙黑洞乃至黑洞合併模 型研究方面就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這些計算機模型讓科學家們得以構建精確的引力波形,也就是隨著黑洞之間相互接近並最終合併的過程中,其釋放出的引力波 波形特徵。
  • 引力波探測參與者:LIGO與中國天琴計劃不矛盾
    我跟大家想像中的科學家可能完全不一樣,我的工作既不處理數據,也不用觀測儀器,主要做一些紙和筆的計算,以及在計算機上進行一些論文的數值模擬。7、關於對大眾進行引力波科普方面的工作,LIGO有沒有進行準備?
  • 從脈衝星到LIGO:引力波的60年探測史
    這是兩個遙遠的黑洞相互合併過程所產生的時空擾動,該事件的漣漪穿越宇宙被探測到。關於引力波,你真的都了解了嗎?  在引力波的探測上,最早的關鍵性突破來自於英國物理學家菲利克斯·皮拉尼(Felix Pirani)於1955年所做的測試。
  • 探測到引力波的意義
    【科學家發現引力波 霍金:是科學史上重要一刻】  霍金(Stephen Hawking)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引力波提供看待宇宙的嶄新方式,發現它們的能力,有可能使天文學起革命性的變化。這項發現是首度發現黑洞的二元系統,是首度觀察到黑洞融合。」
  • 科學家探測到引力波 中大"天琴計劃"將尋找宇宙弦音
    引力波最終探測成功,是基於全球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這其中,也有中國科學家的參與。同時,中國的一些科研機構也正開展著相關研究,比如中山大學——既是中國引力波研究的先行者,也正走在探索的前沿。  A 為啥重要?  證實了廣義相對論預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引力波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其實它是加速中的質量在時空中所產生的波動。
  •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和Kip Thorne) 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兩顆黑洞在合併的最後階段產生的。兩顆黑洞的初始質量分別為29顆太陽和36顆太陽,合併成了一顆62倍太陽質量高速旋轉的黑洞,虧損的質量以強大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到宇宙空間,經過13億年的漫長旅行,終於抵達了地球,被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臺孿生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
  • 人類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黑洞碰撞引發-人類,引力波,黑洞,探測...
    美國當地時間2月11日上午10點30分(北京時間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將攜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和LIGO科學合作組織(LSC)的專家向全世界宣布,美國的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其波源來自13億光年之外的遙遠宇宙空間,由兩個黑洞碰撞併合所引發,這顯然是在宇宙尺度上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進行檢測與判斷的一個重要實驗。
  • 探測引力波已從公式發展到網絡 或帶來科技革命
    資料圖:畫面中的引力波之光,中心如巨型鑽石一般璀璨奪目,鑽石周圍形成泛著紫色和藍色的光圈,一束光線如利劍一般從鑽石中心穿過,帶給人極為震撼的視覺效果。  百年引力波的魅力  10月16日,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對外發布一項重大發現,我國南極巡天望遠鏡追蹤探測到首例引力波事件光學信號。
  • 華人科學家:愛因斯坦都不敢想像 我們探測到引力波
    論文作者包括清華大學LSC引力波研究團隊。  知社學術圈特邀請論文作者之一、LIGO科學聯盟核心成員、加州理工學院陳雁北教授,和中國引力波專家、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範錫龍博士,撰文介紹引力波探測漫長曲折而又激動人心的經歷,和一些鮮為人知的花絮,從300年前的引力,100年前相對論,一直講到今天的引力波。  愛因斯坦都不敢想像,我們真的探測到引力波!
  • LIGO如何探測到引力波?
    最近,美國科學家宣稱,位於華盛頓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簡稱LIGO)已成功探測到引力波。消息一經傳出,全球科學界立即引起了轟動,這是世紀性的、革命性的、振奮人心的重大發現,可以類比百年前的人類發現電磁波。
  • 愛因斯坦都不敢想像, 我們真的探測到引力波|深度專訪
    黑洞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神奇物體,不再躲在高溫磁化的等離子體後面,也不再穩穩的坐在星系中央。這次,我們實實在在的觀察到了黑洞附近時間和空間的高度扭曲和脈動。引力波探測的成功,為人類觀察宇宙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窗口。
  • 陳雁北、範錫龍:愛因斯坦都不敢想像,我們真的探測到引力波!
    因此,雖然雙黑洞的形成過程不太明確,但是還是有可能是最先被探測到的。想要研究雙黑洞的引力波,必須先計算出廣義相對論對雙黑洞碰撞的預言。物理學家通過「數值相對論」的方法,用大型計算機對愛因斯坦方程進行求解。
  • 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新聞專題-科學網
    其二,過去的天文學基本上是使用光作為探測手段,而現在觀測到了引力波,便多了一種探測方法,也許由此能開啟一門引力波天文學。此外,大爆炸模型,以及黑洞等發射的引力波,都是建立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如今真正探測到了理論預言的引力波,就能再次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 揭秘引力波背後:如何理解它 怎樣具體探測?
    和我體會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啊!你們肯定瞎扯,我根本不信!」然後廣義相對論在各個方面被實驗證實,人們的感受慢慢地開始改變,慢慢接受這個事實:我們這個世界和我們本來認為的不一樣。人們也漸漸體會到原來這個世界比我們本來以為的地深刻的多。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已經毋庸置疑,但是作為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預言——引力波,卻遲遲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