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我國環境日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備受關注。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直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高度重視環保管理制度建設,在保障更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同時,堅持以電網發展為主線的全面環境管理理念,著力構建全覆蓋全流程的環保管理制度體系,持續推動公司和電網在高質量發展中落實高水平保護、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構建全覆蓋全流程的環保管理制度體系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系統安排。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環境保護的主體和關鍵環節。根據「管理規範化、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的思路,截至目前,公司共制訂並頒布20餘項環保基本管理制度、專項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範,建立起全覆蓋全流程的環保管理制度體系,使環保工作真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電網綠色發展變革的過程中,公司以制度創新回應現實問題,不斷豐富和發展既有環保管理制度體系的內容,推動環保工作與時俱進,持續完善。
去年5月,公司印發《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環境保護管理辦法》。這是該制度自2004年發布後的第三次修訂。包括它在內的三項環保基本管理制度統籌全局,全面覆蓋公司系統各單位及其業務所涉及的環保事項,為公司環保工作提供重要遵循。
「全覆蓋」兜底,環保工作得以無死角開展。同時,針對環保工作動態推進的特點,公司出臺的一系列相關制度辦法滾動迭代,逐漸涵蓋從電網工程設計、施工、運營到相關物資回收再利用的全過程,有力促進電網可持續發展。
輸變電工程是「全流程」環保管理的重點。針對施工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公司印發《重點輸變電工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專項檢查工作大綱》,從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兩個方面加強對電網工程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
環保工作向電網建設前期階段延伸。在落實公司電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辦法、水土保持管理辦法等制度的基礎上,2016年,公司出臺《重點輸變電工程設計階段環境保護技術監督工作方案(試行)》,並在當年選取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山西盂縣電廠—河北南網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地開展設計階段環保技術監督。
向電網建設後期階段延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等4項專項制度和工作規範對電網工程環保驗收工作的職責分工、組織實施、統計與考核等進行「一攬子」安排。關於六氟化硫氣體回收處理和循環再利用以及電網廢棄物環境無害化處置的專項制度則扣上了公司環保全過程監督管理的重要一環,不僅促進電網綠色發展,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
以制度為準繩深入開展電網環境保護工作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與環保管理制度體系相配合,公司建立起包括總部、27家省級電力公司及336家地市供電公司在內的三級環保管理組織體系,以及環保技術監督和環保管理諮詢兩大支撐體系,統籌推進各項環保制度及規範在實踐中落實落地,切實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
特高壓工程地域跨度相對大、施工複雜,加強環保管理既符合公司環保管理制度,也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5月31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線貫通,線路途經青藏高原和甘南無人區,跨越秦嶺。公司環保和水保專項檢查組重點關注輸電線路對沿線生態敏感區避讓等情況,並提出15條具體建議。
2019年9月投運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長3324千米,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距離最遠的輸電工程。檢查組對線路兩端換流站和沿線8個標段進行專項檢查,督促施工單位落實落地環保和水保措施。
全過程環保管理理念及制度落實到各電壓等級電網工程中。2019年,公司系統各單位對719項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開展了建設期環保技術監督,累計完成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網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2298項、水保設施驗收456項,並推動全過程技術監督向110千伏及以下工程延伸。
公司系統各單位堅決扛起環保管理屬地責任,確保制度執行到位。國網江蘇電力組織開展了21項輸變電工程施工期環保、水保專項檢查,實現了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覆蓋。國網陝西電力在現場設置自動感應式洗車臺、水炮、噴淋系統等,經政府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開工建設。國網河南電力進一步完善環保、水保驗收實施方案,規範驗收工作流程,並將驗收完成情況納入同業對標考核。
公司所屬產業單位涉及的行業領域廣泛、環境影響各異,其業務也同樣嚴格依法依規開展環保管理,充分體現了制度體系「全覆蓋」的特點。
2019年10~11月,公司對南瑞集團、許繼集團、平高集團等產業單位開展環保工作專項督導,在各單位自查基礎上進行現場抽查,重點關注環境管理體系建設、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環保問題整改等情況。
作為常態化環保工作的補充,專項督導行動和年度環保工作檢查聚焦實際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導向更為鮮明,在補短板強弱項方面成效顯著。
在多批次、有針對性的專項督導下,2019年,公司系統各單位回收六氟化硫氣體129.9噸,回收率95.8%,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310.5萬噸;處置廢礦物油1313.4噸、廢鉛酸蓄電池4804.4噸、廢鋰電池及廢絕緣子等一般廢棄物22025.2噸,工作質效明顯提升。
2017年,為滿足新形勢下的國家環保監管要求,公司出臺變電站(換流站)噪聲超標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為期4年的變電站噪聲超標治理專項行動有序展開。去年,公司共完成7178座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噪聲監測任務;完成57座變電站噪聲超標治理任務,比原計劃多13座。
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推動電網綠色發展
「綠色」是公司的天然屬性。公司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攜手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共建綠色產業,在2019年共完成電能替代項目9.7萬個,實現電能替代電量1802億千瓦時;特高壓工程累計輸送電量超過1.6萬億千瓦時,年減少燃煤運輸1.8億噸。
綠色發展理念落實於制度建設,再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環保管理的制度優勢逐漸轉化為治理效能。
2014年,青藏聯網工程獲第八屆中華環境保護大獎,被譽為「海拔最高的電力長廊,世界屋脊的綠色典範」。公司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項目環評率連續多年保持100%。源源不斷的電能沿著綠色電網縱橫馳騁,在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中國畫卷上留下了綠色發展的「國網足跡」。
在貫徹落實公司環保管理制度的同時,公司系統各單位根據自身需要強化制度建設。2019年,國網天津、河北、冀北電力等21家省級電力公司共制(修)訂49項相關管理制度和17個規範性文件。今年4月,公司《電網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通用)》正式印發,相關單位對多項環保工作的責任歸屬、內控措施等進行細緻梳理,促進環保工作提質增效。
各單位立足實際,創新環保人才培訓機制,著力提高環保隊伍整體素質:國網山東電力採用「網際網路+」方式舉辦了輸變電工程環保管理及監督工作培訓班;國網安徽電力利用監督檢查、工作會議等機會,對相關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國網重慶電力應用法治宣傳教育平臺「渝電法治」開展環保管理人員考試。
制度建設的經驗積累升華,在更大範圍內發揮作用。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制訂、公司參與的《輸變電工程公眾溝通工作指南(試行)》正式印發,公司還在《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等多項國家標準和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訂過程中積極建言獻策,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國網智慧。
今年3月,公司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確立為引領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是公司使命所在。以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公司堅決扛起使命責任,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更多綠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