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工廠倒閉、停業,飽和的城市已無法再容納眾多畢業青年,而相對於農村更加貧脊落後,亟待開發。與此同時,企業間的不景氣,對於勞動者來說也受到不少影響,比如降薪、裁員等等,當然,疫情終會消散,而打工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當打工者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和資本之後,自身創業成為成為一種風尚,那麼在農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又有哪些賺錢機遇呢?
1、土地增值盈利機遇
以前農村落後,農村土地不值錢。但隨著土地流轉的放開,土地價格一路飆升。但土地真正增值盈利的並不是土地價格本身,而是土地上的項目。
2、人口逆流,引爆休閒、生態農業
城市的高壓生活,快節奏的生活習慣,使人身心壓力倍增。城市的承載力越來越飽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轉向農村旅遊,渴望在閒暇之餘遠離那喧囂的城市,享受那親近自然的休閒生活。而擁有全國70%休閒旅遊資源的農村地區,市場卻處於不飽和狀態。因此,2015休閒創意農業將迎來「井噴式」發展!這為工商資本在農業掘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
另一方面,環境汙染、資源浪費問題越來越嚴重,國家大力提倡生態環保的循環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式,而生態農業注重環保、綠色、循環、有機,一方面有效解決環境問題,另一方面也為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發展創造優越條件,從而吸引更多高消費城市人口進入農村,拉動農村消費水平。
盈利方式:休閒創意農業、生態示範園
扶持力度:國家對休閒農業扶持力度很大,包括從資金、土地等各方面均有政策;而生態農業更是國家重點發展項目,補貼金額往往十分巨大,動輒數以百萬、千萬計。
3、規模農業
規模農業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經之路,同時,2015一號文件首當其衝便是糧食問題,國家先後出臺數項政策大力扶持適度規模農業、種糧大戶等。
盈利方式:合作社或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訂單農業。
扶持力度:2015年糧農補貼2200億,《關於支持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進一步從財政補貼方面,支持適度規模經營。
4、網際網路進入農村,催生農業電商火爆之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資本一起下鄉農村的還有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進入農村產生兩件事: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即大批日用商品進入農村,而農村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而在這一進一出中,催生了價值萬億的大市場。
盈利方式:特色農產品網際網路電商
扶持力度:中央20億專項資金扶持農村電商
5、農村升級小農鎮,農業地產成為新一輪高潮
改革開放時期,35年前一個南方小漁村經過數年的發展裂變成了現代大都市,這就像35年後的現在,在國家大力推動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未來的農村將成為以現代農業為產業支撐的小農鎮。而在這樣的核裂變中,農村的生活消費進一步提升,環境也變得宜居,無論是新型勞動者,還是休閒度假高消費人群,對住宅的需求都會猛增。這無疑將把地產推向前一輪的高潮。
盈利方式:養老地產、休閒度假住宅(注意要以產業為支撐)
扶持力度:民政部發布養老體系規劃,提出「2020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這成為養老服務民營發展的風向標。
當然,在農村創業的機會很多,關鍵是適合自己的,這就需要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了,所以這還需要各自的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