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行業觀察 nyguancha.com
行業研究|商業案例|實戰課程
農業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公眾號:nyguancha)
(封面人物: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
三農日報第584期
今日名言:你想要的未來,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農業農村部:不得攔截飼料、畜產品運輸車輛
農業農村部4日消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場供應的緊急通知:一、不得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運輸車輛。二、不得攔截飼料運輸車輛。三、不得攔截畜產品運輸車輛。四、不得關閉屠宰場。五、不得封村斷路。六、支持企業儘早復工。各地要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儘快安排飼料、屠宰、種畜禽、畜產品加工包裝材料等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增加市場供應,保障養殖企業和畜產品加工企業正常運行。
2、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鎖定脫貧和補短板兩大任務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文件明確2020年兩大重點任務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並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
「地方大動作」
3、福建漳州市供銷社做好農資農產品供應工作
從福建漳州市供銷社獲悉,全市供銷系統正積極落實防控措施,全力做好所屬農資市場供應、農產品流通、公共場所防疫管理等工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據悉,福建漳州市供銷社全力組織農產品供應,向全市供銷系統領辦創辦的796家專業合作社、57家聯合社發出《倡議書》,建立穩定可靠的產銷合作關係,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提升市場供應能力,有效保障蔬菜、水果等市場供應,確保供應不斷檔、價格不上漲,全力做好保供應、穩物價等各項工作。
4、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將建9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日前,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編制了《山西省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2020年,我省將建設9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或比上年提升5個百分點,切實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該《方案》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抓手,推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強試點示範,完善扶持政策,拓寬利用渠道,創新工作方法,形成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利益連結機制,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產業新勢力」
5、預測:農村電商規模將達16860億元
數據顯現,2018年農產品的總交易額在4萬億左右,農資總交易額約4萬億,市場規模巨大;農業(種植業、飼養業等)存巨大效率提升空間。
預計2020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達16860億元;據估計未來五年,休閒農業市場規模將高達7000億。
6、日本生態農業的四種模式
第一,再生利用型。即通過充分利用土地的有機資源,對農業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減輕環境負荷。
第二,有機農業型。即在生產中不採用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而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穩定。
第三,稻作—畜產—水產三位一體型。即在水田種植稻米、養鴨、養魚和繁殖固氮藍藻的同時,形成稻作、畜產和水產的水田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模式。
第四,畜禽—稻作—沼氣型。即農民在養鴨、牛等家畜過程中,將動物的糞便作為供製造沼氣的原料。
7、我國養豬場汙染治理建成率已達25%-30%左右
現階段,我國已然成為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國之一。結合養豬業發展規律,規模化養豬場不斷發展壯大,豬場養殖在空間分布主要以城郊與居民區域較為集中。基於此,這也使豬場廢棄物的汙染危害愈發顯著。目前,我國規模化養豬場的汙染治理設施的建成率已經達到25%-30%左右,而大多數的簡易設施遠遠不及相關要求標準。
8、數據顯示:我國90%的冷鏈物流貨運量由公路冷鏈運輸完成
根據中冷聯盟發布的《2019版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數據顯示,我國有90%的冷鏈物流貨運量由公路冷鏈運輸完成。2018年我國公路冷鏈貨運周轉量達到1320億噸公裡,由此可以推算2018年我國冷鏈貨運周轉量約為1467億噸公裡,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周轉量約為1188億噸公裡。
9、堅果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營養學會組織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居民堅果攝入量為25-35克/天,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堅果與健康關係的科學證據》研究顯示,當下我國成人堅果平均攝入量僅為7克/天,遠遠低於營養學會建議攝入量。
由此,隨著居民健康化需求的增長,堅果市場有著廣闊的增長空間,未來2-3年內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10、數據:國內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僅為0.45
數據顯示,中國的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僅為0.45,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0.7到0.8的水平;中國每生產一公斤糧食平均需要消耗1300公斤水,而發達國家則在1000公斤以下。專家表示,落後的漫灌式的農業生產方式至少導致2/3的水被浪費掉。
11、報告:餐館客流約為正常時段的2-3成
研究報告顯示,近期餐廳停業較多,開業餐館客流約為正常時段的2-3成,預計在節後復工後會有所恢復,但在疫情拐點到來之前難以復原,因此餐廳春節期間均處於虧損狀態,節後大概率也將在變動成本線附近斟酌經營,中小餐廳或將出現更多閉店。
12、區塊鏈+農業大數據是未來智慧農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
智慧農業作為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將有效提升農業生產質量,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其中,區塊鏈+農業大數據是未來智慧農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要加快推進「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農產品營銷電商化、農業管理服務網絡化、信息進村入戶常態化,努力為農業農村發展插上「網際網路+」翅膀,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信息化、數位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公司情報」
13、國聯水產:與25家生鮮企業籤署「保供穩價安心」倡議書
國聯水產表示,將做好全面部署和防護,嚴守品控,保障供應,同時,國聯水產還與包括壹號食品、盒馬鮮生、百果園集團等25家廣東生鮮企業籤署「保供穩價安心」倡議書,要在保持品質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14、盒馬鮮生向餐飲企業借"臨時工"
2月3日,盒馬宣布聯合知名餐飲企業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雲海餚、新世紀青年飲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廳),合作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同時應對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挑戰。
最新獲悉,目前深圳地區已有雲海餚餐廳的員工上崗,廣深地區上崗三十餘人。企業自發聯合抗「疫」的意向名單中,也有不少像奈雪的茶、探魚這樣的深圳餐飲企業的身影。截至4日中午,包括西貝、奈雪、探魚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正在與盒馬溝通合作。同時接下來將有來自蜀大俠、望湘園等500多名餐飲企業員工到盒馬「上班」。
15、一畝田啟動三大措施
一畝田日前已啟動開展「保障貨源持續供應、建立湖北專屬農產品綠色直通車、聯動30家企業共發倡議」三大措施,旨在保障湖北疫區農產品持續供應及價格穩定。
「觀點」
16、業內人士:中國農業發展在於品牌和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農業的發展當務之急在於品牌和市場。資本在投資農業過程中,投資品牌無疑是一項更明智、更長遠的選擇。加大對品牌的投資力度,提高市場化水平,不但可以減少投資基地、搞土地種養所面臨的多重風險,而且可以把產品優勢、資源優勢轉變為商品優勢和市場優勢,提高農業的競爭力,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是保障投資資本良性循環發展的有效途徑。
17、十薈團聯合創始人:社區團購是生鮮電商唯一利潤模式
十薈團聯合創始人陳郢表示,社區團購目前仍然是生鮮電商唯一能產生利潤的模式,同時社區團購是傳統電商的「模式補完計劃」。他表示,社區團購主要在四個領域有較大發展潛力,分別是生鮮、社交、下沉、線下。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關注[農俠會],學到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