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西瓜在香港售價150港幣 特色農業引領致富

2021-01-14 騰訊網

從一隻東臺西瓜在香港賣到150港幣,到高效農業面積擴大到150萬畝,帶動廣大農民共圓致富夢;從一根「富安蠶絲」帶動5萬農民走上富裕路,到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7元,農民人均儲蓄5萬元,連續多年保持蘇北第一、蘇中上遊水平……

近年來,江蘇省東臺市以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和群眾勤勞之手同向發力,錨定富民坐標,不斷拓寬農民致富渠道,廣大農民的腰包越來越厚實,結出了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累累碩果。

「一隻瓜」:甜透了東臺瓜農的「心窩窩」

東臺是全國第一個「中國西瓜之鄉」,「東臺西瓜」榮獲中國名牌農產品和全國最具綜合價值地理標誌產品稱號。近年來,東臺堅持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確定東部沿海地區為主產區,以三倉鎮、弶港鎮為核心,帶動和輻射周邊10多個鎮場區域種植、集聚發展。

現在,年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萬畝、產量達100多萬噸,種到緬甸、寮國,賣到香港、澳門,春天和秋天、露天和大棚的都有,種在地上、吊在空中的都有。三倉鎮年畝平收入8000元以上,2016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000元,其中,收入10萬元以上農戶4300多戶、20萬元以上1460多戶、30萬元以上620多戶、100萬元以上18戶、300萬元以上2戶。

「東臺西瓜」始終堅持標準化生產,每年引進更新一批西瓜新品種,示範推廣一批適用新技術,並通過模擬生態小環境實現了西瓜提前上市。注重加大品牌推介力度,每年依託「瓜兒熟了」旅遊推介會、大中城市直銷專用窗口、鮮菜網和鮮果網網際網路平臺等載體宣傳推介,擴大了東臺西瓜的品牌美譽度和市場銷售半徑,暢銷大江南北,去年在香港最高售價達150港幣/只。

「東臺西瓜」是農業標準化、品牌化生產的一個成功縮影。近年來,東臺以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導向,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先後與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省內外10多家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每年引進示範「三新」技術30項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5%,被確定為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

與此同時,深入實施品牌興農戰略,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和推介力度,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三品」品牌總數發展到225個,湧現出「千禧福」乳豬、華大鰻之康烤鰻、賜百年螺旋藻等一系列知名品牌,東臺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讓廣大農戶嘗到了甜頭。

「一根絲」:串起了聯農富農的「銀絲帶」

東臺市富安鎮是傳統的蠶桑大鎮,擁有桑園5萬畝,蠶農2.5萬戶,年產鮮繭14萬擔,總產20多年蟬聯全國鄉鎮首位,蠶農畝平收益近萬元、年均增長10%左右,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蠶桑專業示範鎮。

以富安繭絲綢公司為龍頭組建的富安蠶業專業合作社,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一方面通過與基地農戶共建「第一車間」,實行供種、供藥、治蟲、消毒、管養技術、售繭標準「六統一」生產模式,形成訂單生產、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對蠶農售出的蠶繭按高出周邊地區8%的價格收購,市場行情不好時進行保護價收購,同時每年從利潤中提取30%進行「二次分配」反哺蠶農,累計獎勵資金1.1億元。在此基礎上,對誠信蠶農進行交售獎勵,每年獎勵資金400多萬元。

「一根絲」的產業發展表明,合作組織是破解小生產和大市場矛盾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東臺依託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合作社總數發展到2500多家,農戶覆蓋率達100%,其中國家示範社11家、省級示範社30家、鹽城市級示範社138家,有力地發揮了聯農帶農效應,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當前,按照「規範、創新、提升」的要求,加快打造蘇合合作聯社、梁垛張倪綜合社等一批輻射範圍廣、帶動能力大、競爭實力強的示範典型,進一步叫響合作社品牌,更好地帶動全市30多萬農戶增收致富。

「一棵樹」:成為了沿海村民的「搖錢樹」

「買苗木到方東、到方東買苗木」。走進東臺新街鎮方東村,滿眼鬱鬱蒼蒼的林木,在老百姓的眼中,那就是身邊的「綠色銀行」。方東村現有土地面積5000畝,其中種植經濟苗木3800畝,是沿海地區最大的苗木生產基地之一。隨著電子商務蓬勃興起,方東村人搶抓機遇大力發展苗木電商,先後建成100家實體店和300家網店,採用線上洽談、線下交易方式,將苗木市場擴大到全國20多個省份,被評為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

方東苗木產業由農戶興起,依靠農戶拓展,不斷致富農戶,鼓足了農民腰包。2016年,方東村苗木銷售超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萬元,人均存款近8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一棵樹」已成為東臺借力「網際網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成功範例。近年來,東臺農村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積極推進地方特色農產品網上交易,成功打造頤高電子商務產業園、安豐電商產業園、三倉現代農業電商示範園等一批電商園區,先後建成阿里巴巴、蘇寧易購東臺特色館和地道東臺等本土網銷平臺,以及「雲農場」、「農一網」、「田田圈」等農資物聯網,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實現全覆蓋,被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市。目前,已累計發展農產品電商平臺16個、農產品網店近千家,創成電商示範村10個,農產品電商年銷售額突破25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

「萬紫千紅春滿園」。近年來,東臺在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突出智慧引領和高端發展,瞄準「高輕新綠強」,構建「3+2+1」產業體系,成功招引一批央企、國企和大型民企投資布局,著力構建綠色增長模式。例如,東臺梁垛鎮臨塔機電產業園就成功孵化出江蘇歐邦、江蘇馬步崎、江蘇臺邦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帶動本地1800多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年增加本地群眾收入9000萬元以上。該市年新增就業崗位2萬多個,職工平均月工資拉升近千元,實現居民、企業、財政「三個口袋」同步增長。

以推進「全域旅遊、全景東臺」為契機,帶動農民共享生態「紅利」。東臺大力推進鄉村休閒旅遊發展,先後建成黃海森林公園健康養生、溼地公園休閒療養、三倉創意栽培、頭灶創意農業、新街林家樂、五烈美麗田園等一批鄉村旅遊特色景點,成功入選2條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目前,全市擁有休閒農業景點100個以上,創成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3個、省美麗鄉村16個、水美村莊14個,一大批民俗體驗、果蔬採摘、民居民宿、餐飲購物、健康養生等項目迅猛發展,歷史人文遊、沿海生態遊、美麗鄉村遊等特色線路成為旅遊熱點,全年接待遊客450萬人次。

「一籃菜」:鼓起了種植農戶的「錢袋子」

沿著352省道、新204國道和610省道一路前行,路道兩側展現出一條條現代農業示範長廊,鋼架大棚、特經作物交替變換著景觀,大棚內各種時令蔬菜長勢喜人。

近年來,東臺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持續優化種植業布局,大力發展特種蔬菜優勢產業。截至目前,全市常年種植蔬菜150萬畝次,其中設施蔬菜65萬畝、大棚青椒20多萬畝,甜葉菊、三紅胡蘿蔔、三韭種植面積均在5萬畝以上,規模、產量、效益居江蘇省第一,建成了全省規模最大的青椒、萵苣、大白菜、西蘭花、包菜、胡蘿蔔、蘿蔔、韭菜、冬瓜、馬鈴薯十大生產基地,2016年實現蔬菜瓜果總收入達61.8億元。

在「一籃菜」富民效應的帶動下,全市「兩路五片」設施農業新走廊快速建設,加快打造百萬噸糧食、百萬噸瓜果、百萬畝蔬菜等超20億元主導產業,畝平純收入5000元以上的高效設施農業發展到65.7萬畝,佔比33%,連續多年列全省第一,成為全省重要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全國出口蔬菜生產示範基地。

在此基礎上,健全完善綜合批發市場、專業特色市場、田頭購銷市場「三位一體」市場體系,重點培植嶺松瓜菜、龍廚蔬菜等一批年銷售超5000萬元的流通龍頭,發展農民經紀人1萬多人,在大中城市設立農產品銷售窗口260多處,高效設施農業已成為東臺現代農業發展的響亮名片。

相關焦點

  • 大場鎮"吊袋西瓜"身價高 "桌球葡萄"成致富果
      「吊袋西瓜」是剛引進的新品種。   「桌球葡萄」成為果農致富果。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劉鑫  盛夏,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勝水東北村,村民王光金夫婦種植的「桌球」頭茬葡萄開始上市,這種「巨型葡萄」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大美溼地·水韻鹽城」:鹽城旅遊聚焦香港目光
    人民網香港4月23日電 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旅遊局承辦的「水韻江蘇·相約香港」江蘇文化嘉年華4月20日至22日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作為本次旅遊推介的重點城市之一,鹽城旅遊以形式靈活的主題推介、引人入勝的文藝表演以及色香味俱佳的特色美食推介,全面展示了「大美溼地·水韻鹽城」的新形象,並推出一批富有鹽城特色的全新旅遊產品。
  • 兩岸及香港媒體聚焦鹽城
    為進一步宣傳推介鹽城市優質的投資環境、展示鹽臺兩地良好的交流合作成果,7月18日-19日,江蘇省臺辦和鹽城市臺辦聯合舉辦「兩岸及香港媒體鹽阜行」聯合採訪活動,臺灣中央社、聯合報、旺報,香港鳳凰衛視、大公報、商報,中央電視臺、中新社、經濟日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鹽城電視臺、鹽阜大眾報13家共19名來自兩岸及香港的媒體記者匯聚鹽城
  • 鹽城廣袤鄉村有群「綠、富、美」帶頭人——農民經紀人富民架金橋
    隨著鹽城市現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經紀人逐漸成為廣袤鄉村實現「綠、富、美」的帶頭人。他們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農民,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市場;他們對接農產品銷售,幫助農民改善種植養殖結構,實現農業的高產高效;他們幫助提升農產品加工層次,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他們在農民和市場之間架起了一座貨暢其流的橋梁,實現農民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成為帶動農業轉型發展、農民致富的骨幹力量。
  • 「1+X」扶貧方程式 求解小眾特色農業
    楊華去年辭職和哥哥出資註冊成立了一個合作社,種核桃、蘋果、高山烤菸、養牛養雞養羊,試圖尋找一條高山立體循環農業扶貧致富路。  從2016年開始,涼山州將全面推進「1+X」生態產業三年扶貧攻堅戰,旨在通過發展以核桃產業為主多種特色經濟作物並存的產業,打通彝區扶貧致富的命脈。
  •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新湖南客戶端4月13日訊(記者 李治 範遠志)長沙縣江背鎮近年來推出一款鐵皮石斛生物纖維滋養面膜,其「古方+科技」理念受到消費者追捧。近年來,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江背鎮著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天大生物和錦繡江南等為代表的現代農業企業集群,以及金洲、湘陰花卉苗木種植業區,印山牛肉養殖業區,五福、磚田油菜種植和觀光區為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布局。近3年,江背鎮農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5億元,全鎮農業企業累計到位資金達到3億元,推動了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
  • 門票比F1還貴,包廂票賣3萬港幣,FE電動方程式香港站觀賽
    12月2日-3日,2017/2018賽季Formula E首站在香港中環維港海濱展開激烈角逐,與F1有所不同的是,FE香港站有兩天的正式比賽日,排位賽和正賽都在一天內完成。作為首家徵戰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比賽的德國汽車廠商,奧迪以全新升級的電動賽車Audi e-tron FE04為徵戰車型,攜手Audi Sport ABT Schaeffler車隊,參加香港首站賽事。關於Formula E的點點滴滴Formula E是FIA國際汽車聯盟認證的街道賽。目前由10支車隊參賽,每隊有兩名賽車手,四輛參賽純電動車。
  • 香港城市大學:求學四年約需44萬港幣
    今天下午,香港城市大學在海口召開招生諮詢會,數百家長和學生聞訊而至。據了解,香港城市大學今年在全國20個省市的本科招生計劃名額為170人,在我省計劃招生3人,其中文科2人,專業是商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院;理科1人,招生專業為科學及工程學院。
  • 推動發展新能源 無限風光在鹽城——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服務新能源...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把「無限風光」的新能源產業,成為鹽城市最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主導產業,提升鹽城市「風和光」的含金量,堅持實行協同、靈活的能源政策,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
  • 湖南首個縣域公共品牌――「硒有慈利」成農民「致富密碼」
    全省首個縣域公共品牌大放異彩「硒有慈利」成農民「致富密碼」華聲在線3月3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寧奎) 「種植『富硒醜柑』4120畝,帶動367戶1100人脫貧致富」「年出欄『富硒黑豬』5000頭,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種植『富硒辣椒』500多畝,帶動150戶貧困戶脫貧」……3月29日至31日,來自全國近50家主流媒體來到慈利,見證了在「硒有慈利」品牌影響下,慈利縣農業產業在春天裡呈現出來的勃勃生機。
  • 鹽城經貿代表團赴香港深圳開展經貿活動
    本報訊(記者韓寶貴)2月27日至3月2日,我市經貿代表團赴香港、深圳開展經貿活動,拓展對外開放合作空間,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市長曹路寶率團,分別與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校長史維,中旅集團副總經理王斌,深圳手機行業協會會長孫文平,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領益智造董事長曾芳勤等深入交流。
  • 鹽城東方集團在香港成功發行第二單境外債
    10月10日,從香港國泰君安交易大廳傳來喜訊,鹽城東方集團2019年度三年期3.6億美元境外債在香港成功發行。該債券發行在鹽城東方集團迎難而上、科學謀劃,實現超預期、創新高的同時,更成為江蘇省同類型、同期間最大發行規模的發行項目。
  • 全國首推火山農業品牌,山東這個縣下的什麼棋?
    其中,昌樂西瓜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而聞名,享有「天上甘露美,昌樂西瓜甜」的美譽,是該縣農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常年種植面積16萬畝以上,總產量超過60萬噸,年產值突破24億元,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品牌價值41.61億元,連續11年位居全國西瓜品牌價值第一名。今年5月,全國首個主打火山品牌的特色高端優質西瓜品類「泫晶紅顏」亮相。從這個西瓜品種的名字來看,這個西瓜就帶有網紅的氣質。
  • 鹽城這個聯盟帶動效應為何這麼好
    12月18日一大早,鹽都區郭猛鎮文化服務中心,鹽城葡萄聯盟秘書長錢海東忙著接待來聽課的學員。學員來自市內外,都是慕名而來。一位淮安的金先生夫婦凌晨4點開車過來,7點就到了現場。什麼活動吸引這麼多葡萄種植戶?原來,這是鹽城葡萄聯盟舉辦的一次冬季培訓。培訓不收費用,免費提供午餐,講課的既有本地葡萄種植行家劉以勇,也有國內知名的葡萄病蟲害防治專家雷志強博士及團隊核心成員。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鎮農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鎮正在全力打造中藥材精品園,為發展都市型高效生態農業添上精彩的一筆。近年來,武康鎮大力發展都市型高效生態農業,通過實施農業招商選資,相繼引進了一批優質農業項目,為該縣建設現代田園城市作出貢獻。「山民中藥材精品園將是一個特色明顯,科技裝備先進的現代高標準精品園。」
  • 臨洮這裡有長在樹上的西瓜,快來摘啊
    楊家店村專職黨組織書記喊你吃西瓜啦有句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致富的道路也有千萬條,洮陽鎮楊家店村的村民們就選擇了種西瓜,與別處不同的是,他們種的西瓜不是長在瓜田裡,而是長在了樹上。今年以來,楊家店村黨支部堅持把加快產業轉型、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作為鞏固脫貧成效、增加農民收入的核心任務,引導村民種植西瓜,現在,這些長在樹上的西瓜也到了成熟期,這些綠油油的西瓜對楊家店村的村民來說有著更為厚重的意義,它們代表著豐收和增收的美景,也預示著日子越過越紅火。
  • 【民生】靈山街道:小蠟杆開啟致富門
    【民生】靈山街道:小蠟杆開啟致富門 2020-09-01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S5上架Play-Asia 12月發售 售價公布:5460港幣!
    根據Play-Asia,PS5主機(美版)售價為699.99美元(4956元)/5460港幣(4988元),2020年12月推出。
  • 濱城區秦皇臺鄉西瓜搖身變成「金疙瘩」,從8毛一斤到一斤5元
    這幾個大棚,是村裡的新嘗試、新希望,是村民們致富的「金疙瘩」。秦皇臺鄉位處黃河下遊,沙壤土質,灌溉便利,該鄉因地制宜,發展西瓜種植。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100多年的種植歷史,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西瓜之鄉」,種出的西瓜不愁賣。以瓦屋張村為例,228戶、585人、6000畝地,一半以上的村民從事西瓜種植。但是,傳統的大田種植模式,卻並不能實現旱澇保收,而是靠天吃飯。
  • 香港科技大學百萬獎金創業大賽落戶鹽城
    本報訊(記者 韓寶貴 見習記者 王豔)1月5日至6日,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院長李世瑋教授率團來鹽考察,與市政府洽談對接合作項目,市長曹路寶會見考察團一行。6日上午,雙方共同舉行香港科技大學百萬獎金創業大賽(長三角賽區)籤約儀式,鹽城市成為長三角地區唯一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舉辦該專業賽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