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藝也是藝術:1.47億元百達翡麗古董表刷新紀錄
今年11月,蘇富比「珍貴名表」專場在日內瓦舉行。一塊由亨利·格雷福斯在1925年委託、百達翡麗1932年製成並在1933年完成交付的超複雜功能表,以23,237,000瑞士法郎成交,約合人民幣1.47億元,一舉刷新世界鐘錶拍賣紀錄。
百達翡麗1932年製成並在1933年完成交付的超複雜功能表,為黃金雙錶盤三問計時懷表備西敏寺大教堂鐘聲、大小自鳴、追針計時、月相、時間等式、報時及走時雙動力儲存、平太陽時及恆星時、鬧鐘、日出及日落時間顯示、紐約市上空北緯40度41分的星圖軌跡。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問與答:中國人正在回購古董表》的採訪報導,蘇富比拍賣行國際鐘錶業務部的董事長達林頓·施尼佩爾稱,中國人正深度參與到懷表市場中來。特別是帶有極其美麗的琺瑯質場景色設計,或是微型的琺瑯肖像等,都是許多中國藏家的最愛。
在即將於12月28日舉行的上海拍賣行秋季鐘錶拍賣會上,有一款烏利文雙面琺瑯珠邊三問18K金殼大自鳴懷表(:54mm),為1900年瑞士「J.Ullmann 8c Co。」之作,27鑽,三鍾三簧三問大自鳴18K金懷表。報刻多了一聲為三音報刻,從機械結構與製作裝配調整而言,則又複雜了許多。驚人的是該表竟帶有大自鳴,逢整點與15、30、45分時會如自鳴座鐘般自鳴報鐘點、報刻,因而機械結構相對於本已複雜的三問更是繁雜加倍。機芯當屬精品天物,外殼自然也不弱。以127顆天然珍珠雙面圍邊的表蓋飾以兩幅微繪琺瑯畫,作品精緻,細膩傳神,絕非一般匠人所為,就連表框也被罕見地以琺瑯裝飾,足見其非同一般。
對於一款腕錶來說,從互為輝映的美學與機械造詣,體現完全駕馭極致工藝的境界。論是三問、萬年曆,還是計時碼、陀飛輪,如今鐘錶藏家耳熟能詳的複雜功能,在19世紀都已有超凡脫俗的完美表現。因為這些時計均為手工製作且精心微繪,即使有對裝的看起來極為相似但每單只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非常珍罕,而且如果至今還保存良好就更增添了價值,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品相完好的時計可以屢拍高價的原因。
剛入門的收藏者往往會覺得,懷表其實就是個古典賣相,沒有什麼複雜功能。但只有真正的藏家,才會體味到懷表華麗外表之下的複雜精妙結構。工藝也是藝術,只有真正洞察鐘錶複雜工藝背後的表匠,才能更好地理解鐘錶藝術。
方翔(上海) 資深媒體人,藝術品市場觀察者,藝術品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