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硬核老爸,給你整個「太陽地球和月亮」

2020-11-22 騰訊網

因為兒子一句「為什麼冬天這麼早就黑了?」瀋陽一位「別人家的老爸」自己動手設計圖紙、購買零件、安裝調試,用半個月時間研製出一款「日地月三球儀」。隨後,這款精巧又充滿愛的玩具讓這位「硬核」老爸在網上走紅。

「三球儀」 視頻吸粉3萬

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該視頻剛一發出立即引起網友的點讚,目前點擊量已經突破千萬,點讚量超過38萬,評論2.5萬。

視頻的發布者馬興江告訴記者,這些數據僅是他一個帳號的,如果加上其他平臺轉發的量,閱讀量已超過2000多萬。

「日地月三球儀」的視頻讓馬興江一下子在抖音平臺就增加了3萬粉絲量,這完全超出他的想像。

「日地月三球儀」長約120釐米,高約60釐米,配上黑胡桃的底座,旋轉起來相當吸睛。太陽下面就一個主電機,它在控制月球和地球進行公轉的同時,還通過底部的皮帶帶動遠端同軸齒輪讓月球圍著地球轉,而地球則有一個單獨的電機。

遼瀋晚報記者吳章傑攝

這款「三球儀」不使用交流電,分別由兩組12V充電電池提供能源,不僅攜帶方便,還節能環保,這款儀器也是馬興江最得意的一部作品。

46歲馬興江是位「理工男」,住瀋陽市大東區沈鐵路上的一個小區,他早已被居民們所熟知,他的多件作品無數次被兒子拿出來展示。

兒子的一句話

父親半月造出「三球儀」

為何要研製「三球儀」?

原來,今年10月,馬興江接兒子放學回家,兒子連續兩天問,「為什麼冬天比夏天黑得早」,雖然認認真真地給兒子解釋了,但總感兒子聽得有些模稜兩可。馬興江的愛人高四菊還特意在黑板上畫圖演示,但收效甚微。

馬興江告訴兒子,不用再問了,過幾天給他做個「三球儀」出來,讓他徹底學明白。

就這樣,馬興江經過一晚上構思,第二天便繪製出來一張草圖,只要把相應的配件買到,「我們家就會有太陽、地球和月亮,想讓它什麼時間轉就什麼時間轉。」兒子聽得興奮不已。

通過網絡購買配件,找來裝修時剩下的舊木材料,幾天工夫,「三球儀」的大架立起來了。路燈罩做太陽,塑料球做月亮,撿來的廢地球儀做地球,配件全部到貨後,「三球儀」便大功告成了。總成本只有兩百多元,就是持續時間有了長,差不多半個月。

馬興江告訴記者,他沒想申請專利,就是想讓兒子體驗和爸爸一起裝配儀器時的苦和樂,半個月內,兒子又提出了上百個問題,「太陽不是紅色的嗎?我們看到的為什麼是白色的?」「地球離太陽這樣近,會不會被烤化啦?」「這個大鉛塊是做什麼的?」

遼瀋晚報記者吳章傑攝

馬興江一邊給兒子解答,一邊教兒子自己動手安裝配件,鍛鍊手和腦的協調能力。當儀器調試後運轉起來時,兒子一會摸摸太陽,一會關掉地球電機,玩個盡興。

製作「液壓挖掘機」

視頻點擊超千萬

馬興江大學畢業後就職於撫順的一家鋼鐵企業,工作就是畫圖,後來由於調試產品時,同事的一次誤操作造成他喉部受傷。目前他已經提前病退在家。他精通機械、電器、程序編輯,所以他只需一晚就能設計出「三球儀」的草圖來。

馬興江稱,「三球儀」設計和製作都不算複雜,唯一的難點就是要讓自轉的地球始終保持著與太陽有一個夾角,「這個傾斜始終朝著一個方向,角度不變,才能體會出四季來」。

在「三球儀」問世之前,2018年12月,馬興江還造出來過一個「爆款產品」——液壓挖掘機。當時點擊率達到了1400萬,點讚量達到25萬,讓他一下子便擁有了萬名粉絲。

「當時兒子看到其他小朋友買的小挖掘機就特別感興趣,我就花了幾天時間做了一個,成本更低,就幾十塊錢。」

「液壓挖掘機」是按照真正挖掘機的圖紙進行設計的,支撐支臂的液壓系統是由普通注射器改制的,「八隻注射器就讓挖掘機裝卸自如。」

家裡有了挖掘機,兒子練就了在駕校也學不來的操縱技能。

父母用心陪伴

強過最牛的學區房

進入馬興江的家,會覺得這裡與其他普通家庭不太一樣,沒有沙發、茶几和電視背景牆,取得代之的是滿屋的玩具,而這些玩具大多都是自己製作的。

遼瀋晚報記者吳章傑攝

兒子的玩具最多的是小汽車,馬興江用木板製作了帶起伏坡的運動賽道,賽道中間和終點都有信號燈。「家裡的紅綠燈差不多有六七組,剛有車時就有了信號燈,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交通安全意識。」

馬興江帶兒子過馬路時,兒子總是盯著信號燈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為什麼主幹道上的綠燈時間長紅燈時間短?」很快,兒子就得到了父親親自編程製作的信號燈,他還拿到園區裡,和小朋友們一起「紅燈停,綠燈行」。

家裡的玩具幾乎都不超過百元,價格貴的就自己動手做一個。馬興江認為,孩子從小長到大,看似時間很長,但轉眼即瞬,在他最渴望知識的時候,給他以正確引導,他每一次獲得真知後內心會感到非常愉悅,而且又迎接新的問題和挑戰,這時家長如果敷衍應對,極不利於孩子成長,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或許產生惡學情緒。

媽媽高四菊,大學時專業是地理,原在補課機構任地理教師,今年閒賦在家輔導兒子功課,她對兒子的各項都表示出讚賞,「就是有一點,還是太淘啦,不希望孩子有太大的壓力,所以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報了許多課外班,我覺得孩子有父母真心陪伴強過最牛的學區房。」

「我兒子在二臺子小學讀二年級,我覺得就挺好啊!如果需要,這款三球儀將來可以贈送給他們學校!」馬興江夫妻倆說道。

來源:遼瀋晚報

編輯:胡宜男

責編:方亮

相關焦點

  • 瀋陽老爸太硬核!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
    >這不,瀋陽的一位老爸,給孩子製作了「硬核」日地月模型,一下子走紅網絡!「三球儀」 視頻吸粉3萬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該視頻剛一發出立即引起網友的點讚,截昨日下午記者發稿時止,點擊量已經突破千萬,點讚量38.4萬,評論有2.5萬。
  • 瀋陽老爸太硬核!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
    這不,瀋陽的一位老爸,給孩子製作了「硬核」日地月模型,一下子走紅網絡!來來來,圍觀一下別人的老爸!「三球儀」 視頻吸粉3萬 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
  • 老爸太硬核!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高能家長...
    自己為孩子製作的「硬核」日地月模型走紅網絡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太陽下面就一個主電機,它在控制月球和地球進行公轉的同時,還通過底部的皮帶帶動遠端同軸齒輪讓月球圍著地球轉,而地球則有一個單獨的電機。
  • 瀋陽今晚能看大紅月亮了!
    小編看了看咱大瀋陽的天氣,雖然有點小陰天,但看見「月全食」應該沒問題。本次的紅月亮奇觀,只會持續12分鐘,為134年來時間最短的紅月亮,也是整個20世紀和整個21世紀持續時間最短的月全食。根據紫金山天文臺公布的資料,此次月全食從17時開始,不過那個時候我國境內都是無法觀測的。
  • 地球、太陽與月亮的愛情故事
    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月亮默默地守護著地球,地球痴痴地愛戀著太陽。太陽出現之前的世界一片黑暗,地球上也是冰冷到沒有一絲的生氣!月亮和地球雖然知道彼此的存在,卻從來沒有見到過對方。直到有一天,太陽經過了厚積薄發的巨變,綻放出萬丈光芒,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溫暖與光明。地球漸漸地從黑暗中醒來,她被火熱的太陽解凍了,追隨著太陽,漸漸充盈而豐富,漸漸欣欣向榮而生機勃勃,她愛上了光芒四射的太陽,整天圍著太陽轉。
  • 誰是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太陽,月亮和地球尺寸的人 | 老爸的答案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準確的答案,在人類的歷史上,肯定有無數的人對太陽,月亮的大小產生過興趣,並且給出過自己的答案。
  • 原創好文:月亮、地球和太陽的故事
    現在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因為月亮的質量比地球小很多。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卻不是這樣。那時候的地球和月亮,是一對體積和質量都很接近的相鄰星球。地球和月亮都圍繞著太陽公轉。月亮表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名副其實的水球;而地球表面則覆蓋著巖石,沒有水和任何生命。
  •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和更大的天體結構怎麼轉?
    有人問: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是圍著誰轉?其實從月亮到地球再到太陽,它們並不是圍繞著某個天體在轉,而是圍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旋轉,知道了這一點,就知道更大天體結構旋轉的秘密了。所有的天體都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運動。所謂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都是由於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運動狀態。
  • 月亮每月一次出現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為什麼日食卻不是每月一次
    本次日食為日環食,月亮在視覺上無法覆蓋整個太陽,最終太陽會只剩一個明亮的「火環」,所以這也叫做火環日食。雖然我國看不到日環食,但全國都可以看見日偏食。日食又分為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日全食和日偏食原理如上圖所示,光線沿直線傳播,又由於月亮和地球的距離比較近,故而此時月亮的本影可以到達地球。此時A點和B點之間剛好處於本影區域,視覺上被月亮全部擋住,所以就產生了日全食。
  • 人類需要的是太陽還是月亮?科學家:月亮借太陽的光,你認為呢?
    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日月運轉之學產生了陰陽曆算,在傳統觀念中,太陽和月亮就分別代表陽和陰,也有了男人為陽、女人為陰的說法,並以此來體現男女的重要性同等,不管缺了誰都無法繁衍後代。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改變了很多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包括所謂的陰陽和日月活動,那麼,以目前的認知來看,人類更需要的是太陽,還是月亮呢?縱使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多都擁有不止一個月亮,但和地球同步旋轉月球,卻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中國人歷來就有賞月的習慣,並傾注了複雜的思念之情,所以才有了月圓之夜便是團聚之時的寓意。
  • 太陽和月亮在地球上看起來差不多大,那太陽到底有多大?
    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嗎?那月球呢?它有比地球更大嗎?是地球更大還是月球更大呢?太陽和月亮在地球上看起來差不多大, 雖然那歸功於一個巧合,就是大地距離大約是月地距離的400倍。而且太陽的體積大約是月球的400倍 ,另一個有趣的巧合是, 太陽半徑大約是日月距離的兩倍 。因此如果把太陽放在地球的位置, 月球到太陽表面的距離也只是太陽半徑的一半。
  • 如何同時看到太陽和月亮?
    當月亮和夜晚的天空之間二者對比非常明顯的時候,很多人只看到了夜晚的月亮。(當然了,排在在太陽之後)月亮是天空中第二亮的物體,另外一些有經驗的人可以在白天看到金星,因此在白天看到月亮並不會讓人感到驚訝。那麼,為什麼還會有許多人在白天看到月亮時仍然會感覺驚訝呢?是什麼原因致使我們能在白天看到月亮呢?
  • 從科學角度看,太陽和月亮哪個重要?
    太陽和月亮似乎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紮根進了心裡。我們被告知太陽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被告知月亮會有陰晴圓缺,那麼到底太陽重要還是月亮重要呢?其實太陽作為我們的恆星,月亮作為我們的衛星,它們兩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失去哪一個,我們人類都不可能活得這麼好。但是從長久來說,太陽對我們的作用應該是更加重要的。
  • 從科學角度看,太陽和月亮哪個重要?
    太陽和月亮似乎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紮根進了心裡。我們被告知太陽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被告知月亮會有陰晴圓缺,那麼到底太陽重要還是月亮重要呢?其實太陽作為我們的恆星,月亮作為我們的衛星,它們兩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失去哪一個,我們人類都不可能活得這麼好。但是從長久來說,太陽對我們的作用應該是更加重要的。
  •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旋轉,那麼太陽又是以誰為中心呢?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一些常識,地球只是整個天體中一顆很小的行星,而這八大行星是圍著太陽旋轉的,具體一點說是邊圍著太陽公轉,行星本身還會進行自轉。但是最近卻有科學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現象,他們說行星並不是圍繞著太陽旋轉,而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才進行螺旋式旋轉的。這樣的情況和月亮圍繞著地球轉是不一樣的。
  • 地球圍繞太陽轉,月亮圍繞地球轉,那麼有沒有天體能圍繞月亮轉啦
    月球繞地球運行,地球繞太陽運行,這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太陽也在繞著什麼運行。實際上,不僅是太陽,還有整個太陽系,都在圍繞著我們的母星系銀河系的中心旋轉。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說每個天體都有一個月亮。太陽的月亮是地球,地球的月亮,就是月亮。然而,我們心愛的月球被剝奪了它自己的天然衛星。事實上,太陽系中各種天體的所有已知衛星都沒有一顆天然衛星圍繞它們運行。這是為什麼呢?自然衛星就不能有自己的子衛星嗎?月球能有自己的天然衛星嗎?
  • 太陽和月亮的主人
    漏洞你知道我們每天享受的陽光,八月十五欣賞的月亮,其實是主人的。。。。。這都源於一個漏洞,1967年聯合國制定的《 外層空間條約 》中規定了「任何國家不得通過提出主權要求使用、佔領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太空據為己有」,這個條約雖然規定了國家,卻沒有規定任何個人行為,於是就有人利用這個漏洞成了太陽和月亮的所有人。
  • 月亮繞地球一月轉一圈,地球繞太陽一年轉一圈,太陽繞銀河系呢
    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間都有主屬關係,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在圍繞著銀心(銀河系中心區域)轉,我們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是一個月,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那麼太陽圍著銀心轉一圈需要多長時間呢?
  • 神秘的月亮,探索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引潮力與潮汐的關係
    何以解憂,唯有東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東,通過一個比例的關係可以知道太陽地球的引力是月球地球引力的174倍,乍一看上去感覺是太陽潮汐的影響更大,這裡面所說的是萬有引力,所以還是會受到月球或太陽引力的。同時那地球本身也是受到引力的作用。
  •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那麼太陽繞著什麼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那麼太陽繞著什麼轉? 事實上,整個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行,平均速度約為每小時828000千米,但即使是以這樣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