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才藝的家長
為啥總是別人的家長
一起隨小編來看看這些硬核家長吧
1
爸爸為孩子製作日地月模型
11月15日
遼寧瀋陽一位家長拍下
自己為孩子製作的「硬核」日地月模型
走紅網絡
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該視頻剛一發出立即引起網友的點讚。
「日地月三球儀」長約120釐米,高約60釐米,配上黑胡桃的底座,旋轉起來相當吸睛。太陽下面就一個主電機,它在控制月球和地球進行公轉的同時,還通過底部的皮帶帶動遠端同軸齒輪讓月球圍著地球轉,而地球則有一個單獨的電機。
▲遼瀋晚報記者 吳章傑 攝
這款「三球儀」不使用交流電,分別由兩組12V充電電池提供能源,不僅攜帶方便,還節能環保,這麼個大傢伙擺在家裡的確很佔地方,為何要研製「三球儀」呢?
原來,今年10月,爸爸馬興江接兒子放學回家,兒子連續兩天問,「為什麼冬天比夏天黑得早」,雖然認認真真地給兒子解釋了,但總感兒子聽得有些模稜兩可。馬興江的愛人高四菊還特意在黑板上畫圖演示,但收效甚微。
馬興江告訴兒子,不用再問了,過幾天給他做個「三球儀」出來,讓他徹底學明白。
就這樣,馬興江經過一晚上構思,第二天便繪製出來一張草圖,只要把相應的配件買到,「我們家就會有太陽、地球和月亮,想讓它什麼時間轉就什麼時間轉。」兒子聽得興奮不已。
通過網絡購買配件,找來裝修時剩下的舊木材料,幾天工夫,「三球儀」的大架立起來了。路燈罩做太陽,塑料球做月亮,撿來的廢地球儀做地球,配件全部到貨後,「三球儀」便大功告成了。總成本只有兩百多元,就是持續時間有了長,差不多半個月。
馬興江告訴記者,他沒想申請專利,就是想讓兒子體驗和爸爸一起裝配儀器時的苦和樂,半個月內,兒子又提出了上百個問題,「太陽不是紅色的嗎?我們看到的為什麼是白色的?」「地球離太陽這樣近,會不會被烤化啦?」「這個大鉛塊是做什麼的?」
馬興江一邊給兒子解答,一邊教兒子自己動手安裝配件,鍛鍊手和腦的協調能力。當儀器調試後運轉起來時,兒子一會摸摸太陽,一會關掉地球電機,玩個盡興。
2
爸爸用「三橫兩豎」法給孩子打包被子
浙江麗水
一位軍爸用「三橫兩豎」法
給孩子打包被子
孩子背上被子後
瞬間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
因為疫情原因
家長只能將孩子送到學校門口
於是軍爸就在家裡把孩子上學的被子
用「三橫兩豎制式背包打法」
整齊打包好
萌娃背著爸爸打包好的被子去上學
美觀大方、不易掉落
網友紛紛表示
「一看就是軍人家的孩子」
「三橫兩豎太帥氣,回憶滿滿」
3
媽媽用洗衣液桶製作手工大象
為了幼兒園孩子的手工課
家長們都各顯神通
近日
一位媽媽用洗衣液桶製作的大象
引起圍觀
她還特意分享了製作過程
只見她用一個洗衣液桶
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
一頭惟妙惟肖的「大象」就製作好了
網友表示
回家就給自家孩子安排上
4
家長幫孩子做手工作業扎了條龍
浙江武義
一所小學開展耕讀文化節
一個班分到用稻草做一條龍
班主任正發愁
學生家長齊上陣
輕鬆紮好
還請來非遺傳承人給龍點睛
除了稻草龍
還有家長做了稻草螃蟹
稻草章魚
個個栩栩如生
網友表示
沒點才藝都不敢送孩子去上學
5
別人的家長包的書皮
九月開學季
有媽媽表示打開朋友圈
就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原來是被別人家的家長
包的各式各樣的書皮給驚到了
6
爸爸變成「大黃蜂」接寶寶放學
九月初
上海一所幼兒園門口
一個機器人出現在人群中
一名小男孩認出了這個「大黃蜂」
是自己的爸爸
據了解
孩子爸爸張先生從事設計相關工作
製作這個機器人
是希望陪伴他們度過一開始的焦慮期
7
木工爺爺給孫子手制國慶「禮炮車」
國慶時期
福建長汀一位69歲的爺爺
花了7天時間
給小孫子做了輛玩具「禮炮車」
做好後
他還專門陪著兩個孩子在鄉間路上玩
老人說
自己已經做了50多年木工
退休後經常給孫子做小禮物
「馬上過節了,
做了這個禮物,
想讓孩子開心一下」
8
爸爸為女兒做100多件手工玩具
河南鄭州
一則父親給女兒做手工玩具的視頻
走紅網絡
視頻中的父親叫張帥
他稱女兒看到喜歡的玩具
都會讓他做
所有原材料幾乎都是廢舊紙箱
兩年至少做了120件
他稱自己做玩具最大的意義
就是可以陪伴孩子的童年
9
49名家長齊跳「網紅舞」
家長一起表演才藝
是種什麼體驗
近日
內蒙古五原縣一小學家長會上
49名家長齊跳「網紅舞」
老師介紹
當時家長會已經結束了
突然有家長提議說拍個視頻
其中有11位爸爸
38位媽媽
只練了三四遍
老師稱
是家長們自發拍攝的
非常意外
網友表示
又是別人家的父母
沒點才藝都不敢去開家長會了
老師家長
孩子成長路上
您有哪些讓人叫絕的技能
來源:綜合中國教育報、新華網、頭條校園微博、遼瀋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