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次研究中他們發現,含水量增加還會引發火山噴發

2021-01-20 檀報


夏威夷大島火山瘋狂噴發 最新研究揭背後成因竟是...

夏威夷幾勞亞火山(Kilauea)於2018年5月起進入活躍期,長達數月間持續大噴發,是近年最大的火山噴發事件。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助的研究顯示,「大量下雨」是激發該次火山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NASA刊文指出,這份報告4月22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研究人員發現,幾勞亞火山進入活躍期前的幾個月中,當地降雨時間與降雨量均高於平均值,是促使火山趨向活躍的主要原因。

由NASA資助的科學家透過地面資料與NASA衛星降水數據,對連續降雨期間火山內部累積的流體壓力建立了模擬模型,透過運作模型,科學家發現經過長達數月的大量降雨後,幾勞亞火山內部流體壓力達到過去近半世紀的最高值,滾燙的巖漿最終突破巖石阻隔,完成了多次激烈的噴發。


研究共同作者,邁阿密大學羅森斯蒂爾海洋與大氣科學學院的阿梅隆教授(Falk Amelung)表示,科學家過去已知淺層地殼中水含量的不同會引起地震與滑坡,而在這次研究中他們發現,含水量增加還會引發火山噴發。

阿梅隆教授進一步解釋,在巖漿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含水量較高的內部巖石會比乾燥巖石更容易碎裂,進而產生間隙,使得巖漿更容易通過並噴發出地表。


微信ID:

tambaollc

FACEBOOK:

Hawaii Chinese News

YOUTUBE:

HAWAII CHINESE TV8



相關焦點

  • 頁巖氣竟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
    美國萊斯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美國德克薩斯州到蒙大拿州的頁巖油氣田與距今約1.45億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火山灰有關,該結論可能也適用於其他時期和地區形成的頁巖油氣。 什麼是頁巖氣?它的形成竟然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近日,科技日報實習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付碧宏研究員,請他幫忙解開疑團。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如獲証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
  • 絕種巨龜現火山小島
    網上圖片  厄瓜多環境部長馬塔近日宣布,一支探險隊在厄瓜多的加拉柏哥斯群島的費南迪納島上發現一隻雌性的費南迪納巨龜;由於人類過度捕獵及火山爆發,這種巨龜已「消失了」約112年。  厄瓜多環境部聲明指出, 這隻成年的母巨龜學名Chelonoidis phantasticus,俗稱費爾南迪納巨龜,是由加拉巴戈斯國家公園與總部在美國的加拉巴戈斯保育協會在17日聯合考察時所發現,牠的身軀龐大,外殼光滑,頭部呈粉紅色。本來加拉柏哥斯群島上一共有14個巨龜品種,但受人類殖民活動和過度捕獵的影響,如今只剩10個品種,費南迪納巨龜是其中之一。
  • 兩座火山昨發生七次火山地震
    【本報訊】國家火山學家週六說,在過去24小時內,在描東岸塔亞火山記錄到至少五次火山地震,而在亞眉省的馬容火山則記錄到二次火山地震。
  • 中美學者發現來自66億光年外的「磁星之光」
    原標題:中美學者發現來自66億光年外的「磁星之光」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永泉教授等人領銜的中美合作科研團隊發現了一個持續約7小時的獨特X射線輻射信號,這個信號來自約66億光年外。各種關鍵觀測數據均表明,該信號極有可能源於雙中子星合並之後產生的磁星。
  • 興大發現木鼻白蟻 史上首由臺灣命名
    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李後鋒與博士生梁維仁發現全新白蟻物種,命名「穿山甲木鼻白蟻」,是首位由臺灣人發現且命名的白蟻,此物種介於「木白蟻」演化至「鼻白蟻」的過渡類群,數量相當稀少,是昆蟲中的「活化石」,研究成果登上《美國昆蟲學會會刊》及《無脊椎動物系統學刊》。
  • 破解南美史前巖畫中的文化密碼
    以英國埃克塞特大學考古學教授何塞·埃利亞特為首的考古團隊從2017年起就開始在密林中尋找,希望能夠發現更多原始人類活動的痕跡。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考古學家們終於發現了這片罕見的巨型巖畫。經過考古研究,該團隊在《國際第四紀》2020年第4期上發表階段性研究成果,並於12月底向媒體進行了介紹。
  • 澳研究發現嚴重病毒感染可使T細胞快速「癱瘓」
    新華社雪梨8月30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說,愛滋病病毒或新冠病毒等由病毒引起的嚴重感染可使免疫細胞T細胞快速「癱瘓」;針對相關機制而提高T細胞的活性,有助於改善相應的抗病毒療法和抗癌療法
  • 科學研究發現:左右半腦識別"人我"有分工
    東方網8月26日消息: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發現表明,分辨別人和自己是由大腦的不同部分承擔的:右腦負責辨認別人的臉,左腦則負責辨認自己。
  • 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大家小心嘍!我們現在來到了5億歲寶貝『出沒』的位置了。」11月25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專家們來到了樂山沙灣「尋寶」,他們尋找的寶貝,是有「5億歲」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 位於沙灣區範店鄉(現並入沙灣鎮)的早期化石庫,被稱為「範店生物群」。「別看現在眼前是崇山峻嶺,很久以前這裡可是一片海洋,古生物化石便是滄海變桑田的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