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離地球12B光年處發現的「銀河系相似」星系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天文學家在深空中發現了一個「看起來像銀河系」的星系,距離我們自己的星系有120億光年。這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詳細介紹了SPT0418-47星系的發現,這不僅讓研究人員感到驚訝,而且看起來與附近其他星系相似,這讓專家們之前所知道的星系形成過程大打折扣。
-
目前已知最大天體出現,距地球只有124億光年,科學家揭開奧秘
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在發生了大爆炸之後,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雖然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還是非常神秘的,但是有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依舊沒有下腳步。
-
目前已知最大天體出現,距地球只有124億光年
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在發生了大爆炸之後,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雖然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還是非常神秘的,但是有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依舊沒有下腳步。
-
宇宙「南極牆」被發現,長達14億光年,幾乎10萬個星系被包圍
與宇宙相關的問題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人類探索的終極問題,例如宇宙是否存在邊界、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等等。目前這些問題雖然有相應的理論進行假設和解釋,但並未得到證實。有一個問題的答案人類或許更加確定一些,那就是宇宙由什麼構成?在人類肉眼可見的範圍內,宇宙由衛星、行星、恆星、星系、星團等層層結構組成。
-
銀河系之外的星系有多奇怪?盤點10個特別的星系
這一發現之所以令人驚訝,是因為星系通常都是以某種方式,從銀河系的盤狀朝著今天我們所見的巨型火原星系演化的。通常情況下,是橢圓星系還有大批衰老恆星,而螺旋星系多含年輕的藍星。科學家們認為,這類星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較小的星系合併而形成的。那macs 2129-1內的恆星,可並不是來自這種爆炸性合併,而是在於沿途星系的盤中形成,該發現發表於2017年出版的自然雜誌。
-
宇宙「南極牆」被發現,長達14億光年,不少於10萬個星系被它包圍
在人類肉眼可見的範圍內,宇宙由衛星、行星、恆星、星系、星團等層層結構組成。但還有一些結構比較罕見,同時讓科學家感到十分震撼,例如近期發現的「南極牆」。根據報導,《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研究的論文,該論文來自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
-
與銀河系極其相似的年輕的星系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與之合作的使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天文學家揭示了一個極為遙遠、非常年輕的星系,看起來像銀河系。該星系距離地球很遙遠,它花了超過120億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就像只有14億年的歷史一樣,這與宇宙早期所有星系都是不穩定的理論相矛盾。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達1億光年,那包含它的更大結構又是什麼?
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的星系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諸如星系群、星系團這樣的大尺度結構。我們的銀河系身處室女座超星系團,其中包含了4.7萬個星系,直徑為1.1億光年(並非題主說的達到2億光年)。室女座超星系團的引力中心位於室女座方向(這也是該超星系團得名的原因),距離地球約六千萬光年。那麼,室女座超星系團是銀河系所在的最大星系團結構嗎?答案是否定的。到了2014年,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室女座超星系團之上還有更大的結構,那就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
科學家發現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
這真的是隨便下定論了,在我們科學之中,根本就沒有宇宙強的說法,而是一些報導的誤解,更加別說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堵足足橫跨三十五億光年的宇宙牆了,所以這完全是沒有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而是大家在說的時候一廂情願的改變了這個說法,這個宇宙強完全是一個誤會。
-
宇宙中發現又一巨型結構:像一堵牆壁,跨度達14億光年
日前,一個來自國外的科研團隊再次有了驚人發現:觀測到一個被稱為「南極牆」(South Pole)的超級結構,該超級結構包含數十萬個星系,像一堵厚厚的牆壁一樣,橫亙在宇宙中,跨度超過14億光年,這是繼著名的「史隆長城」之後,天文學家發現的又一個巨型結構。什麼是「史隆長城」?
-
科學家發現與太陽系相似星系(組圖)
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127光年的與太陽系十分類似的巨大星系。這5顆行星與其母星的距離與太陽系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十分相似。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另外2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圖為該星系的藝術想像圖。 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127光年的與太陽系十分類似的巨大星系。
-
為何銀河系正在以200萬公裡時速狂飆,卻距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自從人類觀測水平的提高,科學家陸續發現了許多奇怪的天文現象。有一個美國的科學小組發現,銀河系一直在以600千米/秒(換算成時速大概是200萬千米)的速度向某個方向狂飆。那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天體的移動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以太陽為參考系,地球的速度是29.79千米/秒。同樣地,太陽其實只是銀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小塊,而是位於銀河系的郊區。
-
天文學家發現了「南極牆」,這是一個綿延14億光年的巨大結構
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展示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一堵幾乎不可思議的「牆」,這堵牆橫跨14億光年的距離,包含了成千上萬個星系。這個被稱為「南極牆」(The South Pole Wall)的宇宙結構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現在才被發現。因為,它的大部分都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面5億光年之外。
-
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
GN-Z11真的是一個很遠很遠的星系。科學家們認為GN-Z11星系可能是所有觀測到的最遠和最古老的星系,它疊加在COODS-North調查的一張圖像上。科學家們發現,星系GN-Z11可能沒有一個華麗的名字,但它似乎是迄今發現的最遙遠、最古老的星系。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揭曉了迄今發現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包含著數萬個星系。「南極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正如它的命名,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觀測視線中,直到前不久才證實它的大部分位於銀河系後方5億光年的位置。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美科學家發現超級明亮的巨大螺旋星系群
Ogle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使用美國宇航局IPAC銀河系外資料庫(NED)尋找極亮的大質量星系時意外地發現了超螺旋據國外媒體報導,加州理工學院Patrick Ogle博士率領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超級螺旋的新型星系。
-
銀河系後面發現了巨大的宇宙南極牆,我們是被包圍住了嗎
科學家最新製造的宇宙三維地圖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它橫跨14億光年,是一個壯觀的、不可思議的牆,其中包含了成千上萬個星系。這個牆被稱為「南極牆」,在過去的時間裡,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現在才被發現,因為它的大部分結構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5億光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