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影后曾美慧孜,沒有為冥王星時刻增色,反而衝淡了電影主題

2021-01-09 季東言談古今

因為曾美慧孜憑藉電影《三夫》獲得了金像獎影后,很多人返回頭去找她之前主演或參演的電影,這其中就包括口碑不錯卻沒有多少人看過的《冥王星時刻》。

《冥王星時刻》明顯不是一部奔著票房去的電影,因為除了有「汙點」的王學兵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叫得上名字的明星,至於說其中有金像獎影后曾美慧孜,那時候是沒有人預見到的。

不過這樣的一部低成本電影,卻並不意味著電影的品質就不行,能夠入圍第71屆坎城電影節,其實就是對電影品質的認可。對於這部電影的意外之喜是,因為曾美慧孜獲得了金像獎影后,為這部電影增加了一些觀眾。

如果純粹只是為了尋找曾美慧孜的身影,那這部電影的前三分之二都是會令你失望的,因為曾美慧孜壓根就沒有出現。電影講的是電影人到西南山區採風的故事,導演王準、製片人丁宏敏、攝像度春、男演員小白,再加上嚮導老羅,五個人的隊伍,每個人都在經歷不如意,都試圖在尋找出口。

直到這支隊伍在山鄉借宿,曾美慧孜扮演的春苔才出現。春苔是一位年輕的寡婦,與公公婆婆生活在大山裡,但是她內心裡有糾結的欲望,有期待與外界接觸的渴望。這與影片前面營造的每一個人的孤獨,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不過小編覺得,曾美慧孜的出現並沒有為影片增色,反而是衝淡了影片的主題。影片的前三分之二講的都是遠足小分隊的故事,到了後三分之一一下子就聚焦到了寡婦春苔的身上,這本身就讓人覺得很突兀。

另外,曾美慧孜在影片中的形象太過性感,在片中的衣裝也和村寨裡的人們明顯不搭,這很容易會讓觀眾出戲和跳戲,會把目光聚焦於春苔的身材和衣著,至於影片想要表達什麼,觀眾反而不會去在意和思考了。

曾美慧孜既然能夠拿下金像獎影后,演技肯定是被廣泛認可的,但是在《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中,曾美慧孜扮演的春苔雖然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對於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事實上卻幫助並不大。

相關焦點

  • 曾美慧孜和王學兵的一場戲,製造了《冥王星時刻》最情慾的一幕?
    由章明導演自編自導,由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平、李心然、易大千聯合出演的劇情電影《冥王星時刻》,已經在國內上映了。大概吧,這些境遇都能製造某種程度的孤獨,但透過《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我看到了另一種孤獨的存在:不被人理解。王學兵飾演的導演、劉丹飾演的製片人、李心然飾演的度春、易大千飾演的小白、易平飾演的老羅以及曾美慧孜飾演的春苔,幾個人看似有在一塊的時刻,也有互相交流的時刻,但彼此卻沒有真正的理解。
  • 《冥王星時刻》:每個人都有半明半暗、迷茫的時刻
    文 | 複選生活 原創已經好久沒看電影了。自從我不上班之後,我的生活便陷入到黑白顛倒的無序狀態,游離在正常人生活軌跡之外,沒有雙休也沒有休息。沒有了早九晚五之後,自然也沒有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犒勞自己的想法。
  • 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黃秋生曾美慧孜獲帝後
    第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獲獎名單網易娛樂1月14日報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公布第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獲獎名單,黃秋生再封影帝,曾美慧孜憑《三夫》斬獲影后。2018年曾在香港影院作首輪公開售票放映,並於一星期內上映不少於五場,符合候選標準的香港電影共五十四部。最佳男演員的討論中,黃秋生以他在《淪落人》的下半身癱瘓角色得到大部份評審肯定,力壓《無雙》的周潤發、《逆流大叔》的潘燦良和吳鎮宇、《翠絲》的袁富華和姜皓文,成為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影帝。這亦是黃秋生繼《野獸刑警》和《無間道》後,第三度奪得此獎項。
  • 《冥王星時刻》:喧譁與啞然,壓抑與騷動
    《冥王星時刻》是章明電影首次在內地公映,與大象點映平臺合作,採取「限量」公映的特殊發行方式,值得觀眾且看且珍惜。《冥王星時刻》海報《冥王星時刻》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完成,影片除了人工費用開支,在外景和服化道等上面的費用極盡儉省,總製作成本大概還比不上一般的視頻網站自製網絡大電影。
  • 《冥王星時刻》定檔12月7日 曾入圍坎城導演雙周
    《冥王星時刻》定檔12月7日 曾入圍坎城導演雙周 時間:2018.11.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蜘蛛女 分享到:
  • 《冥王星時刻》影評:孤獨如此,如影隨形
    《冥王星時刻》是由章明導演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由王學兵、劉丹、李心然、易大千、曾美慧孜、易平聯合出演。該故事講述的是導演王準來到了著名演員高麗的拍攝現場探班,雖然自己已經與高麗分居,但王準還是希望高麗儘快確認為自己新片拍攝的檔期,但是王準卻被高麗諷刺自己的劇本遙遙無期。
  • 《冥王星時刻》北京暖冬特映,章明攜眾主創揭秘片場故事
    2018年12月5號,今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唯一入選的華語電影《冥王星時刻》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行了暖冬特映會。影片導演章明,主演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大千、嘉賓知名電影人程青松與到場的媒體和觀眾進行了現場交流。
  • 限量公映的《冥王星時刻》,到底讓觀眾看到了什麼?
    「陷入黑暗,想像光明是唯一出路」——這是對《冥王星時刻》這部被稱為「年度最佳情慾戲」的電影主題的概述。限量公映9天,小規模放映,小眾的導演,神秘的劇情線等等這些個性的標籤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這部文藝電影的整體元素。
  • 坎城"冥王星時刻"影評:影片本身即旅程
    時光網坎城訊 拍攝電影時所遇到的苦惱,其實是許多導演都願意津津樂道地表現的。而《冥王星時刻》迷人、含蓄,又充滿哲思的故事,則在這個主題上提供了一個新的探索角度,讓影片的故事本身變成了一段旅途。在這部電影裡,他用失明來寓意未知事物,同時象徵了導演本人花費了數年時間,來拍攝這部電影時所經歷的困難掙扎。  本片改編自導演章明十年前的一次採風經歷,花費了8年才完成劇本。他一直對於家鄉葬禮上老人們會吟唱的《黑暗傳》念念不忘,總想將其改編為電影。
  • 22年,他從巫山抵達冥王星
    12月15日,導演章明新片《冥王星時刻》全國公映。作為今年坎城電影節上唯一入選「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電影,《冥王星時刻》成為不少影迷心中年底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女演員曾美慧孜在《冥王星時刻》中的表演頗為驚豔,但在片場時,章明從來沒有表達過讚許。曾美慧孜記得有一場戲,她飾演的春苔起床梳頭髮,拍了30多條。「據說我那場戲是(NG)第二多的,第一多的是殺豬那場戲。」曾美慧孜在電話那頭笑了。
  • 《冥王星時刻》上海首映:讓觀眾看平時發現不了的東西
    12月7日,由章明導演,沈暘監製,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大千等主演的電影《冥王星時刻》,在上海大光明影院舉行千人首映禮,首映禮由大象點映平臺發起,主創到場與觀眾就影片進行了交流。這部入圍今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的影片,將於12月15日在全國「限量」公映。
  • 《冥王星時刻》導演:十年前採風經歷 拍出來才釋然
    原標題:十年前採風經歷 拍出來才釋然本報記者 袁雲兒第六代導演章明的新作《冥王星時刻》正在上映,該片通過一個電影劇組在山區採風的故事,投射出他這些年作為一個創作者的真實心境。「這十年裡,中國電影外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創作者需要有一個面對變化的調整適應過程。然而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可能會迷失,會進退兩難、進退失據。電影表現的就是那種不明朗的階段,不知道該往哪一個方向走。」章明說。這也是《冥王星時刻》這一片名的由來。章明將當時的心境形容為「冥王星時刻」——一種介於黑暗和光明之間的時刻,他希望把他個人的冥王星時刻傳遞給觀眾。
  • 青年電影手冊2018年度華語十佳提名出爐
    日前,由青年電影手冊編輯部以及臺灣、香港影評人共同評選的「青年電影手冊年度華語十佳」公布提名名單。據悉,今年青年電影手冊將會評選出「年度華語十佳影片」、「年度導演」、「年度男演員」、「年度女演員」、「年度男配角」、「年度女配角」、「年度編劇」、「年度新導演」、「年度新演員」、「年度電影歌曲」等獎項,以表彰過去一年來為華語電影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電影人。
  • 《冥王星時刻》北京暖冬特映 易大千真摯表演獲贊
    今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唯一入圍的華語電影《冥王星時刻》昨日(12月5日)在京舉行暖冬特映會,影片導演章明攜主演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大千一同亮相。在片中飾演男二號「小白」的嘉行傳媒新人演員易大千以一襲別致休閒裝扮出席活動,簡約中兼具時尚帥氣。
  • 《冥王星時刻》,主題偏於愛情電影風格,敘事風格非常新穎
    導演對於「無意義時刻」的處理,完全可以讓他承載所有的溢美之辭,夏季渝東那氤氳水氣,突如其來的暴雨,曲折泥濘的山路,又給一個曖昧的故事提供了最好的沃土,那到底是什麼讓得影片最後的觀感如此欠缺呢?或許章導可以去和畢導聊聊。針對這部電影,我略微發表一些看法。
  • 香港金像獎:《一代宗師》豪取12獎打破歷史記錄
    中新網4月14日電 昨晚,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各項大獎一一揭曉。電影《一代宗師》豪取12個獎項成為當晚大贏家,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打破之前《甜蜜蜜》與《寒戰》保持的金像獎9獎紀錄;章子怡憑藉「宮二」一角榮登影后寶座;最佳男主角方面則由《激戰》張家輝奪得。
  • 《冥王星時刻》:章明半明半暗的電影時光
    這部影片延續了章明導演過往冷峻、隱忍、詩意的現實主義,既有他生長的巫山的氣息,又融合了電影史上一些美學流派的影像。導演雙周主席愛德華·溫託普就點評其充滿「對電影創作與社會的反思,其中夾雜著洪尚秀式機靈的幽默感」。映後見面會上,監製沈暘感謝導演雙周在今年選擇將這部電影帶到坎城。「如果沒有出現在這裡,這部電影也在經歷它不明前途的冥王星時刻。」
  •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影帝影后是這兩位演員……
    就在剛剛,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在臺北閉幕,胡波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奪得最佳影片,張藝謀憑藉《影》拿到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第一次獲得金馬獎。徐崢和謝盈萱分別憑藉《我不是藥神》和《誰先愛上他的》獲封影帝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