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在中國電影譜系上可以歸入第六代,不過從1996年首次執導電影《巫山雲雨》以來,電影作品一直不多,且都僅在影展上小範圍露面,倒是擔任編劇的電視劇作品《山間鈴響馬幫來》(2009),先後在中央電視臺一套、四套和八套的黃金時段播出。《冥王星時刻》是章明電影首次在內地公映,與大象點映平臺合作,採取「限量」公映的特殊發行方式,值得觀眾且看且珍惜。
《冥王星時刻》海報
《冥王星時刻》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完成,影片除了人工費用開支,在外景和服化道等上面的費用極盡儉省,總製作成本大概還比不上一般的視頻網站自製網絡大電影。電影的調色,也不盡符合觀眾通常對院線電影的質感要求。白晝場景的鏡頭裡,色彩過亮;夜晚場景的鏡頭裡,又多因晦暗而失去細節。然而《冥王星時刻》的最佳觀賞方式,只能是在影院四下皆黑皆靜的環境裡。影院的大銀幕,更利於展現電影中人物的面部表情,也更能讓觀眾代入到電影中人物跋山涉水時高一腳低一腳的搖晃感。如果是集體觀影,電影在沉靜的場景與場景之間,偶有角色對白打破沉默,激起觀眾一陣陣短暫的笑聲,也更給觀眾「如墮夢中」的不真切感,而這正是影片想要製造的效果:恍如當下,又恍如隔世,時空悠悠蕩蕩,欲明未明,將暗未暗。
《冥王星時刻》即使在多不以情節見長的文藝影片裡,也屬於戲劇性極淡化的電影。影片講述陷入創作困境中的導演王準(王學兵飾演),攜製片人丁宏敏(劉丹飾演)、演員小白(易大千飾演)和度春(李心然飾演),一行四人,在當地村鎮幹部老羅(易平飾演)的帶領下,行走在鄂渝交界處,穿越巫山,為遲遲難產的劇本採風的故事。電影按照線性時間展開敘事,眾人的採風之行一路走得困頓,路途中時有鄰人進入,同行一段路,而又相繼退場。最後諸人終於到達目的地村莊,聽到了苦苦追尋的喪歌《黑暗傳》。在漫漫長夜即將退場,晨曦的光線影影綽綽地劃開天幕時,影片中的人物,似乎也終於與內心的焦灼達成了短暫的和解,而進入澄明的境界。
《冥王星時刻》劇照
電影如果勉強要用類型片的窠臼歸類,或可屬於公路片的變體「山路片」。然而影片中眾人的跋山涉水,固有其目的,目的的理由卻並不充分,更像是因為已經上路,所以只好繼續前行。電影讓觀眾如影片中人一樣,焦灼、茫然、遲疑、停滯而不知前行方向,是要讓觀眾感同身受歧路難行,並在觀眾的心境上喚起對人生意義苦苦追尋而不得之時蒼涼、苦悶的情感共鳴,至於節奏感和邏輯性,則從來不是影片關注的焦點。甚至電影中的人物,作用也更多地是進行立場的表態,而無意於交代人物前史細節,統統留給觀眾去做猜測。
《冥王星時刻》不是一味替文學青年叫苦不迭的電影。影片中的村鎮幹部老羅,操一口西南地區方言,諳練人情世故,有市井生活智慧和小趣味,中和了電影的冷峻調性。電影中的鄉居生活,談不上風景迷人,也並不是世外桃源,質樸卻並不悽苦。電影有野心,野心不在憂慮家國天下,在記錄人心欲望的潛滋暗長。
易平飾
老羅
影片溼噠噠,即使在大晴天,也無徵兆地突然雨點落下,讓畫面籠罩上一層如煙如霧的氣氛。明暗交疊間,人物行止亦真亦幻。王準與小度交談,打機鋒不似打機鋒,介於通與不通之間。小度讀法文小說,和王準對話間談及靈山。《冥王星時刻》關心人的生存困境,不在物質層面而在精神層面。電影從後半段曾美慧孜飾演的寡婦春苔登場開始,主題逐漸浮出水面,現實與虛幻交匯,意識與潛意識拮抗。
王學兵飾王準
春苔這一名字,聽上去就溼漉漉、黏糊糊而有生命力。曾美慧孜先後出演過婁燁電影與李玉電影《蘋果》,又憑藉出演陳果電影《三夫》而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角色都豐滿而有肉慾。春苔青年守寡,雖是農婦,穿著打扮卻不保守,一身紅衣,黑夜中也相當觸目。電影安排春苔殷勤留宿王準、端持洗腳水的一場戲,以及其後獨臥床榻、以水拭面的一場戲,大膽前衛,但並不引起觀眾過分的聯想。觀眾同情春苔孀居生活的苦悶,而絕不會認為春苔與王準真能發生什麼。春苔顯然在敬養翁姑、操持家務和看顧獨子上,周到得無可挑剔。王準這樣的「大」導演來到偏僻的鄉間,激起春苔生活中的一點漣漪,而這點漣漪行將平復下去。影片至此而終於得以唱響的喪歌《黑暗傳》,並不獨為亡者而歌。
曾美慧孜飾春苔
電影中神秘的《黑暗傳》,並非出自虛構。現有學術觀點認為,《黑暗傳》是明清時期開始流傳的漢族創世史詩,這一觀點仍有爭議。而《黑暗傳》本身亦蒙塵多年,直到1984年才在神農架林區被文化幹部發現,又遲至1992年才首次公開發表述評本和整理本。歌聲咿咿呀呀,唱的是天地玄黃,莽莽蒼蒼。這場喪歌直從日出唱至日暮,日暮復又日出。而電影終於在結尾處點題,借春苔獨子與小學教師的交談,道出「冥王星上最亮的時候就跟我們天剛剛亮的時候一樣,昏昏明的」。一天一夜的圍坐守喪,難免讓諸人睏倦。神智漸迷糊之時,意識鬆懈,潛意識躍躍欲動。王準一行人的採風之行雖然總算沒有撲空,然而王準苦苦思索的劇本仍無頭緒,只是在《黑暗傳》的歌聲中,一切問題都暫可擱置。影片中人物的困局並不容易破解,電影戛然收尾,留給觀眾困惑。然而困惑是必要的,《冥王星時刻》不是啟明星時刻,影片只負責提出謎語,不負責解謎。
《冥王星時刻》劇照
《冥王星時刻》在意指上的含混晦暗,構成電影獨特的魅力。這樣的魅力,不完全依賴於敘事,也不完全依賴於氛圍。影片有眾聲喧譁也有眾聲啞然,有情慾壓抑也有情慾騷動。電影中人物也未必盡然明了自身言說不明的複雜意緒,觀眾於銀幕外目光跟隨這一干人的行止,宛若自身亦在巫山深處穿行,行至水窮山盡之處,便是心有所感之時。《冥王星時刻》不需要謎底。觀眾如何看待謎面,也就會有如何的謎底。這部講述「鬱郁不得志」的電影,走過至暗時刻,會迎來自己的冥王星時刻,而昏昏明之後,便該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