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遺忘的陸家羲:解決兩大數學難題,在國內卻默默無聞直到去世

2020-09-14 包衣護軍說歷史

引言‍

如今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許多人為了製造熱點話題吸引公眾的眼球,聲稱研究出了許多具有重要作用的成果,這些人被人們稱為「民科」,其實這些譁眾取寵的人根本不能稱之為民科,他們甚至連科學愛好者都算不上,他們使得民科一詞與荒唐、異想天開這些詞等。

而實際上真正的民科應該是指來自民間的科學家,他們使用嚴密的邏輯思維來進行思考和研究,以事實為基礎建立起系統的科學理論體系,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位真正的民間科學家。

1935年,陸家羲出生於上海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一名小商販,母親在家靠給別人縫補衣服才有微薄的收入。即使家庭如此貧困,陸家羲的父母也仍然堅持讓他上學,因此陸家羲上學期間學習十分刻苦,從小成績便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上完初中,父親不幸去世,陸家羲不得不去當學徒掙錢補貼家用,後來他考入統計訓練班,1952年畢業後到哈爾濱電機廠工作,而就是在這裡工作期間,他與數學這一學科產生了交集,並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工作期間,他偶然間看到了《數學方法趣引》,這本書裡所介紹的一些數學問題引起了他強烈的興趣,這使得他萌發了繼續學習深造的念頭,然而廠裡相關領導卻不批准他的深造申請。

然而陸家羲並沒有放棄,他毅然而然決定放棄這個金飯碗,選擇考大學,在當時那個年代,考大學是相當困難的,而初中畢業的陸家羲卻硬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在1957年考入東北師大的物理系。

在大學期間他努力學習,認真研究數學難題,他的努力不僅使他成功獲得物理專業的畢業證書,也使他基本破解了「科克曼問題」。

1962年,他將完成的論文寄往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次年他收到研究所的回信,希望他能夠自己去核實論文,然後將其投給相關領域的學術報刊並發表,於是他將論文修改之後投遞給了《數學通報》,然而此報刊給他的建議卻是另投其他刊物。

右為陸家羲

此後陸家羲又多次給相關報刊投稿,然而幾乎每次都被退回,就這樣他耗費無數心血的研究成果一次次被忽視。

在我國那段特殊的時期,陸家羲卻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常常受到一些人的嘲笑,甚至被送到幹校接受勞動改造。然而在1979年他偶然發現國外於1971年左右已經解決了「科克曼問題」,而這一時間比他做出研究成果的時間要遲7-10年左右,但直到此時他的論文投稿仍然渺無消息。

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但他仍然決定研究組合數學中的另一難題「斯坦納問題」,這一年陸家羲擔任學校的物理教師,教學工作十分繁重,他還患上了牙周病,牙齒經常疼痛難忍,但他為了研究,乾脆選擇去拔牙。

正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他斯坦納問題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並把論文寄往了海外著名數學雜誌上發表並獲得了認可。

然而這並沒有引起國內數學界的重視,1983年中國邀請加拿大組合數學專家門德爾遜來中國講學,而門德爾遜卻對此感到很疑惑,他對大會組織者說,你們中國在組合數學領域有陸家羲博士,為什麼還要邀請他去講學呢?

這令大會組織者非常驚訝,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陸家羲博士是誰。於是陸家羲這顆璀璨的數學明珠在外國人的推薦下才終於被國人所發現,然而此時陸家羲卻仍然連參加學術會議的400元路費都湊不齊,也正是在這一年,在參加完學術會議之後,陸家羲累倒了,而這年他僅僅只有48歲。

1989年陸家羲的妻子代表他領取了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一獎項是對他研究成果的最大肯定,他雖然是非「正統」出身的科學家,然而他在組合數學領域做出的貢獻以及對數學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表明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是真正的民科,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相關焦點

  •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這位包九中普普通通的中學物理老師,從1957年開始潛心鑽研組合數學26年,解開了「柯克曼女生問題」、「斯坦納系列」這個世界組合數學設計中130多年未曾解決的難題。陸家羲1935年出生於上海。5歲開始讀小學,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苦輟學。在哈爾濱電機廠工作期間,他自學了高中全部課程,1957年考入吉林師範大學。
  • 命途多舛的數學戰士——陸家羲
    陸家羲彼時卻早已不在人世。他的一生是窮困的一生,卻也是幸福的、純粹的一生,因為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沉浸在數學的海洋裡。數學的魅力是無窮的,而歷經磨難達到頂峰者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欣賞到了數學最高境界的美。
  • 猝死的數學天才48歲
    1961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完成《柯克曼四元組系列》論文,後專攻斯坦納系列,創造出獨特的引入素數因子的遞推構造方法,完成總題目為《不相交的斯坦納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論文,解決了國際上組合設計理論研究中多年未解決的難題。
  • 任正非號召人力資源部全員學習:《一個被我們「嫌棄」了23年的數學...
    在廠子裡,陸家羲一幹就是5年多,他利用業餘時間,頑強地自學了高中的全部課程。195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本《數學方法趣引》,立刻被那些妙趣橫生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深深吸引了,一連好幾天都如痴如醉。當年的陸家羲只有22歲,他只是單純地對這些難題感興趣,卻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竟然會改變他的一生,為他帶來遺憾、光榮和死亡。
  •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11月6日,廣州一家媒體以《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後」的他破解了》為題,刊發了韶關學院大四學生王驍威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的報導。剛被媒體報導時,外界發現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生於1990年,同樣並非優等生,同樣據媒體稱破解了懸而未決的「世界數學難題」而引起轟動,同樣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轟動之後,往往緊跟著的是質疑。國內一些數學研究者發現,王驍威所獲得的結果在好幾年前就被俄羅斯人公布了,但人家並沒有把它當什麼「世界數學難題」,連論文都沒發。
  • 數學領域的頭號難題——黎曼假設是否已被解決
    綜合英美媒體報導,奈及利亞數學家、埃基蒂聯邦大學教授奧佩耶米·伊諾克(Opeyemi Enoch)日前宣稱,他已解決數學頭號難題——黎曼假設(the Riemann hypothesis)。伊諾克於11月1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國際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大會上展示了自己的證明,其研究成果將於12月1日正式發表。
  •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而且,風電鑄件80%產能來自於中國,剩下20%在歐洲、印度,前5市佔率達64%,日月股份在2019年產能40萬噸,位列全球第1。
  • 與黎曼猜想同樣值錢的7大數學難題,每一題都獎勵100萬
    在2000年的千年數學大會上,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根據當代著名數學家整理和提出的數學難題,選定了7個"千年大獎難題",懸賞700萬美元來鼓勵數學界的能人能士解決這7個世界難題。23個數學問題中的第8個問題就是黎曼假設,而經歷了100年,還是沒有人能解決,於是,在2000年千年數學大會上克雷研究所再次將黎曼猜想提出來,將其列為世界七大難題之一。
  • 工人出身的蔣春暄解決西方數學重大難題
    他推廣了三角函數Si,建立超複數理論,為後來證明費馬大定理提供了一個基本工具。蔣春暄運用特例分析和中國古代研究數與數關係的方式,發現素數分布存在著規律性的函數關係,從而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否定了黎曼假設。美國《數學評論》、德國《數學文摘》分別報導蔣的論文摘要。
  • 解決世界級數學難題,放棄巨額獎金選擇平淡
    ,天賦和運氣才是決定一個數學家成就的關鍵,有時候靈感來了,就可以解決一個難題。到了現代,仍然有很多頂尖的數學天才,在我們的印象中,天才總是和常人的觀點不一樣,並且在生活上不拘小節,格裡戈裡·佩雷爾曼就是一位這樣放蕩不羈的數學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利用自己的知識解決了「千禧年七大難題」其中的一個——龐加萊猜想。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20世紀是數學大發展的一個世紀。數學的許多重大難題得到完滿解決, 如費馬大定理的證明,有限單群分類工作的完成等, 從而使數學的基本理論得到空前發展。2000年初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的科學顧問委員會選定了七個「千年大獎問題」,克雷數學研究所的董事會決定建立七百萬美元的大獎基金,每個「千年大獎問題」的解決都可獲得一百萬美元的獎勵。
  • 數學王子高斯:2000多年未解難題,竟被他一夜解決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的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少年剛剛吃過晚飯,正準備做導師留給他每天的兩道例題,當他打開例題本的時候發現除了兩道例題外,還夾著一張紙,紙上面寫著一道例題,例題的題目是"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彭實戈,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領域的奠基人。在他看來,數學是用來幫助人解決難題的,而不是出題難為人的,學好數學可以解決很多非常困難的問題。同時,數學很美麗,「它提出的問題定義非常嚴格,而得出的答案和相應的證明也非常清晰。」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彭實戈,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領域的奠基人。在他看來,數學是用來幫助人解決難題的,而不是出題難為人的,學好數學可以解決很多非常困難的問題。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與Hilbert的23個問題
    23個數學難題,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這七個「千年大獎問題」是: 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BSD猜想。千年大獎問題  美國麻州的克雷(Clay)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宣布了一件被媒體炒得火熱的大事:對七個「千年數學難題」的每一個懸賞一百萬美元。
  •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數學天才,直到遇見了極限
    此時,有些人就會產生一些疑問,當這個x的值取到非常大、非常大、非常大的時候,y的的值和「0」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呢?會相等嗎?對於類似這樣的疑惑,我們從現代數學「極限」的角度出發,就很好回答,但在幾百年前,像這樣的問題在當時卻屬於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 中國神童:大三破解世界數學難題,22歲破格成名校教授
    2010年,中南大學的一位大三學生破解出了世界級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世界數學界;2011年,他破格成為985學校的正教授,被稱為「中國神童」,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從小就是個有些「叛逆」、成績平平的孩子,他是誰?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中國神童」的?
  • 大連小夥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成中國最年輕正教授
    劉路自小就愛好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在大連格致中學讀初中時,劉路讀完了《古今數學思想集》的前兩冊,這套書一共4冊,全面論述了數學思想的歷史來源。2005年,劉路從大連格致中學畢業後,進入大連育明高中學習。在育明高中,劉路的名字常常在班級成績單的兩端出現,好的時候能排名班級十幾名,差的時候倒數七八名。劉路的數學成績並不是很突出,文科比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