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2021-01-13 騰訊網

用了兩天的推文聊了風電各環節的邏輯、龍頭股,今天就單拉日月股份看看,為何先聊日月股份,主要是它涉及的鑄件領域屬於風機核心零部件,風機裡面的箱體、扭力臂、輪轂、底座、行星架、定動軸、主軸套等核心部件都是鑄件產品。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而且,風電鑄件80%產能來自於中國,剩下20%在歐洲、印度,前5市佔率達64%,日月股份在2019年產能40萬噸,位列全球第1。

尤其是日月股份的大兆瓦鑄件產能全球佔比超50%,大兆瓦需求上升,日月股份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一、商業模式

日月股份積極拓展海上風電、海外風電市場,是維斯塔斯(全球第一風機龍頭)、GE、西門子(SGRE)等海外龍頭廠商供應商。

作為To B行業商業模式的公司,客戶優勢是評判日月股份這類公司護城河的關鍵因素。風機領域又是集中度非常高的行業,排名前10份額由2014年的80.3%增長到2019年的85.9%,日月股份作為龍頭確定性高。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日月股份主要供應明陽智能大兆瓦鑄件,小兆瓦佔比不高。隨著陸上平價和海上風電的發展,大兆瓦鑄件在全球屬於緊缺產能,日月股份業績提升確定性充分。

風電成本下降、大兆瓦機組發展,日月股份走「兩海戰略」(海外市場+海上風電),全球風電裝機量將得到有效保障,也為鑄件提供強有力的需求支撐。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二、基本面

日月股份主要業務是圍繞鑄件打造的業務,前兩天就說過,資金比較喜歡業務集中度高的企業,日月股份又是龍頭,而且業務集中只做鑄件,得到市場青睞。

下遊主要是風機客戶,2019年國內風機龍頭金風科技貢獻收入最高佔17.4%、全球風機龍頭維斯塔斯佔11.6%收入佔比,南高齒(明陽智能供應商)、中車用電捷力風能業務佔比都相對較高。

日月海外收入並不算特別高,國內收入佔87.06%、海外佔12.94%。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今年毛利率大幅提升主要得益於——

1、大兆瓦鑄件毛利率超過40%,出貨量比2019年+13%。

2、海外客戶毛利率達40%,出貨量比2019年+12%。

3、自主精加工單噸增加利潤800元,自主的精加工產能從2019年10萬噸提升至目前44萬噸。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由於風電新增季度裝機容量超預期,今年三季度已超去年整年的業績水平。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日月的資產負債率30.96%還算可以,而且沒有短期、長期借款。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三、前景

上面看日月除了大兆瓦鑄件外,好像沒啥突破點,其實爆炸性信息在這裡——

日月股份還深入研發由歐美壟斷的核廢料儲運罐產品,目前已從實驗室進入試製階段,有望在2021年實現批量供貨。

為何要單獨說這個,原因——稀有!

核廢料儲罐具備耗材屬性,淨利率高達50%以上。

目前儲罐以進口為主,單價在8000萬~1億。

日月唯一可能國產化,國產化後單價3000萬。

每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30億,利潤空間有望達到15億。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在傳統業務上,日月股份預計2021年開始貢獻產能,完全釋放後公司鑄件總產能將達到48萬噸,而且還有年產10萬噸精加工產能。

無論陸上風電裝機是否下滑,2~3MW的小機組裝機佔比會確定性下降,4MW以上大機組佔比會隨著陸上平價基地、海上風電的需求確定性向上。

陸上風電搶裝節點為2020年12月31日,海上為2021年12月31日,多數運營商抓緊開工、加速項目併網, 希望保住老電價。

目前日月股份2021年框架協議籤訂接近尾聲,日月的產品有足夠競爭力,訂單排滿的可能性較大,隨著陸海併網節點臨近,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於本次陸海搶裝。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四、風險

1、風電搶裝期之後,產品價格或出現下行。

2、風電裝機低於預期。

3、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4、海外經濟低迷,可能對訂單造成影響。

其實,風電目前有一大邏輯還沒解決,如果做不到平價上電,現在只能吃補貼,到真正推出市場後,企業裸露在市場競爭,如何靠自己在市場盈利是最大的問題?畢竟電價比水電、核電、光伏都要貴,誰會用風電?

這裡就主要風電如何降本是首要解決的,以上海電氣副總裁金孝龍的話來說:面對平價時代的成本壓力,風電行業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以基於平臺化模式的定製化產品實現與資源條件的完美匹配。

在平價時代,餘量消失了,如果不把帳算精細,不轉到注重全生命周期精細化度電成本的思路上來,很可能達不到收益率目標。

中國海上風電平價和中國的陸上風電平價,以及歐洲的海上風電平價都不同——

與陸上風電中風機設備成本佔比一半相比,海上風電中風機設備成本佔比僅為40%甚至更低。

其中更大部分的成本是由風機基礎施工、風電輸出工程等組成。

在歐洲,海上風電開發商只負責建設風場,不負責建設送出工程,上網電價並不包括送出工程的成本。而在國內,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卻是包括送出工程成本的平價。

這就是歐洲和國內發展風電最大區別。

說白了,2021年海上風電補貼吃完,風電目前缺乏長遠發展,主要是成本問題,導致電價在去補貼後難以評價。

五、投資邏輯

18家機構預計日月股份2021年平均淨利潤為12.41億元,PE給15~20倍,預計2021年市值區間在186~248億元,目前日月股份市值為258.93億元透支未來業績。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其他重點資訊——

1、NEG玻璃停產加劇面板供應緊張 TCL科技:華星玻璃產能不受影響。日本玻璃基板大廠日本電氣硝子(NEG)由於玻璃工廠意外停電5小時,造成玻璃熔爐受損,修復時間需一個季度,預計將持續影響明年一季度面板玻璃供應。TCL科技表示,華星在深圳的面板廠旁邊就是配套的旭硝子玻璃廠,面板產能不受影響。大尺寸顯示面板自今年6月以來持續漲價,面板廠訂單供不應求,此次NEG玻璃停產預計將加劇面板供應缺口,面板價格有望繼續上漲。

2、蘋果計劃2021年上半年增產9600萬部iPhone,同比+30%。隨著5G手機需求強勁,其中估計包括iPhone12、iPhone11和SE的產量。蘋果告知其供應商,明年手機數量將達到2.3億部,不過這一目標可能會發生變化。同時,蘋果供應商表示,需求前景相當不錯,Pro和ProMax的需求強於預期,而12的需求與預期持平,12mini則略有疲軟。

相關焦點

  • 風電搶裝時代如何解決併網難題?
    來源:能見Eknower隨著平價時代的臨近,2020年陸上風電搶裝併網之路崎嶇難行,併網已成為搶裝潮面臨的最大風險和難題。從2018年開始,風電行業大景氣周期開啟,復甦趨勢明顯。近期,國家能源局發布的1-11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1-11月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646萬千瓦,同比降低74萬千瓦。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為實際併網數據,儘管由於搶裝,吊裝容量有了大幅增長,然而併網並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了下降。對於風電投資商來說,併網是吊裝完成後最為關鍵的一環。不能接入電網,就不會產生任何收益。
  • 國內唯一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質檢中心在陽江投入使用
    國內唯一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質檢中心在陽江投入使用 2021-01-1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造出400噸「啟明星二號」,完美解決核廢料問題
    為能有效地處理核廢料,美國曾經花巨資改進了整個核廢料處理流程,但其最終處理方法仍僅限於「封閉深埋」。這種做法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且代價昂貴,絕非一般國家所能承受的。所以以前都是採用填埋法處理,但填埋法的弊端並非絕對安全,也很明顯。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以解決這一難題。
  • 核廢料輻射長達萬年,全世界都無法解決,中國卻另闢蹊徑
    就目前而言,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了世界性難題,許多國家都在尋找新興潔淨能源,來維持人類發展,而在這其中,核能成為了當下發展的重點之一。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核能同樣如此。雖然核能的發現和利用使得人類能源問題得到了巨大的解決,但同時伴隨核能而出現的安全問題也成為了人類首要考慮因素。
  • 惠陽航空螺旋槳:國內唯一航空螺旋槳科研製造企業
    是中國唯一的航空螺旋槳科研製造企業,也是國內主要的直升機動部件的科研製造企業。建廠近50年來,共研製生產了60餘種以航空螺旋槳、調速器、順將泵直升機旋翼轂、尾槳為代表的航空產品和艦船空氣螺旋槳25000餘臺(套),為20多個型號的飛機配套。近年來,工廠相繼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型號的科研生產任務,為國家的國防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國內最大盾構風電軸承試驗機在洛軸投入試運行
    20日,在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剛投入試運行的國內最大盾構機和大兆瓦風電轉盤軸承綜合性能試驗機正在對企業自主研發的海上風電軸承進行臺架試驗。該試驗機將奠定洛軸在此類軸承研發試驗領域的領跑地位。  20日,在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剛投入試運行的國內最大盾構機和大兆瓦風電轉盤軸承綜合性能試驗機正在對企業自主研發的海上風電軸承進行臺架試驗。該試驗機將奠定洛軸在此類軸承研發試驗領域的領跑地位。
  • 為什麼處理核廢料是世界難題?現在是否有解決方案?
    但是核廢料只是在利用率上不高效而已,餘下的燃料仍然會持續核裂變達到數萬年乃至數百萬年之久,而且其散發出的強烈輻射足以殺死周圍的一切生物,所以必須找到方法來處置核廢料。由於剛剛取下的核燃料棒仍然有極高的輻射,所以核電站內都會有一個暫時存放核廢料的水池當中,因為水是自然界中比熱容最大的物質,還是最便宜簡單易得的防輻射物質,通過專門的發電機和水泵組成的冷卻系統對核廢料水池進行冷卻循環,逐步消耗掉核廢料的一部分能量。因為這種水池沒有反應堆那樣的保護裝置,所以一旦核電站的電力系統和冷卻裝置出現問題,核廢料水池總會第一個出現問題。
  • A股31隻風電概念細分龍頭名單一覽,總龍頭獲外資加倉
    風電板塊 業績維持高增長 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風電市場搶裝,裝機量持續攀升。7月21日晚,風電主軸製造商金雷股份公告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07億元,同比增長23.38%;實現歸母淨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121.88%。公司表示,風電主軸及其他鍛件的銷量增長32.44%。
  • 上市公司:新能源電力龍頭挺進風電領域
    寶新能源:新能源電力龍頭挺進風電領域  寶新能源(000690.SZ)日前公告稱,公司決定設立「陸豐寶麗華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並以此為項目法人投資建設陸豐市甲湖風電場一期工程項目,建設規模為4.95萬千瓦。
  • 制定<風電併網技術標準>有望破解風電併網難題
    日前,國家能源局組織制定的《風電併網技術標準》(下稱《併網標準》)已完成初稿,並徵求業界意見。據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介紹,《併網標準》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技術標準,對風電併網進行規範,將著眼於提高電網對風電的接納能力,為風電大規模開發創造條件。
  • 核廢料的「10萬年封印」
    黃晉一  在芬蘭西海岸的奧爾基盧奧託島,一條迷宮般的地下隧道正在建造中——這是一個用來儲存核廢料的倉庫。  核廢料處理屬於世界級難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一地下核廢料倉庫的設計考慮了地震甚至是未來冰河時代的潛在影響。核廢料可在其中安全存放10萬年。預計該設施將於2024年啟用。此舉或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模板。
  • 乾貨| 風電裝備變轉速、海上風電技術、高效低風速風電機組技術...
    此次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有3大風電技術獲獎,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對其分別進行了詳細梳理,供諸君參考!   3.在發明點1、2的支撐下,提出了故障特徵物理先驗與加杈稀疏解耦理論,發明了風電裝備變轉速稀疏定量診斷技術,解決了變轉速工況下的故障定量溯源難題,通過故障特徵先驗與稀疏模型的映射實現故障特徵與故障位置及程度的精確關聯,解決了風電裝備變轉速故障定量診斷難題。   4。
  • 厲害了,突破風電主軸國產化成國內唯一,擁有全球僅5臺的設備
    新強聯:突破風電主軸國產化成國內唯一,價格低海外30%,擁有全球僅5臺的設備,單純國內市場對應15億利潤風電主軸軸承是風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長期受制於海外供應商,國產化問題困擾多年。新強聯多年積累,終於成為第一家也是目前國內唯―—家大功率主軸軸承達到量產公司,且價格至少低於海外30%。今年公司開始大批量量產,業績也由此爆發。據海通測算,僅考慮國產替代市場,把控六成份額即對應15億利潤。預估業績今年4億,明年7億,估值低,空間大,增速快,稀缺性明顯。
  • 一財研選|草銨膦需求爆發在即,國內龍頭僅此兩家!
    2017年12月14日目錄►風電行業新景氣周期來臨,龍頭企業將成最大贏家(東方證券)►草銨膦需求爆發在即,國內龍頭僅此兩家(中信建投)►半導體行業起飛,怎麼能少了矽晶圓?在長期需求方面,風電兼具資源稟賦豐富和低成本雙重優勢,是優化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力量,目前國家政策框架也鼓勵風電繼續擴大規模。短期內,風電標杆電價下調在即,到年底存量已核准未開工的高電價項目有望達120GW,同時還有不受規模限制的分散式風電、特高壓基地配套項目及海上風電項目,未來三年建設空間有望達到140GW,足以支撐25~30GW/年的裝機規模。
  • 風電行業賺錢周期,來了!
    行情來源:富途退補帶來搶裝,多家上市業績翻倍2019年5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風電補貼的最後時間: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
  • 做大做強精品鋼產業 金雷風電搭上新舊動能轉換東風
    據了解,為解決海上風電主軸項目的技術瓶頸,公司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山東省科學院、山東大學等單位開展密切合作,攻克了高品質特殊鋼優質坯料製備、空心主軸生產全流程組織與缺陷遺傳關係等技術難關,解決了海上風電主軸製造中耐腐蝕、高強度等瓶頸制約。
  • 國內海上風電發展,供應鏈先行!
    反觀未來兩年多中國海上風電的搶裝潮,單薄的供應鏈體系能否支持國內主機廠和開發商走完這段荊棘之路……政策刺激,海上風電訂單激增2018 年,中國海上風電發展提速,新增裝機 436 臺,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65.5 萬千瓦,同比增長 42.7%;累計裝機達到444.5 萬千瓦。
  • 天奧電子:國內時頻行業唯一上市龍頭,內生+外延帶來業績增長彈性
    原文來自:申萬宏源《天奧電子:國內時頻行業唯一上市龍頭,內生+外延帶來業績增長彈性》公司是國內時間頻率行業唯一上市龍頭。公司為國內時間頻率行業唯一上市龍頭,資產具有稀缺性,公司主營時間頻率(包括頻率系列產品、時間同步系列產品)和北鬥衛星應用業務(主要為北鬥應急預警通信終端及系統、北鬥衛星手錶);公司盈利能力較強,2017年整體毛利率31.58%,近6年營收CAGR為13.98%,6年歸母淨利潤CAGR為9.91%;公司大股東為中電科集團第十研究所,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 日本將核廢料倒入大海,美國就地掩埋,那中國又是如何處理的?
    但是近些年大家卻談核色變,如何正確處理核廢料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最大難題。那麼核廢料的處理到底有多難?我國又是怎麼處理核廢料的?隨著核電站的發展,很多國家的核廢料都面臨一個警戒值,而核廢料具有放射性,對人體有一定的損傷。所以,如何安全利用核能,才是未來核能發展的方向。
  • 網易解讀257期:被忽略的核廢料處置風險
    一:核廢料處理成我國核電發展難題,壓力會在2030年出現1、核廢料處理是核電發展的難題,已成我國核安全的重心核電是一種高效能源,中國近年來工業發展迅速,資源緊張,能源壓力很大。多年來一直保守的核電政策開始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