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突破風電主軸國產化成國內唯一,擁有全球僅5臺的設備

2020-12-04 犀利點金

新強聯:突破風電主軸國產化成國內唯一,價格低海外30%,擁有全球僅5臺的設備,單純國內市場對應15億利潤

風電主軸軸承是風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長期受制於海外供應商,國產化問題困擾多年。

新強聯多年積累,終於成為第一家也是目前國內唯―—家大功率主軸軸承達到量產公司,且價格至少低於海外30%。今年公司開始大批量量產,業績也由此爆發。據海通測算,僅考慮國產替代市場,把控六成份額即對應15億利潤。預估業績今年4億,明年7億,估值低,空間大,增速快,稀缺性明顯。

核心邏輯:

1、主軸軸承國產化一直是供應難點

風電軸承是風機核心部件,它主要由主軸軸承、變槳軸承、發電機軸承等五大部件構成,尤其其中的主軸軸承國產化是供應痛點,其設計難度高、需抗強衝擊且對壽命要求長(高達30年)。

2、大功率主軸軸承能夠國產化的中國公司僅有新強聯

目前成功攻克主軸軸承技術的國內公司僅新強聯一家,核心競爭力在於:

①擁有無軟帶淬火設備(全世界僅5臺),②自製鍛件調整配方,③長期積累(試錯風險高,客戶認證周期長且複雜)。

3、20年客戶大批放量

目前除了金風和上海電氣,國內主要風機公司都是新強聯客戶,包括明陽、航天萬源、東方電氣、遠景等,20年客戶大批放量,帶來公司業績噴發。前三季度利潤2.6億,同比增359%,單三季度加速實現1.6億,同比增525%。

國內普通軸承的價格相對比起海外要低10%左右,主軸預計低30%左右,價格與服務的優勢預計後續會持續進行進口替代。

4、新強聯面對的潛在市場空間?

只考慮國內市場替代:按中國風電年裝機40GW測算,主軸軸承行業國內空間68億,如果做到60%份額,對應新強聯風電主軸軸承收入規模41億,利潤15億。

考慮國際市場替代:若未來複製日月、天順等鑄件、風塔的發展路徑,開始替代海外企業在海外市場份額,面對的空間更大。按風電年均全球100Gw,新強聯如果做到50%份額,對應公司主軸收入規模85億,淨利空間30-35億。

風險提示:風電裝機量不及預期風險、國產替代不及預期風險。

相關焦點

  •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而且,風電鑄件80%產能來自於中國,剩下20%在歐洲、印度,前5市佔率達64%,日月股份在2019年產能40萬噸,位列全球第1。 尤其是日月股份的大兆瓦鑄件產能全球佔比超50%,大兆瓦需求上升,日月股份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
  • 風電軸承行業專題報告:乘下遊景氣東風,成長空間廣闊
    回顧歷史,2006年之前我國風電設備配套軸承大部分為進口,價格昂貴且交貨周 期長。2006年,國家發改委出臺「風電設備國產化率70%」的規定,國內風電軸承 行業藉助政策的扶持快速發展,軸承企業快速崛起,最終實現了變槳軸承、偏航 軸承的國產化。
  • 大功率風電核心技術國家重點項目啟動
    風電設備產業鏈初步形成風電是資源潛力巨大、技術較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在減排溫室氣體、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形勢下,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並已在全球大規模開發利用。「十一五」到 「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經歷了飛速發展的10年,成為國內繼火電、水電之後的第三大電源。
  • 國內唯一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質檢中心在陽江投入使用
    國內唯一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質檢中心在陽江投入使用 2021-01-1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大突破!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正在加劇,首臺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
    不僅如此,現在國產半導體領域再次傳出新消息,中國長城科技集團官方宣布歷時一年聯合攻關,我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已於5月8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做大做強精品鋼產業 金雷風電搭上新舊動能轉換東風
    與此同時,金雷科技股份公司投資5億元的「海上風電主軸與精密傳動軸建設項目」生產車間正在快馬加鞭建設中,「項目新增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投資1.8億元的鍛壓車間已經於今年七月一日試生產,投資3.2億元的精加工車間正在全力建設中。」金雷科技股份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項目達產後,將實現新增海上風電主軸產能6.4萬噸,公司銷售收入將突破20億元,利稅8億元,全球風電主軸市場佔有率提升到40%。」
  • 精準盤點 | 2017年國內19家主流風電齒輪箱製造企業名錄,推薦收藏!
    三一將製造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三一重能以重資產模式運營,擁有近百臺先進的機械加工設備,其中包括進口的數十臺高精齒輪加工設備,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熱處理生產線和電機浸漆設備,保證能夠加工各種高精度零部件,如風機齒輪箱的齒圈、行星架、殼體、機艙底架;電機的定子、機座。實現風機的增速機、電機、控制系統、葉片、發電機等核心大部件的完全自製。
  • 風電設備製造別熱暈了頭 已超過全球廠家的總和
    ●去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20萬千瓦,是「十一五」規劃任務的2倍。2009年,全國累計裝機容量將達2000萬千瓦   ●國內風電整機生產企業70餘家,超過全球其他地區風電設備廠家總和  儘管金融危機拖累了實體經濟,內蒙古的風電場建設卻逆勢加速奔跑。
  • PE僅18倍的工控板塊遺珠,明年業績釋放
    PE僅18倍的工控板塊遺珠,外資把控98%的領域做到唯一國產替代,明年業績釋放券商調研紀要分析指出,禾望電氣投入多年研發後,開始進入收穫期。2)目前國產化率僅2%,替代空間大為什麼公司這麼有信心未來能夠進入利潤兌現期呢?
  • 保定:打造國內最大的風電設備製造基地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保定)有限公司隸屬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主營風電整機、風電葉片、風電控制櫃及風電配套設備的設計、生產製造和工程承包及風電場風電設備的調試服務。經過近10年的發展,公司已具備風電機組一體化設計、製造、風場安裝和運營維護服務能力。截至2015年底,公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上繳稅金7億元。
  • 華銳風電:夯實核心競爭力,助推能源結構轉型
    根據GWEC的統計與預測,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651GW,較2001年底增長超過26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12%。未來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355GW裝機容量,在2020-2024年間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均超過65GW。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1億千瓦。
  • 國電集團風電變流器項目獲重大突破
    日前,國電集團風電變流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由國電集團所屬公司獨立生產且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5MW雙饋型風電機組變流器於4月19日在吉林省白城市富裕風電廠成功併網發電運行。這也是國內首臺國產1.5MW雙饋型變流器在商業化機組上的全功率運行。截至5月8號,該機組已經發電21萬千瓦時,連續運行已超過400小時,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 2018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 風電主軸趨向大型...
    近年來,中國風電發展迅速。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中國佔比達到45%,排名全球第一位。從區域的角度來看,北方各省份風電裝機容量明顯多於南方,累計裝機容量前五的省份均位於北方。其中,1.5MW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佔總裝機容量的41.6%;2MW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佔比上升至36.6%,同比上升16.2%。大兆瓦風電主軸是發展趨勢。1、全球風電裝機穩健增長,中國佔比最大根據GWEC數據,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51.3GW,同比微降2.3%。
  • 國內海上風電發展,供應鏈先行!
    反觀未來兩年多中國海上風電的搶裝潮,單薄的供應鏈體系能否支持國內主機廠和開發商走完這段荊棘之路……政策刺激,海上風電訂單激增2018 年,中國海上風電發展提速,新增裝機 436 臺,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65.5 萬千瓦,同比增長 42.7%;累計裝機達到444.5 萬千瓦。
  • 一財研選|草銨膦需求爆發在即,國內龍頭僅此兩家!
    2017年12月14日目錄►風電行業新景氣周期來臨,龍頭企業將成最大贏家(東方證券)►草銨膦需求爆發在即,國內龍頭僅此兩家(中信建投)►半導體行業起飛,怎麼能少了矽晶圓?.SZ),以及雙饋風機主軸的主要供應商金雷風電(300443.SZ)。
  • 風電裝機強勢 變流器產業火速走紅
    假設每臺1.5MW,則直驅機組共6779臺,雙饋機組共23044臺。低電壓穿越改造的價格一般差異較大,如金風科技由於直驅機組結構簡單,改造約10多萬元;東方汽輪機改造成本最低,低於10萬元;而華銳風電由於機組設計較為緊湊,改造時需要對變流器機箱進行整體改造,價格超過20萬元。在市場規模測算的過程中,我們假定其均價為10萬元,那麼存量市場改造的市場規模合計約30億元,其中雙饋23億元,直驅約7億元。
  • [公告]天馬股份:德清天馬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年產1000套3MW以上風電...
    天馬股份是中國軸承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唯一集材料、軸承、裝備三大產業於一體的精密裝備製造企業。(2)本項目的建設是提升我國大型風電設備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推進大型風電設備國產化步伐的需要 目前,我國風電設備關鍵零部件還需要大量依賴進口,國產化率還較低。在風電軸承領域,90%左右的變速箱軸承和電機軸承依賴進口,偏航軸承總成和葉片主軸軸承總成尚處於少量試製階段。
  • 風電招標持續放量 企業盈利或現拐點(受益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中廣核、三峽集團、國電投、華能、國瑞等先後發布近20個風電項目招標公告,而年初總投資425億元的全球規模最大單一陸上風電基地「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獲得核准,結合補貼退坡節點的臨近,預計2019年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風電設備需求或繼續放量。
  • 亞智科技 | 首臺國產化10.5代面板溼製程設備成功研發並交付出貨
    此為Manz首臺國產化G10.5面板溼製程設備,為G10.5面板溼製程設備創下了國產化的裡程碑。Manz 亞智科技作為終端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幕後推手,20多年以來一直為全球面板大廠提供創新的化學溼製程設備。
  • 風電行業利好未落地 龍頭市佔率全球第三
    事件:據媒體報導,歐盟希望在2030年前將海上風力發電能力提高5倍,並在2050年前投資8000億歐元加強海上電力,減少對汽油和柴油的依賴。到2050年,歐盟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將增加50倍。  國內風電行業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度  「十四五」期間風電行業有望展現較好的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