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的四大『殭屍』動物:蝸牛、螞蟻上榜,你知道怎麼回事嗎?

2020-12-04 小王子記事錄

殭屍螞蟻顧名思義,如同殭屍一般行屍走肉的螞蟻,四大被感染的殭屍動物在被真菌感染的時候其實還沒有死,但和死也沒有什麼區別了。真菌控制殭屍螞蟻,讓它為自己繁殖後代,在螞蟻死後還會發射出自己的種子,以傳染給更多的螞蟻

殭屍毛蟲被寄生的全過程可以說是非常痛苦的,被黃蜂在體內產卵後並不會死,而且還會充當這些始作俑者的保鏢保護它們。殭屍毛蟲是四大被感染的殭屍動物中被折磨得最慘的,在保護完一代幼卵後還要照顧它們的下一代

被雙盤吸蟲寄生了的殭屍蝸牛看起來是非常噁心的,蝸牛的觸角會被寄生蟲完全入侵,發出蠕動著的鮮豔顏色,從而吸引鳥類來幫助它們繁殖。殭屍蝸牛被寄生蟲寄生後,大腦就會完全被寄生蟲控制,就連移動速度都會變快很多

殭屍蜜蜂是被寄生蠅控制之後的行屍走肉,寄生蠅會把卵產在蜜蜂體內,殘忍的吸食蜜蜂腦髓,分解蜜蜂的身體。當寄生蠅長大後,就會突破殭屍蜜蜂的皮膚,從它的頭部胸部鑽出來,這時候的蜜蜂經歷了種種折磨後,終於可以死去

相關焦點

  • 恐怖的「殭屍動物」,自己主動去送死
    估計很多人基本都看過電影裡面的殭屍吧,變成殭屍之後沒有自己的思想。今天我們要說的動物啊,就跟殭屍有關,雖然現實中沒有殭屍的存在,但是卻有像殭屍一樣行屍走肉般的動物,就連我們最常見的螞蟻、蝸牛都上榜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殭屍動物」吧。
  • 臺灣出現「殭屍蝸牛」!專家稱蝸牛肉體已被控制
    不過,其中有些動物為了能讓自已和自已的後代活得錦衣玉食,其做法簡直讓人們看不下去了,其行為可以用「齷齪」和「無恥」這類詞語來形容。在去年,科學家對自然界中的「殭屍螞蟻」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一種細菌能潛入到螞蟻身體裡,進而控制螞蟻的中樞神經,將螞蟻變成了可怕傀儡。近日,有人在臺灣發現了一種「殭屍蝸牛」。
  • 世界八大恐怖寄生蟲 殭屍螞蟻如同行屍走肉
    世界八大恐怖寄生蟲:一、殭屍螞蟻所謂的殭屍螞蟻是一種生活於4800萬年前的真菌能夠通過釋放化學物質改變和控制螞蟻的行為,使其變成自己的傀儡,直到螞蟻最終死亡。其恐怖之處的證據發現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市附近梅塞爾化石坑的樹葉化石上,這些樹木大約生活於4800萬年前,所有的殭屍螞蟻就宛如行屍走肉一般,只剩下一副軀殼。
  • 動物界的傀儡大師:自然界擁有操控能力的5種動物
    但幾乎每一個人似乎都知道這一切並不適用於現實世界。的確,人類不大可能做到這些事情,但大自然卻有不少動物可能做到對其它物種的操控行為。這一次,就讓小編為你介紹,動物界的傀儡大師:自然界擁有操控能力的5種動物。
  • 接管蝸牛身體,使其變成「殭屍蝸牛」,該動物目的讓自已被吃掉
    趣味探索訊 在自然界裡,繁衍和生存著數百萬種動物物種,儘管其智慧可能還不及人類十分之一,但是每個物種都著自己的獨特捕食技能,這是我們無法學到的。不過,科學家們發現某種動物為了能讓自已活得豐衣足食,其做法實在太殘忍了,其做法實在是太齷齪了。
  • 知道法國焗蝸牛,沒想到蝸牛還能產「珍珠」,白色魚子醬你見過嗎
    蝸牛,這個動物界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以它的慢悠悠很堅持不懈而廣為人知。蝸牛在各地都很常見,可是不同地方的蝸牛品種不同。在中國我們一般不吃蝸牛,但是法國人愛吃蝸牛可是在世界範圍吃出了知名度。法國的蝸牛是可以吃的蝸牛,他們吃蝸牛也有很久的歷史了,獨特的口感和料理蝸牛的方式,讓法國蝸牛位列世界四大名菜。
  • 被「殭屍真菌」寄生後的殭屍螞蟻已出現,人類會出現生化危機嗎?
    過去人們總是喜歡把殭屍,歸結為是由人類豐富想像力創造出來的產物,直到大家意識到,早在非洲巫師跳著舞祈禱死者復生之前的數萬年,自然界就已經在製造這種原本被認為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虛構生物了,或許你已經知道,頑皮狗的末世題材遊戲《最後的倖存者》公布之初,除了兩段遊戲預告外,官網上還放置了一段科教片,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泰國熱帶叢林中的「殭屍蟻」,對於這類神奇的生物來說,喜歡收看探索頻道或是BBC紀錄片的小夥伴們大概不會感到陌生
  • 蝸牛像螞蟻?盤點10大模擬螞蟻的動物
    不僅僅人會模擬,動物也會,今天哈好網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自然界成功模擬螞蟻的十種動物,它們模擬螞蟻能有效避免掠食者攻擊
  • 一種能夠控制動物行為的真菌,螞蟻感染之後將變成殭屍螞蟻
    48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存在著這樣一種真菌,它們能夠寄生在動物的體內,然後使動物變為傀儡。如果有動物感染了這種真菌的話,那麼真菌通過釋放化學物質來控制動物的行為直到動物死亡。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真菌是在殭屍螞蟻上發現的。何為殭屍螞蟻呢?
  • 動物的互惠主義、共生主義和寄生主義是什麼?
    下面小埋將介紹一些動物王國中有趣的共生關係的例子。螞蟻以它為食,所以螞蟻會將蚜蟲都趕到一起,以保護它們免受潛在的捕食者的傷害。螞蟻保護了蚜蟲,而蚜蟲為螞蟻提供了營養豐富的「蜜露」。是怕便便砸到樹下的花花草草嗎?如果不是,那它們為什麼冒著被土狼、野狗和其它捕食者吃掉的風險來到地面呢?
  • 動物之最——自然界的NO.1萬萬想不到蝸牛竟然是牙齒最多的動物!
    河南省科技館·HSTM 奇妙的地球——動物之最 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孕育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界,各式各樣的動物為了生存也進化出了自己的特點,人類有金氏世界紀錄,那麼你知道自然界的No.1都是誰嗎?
  • 殭屍螞蟻是由於被寄生真菌控制了行為,但如何控制的至今是個迷
    殭屍話題,我們已經聊了很多了,但大部分我們都在談論,殭屍病毒是不是讓感染的人一直吃「肉」?若人類變成殭屍後,我們該怎麼做?其實除了人之外,其他物種也有可能成為殭屍,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殭屍螞蟻。殭屍螞蟻有別於我們想像中的殭屍,它不會無限渴望吃肉,但是它們總是以奇特的方式死亡。科學家們發現,殭屍螞蟻,基本都是用下顎死死咬住樹葉的中央葉脈,直到死亡都未曾鬆口。
  • 殭屍真的存在嗎?螞蟻和蟑螂,都可能成為現實中的「殭屍」
    殭屍文化,自搬上大熒幕後,受到了大家的喜愛。殭屍文化的精彩之處在於,儘管誇張,但它源於我們的真實生活。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流行文化中的殭屍是狂犬病的產物。事實上,狂犬病毒進化的目標不是人類本身,而是其他哺乳動物,只是因為有的動物的大腦和我們的大腦相似,因此,我們也會被感染。可見,殭屍是真實存在的,而且自然界充滿了殭屍。
  • 自然界五大意想不到的「殺手」,海星、蝸牛齊上榜
    自然界五大意想不到的「殺手」,海星、蝸牛齊上榜第一位:海星信不信由你,很多多少品種的海星都是相稱利害的捕食者,僅管它們的捕食對像平日情形下都是那些行動緩慢的植物,如蝸牛、珊瑚蟲、海綿等。但是它們傍邊卻有一些可以捕捉蝦乃至魚如此可以快速活動的植物。有的居然還可以伸出它們那曲曲折折的兵器期待獵物入網。有的海星滿身都長滿了小鉤,可以像捕蠅紙那樣捕捉獵物。
  • 殭屍螞蟻到底是什麼生物?它能咬人並傳染人嗎?
    雖然殭屍不存在,但是,「殭屍螞蟻」確實真真切切存在的,不過,殭屍螞蟻並不是螞蟻的一種,而是特指一些被寄生真菌感染之後的螞蟻。那麼,殭屍螞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些殭屍螞蟻會不會咬人並將人感染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去哪裡找蝸牛?蝸牛是怎麼產卵的?你知道嗎
    蝸牛,是一種我們非常常見的動物,它的特點非常明顯:爬行速度很慢,擁有一個大大的殼。就像歌詞裡唱的:重重的殼裹著輕輕地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蝸牛的身上,長著一對觸角,一對眼睛,當它的眼睛或者觸角碰到障礙物的時候,蝸牛會改變自己的前進路線或者把身體縮到殼裡,這是它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我們看到的蝸牛的殼多數都是右旋的,左旋蝸牛十分少見。
  • 被殭屍蝸牛咬傷了怎麼辦?它們竟然能控制蝸牛大腦,網友:噁心!
    除了自然界這些常見的品種以外,還有很多奇怪的物種,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這也不奇怪,畢竟自然界包羅萬千,各種各樣的離奇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那麼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下面這個物種,它的名字叫殭屍蝸牛。很多人提出了疑惑,殭屍蝸牛是啥呢?沒聽說過,是不是,其實就連小編也沒有聽說過幾次。
  • 動物界十大最勤勞生物,你都知道嗎?
    動物界十大最勤勞生物,你都知道嗎?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人致富的鋪路石,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而對於動物也是如此,下面小編帶您去了解一下這些勤勞又有毅力的動物們吧。河狸大自然最傑出的土木工程師之一河狸是河狸科、河狸屬的動物。頭短鈍,眼小,頸短,四肢短寬,前肢短,足小、具強爪,後肢粗壯有力,尾大、扁平。河狸夜間活動,白天很少出洞,善遊泳和潛水,不冬眠,自衛能力很弱,膽小,喜食多種植物的嫩枝、樹皮、樹根。河狸是動物世界中勤勞工作的一員,莉斯說:「它們通過使用樹枝和泥土能夠築造出河壩,從而改變河流方向。」
  • 真的有「殭屍」嗎?科學家:它們能製造「殭屍」,禍害整個族群!
    文/冰辰說起「殭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畢竟在十幾年前「殭屍電影」真的太多了。在影片中的「殭屍」是一種已經死去的人,變成了無意識,只會攻擊的生物。對於這種充滿科幻、神秘的事情,很多人非常喜愛,以至於大家都存在一個問題:這個世上存在「殭屍」嗎?
  • 把動物變成殭屍的5個寄生蟲
    像殭屍一樣,這些受感染的動物表現出異常的行為,因為寄生蟲控制了它們的神經系統,它們才真的是恐怖動物。盤點5種寄生蟲動物是怎麼把宿主變成殭屍的,過程都是相當可怕的。殭屍蟻菌這張照片顯示了一隻殭屍螞蟻與操縱大腦的真菌(麥草單翅蟲)在螞蟻腦中成長 麥草真菌被稱為殭屍螞蟻真菌因為它們改變了螞蟻和其他昆蟲的行為。被寄生蟲感染的螞蟻表現出不正常的行為,比如隨意走動和摔倒。寄生真菌生長在螞蟻的體內和大腦中,影響肌肉運動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