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2020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中東與非洲的蝗災肆虐、持續4個月的澳洲山火、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
據統計,每天都有幾十種物種滅絕,可能有100萬種物種處於滅亡的威脅中。
保護地球是我們全人類最艱巨的一項共同任務。
願明天少一份傷害,多一份愛護行動……
人類歷史上已知唯一滅絕的
犬科動物
南極狼,是生活在世界最南端的犬科動物,也是人類歷史上已知唯一滅絕的犬科動物,毛色會隨著季節變化。1876年滅絕,滅絕原因:人類捕殺,環境破壞。
18世紀歐洲人剛開發這裡時,認為它是養羊業的威脅,開始大批捕殺。從達爾文1833年命名到滅絕,不到半個世紀。
曾經的中國淡水之王
白鱘,又名象魚、中華匙吻鱘,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出現于于白堊紀早期,是兇猛的淡水捕食動物。2019年滅絕。滅絕原因:環境惡化。
長江白鱘,曾經的「中國淡水之王」,長江的霸主,四川漁民有諺語:「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黃排(胭脂魚)大了不像樣」。如今這三種魚都成了珍稀物種。
由於水質的破壞和輪船的增多,最終在長江失去了蹤影。
被人類滅絕的最小和最大的虎
峇里虎,主要分布在印尼峇里島北部的熱帶雨林,是現代虎中最小的一種,1937年滅絕。滅絕原因:人類捕殺。
新疆虎,曾經是世界第三大虎,1979年公認滅絕。滅絕原因:環境破壞,人類捕殺。
峇里虎和新疆虎分別是被人類滅絕的最小和最大的虎。
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
袋狼,咬合力強勁,曾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草原等地,1936年滅絕。滅絕原因:人類捕殺。
袋狼的嘴巴可以張開到180度,在歐洲移民開發大洋洲後,為了保護當地養羊業,開始大量捕殺,最後使袋狼僅僅分布在塔斯馬尼亞島。
除此之外,還有旅鴿,大海牛等動物也是沒能逃過人類的捕殺。
旅鴿,鴿形目鳩鴿科,曾經是北美地區的常見鳥類,數量達幾十億隻,1914年滅絕。滅絕原因:人類捕殺。
大海牛,體長可達十米,體重接近10噸,曾被作為北極探險隊員的重要食物來源,1768年滅絕,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27年。滅絕原因:人類捕殺,食物短缺。
掃描左方二維碼
為逝去的野生動物作畫
看過這些已經滅絕的
大大小小的動物
心痛不已
今天讓我們一起
大聲呼籲
對於現有的物種
可以不愛
但請不要傷害
不要讓未曾遇見
已成離別的悲劇重演
!!!
來 源:人民日報 看看社保
編 輯:張彥欣 連椿蜚
責 編:葉瑞東
監 審:王鵬飛
總 監 審:郭海龍
轉載請註明:美麗張北
原標題:《沉思|世界地球日,看看那些已消失的動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