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一年恐虧472億 「鉀肥之王」*ST鹽湖或成A股虧損王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聲「驚雷」讓眾多投資者忐忑不安!

一家上市公司的一紙業績預告,似乎提前奠定了公司2019年A股「虧損王」的地位。

1月11日晚間,*ST鹽湖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虧損432億元-47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15.51元-16.94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86.20億元。同日,ST鹽湖發布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的第一次風險提示性公告。

對於虧損的原因,公告解釋稱公司報告期對業績造成主要虧損的原因是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初步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此事項屬非經常性損益。

報告期子公司藍科鋰業碳酸鋰生產穩定,產量1.13萬噸,上年產量1.1萬噸;銷量1.13萬噸與去年持平。2019年碳酸鋰平均價格較上年同期降幅27.40%,主要原因,一是受國家新能源企業補貼政策影響;二是因藍科鋰業2萬噸項目資金需求,為了確保隨產隨銷,保證資金及時收回,對提貨達到一定量的客戶進行了折扣。藍科鋰業2萬噸碳酸鋰項目部分裝置已投入運行,正按計劃加緊項目建設。

2019年10月16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西寧中院」或「法院」)裁定受理了對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鎂業」)、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化工」)的破產重整案,故公司僅將該兩子公司2019年1-10月份的財務數據納入合併範圍,其中鹽湖鎂業1-10月虧損約31億元,海納化工1-10月虧損約8億元。化工分公司因受天然氣供給影響,2019年全年虧損約8.6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ST鹽湖隸屬於青海省國資委,是青海省大型的國有上市企業。得益於察爾汗湖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ST鹽湖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氯化鉀生產企業。*ST鹽湖主營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始建於1958年,1997年於深交所上市。ST鹽湖主要業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其中,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78億元,同比增長22.55%;淨利潤-5.04億元,同比增長58.49%。報告期公司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鹽湖海納PVC一體化項目、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其中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虧損約4.75億元,鹽湖海納PVC一體化項目虧損約6.61億元,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虧損約26.9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ST鹽湖2017年、2018年也連續巨虧,分別虧損41.59億和34.47億。由於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若2019年最終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公司將暫停上市。對於巨額虧損,據第一財經報導,*ST鹽湖方面回應稱主要是重整造成的,接下來可能就要面臨暫停上市,但一年後仍有機會恢復上市。

來源:和訊網

相關焦點

  • 預虧超400億!「鉀肥之王」變身A股「虧損王」,ST鹽湖或被暫停上市
    來源:國際金融報近日,素有「鉀肥之王」稱號的國內最大鉀肥生產企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鹽湖」)發布公告稱,因2019年年度業績預計存在大額虧損,公司股票以及衍生品種可能將被實施停牌。
  • 連續三年虧損 昔日鉀肥之王ST鹽湖將暫停上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連續三年虧損,昔日鉀肥之王ST鹽湖將暫停上市5月20日晚間,深交所發布公告稱,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鹽湖」,000792)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連續為負值
  • 海能投顧:ST鹽湖虧出A股新高度 澳洲大火損失不到其一半
    1月11日晚間,鹽湖股份發布年報業績報告稱,公司預計2019年淨虧損約432億元至472億元,相比於2018年淨虧損34.5億元大幅增加。去年虧34.5億元,今年虧損432億-472億,這完全不是什麼大幅增加,而是成十倍的增加。
  • 青海國資30億元兜底虧損資產包 *ST鹽湖2019年預計虧損 未來有望...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作者:張玉潔1月11日晚間,*ST鹽湖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虧損432億元-472億元。而2018年,公司全年虧損金額為34.47億元。公告披露了*ST鹽湖2019年整體生產情況,「鉀肥之王」冠冕仍在:主業氯化鉀生產持續穩定,產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氯化鉀產量563萬噸,上年產量483萬噸;報告期銷量453萬噸,上年銷量468.8萬噸,銷售價格同比有所上升。子公司藍科鋰業碳酸鋰生產穩定,產量1.13萬噸,上年產量1.1萬噸;銷量1.13萬噸與去年持平。
  • ST鹽湖上半年預盈超13億元:剝離虧損資產後恢復盈利能力
    對於業績大幅增長,ST鹽湖方面表示,公司通過司法重整將虧損資產綜合利用一二期、子公司鹽湖鎂業、子公司海納化工處置剝離,公司恢復盈利能力,財務狀況得到根本改善。ST鹽湖始建於1958年,於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國企,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ST鹽湖主要業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其中,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
  • 鹽湖股份374億投資被指風險巨大 恐成吞噬現金無底洞
    鹽湖股份374億投資被指風險巨大 恐成吞噬現金無底洞   【財經網專稿】記者 杜鵬  近年來鹽湖股份
  • ...我都不知道中國公司這麼能虧|循環經濟|*st鹽湖|澳大利亞_財經|...
    李彥宏挨了那麼多罵,2018年百度才賺了200多億,遠在青海的*ST鹽湖一把虧掉了百度兩年的淨利潤。控制了中國83%的鉀肥資源,毛利率74%,青海國資背景的*ST鹽湖,曾經是市值千億的大白馬。去年9月30日,格爾木實業因為*ST鹽湖欠了他們430萬一直不還,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ST鹽湖破產重組的申請,法院受理了。
  • 連續三年虧損,*ST鹽湖5月22日起暫停上市
    2019年,*ST鹽湖虧損了467億元,成為A股「虧損王」。而該股目前總市值為480億元,也就是說一年就幾乎虧掉了整個上市公司。2019年報顯示,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主要是在處置控股子公司鹽湖鎂業和海納化工相關資產包時,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予以變現處置。因處置上述資產包預計產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
  • 2020年,中國企業虧損榜單發布,拼多多如約上榜,青海鹽湖登頂
    都說成功是失敗之母,或許也正是這個意思。根據《財富》雜誌發布的500強虧損榜單,此次國內企業位居虧損榜首的公司是青海鹽湖公司,年度虧損達到百億規模,年虧損額度為458.6億元人民幣,折合下來,每天這個公司的虧損額,就達到了1.2億,超過了前首富王健林頂下來的小目標。
  • 往日的「虧損王」美團,強勢歸來!阿里和騰訊的強敵即將到來?
    尤其是餐飲外賣業務到現如今更是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也是達到了87億筆,同比去年增加36.4%。值得我們大家注意的是,它全年淨利達到了47億元,而在2018年的同期,這個數字為虧損的1154.93億。這也是美團在這幾年以來首次實現盈利,美團在前幾年一直虧錢,一直被調侃成虧損王,就在今年的它,順利摘掉了「虧損王」的帽子,也將這一年,評價為「成立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 沒有澳洲這場大火 我都不知道中國公司這麼能虧
    李彥宏挨了那麼多罵,2018年百度才賺了200多億,遠在青海的*ST鹽湖一把虧掉了百度兩年的淨利潤。控制了中國83%的鉀肥資源,毛利率74%,青海國資背景的*ST鹽湖,曾經是市值千億的大白馬。去年9月30日,格爾木實業因為*ST鹽湖欠了他們430萬一直不還,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ST鹽湖破產重組的申請,法院受理了。
  • 財富500強虧損公司排行榜:青海鹽湖巨虧458億,愛奇藝虧103億
    財富中文網於北京時間7月27日發布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 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中共計有15家上市公司未能盈利,虧損總額約807億元。居虧損榜首位的是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虧損額超過458億元。
  • 《長城》被外媒報導虧損5億人民幣,成2017年度電影最虧TOP4
    《長城》這部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傳奇影業、環球影業聯合出品,不僅以10億人民幣投資創下中國影史投資最巨大電影的紀錄,在今天美國新聞網站「DEADLINE」報導中,它又以巨額虧損7450萬美元(折合近5億人民幣),登上了2017年度最虧電影的TOP5排行榜。
  • 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風光景致,絕不會比「茶卡」遜色
    網友:中國最大的鹽湖在哪裡?我:青海茶卡鹽湖。不,中國最大的鹽湖不是有「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而是面積約5856平方千米的察爾汗鹽湖!抖音的火爆,帶火了好多個網紅景點!青海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被譽為「天空之鏡」,被《國家地理》雜誌選為「人生55處可去之地」之一。是的,茶卡很漂亮,鹽湖城附近的群山終年積雪,雪山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壯麗的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風光。然而它並不是最大的,茶卡鹽湖總面積105平方千米,呈橢圓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
  • 鹽湖股份:2018年年度報告
    由於產業鏈的特性,上下遊裝置環環相扣,互相制約,建設期延長、工程建設管理費和資本化利息增加,整體負荷提升較慢,現大部分裝置均已轉固,工資、折舊、利息等費用進入經營成本,大部分裝置高進低出,對項目整體效益造成較大影響,2018年虧損47.2億。
  • 又一「鞋王」落敗,一年虧5000萬,五年市值跌了82%
    在巔峰時期,紅蜻蜓的全國門店有4000多家,是名副其實的「鞋王」,可惜的是在發展中也逐漸由繁華走向了衰敗,目前的市值僅不到40億元,5年時間跌了82%,而從近兩年的業績上來看,紅蜻蜓的表現也並不太理想。
  • 察爾汗鹽湖,中國最大的天空之鏡,是茶卡鹽湖的56倍
    談到「天空之鏡」,許多人都會想到茶卡鹽湖,如一塊巨大而精緻的湖面,鑲嵌於大地之上,映出世間萬物,但是向青海深處走去,有一個更大的湖面,它是中國第二大的鹽湖,面積僅次於烏尤尼鹽湖,是茶卡鹽湖的56倍,也是察爾汗鹽湖。
  • 鄧氏魚:青面鋼牙的泥盆紀之王
    在3.8億年前的海洋中,生活著一種青面獠牙的巨型食肉魚類,它就是鄧氏魚。作為最著名的古生代大殺器,鄧氏魚以其粗壯的身體和兇悍的外形成為當之無愧的「泥盆紀之王」。 鄧氏魚:青面鋼牙的泥盆紀之王 在恐龍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過許多超級掠食者
  • ...公司也成「韭菜」!28家一季報首虧,都與炒股有關,最多虧掉1.68億
    不僅受疫情影響,還被炒股拖累,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預告首虧。一季度業績預告披露已經結束,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普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幸的是,還有公司遭受「二重傷害」,炒股出現虧損,導致業績進一步惡化。據券商中國記者對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不完全統計,有2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首虧,股票大幅下跌是業績轉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 從模特到「王」的女人,一部勵志、封王、緋聞的年度大戲
    如涵控股也將在資本市場落下帷幕,只是上市才一年有餘,就擬私有化退市,不免讓人唏噓。畢竟它是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而且是阿里巴巴唯一參投的MCN機構,這麼好的噱頭和資源,為何不讓劇情再飛一會?如果不是導演拍不下去了,就是跟虧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