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中國的鋰電之戰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歐洲與中國的鋰電之戰

小花姐姐 發表於 2020-12-02 15:46:41

思緒中對於歐洲的最美描繪總是停留在電影中呈現的中世紀大陸,浩浩蕩蕩騎士隊伍列隊行走在荒原之上,整齊的馬蹄聲與盔甲的摩擦聲在寂寥間的天際顯得格外深遠。

中世紀的騎士文化已離我們很遠,但歐洲大陸如今的一舉一動卻總是牽動著我們,特別是汽車工業,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地區國家和以歐盟為主導的歐洲國家,如同兩支浩大的騎士軍團,形成兩極之勢,正在向各自慢慢逼近。

地位靠實力捍衛

本以為具備先發優勢的中國,竟在悄無聲息中失去了蟬聯五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世界第一的位置。歐洲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當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

原本以為,守舊且固化的歐洲人不會為了純電動車「竟折腰」,看來預測錯誤,在歐盟各家聯合大力補貼以及充電樁等基礎硬體的快速布局之下,歐洲民眾紛紛「倒戈」純電動車。2020年,即便是疫情肆意背景之下,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異常生機盎然,行業分析師都用上了「不符合邏輯式的上升」,來概括歐洲市場銷量的異軍突起。

此刻的歐洲市場正在以同比上升52%,銷量40.33萬輛的速度直接衝到世界第一,而在中國市場,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比下滑44%至33.5萬輛,1月-6月國內新能源純電市場銷量月30.4萬輛,同比下降39.2%。

數據不作假,歐洲市場已然成為了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最大威脅,而野心勃勃的歐洲也信心十足地拋出了其遠大目標,「到203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部汽車銷量的20%」。

歐洲電動車的激增,到底是因為歐盟在減少碳排放量的路上的「心意已決」,還是車企們真的等來了純電車型的「春天」,至今沒有明確的回答,但唯有一點可以肯定,純電車型的增加,讓歐洲市場對於電池的需要度越來越高,中國作為目前鋰電池最大生產國和最大出口國,歐洲和中國的這筆生意似乎做定了。

可故事往往如此曲折多變才更好玩。

近日,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希望到2025年,歐盟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而不需要依賴進口。」塞夫科維奇預計,到2025年歐洲工廠將至少為6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自建電池工廠,不需要依賴進口,我們似乎又再一次看到了「航海民族」骨子裡的不羈,他們決心自己開疆擴土。

然而,想要擺脫進口,歐洲也許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手。

中國「壟斷」

面對紛繁的電池市場,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鋰電池。相對於其他產品,鋰電池含有易獲得、高能量密度、低放電率和長壽命周期等優勢,在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型以來,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普及也隨之水漲船高。

從前十大鋰電池企業市場份額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比克動力均榜上有名。全球十大鋰電池生產企業,中國就佔據6家,而名列頭部的寧德時代、比亞迪更是常常與松下,LG一決冠軍寶座。毫不誇張的說,在鋰電池行業,中國企業早已形成「壟斷」之勢。

在面對新能源純電車型日趨普及化的當下,中國鋰電池的出口量自然不在少數,光憑這一點,歐洲是想要在4年之後完成「不需要依賴進口」,恐怕此目標有些困難。

在網上找到的有一張有關鋰礦資源分布圖很有意思,根據2019年中國鋰業公布的相關信息,全球目前查明的鋰礦資源總量約6,200萬噸,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亞,歐洲國家幾乎沒有。

可如果想要大規模的快速生產鋰電池,那把握鋰礦,握緊原材料也是重點之一。中國鋰礦的含量居中,約為450萬噸,但是一直講究先發制人的中國生意人,又怎麼會錯過「發財致富」好時機。

做全球生意的中國商人,早早就為鋰礦資源做了「先行一步」的鋪墊。據了解,中國已經掌握了全球一半的鋰礦資源。

「買買買,只有用錢可以買的,都不是問題。」這句話的確實用。2018年5月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約人258.93億元)買下智利鋰礦SQM23.77%的股權,成為SQM公司第二大股東;2019年9月寧德時代斥資5500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鋰礦公司皮爾巴拉礦業公司8.5%股份;贛鋒鋰業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鋰供應商,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目前擁有位於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及愛爾蘭等地的6個優質鋰資源的股權。

不僅如此,在中國市場,大大小小的鋰業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和拓展海外鋰資源市場。有行業分析師還打趣到,在不久的未來,全球鋰業前三甲企業,都會被中國企業慢慢收購掉。

或許中國才是野心勃勃的主兒,」航海民族「的船至今沒有駛出港口,我們卻已經在全球的各角插遍國旗。

歐洲的自我依賴

即便優勢的天平一直傾向中國,但歐洲市場還是決心搏一把。

目前歐洲已有四家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分別是瑞典Northvolt、英國Britishvolt、挪威Freyr、法國Verkor。在建的工廠有15家,分別是瑞典公司Northvolt瑞典但德國工廠,寧德時代德國工廠以及韓國SK Innovation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廠。

馬斯克近日也表示,特斯拉在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工廠,預計每年將生產超過100GWh的電池。而未來,該電池工廠的產能可能提升到每年200甚至250GWh。

作為特斯拉車型最重要的銷量市場,特斯拉對於歐洲自然重視有加。不僅要在歐洲建立最大的電池工廠,還要為歐洲市場設計一款「因地制宜」的歐洲緊湊型車型,屆時柏林工廠將會為其提供充足的電池支持,而本土化的車型也將為歐洲市場帶來更為性價比的車型。

有數據分析認為,如果歐洲大陸上的15家在建電池廠投入正常,在2023年,歐洲鋰電池年產能將達198GWh(目前年產能約為18GWh)。

如今看來,2019年歐盟七個成員國(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波蘭、芬蘭和瑞典)同意提供32億歐元,支持歐洲範圍內鋰離子電池的研究的項目已經駛入正規。在和外國電池廠家的抗衡中,歐洲鋰電池的優越性,也或將隨著時間慢慢顯現出來。

在2020年9月發起歐洲工業原料聯盟(ERMA)計劃中,歐盟也明確指出,會將鋰電池的研究重心放在稀土等金屬原材料上,重塑多達30種關鍵原材料供應鏈,提高原材料從採礦到廢物回收的能力,以建立歐盟完整的原材料供應鏈,助推歐盟數位化和綠色轉型,從而促進歐盟電池的自產自足。

不得不承認,比較國內企業豪氣的「買買買」,歐洲國家把重點放在了研究和未來發展,也許時間規劃較為長遠,但可持續發展畢竟依舊是前進的根本。

這場有關電池的排位賽,終於找齊了對方,歐洲正在努力躋身「第三極」,和時間賽跑,和機會為伍。

也許是疫情,改變了歐洲原本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度的規劃,到此,故事似乎要進入一個嶄新的篇章,浩浩蕩蕩的行軍隊伍終於在某個交匯點上相遇,雖然這必將是一齣好戲,但還是希望不要成為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說的一句話,「我自己預測,今年整個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中國,而中國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將被歐洲搶走。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應該「起了個大早,但是趕了個晚集。」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鋰電企業的出海邏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想要在歐洲大展拳腳自然離不開其背後供應鏈的支持,中國鋰電供應鏈企業跟隨出海成為必然趨勢。2020年歐洲電氣化加速,一批具備「走出去」實力的中國鋰電企業相繼在歐洲建廠布局,帶動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出海。
  • 諾德股份將見證中國鋰電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摘要 諾德股份作為高工鋰電十周年慶典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冠名贊助商,將見證中國鋰電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2019年,動力電池產業跌宕起伏,面對產業的暗流湧動與市場的寒潮驟雨,鋰電企業仍然保持逆流勇進的勇氣,砥礪前行,向世界展示著鋰電行業向上的「中國力量」。 2020年,在新冠疫情打擊下,鋰電企業整體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生存挑戰,但逐步走出疫情影響之後,下半年國內鋰電市場恢復增長,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加速出海布局,進一步顯示了中國鋰電產業鏈的競爭實力。
  • 歐洲市場成為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投資熱土
    歐洲市場成為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投資熱土。進入2020年,越來越多中國鋰電材料企業前往歐洲建廠。優質的下遊市場與巨額的電池需求缺口,歐洲鋰電池市場成為各方勢力的必爭之地。中國鋰電企業在出海布局歐洲上也有很強的積極性,國軒高科、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微宏動力亦將布局歐洲放入未來規劃中。
  • 深度|疫情不改高端鋰電銅箔長期確定性!【國金石化&鋰電】
    行業觀點:  行業觀點  疫情不改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長期趨勢,中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隨著國家加大新基建的政策決心,我們認為中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長非常值得期待,於此同時歐洲國家1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不乏亮眼之處,顯示新能源汽車需求長期增長邏輯穩固,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核心部件高端鋰電銅箔供給從長期來看供求格局好
  • 天能鋰電新紀元丨中國鋰電產業總裁私享會成功舉辦,釋放三大重要...
    與會嘉賓圍繞「鋰電標準化,安全性提升和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新國標的落地執行和產業智能化發展」等議題,就如何提高中國鋰電產業的發展競爭力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系列高效務實的新理念、新方案、新舉措,致力於推動中國鋰電產業更好、更快、更務實發展。儘管會議前後進行時間不足三小時,卻頗有風向標意味。
  • 中國動力電池登陸歐洲舞臺
    打開APP 中國動力電池登陸歐洲舞臺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6:01:39 歐洲電氣化進程加速,中國動力電池登陸歐洲舞臺。 外媒報導稱,荷蘭公共運輸運營商RET Rotterdam再次向荷蘭客車製造商VDL Bus & Coach下達35-50輛純電動客車的訂單,後者將於2021年交付。 據悉,這批純電動客車將搭載寧德時代生產的基於CTP技術的全新LFP動力電池系統,電池容量為350kWh。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寧德時代打響國內鋰電專利戰「第...
    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索賠1.2億 中國鋰電專利戰一觸即發星源材質擬向歐洲動力電池新銳供應鋰電隔膜星源材質18日午間發布公告,公司與Northvolt AB擬建立動力鋰電池隔膜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配合Northvolt的產能釋放計劃,可分別從常州工廠及將來可能新建的歐洲工廠向Northvolt供應鋰離子電池隔膜用品,預計總投資金額不超過20億元。
  • 三元鋰電,PEEK!比利時兩大化工巨頭接連對科創板企業舉起「專利...
    比利時兩大化工巨頭同時向科創板企業「開槍」,反映出當下歐洲企業與中國企業競爭呈現日益激烈的趨勢。 與美國對中國關鍵產業直接祭出「技術封鎖」不同,歐洲對中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雖然也有微詞,但目前來看,表現還相對溫和。
  • 12V鋰電替換鉛酸的路徑
    ,但是還有一個方面其實是48V系統的替代品,12V鋰電做中混的這塊給漏掉了。圖1 HEV鋰電的鋰電整個替換的緣由主要是為了回收方面的環保,歐洲的環保法規,2019年,歐盟委員準備的環保提案,主要針對未來產品不使用四種電池鉛化合物(一氧化鉛,四氧化鉛,五氧化二鉛五氧化二硫酸和四氧化三鉛硫酸鹽)。
  • 「電動車鋰電池全球領導者」的鋰電夢想啟示錄
    10月23日,2021年中國電動車鋰電夥伴大會暨星恆品牌戰略發布會在安徽滁州舉行。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動車鋰電池及全球電動輕型車鋰電池研發/製造龍頭企業,星恆電源舉行的這場品牌戰略發布會,到底傳遞了哪些消息,又為動力鋰電行業帶來哪些啟示?
  • 什麼是鋰電用銅箔,鋰電銅箔分析
    鋰電銅箔價格分析。鋰電銅箔作為鋰電池負極集流體,佔鋰電池成本的5%-8%,是一款重要的鋰電材料。目前,8μm鋰電銅箔在數碼鋰電和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新一輪的進入者為迅速佔領市場,價格戰廝殺正酣。 什麼是鋰電用銅箔?
  • 得歐洲者得天下,現在是中國企業進軍歐洲的黃金時刻
    並且,總體上看,歐洲是有點「老化」了,他們的優勢還是在工業領域,在主導未來發展的信息技術、網際網路領域,乏善可陳。在半導體領域,歐洲的存在感也比較弱。中美之間的經濟聯繫趨弱,中歐之間的經濟聯繫將增強。面對一個強大的歐洲,中國已經跟幾十年前很不一樣了。雙邊開放市場之後,不再僅僅是歐洲企業來搶奪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將大批量登陸歐洲市場。
  • 2021中國(北京)國際鋰電技術裝備展覽會
    [摘要]2021中國(北京)國際鋰電技術裝備展覽會將於2021年6月26-28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鋰電展是CEE旗下重要的主題展之一,將集中展示鋰電行業的最新產品與技術。 為了更好的推動鋰電行業的發展,在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21中國(北京)國際鋰電技術裝備展覽會將於2021年6月26~28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 2021年中國鋰電銅箔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數據顯示,2019年動力電池用鋰電銅箔出貨量為6.0萬噸,超過數碼電池領域需求量,在中國鋰電銅箔總出貨量中的佔比超過50%,是中國鋰電銅箔市場最大的應用領域。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十三五」期間,隨著通訊電子、消費電子等下遊領域需求增長的刺激,2015-2018年間,中國PCB產值增速明顯高於全球PCB行業增速,2018年中國PCB產值達到327.0億美元。
  • 2018年中國鋰電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排名
    2018年中國鋰電三元正極材料市場規模達263億元,同比增長52.9%;出貨量13.68萬噸,同比增長57%。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鋰電三元正極材料市場規模達263億元,同比增長52.9%;出貨量13.68萬噸,同比增長57%。
  • 2019年中國鋰電銅箔行業及細分市場產量分析及預測(圖)
    其中,鋰電銅箔由於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質地較軟、製造技術較成熟、成本優勢突出等特點,因而成為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的首選。2018年我國鋰電銅箔產量超過9萬噸,預計2019年中國鋰電銅箔產量為11.62萬噸,未來幾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受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將帶動中國鋰電銅箔市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GGII預計,到2020年中國鋰電銅箔產量將達14.85萬噸。
  • 鋰電萬裡行湖南篇——第四站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M整合了鋰電產業鏈的上下遊企業,開啟「SMM乘風破浪鋰電萬裡行」考察團第三站——湖南,與行業大佬一起進行實地考察中國鋰電產業原料企業生產情況,謀求更精準、更深度的合作,創造更有效、更持續的交流。第四站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發聲今日,SMM與考察團成員來到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利鋰電總經理劉輝等領導表示熱烈歡迎並進行了接待。首先,海利鋰電詳細介紹了公司的業務發展情況。
  • 天能鋰電新紀元丨牽手SAFT一周年,公布安全鋰電新技術
    在天能帥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際,天能鋰電以全新形象亮相中國浙江國際自行車新能源電動車展覽會,新技術、新產品引人注目。2020年10月12日,第四十一屆中國浙江國際自行車新能源電動車展覽會在浙江義烏盛大啟幕。
  • 全球領先 星耀未來 | 2021年中國電動車鋰電夥伴大會暨星恆品牌...
    (10月23日,安徽滁州)全球領先 星耀未來——2021年中國電動車鋰電夥伴大會暨星恆品牌戰略發布會10月23日於滁州喜來登酒店盛大舉行。滁州市委書記張祥安攜相關領導班子、中國自行車協會領導、各地方自行車行業協會領導、電動自行車行業上下遊企業代表、媒體代表以及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恆電源」)董事長馮笑攜公司高管等近兩百人共襄盛舉,共同見證了星恆電源全新的品牌戰略發布、中國電動車鋰電夥伴行動倡議以及星恆電源新一代鋰電池技術「超鋰S7」、全新服務計劃的發布,同賀星恆電源第1600萬組鋰電池下線。
  • 【年終盤點】2019鋰電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企業
    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中國鋰電行業近幾年取得了優異成績。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發布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2.2 GWh,同比增長9.3%。前十家動力電池裝機量,共計54.64GWh,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佔比高達87.9%,較2018年前十名廠商裝機總量增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