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俺家的固體雙氧水顆粒是把一個雙氧水溶液通過「高新技術」手段變成了固體,因此當固體雙氧水再溶解回到水裡時(這裡的水指的是實驗室級別的純淨水,不能含有雜質,不能含有還原性物質,尤其不能含有金屬離子)固體雙氧水會發生物理變化,即固體顆粒再溶解變回到液體雙氧水就是又變回到雙氧水溶液了,這個過程只有少量雙氧水會發生化學反應分解放出氧氣,我們看到的現象是顆粒放入水中冒泡不劇烈時間也不長,幾分鐘就會安靜了,幾乎不再冒泡放氧氣。
然後會看到燒杯底部逐漸生成一層不同折光率的液體層,溶液是分層的。這一層就是雙氧水溶液層,純水狀態下不分解不產生氧氣,穩定!
既然液體雙氧水變固體雙氧水是一個物理過程,那麼固體再變回液體也應該是一個物理溶解過程而不應該是一個化學的分解過程,分解過程是一直要發生化學反應雙氧水持續分解的。
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說明俺家產品「有技術」做得好,穩定,是一個正反可逆的生產過程。
無論雙氧水是什麼狀態(液體或者固體)我們首先要用的是雙氧水而不是雙氧水的分解產物,雙氧水的分解產物氧氣是需要用的時候才用的。
第二,俺家固體雙氧水是偏中性pH,不像過碳那樣是個強鹼pH值在10以上,所以俺家的固體雙氧水不是沒有「技術含量」遭我「鄙視」的超級便宜的「過碳」,是葫蘆裡裝上了雙氧水,嗯嗯,對,俺家葫蘆裡賣的就是雙氧水!
這個偏中性pH值,讓俺家「過碳」具備了更好的環境兼容性,怎麼用都不會引起環境變化,可以「牽強」地解釋為無刺激,不應激,魚蝦蟹更舒坦吧,否則魚蝦蟹進入到一個強鹼環境裡吸氧那可是冒著生命危險了。另外,這個偏中性pH值也具備了更好的化學穩定性,不會稍微遇到點酸呀、鹼呀就開始不安分起來,安全穩定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第三,俺家固體雙氧水的氧化還原電位ORP在200左右。大家看慣了1000+的氧化劑,也別看不起這200的呀,畢竟這就是個雙氧水,想讓它氧化活性逆天也不可能,鞭炮咋整也變不成飛彈對吧,所以咱不跟別人比,咱跟自己比,過碳的ORP50左右,普通液體雙氧水的ORP70左右,俺家200的固體雙氧水的氧化活性已經高於普通雙氧水3-4倍了,還要咋滴?一抵三,這可是可以比拼的硬指標,看得見摸得著。
俺們東家就是棒!玩氧化劑不在氧化活性上做文章不時刻想著如何提高氧化劑的氧化活性那還混個啥,對吧?東家這回不炒我了吧?
最後再總結一下俺家的這個愛了的固體雙氧水:
能看到穩定的雙氧水溶液層
偏中性pH值,無應激反應
三倍於雙氧水的氧化活性
其實吧,再吹,再好,它也就是個雙氧水,哦,固體的,啥體的它還是個雙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