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低溫餘熱回收系統」併網發電成功 節能創效近1億元

2021-01-15 儀器網

餘熱發電是利用生產過程中多餘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餘熱發電不僅節能,還有利於環境保護。餘熱發電的重要設備是餘熱鍋爐。它利用廢氣、 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熱源,生產蒸汽用於發電。由於工質溫度不高,故鍋爐體積大,耗用金屬多。用於發電的餘熱主要有:高溫煙氣餘熱,化學反應餘熱,廢氣、廢液餘熱,低溫餘熱(低於200℃)等。此外,還有用多餘壓差發電的;例如,高爐煤氣在爐頂壓力較高,可先經膨脹汽輪發電機繼發電後再送煤氣用戶使用。

餘熱的回收利用途徑很多。一般說來,綜合利用餘熱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第三是間接利用(產生蒸汽用來發電)。如鋼鐵工業:鋼鐵廠中的焦爐。目前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具有各種不同規格的大小焦爐50多座,除了上海寶鋼的工業化水平達到了國際水平,其餘廠家能耗水平都很高,大有潛力可挖。煉鋼廠中的轉爐煙氣發電,發電系統,可配置發電量為3000Kw的電站80座。煉鋼廠中的電熔爐,現如今全國有20多座,其中65噸級可發電量在5000Kw/座以上。

近期,遼陽石化公司全新改造低溫餘熱回收系統,一次併網發電成功,且實現每小時發電2800千瓦時。系統回收芳烴線對二甲苯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低溫熱能,不僅可以用於全年發電、冬季供暖、工藝裝置製冷,還能節約大量燃煤、減少排放,同時有效破解對二甲苯裝置夏季高溫運行的瓶頸問題,打造出化工裝置節能降耗、低碳環保、安全經濟運行的綠色鏈條,也為石化企業生產系統節能優化提供了有借鑑意義的全新模式。

新系統投用後,可實現冬季熱能利用率100%,夏季熱能利用率90%以上,該系統每年可節約12萬噸原煤,減排20.5萬噸二氧化碳,節能創效近1億元。

餘熱回收設備應用領域為紡織印染行業定型機和塗層機。熱定型機或塗層機是利用高溫的空氣對紡織物進行乾燥和整理使產品定型。一般熱定型機內生產所需的空氣溫度約為200度左右,同時要不斷引入新鮮空氣並排出汙濁的廢氣。為順利進行生產熱定型機需用風機不斷引入新鮮空氣並排出一部分的廢氣,該廢氣的溫度一般也能達到140到180度左右。該部分廢氣被直接排入大氣中,既浪費了能源又汙染了環境。

廢氣餘熱回收裝置就是提取熱定型機排出的廢氣能量來加熱定型機所需新鮮空氣進氣溫度,達到降低廢氣的排放溫度和節約熱定型機能源的目的。

餘熱回收系統

餘熱是指受歷史、技術、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運的工業企業耗能裝置中,原始設計未被合理利用的顯熱和潛熱。它包括高溫廢氣餘熱、冷卻介質餘熱、廢汽廢水餘熱、高溫產品和爐渣餘熱、化學反應餘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餘熱等。根據調查,各行業的餘熱總資源約佔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餘熱資源約為餘熱總資源的60%。

餘熱回收設備主要有五部分組成:

包括上料部分、整緯器、鏈條、烘箱體及落布卷布裝置。另外有化料系統及油爐加熱系統。

1.上料部分

結構較為簡單,由料槽和軋輥組成,布進入料槽內,帶上化工料,然後經軋輥將多餘的化工料壓榨乾淨。因此,布所帶上的化工料非常均勻,這是獲得高質量定型布的先決條件。

這裡所要注意的是要經常留意軋輥左右兩側的壓力是否一致,否則,壓力小的一側上料較多,而壓力大的一側上料少,布就會出現左右不一致等的質量問題。

2.整緯器

現定型機上所配置的整緯器為Mahlo RFMC94H型光電整緯器,Mahlo光電整緯器上有四套感應器,每套感應器包括發光和感光兩部分,可通過光電效應出布的緯斜。而動作部分採用液壓系統,當緯斜大小的信號傳回控制主板時,控制主板便會發出指令,驅動液壓系統,使曲輥或直輥作相應的角度調整,從而可糾正緯斜。具體是:當布中心與兩邊有差異時,曲輥會動作;而左邊與右邊有差異時,直輥會動作。

3. 鏈條部分

定型機上布的拉幅由鏈條產生。定型機的鏈條由靠近落布處的大功率電機傳動,鏈條上裝有針板,布進入鏈條時,由壓布輪上的毛刷輪將布壓在針板上的小針上,布即可在兩列鏈條的傳動下進入烘箱內。這種定型機的鏈條同別的定型機有所不同,它可以分別控制每段針鋏的拉伸,從而做出好的效果,而有些定型機,不能調節每段針鋏,只能調成長方形或梯形。

4. 烘箱體

定型機一般有八組烘箱,空氣在循環風扇的鼓吹作用下,不斷由星形的噴氣架上的細孔噴在布面上。熱風接觸溼布後,溫度下降而溼度升高,並從星形噴氣架上的大孔排走,經過過濾網,再由熱交換器升溫後不斷循環使用。熱交換器位於過濾網的下方,採用的熱煤體是熱油,熱交換器上具有許多很薄的散熱片可產生高效的熱交換。

5. 落布及卷布裝置

定型機可根據生產需要採用擺布式或卷布式兩種出布方式。兩種方式都是通過電機帶動鏈傳動。當採用卷布方式出布時,對布的張力穩定性要求較高,布需穿過一條由氣唧控制的張力調節導輥。而採用擺布式落布的,布無須經過張力調節輥而改穿一條固定的導輥。

相關焦點

  • 聚燁塔式聚光光伏系統成功併網發電
    原標題:聚燁塔式聚光光伏系統成功併網發電  科技日報訊 (記者段佳)12月16日,河北涿州聚燁光能技術有限公司塔式聚光光伏系統成功併網發電。   聚燁光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慕震介紹,塔式聚光光伏系統是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型太陽能發電技術。
  • 國產最大功率直驅式風電機組批量併網發電
    據湖南在線-湖南日報3月6日報導3月5日,湘電集團湘電風能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我國首批13臺2兆瓦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在大唐漳州六鰲風電場成功併網運行。專家組在嚴格審核試驗數據後當場宣布,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風機穩定性運行試驗標準。
  • 格爾木領跑者項目併網發電近一年 光伏度電成本有望全面低於火電
    2018年12月29日,在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推動下,截至目前國內單體裝機最大(500MW)的光伏領跑者項目於我國青海格爾木正式併網發電(以下稱「格爾木領跑者項目」),該項目上網電價平均為0.316元/千瓦時,低於當地煤電標杆電價0.3247元/千瓦時近1分錢。
  • 東北地區最大水電站白山發電廠2號發電機成功併網發電
    日前,由水電一局維修改造的白山水電站2號發電機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成功併網發電。白山水電站是我國「五五計劃」時期興建的70項重點工程之一,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站,1983年12月30日由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首臺機組2號發電機成功發電,機組運行至今已37年。
  • 冶金工業冷床餘熱回收利用潛力及幾種方式
    由於軋件在冷床上逐步進行冷卻,所以冷床上各段溫度也不同,高溫段溫度可達600-800℃,低溫段溫度為80-100℃,造成熱源不穩定,加之冷床上方常常進行軋件的吊裝工作,冷床餘熱回收存在很大的困難,國內外有關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
  • 奧運鳥巢100kW光伏併網發電系統
    為了體現綠色奧運的理念,無錫尚德電力有限公司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建造了一座100kW光伏併網發電系統。本系統安裝在位於國家體育場(鳥巢)主體建築四周的7個安檢棚的頂部,由於條件限制,每個安檢棚區域設計為一個併網發電單元,就地併網發電。
  • 山西高平1×15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併網發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8月26日上午1×15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發電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正式併入國家電網這標誌著該項目由建設階段全面轉入生產運營階段。1×15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是高平市的重點轉型項目。
  • 力諾電力承建的山東最大工業廠房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2013年12月30日,由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承建的山東最大工業廠房屋頂電站力諾電力山東集團時風20MW屋頂光伏電站經過緊張的施工建設,全部併網發電。        時風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農用車生產企業,近幾年,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發展新能源產業,公司於2008年上馬電動汽車生產線,2011年,公司申報的雙電機獨立車輪驅動系統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並通過了國家科技部專家組驗收。
  • 太陽能光伏併網發電系統原理
    太陽能併網發電系統通過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不經過蓄電池儲能,直接通過併網逆變器,把電能送上電網。太陽能併網發電代表了太陽能電源的發展方向,是21世紀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術。
  • 光伏併網發電系統100kW典型案例解析!
    原標題:100kW光伏併網發電系統典型案例解析1、項目地點分析本項目採用光伏併網發電系統設計方案,應用類別為村級光伏電站項目。項目安裝地為江西,江西位於位於中國的東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地處北緯24°29′-30°04′,東經113°34′-118°28′之間。項目所在地坐標為北緯25°8′,東經114°9′。
  • 國內最大山地CIGS(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站併網發電
    國內最大山地CIGS(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站併網發電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6月14日17點58分,由科諾偉業承建的國內最大山地CIGS(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站全容量成功併網發電。該項目工程裝機容量15MW,由錦州銀行捐助建設,是義縣首個成功併網的CIGS(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扶貧電站。在義縣人民政府及多方支持之下,科諾偉業順利完成電站併網發電,確保了項目發揮扶貧效益,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科諾偉業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亮點工程、形象工程,為新能源的發展和產業升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川能動力:會東堵格一期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9月25日晚,川能動力公告稱,公司旗下川能會東公司投資建設的會東堵格一期風電場全部風電機組於9月24日成功併網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0MW。根據可研設計數據,項目投產後預計年平均上網電量2.6億千瓦時,預計可實現年發電收入1.58億元(含稅)。
  • 從「黑大粗」邁向高精尖—— 易通集團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深受市場青睞
    去年以來,長治興寶鋼鐵有限公司軋鋼生產線乏汽發電項目已連續運行1年、8000多個小時,共發電150萬千瓦時。興寶鋼鐵公司上馬的這套功率250千瓦、壓力0.5公斤的乏汽發電機組,是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雙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該技術填補了我國工業餘熱回收利用領域技術空白,具有我國獨立智慧財產權,科技含量達世界領先水平。
  • 我國首個5兆瓦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場將併網發電—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王軼辰攝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擁有發展海上風電的天然優勢。目前,我國大容量風機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條件,一個高起點、大容量、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正在福建形成,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正進入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快速發展新階段 近日,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一期首批機組將於9月中旬正式併網發電。
  • 印尼北蘇三燃煤電站一號機組併網發電成功
    1月2日,水電八局承建的印尼北蘇三燃煤電站一號機組併網發電成功。截至當日下午,一號機組已穩定帶負荷10MW,系統運行穩定,各項參數符合規範要求。為確保一號機組併網發電一次性成功,項目部與參建單位、調試單位反覆論證併網條件,梳理併網流程,通過精心組織策劃、細化工作計劃,各單位凝心聚力,緊密配合,加班加點,全力以赴落實完成各項任務,克服工期緊張、人員不足、設備緊張等重重困難,取得一號機組的重大裡程碑,為機組72+24小時滿負荷運行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標誌著一號機組基本具備投產運行條件,該項目位於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由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小比例投資
  • 深耕工業節能 布局低溫餘熱發電 ——訪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
    北極星環保網訊:目前,我國能源形式嚴峻的根本原因在於用能效率低下。我國工業用能中將近60-65%的能源轉化為餘熱資源,其中溫度低於250℃以下的低溫餘熱,約佔餘熱總量的50%以上,而我國在餘熱回收領域的能源利用率僅為30%。可見,若對這些能源合理利用,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但由於這部分餘熱品位較低,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應用還比較少。
  • 淮北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
    12月3日晚上6點26分,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2號機組預計將於2016年年初併網發電。據了解,平山電廠一期工程實現了國內電廠建設中的多個第一,將成為我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的標杆工程。
  • 石島灣核電站將於明年併網發電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石島灣核電站即將到來的併網發電以及第四代核能系統高溫氣冷堆技術的突破,標誌著我國在世界先進核能技術領域,正從「跟跑」發展為「領跑」。 核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 舒印彪:核電是華能轉型升級重要方向 截至2019年底,我國核電裝機達到了4874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三;其中,已核准和在建規模1715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核電裝機佔比僅為2.4%。在這樣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間,我國核電有望達到1億千瓦規模,發展空間巨大。
  • 南方電網最大單體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成功了,成功了,我們的光伏電站併網成功了!」12月31日晚8點30分,隨著工作人員合上開關,電流指示燈閃爍,貴州安順關嶺自治縣崗烏卓陽200兆瓦農業光伏電站成功併網發電。卓陽200兆瓦農業光伏電站位於關嶺縣崗烏鎮,裝機容量20萬千瓦,是目前南方電網公司競價配置單體第一,且屬貴州省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電站。
  • 詳解光伏併網發電原理及系統組成
    原標題:詳解光伏併網發電原理及系統組成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依靠太陽能電池組件,利用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學特性,當太陽光照射在半導體PN結上,由於P-N結勢壘區產生了較強的內建靜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