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大粗」邁向高精尖—— 易通集團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深受市場青睞

2021-01-15 網易新聞

去年以來,長治興寶鋼鐵有限公司軋鋼生產線乏汽發電項目已連續運行1年、8000多個小時,共發電150萬千瓦時。興寶鋼鐵公司上馬的這套功率250千瓦、壓力0.5公斤的乏汽發電機組,是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雙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該技術填補了我國工業餘熱回收利用領域技術空白,具有我國獨立智慧財產權,科技含量達世界領先水平。
如何利用全省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先行先試」權,突破對煤炭資源過多依賴的經濟發展瓶頸,加快產業結構轉型,變初級轉型為高精尖升級,是長治縣落實省市精神、率先全面小康的戰略重點。
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是長治縣首批轉型企業之一。創建伊始,該集團即以生產高科技釹鐵硼磁材及相關應用產品成為長治市推進工業新型化的示範企業。2012年,易通集團搶抓轉型綜改機遇,與天津大學達成了科技成果轉讓與研發戰略協議,建立了低溫餘熱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博士工作站,成為國家「973」科技項目課題示範單位。
2012年10月16日,全國首臺工業餘熱全天候低溫發電機組在易通集團下線,標誌著易通集團與天津大學合作研製的天易系列工業餘熱全天候低溫發電機組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形成一定生產能力。
「低溫餘熱發電技術解決了我國鋼鐵、冶金、煉油、石化、化工、建材、地熱、光熱生產過程中餘熱排放量巨大,低品位餘熱(60 ~150 )由於技術裝備缺乏而無法回收利用、資源浪費且造成巨大環境壓力的難題。」易通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說,該技術採用自主研發的有機工質,實現了目前最低的發電溫度(60 ),開發出單機發電功率50~500千瓦的系列產品。
易通集團掌舵人趙保明細數這一技術的優勢所在:「一是發電溫度要求低,具有更寬的應用領域。目前美國、法國這一技術的發電溫度是80 ,國內為數不多的同類產品均要求在90 以上,只能用於回收蒸汽發電。二是自主開發四重密封結構,使機構運行穩定性更好。三是技術目前處於國際、國內領先水平,擁有9項國家專利,經有關部門批准發布了產品的山西省地方標準,正在申請國家標準。」
2013年6月,作為全市2013年轉型綜改行動計劃30項重大項目之一,易通集團計劃總投資4.6億元的300兆瓦雙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成套設備製造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設計生產規模為2000臺(套)/年,總裝機發電容量300兆瓦,建設有生產車間、加工中心、研發試驗檢測中心、物流倉儲中心及附屬配套設施。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5億元、利稅7.8億元。
「首臺低溫發電機組剛下線不到3個月,就接到天津、北京、山東等地的訂單十餘份,如果市場環境好,預計僅發電機這一項每年就可以為企業帶來上億元利潤。」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易通環能科技集團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的發展充滿信心。
據專家預測,未來10年,工業餘熱利用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時期。工業餘熱中,低溫餘熱佔到5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可以通過雙循環低溫發電技術回收利用,易通集團研發的雙循環低溫餘熱發電裝備必將在工業項目上大量配套安裝。同時,我國將在2016年全面啟動碳排放交易市場,屆時全國低溫餘熱回收領域將形成250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
2014年以來,易通集團積極推進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應用示範項目建設,先後完成了水、乏汽、煙道氣3種熱源形態的工業化應用示範項目,在天津、山東和長治市分別建成了國內唯一的80 以下熱水、0.5公斤乏汽、150 煙氣3個穩定運行的示範項目。其中,天津天河文體小區發電項目裝機功率100千瓦,熱水溫度80 ,目前已連續運行2個採暖季、7000多個小時,共發電55萬千瓦時,設備運行良好。
依託全球最先進的低溫發電技術,易通集團通過建設「零能工廠」、「零能建築」、「零能園區」、「餘熱發電站」、「地熱發電站」等示範工程,推動國家、地區節能降耗水平提高的項目發展,最終形成年產總裝機發電量5000兆瓦的生產能力,年產單機容量1000千瓦以下機組10000臺,在穩固國內龍頭企業地位、保持市場佔有率65%以上的同時進軍國際市場,形成低溫發電裝備的「矽谷」效應。
把「煤炭資本」與「高新技術」高端對接,易通集團通過自主研發,成功邁上了低溫發電設備製造這一新型高端產業,顛覆了外界對「煤老闆」、「黑大粗」的傳統印象,為長治縣煤企成功轉型樹立了標杆,成為該縣實施「科技強縣」部署,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轉型上高端」的一個範例。(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馮毅松 通訊員郭向明 牛曉婉採寫)

(原標題:從「黑大粗」邁向高精尖—— 易通集團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深受市場青睞)

(原標題:從「黑大粗」邁向高精尖—— 易通集團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深受市場青睞)

相關焦點

  • 中國低溫餘熱發電技術突破 最低溫度降至60℃
    中國低溫餘熱發電技術突破 最低溫度降至60℃ 來源: 新華網      日期:14.06.03        60℃以上的工業餘熱就能穩定發電。近日,由天津大學和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低溫餘熱發電機組經過一年多的工藝改進,實現產品大型化生產。
  • 專訪翁志遠:15度低溫餘熱發電 原理是什麼呢?
    專訪翁志遠:15度低溫餘熱發電 原理是什麼呢?北極星環保網訊:「設備入口為>50℃熱水,設備輸出口為≤15℃的低溫冷水,同時該低溫餘熱發電設備還能夠輸出冷熱水溫差所產生的電能。」翁志遠介紹說,這是超低溫深層餘熱發電的基本原理。近日,投融界就該項目採訪了翁志遠。
  • 有機朗肯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分析及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節能減排是緩解能源及環境危機的重要舉措,大量工業過程產生的低溫餘熱資源不能被有效地回收利用,不僅浪費了能源,還使得熱汙染成為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餘熱回收、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的高效利用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使用有機朗肯循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用有機工質將低溫餘熱回收後進行發電,成為回收低品位熱能的有效技術途徑。
  • 深耕工業節能 布局低溫餘熱發電 ——訪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
    我國工業用能中將近60-65%的能源轉化為餘熱資源,其中溫度低於250℃以下的低溫餘熱,約佔餘熱總量的50%以上,而我國在餘熱回收領域的能源利用率僅為30%。可見,若對這些能源合理利用,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但由於這部分餘熱品位較低,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應用還比較少。
  • 2020-2026年中國ORC低溫餘熱發電系統行業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截至**,我國出現了大批ORC低溫餘熱發電系統成果,有些成果已經實現了投產,並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進入**年,我國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湧現了出來,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研製出大功率ORC低溫餘熱回收發電裝置,並掌握了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 鋼鐵、化工、建材行業純低溫煙氣餘熱利用—ORC餘熱發電
    北極星環保網訊:1、鋼鐵行業ORC純低溫餘熱發電行業概況鋼鐵冶金行業是能源消耗大戶,佔全國總能源消耗量的15%~16%。2014年中國粗鋼產量8.22億噸,噸鋼綜合能耗在600千克標煤/噸左右。鋼鐵聯合企業的能量損失一般約佔總輸入能量的66%,其中廢氣佔13%,冷卻水佔16%,固體顯熱佔13%,散熱損失佔24%,鋼鐵冶金行業餘熱利用潛能巨大。
  • ORC低溫餘熱發電技術讓300度以下工業餘溫不再浪費
    北極星環保網訊:由陝西博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ORC低溫餘熱發電技術在經過一年多的試車與改進後,昨天在這家公司的生產車間裡,這一技術首次向公眾展示。上午,記者來到了陝西省臨潼區博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車間裡記者見到了ORC低溫餘熱發電技術的發電機組,這個新設備是在一代的基礎上最新研發出的磁懸浮一體化二代ORC發電機組。
  • 開山推廣螺杆膨脹發電機組 利用低溫廢蒸汽廢熱水餘熱發電
    開山推廣螺杆膨脹發電機組 利用低溫廢蒸汽廢熱水餘熱發電 2012-11-07 08:43:04來源:衢州新聞網-衢州日報作者:   昨日,開山集團舉行螺杆膨脹發電機組推廣現場會
  • 仟億達節能水泥窯純低溫餘熱發電主要採取EPC與EMC兩種模式
    仟億達節能水泥窯純低溫餘熱發電主要採取EPC與EMC兩種模式北極星環保網訊:北京仟億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仟億達,是以節能減排、新能源利用、能源循環利用技術為基礎,集設計、研發、安裝與工程總承包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 飽和蒸汽餘熱發電技術的應用現狀
    北極星環保網訊:根據飽和蒸汽膨脹做功特點,分別介紹了單級汽輪機、多級除溼汽輪機、機內再熱除溼汽輪機及螺杆膨脹機等四種適於飽和蒸汽餘熱發電的技術,並通過實際工程表明,此類技術可靠,節能效果顯著,經濟效益可觀,適合於在鋼鐵、化工及玻璃等存在大量飽和蒸汽餘熱資源的行業中廣泛應用。
  • 三公司合籤黑龍江省賓州水泥餘熱發電項目
    據相關報導,近日,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凱盛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建材北方水泥黑龍江省賓州水泥有限公司在哈爾濱籤訂了兩條5000噸級水泥熟料生產線餘熱發電工程總承包合同。該項目採用先進成熟的純低溫餘熱發電技術,選用國內一流的主機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裝機功率為2×9MW,年發電量為 12530×104kWh ,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5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8萬噸/年。該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前建成,並實現併網發電,將成為我國東北地區的樣板工程。
  • 工業低溫循環水餘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工業低溫循環水餘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鋼鐵企業低溫循環水餘熱資源豐富,但利用率低,而熱泵技術在這方面具有很大潛力。本文介紹了高效熱泵技術的特點及回收循環水餘熱的亮點,闡述了寒冷地區採用高效熱泵技術回收工業循環水餘熱在供暖中的應用及效果,具有行業引領的積極作用,經濟效益及環保效應巨大。關鍵詞:循環水餘熱、高效熱泵技術、節能1 前言2017年我國鋼鐵工業餘熱資源總量為8.44GJ/t鋼,佔噸鋼可比能耗的37%。
  • 宜昌能耗大戶利用餘熱發電 堪比小型火電廠
    新華網湖北頻道訊:宜昌市發改委向記者提供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宜昌市餘熱發電裝機總容量達9.7萬千瓦,發電4.99>億千瓦時,宜化集團等7家能耗大戶全部利用餘熱發電。生產的高壓蒸汽用於發電,發電後的低壓蒸汽供生產使用。
  • 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方式和技術
    3.1直接熱利用熱交換技術設備對低溫餘熱的利用是通過換熱設備將餘熱能量直接傳給自身工藝的耗能過程,是餘熱回收直接高效的方法之一。由於低溫餘熱資源溫度較低,需要找到合適的利用場合,還要考慮輸送過程中的損耗因素。比較常見的有:循環水用於採暖供熱、鍋爐煙氣用於餘熱空氣、加熱爐煙氣餘熱用於加熱物料等。
  • 天加發布中國熱電效率最高的低溫發電系統
    該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膨脹發電機,採用美國聯合技術公司(簡稱 UTC)旗下的普惠公司的成熟透平技術及集成控制系統,熱電效率遠高於同類的螺杆膨脹機,是目前中國熱電效率最高的低溫發電系統。  據悉,天加與UTC在2015年建立了全球戰略合資合作。UTC將其Pure Cycle -ORC低溫發電產品及技術全部轉移至天加,相關技術領先國內同行30年。
  • 2014年中國十大餘熱發電公司排名
    北極星環保網訊:我國餘熱發電主要在水泥行業應用,但開始玻璃、鋼鐵、化工、有色等多個行業進行推廣,形成了一定的發電規模。目前,我國有50%左右的工業能耗沒有被利用,餘熱資源平均回收利用率只有30%左右。2012年5月,《「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節能環保產業要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汙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產品,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產業。
  • 環保風暴倒逼鋼企加碼自發電 5000億低溫餘能有望變廢為寶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告訴上證報記者,國內鋼鐵企業自發電比例目前參差不齊,先進的已達80%至90%以上,差的50%還不到,提升空間還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雖然鋼材價格在上漲,但銷售利潤率依然很低,企業經營壓力未減。通過研發應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工藝技術,進一步挖掘餘熱餘壓發電潛力,尤其是開發低溫餘熱餘壓,將是鋼企未來提高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 水煤漿裝置餘熱發電挖潛
    水煤漿裝置餘熱發電挖潛 2019-01-18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電工程節點匯總 含垃圾焚燒發電、餘熱鍋爐等
    北極星固廢網訊:導讀:火電工程節點匯總7個,涉及垃圾焚燒發電、餘熱鍋爐等環保項目。01.即墨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1汽輪機扣蓋一次成功2016年11月24日,由四川電力建設二公司承建的即墨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1汽輪機扣蓋一次成功,標誌著這一裡程碑節點的順利完成,為該機組整套啟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汽輪機扣蓋是汽輪機設備安裝中最為重要、最為複雜的工作,技術要求嚴、精密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