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設備入口為>50℃熱水,設備輸出口為≤15℃的低溫冷水,同時該低溫餘熱發電設備還能夠輸出冷熱水溫差所產生的電能。」翁志遠介紹說,這是超低溫深層餘熱發電的基本原理。近日,投融界就該項目採訪了翁志遠。
是什麼?
翁志遠,北京人,曾經在特鋼氧配電、首鋼高速線材廠、首鋼動力廠、首鋼自動化信息有限公司技術員工作,負責制氧廠的高壓配電維護和高速線材廠主電室設備維護等工作。後被首鋼集團總公司抽調出來學習和深造,後調到總計控室,負責計算機儀表和大型風機變頻設備的維護工作。
根據翁志遠的介紹,現有成熟的低溫餘熱發電設備,採用有機ORC朗肯循環,可實現80℃-60℃低溫餘熱發電。而該項目使用的深層低溫餘熱發電系統,採用沸點溫度更低的發電介質,可實現≤15℃的超低溫餘熱發電。
該系統的技術原理:低沸點液體工質,通過工質泵輸送到蒸發器(換熱器)裡,液體二氧化碳CO2工質,沸點溫度-56.55℃,與熱水或者熱空氣進行熱交換溫度會迅速降低,CO2工質會迅速吸熱氣化,形成高壓氣體,CO2溫度為5℃,壓力就可達到3.969Mpa,高壓氣體推動膨脹機高速旋轉,速度可達每分鐘3000轉以上,並且帶動發電機高速旋轉發電輸出。將熱水(或者熱空氣)的熱能轉變為電能輸出。
怎麼用?
該設備可以應用於冷水機、冷凍機;大型燃氣輪機、柴油機、汽油機、以及移動的大型船舶,「因為這些大型設備的效率不到40%,近60%-70%的燃油能量都浪費了,使用該深層低溫餘熱發電設備,這些設備的效率有望提高到80%,將提升續航力。」翁志遠說。
同時,在一二線城市,擁有大量寫字樓、辦公樓、大型商場、電影院、酒店、大型醫院、政府機關、大型場館、超市、長途汽車站、機場、高鐵和火車站,如果能用超低溫熱空氣發電系統進行製冷,炎熱夏季,輸入的熱空氣溫度越高,流量越大,輸出的冷空氣溫度越低,該超低溫深層餘熱發電系統的發電量將越大,再也不怕敞開窗戶了。
專利技術
「該深層低溫餘熱(熱水)發電技術是我多年在特鋼製氧廠、首鋼集團公司的經驗積累,自主研發出來的一項高新專利,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及核心技術,且剛剛獲得了國家專利局授權證書。」翁志遠信心十足地說,該專利技術已經申請了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外觀專利都進行了全面保護。
同時,該公司與廣大的鋼鐵廠、焦化廠、造紙廠、水泥廠、玻璃廠、化工廠進行業務洽談,承接訂單,交下遊集團公司生產製造和安裝調試。只要有資金,下遊集團公司會積極配合生產製造,該公司獲取中間費和技術費用,低溫餘熱發電市場空間巨大。不需要燃燒煤炭和秸稈燃油就可以實現發電,運營成本非常低,項目可以達到80%-90%的年回報率。翁志遠希望通過投融界的幫助想融資350萬-500萬,用於公司前期業務的啟動。
翁志遠強調,該項目屬於節能環保產業,是當前國家提倡和鼓勵發展的產業。符合國家當前的投資方向,設備和產品研發可獲得國家政策扶持,減少生產成本,降低項目的風險。
原標題:15度低溫餘熱發電,原理是什麼呢?|投融界專訪翁志遠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