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化工、建材行業純低溫煙氣餘熱利用—ORC餘熱發電
目前餘熱狀況大量餘熱資源中,350℃以下的中低溫煙氣餘熱、低壓飽和蒸汽(直接排放)、高爐衝渣水等,回收經濟性較差、技術難度高,還未得到有效利用。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軋鋼工藝餘熱發電為例簡要介紹,根據行業標準YB/T4242-2011《鋼鐵企業軋鋼加熱爐節能設計技術規範》,加熱爐設計工作時間6500h,使用2100×4.18kJ/Nm3混合煤氣作為燃料,厚板加熱爐額定單耗1.379GJ/t,100t/h加熱爐需15700Nm3/h混合煤氣,煙氣生成量約為45300Nm3/h。
-
有機朗肯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分析及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節能減排是緩解能源及環境危機的重要舉措,大量工業過程產生的低溫餘熱資源不能被有效地回收利用,不僅浪費了能源,還使得熱汙染成為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餘熱回收、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的高效利用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使用有機朗肯循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用有機工質將低溫餘熱回收後進行發電,成為回收低品位熱能的有效技術途徑。
-
從「黑大粗」邁向高精尖—— 易通集團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深受市場青睞
去年以來,長治興寶鋼鐵有限公司軋鋼生產線乏汽發電項目已連續運行1年、8000多個小時,共發電150萬千瓦時。興寶鋼鐵公司上馬的這套功率250千瓦、壓力0.5公斤的乏汽發電機組,是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雙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該技術填補了我國工業餘熱回收利用領域技術空白,具有我國獨立智慧財產權,科技含量達世界領先水平。
-
中國低溫餘熱發電技術突破 最低溫度降至60℃
中國低溫餘熱發電技術突破 最低溫度降至60℃ 來源: 新華網 日期:14.06.03 專家稱,這一產品技術填補了國際上60-70℃的餘熱發電空白,具有巨大節能潛力和應用前景。 數據顯示,中國總體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左右,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發達國家的3倍至4倍,約67%的能源在工業生產中被直接排放。
-
深耕工業節能 布局低溫餘熱發電 ——訪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
我國工業用能中將近60-65%的能源轉化為餘熱資源,其中溫度低於250℃以下的低溫餘熱,約佔餘熱總量的50%以上,而我國在餘熱回收領域的能源利用率僅為30%。可見,若對這些能源合理利用,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但由於這部分餘熱品位較低,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應用還比較少。
-
專訪翁志遠:15度低溫餘熱發電 原理是什麼呢?
專訪翁志遠:15度低溫餘熱發電 原理是什麼呢?北極星環保網訊:「設備入口為>50℃熱水,設備輸出口為≤15℃的低溫冷水,同時該低溫餘熱發電設備還能夠輸出冷熱水溫差所產生的電能。」翁志遠介紹說,這是超低溫深層餘熱發電的基本原理。近日,投融界就該項目採訪了翁志遠。
-
2020-2026年中國ORC低溫餘熱發電系統行業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截至**,我國出現了大批ORC低溫餘熱發電系統成果,有些成果已經實現了投產,並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進入**年,我國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湧現了出來,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研製出大功率ORC低溫餘熱回收發電裝置,並掌握了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
工業低溫循環水餘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工業低溫循環水餘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鋼鐵企業低溫循環水餘熱資源豐富,但利用率低,而熱泵技術在這方面具有很大潛力。本文介紹了高效熱泵技術的特點及回收循環水餘熱的亮點,闡述了寒冷地區採用高效熱泵技術回收工業循環水餘熱在供暖中的應用及效果,具有行業引領的積極作用,經濟效益及環保效應巨大。關鍵詞:循環水餘熱、高效熱泵技術、節能1 前言2017年我國鋼鐵工業餘熱資源總量為8.44GJ/t鋼,佔噸鋼可比能耗的37%。
-
飽和蒸汽餘熱發電技術的應用現狀
北極星環保網訊:根據飽和蒸汽膨脹做功特點,分別介紹了單級汽輪機、多級除溼汽輪機、機內再熱除溼汽輪機及螺杆膨脹機等四種適於飽和蒸汽餘熱發電的技術,並通過實際工程表明,此類技術可靠,節能效果顯著,經濟效益可觀,適合於在鋼鐵、化工及玻璃等存在大量飽和蒸汽餘熱資源的行業中廣泛應用。
-
轉型跨越新動力創新·低碳·攻關:工業廢熱60℃就可轉化為電能
原標題:轉型跨越新動力創新·低碳·攻關:工業廢熱60℃就可轉化為電能 由天津大學與山西易通合作開發,科技含量世界領先 本報訊 (記者沈佳)工業廢熱不再直接排入空氣中,而是回收利用轉化為電能,補給到企業生產用電中。
-
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方式和技術
北極星環保網訊:隨著節能工作的不斷深入,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日益成為節能工作的一個熱點和難點,本文分析了低品味餘熱資源的特點,總結了目前的利用方式和技術進展。1、餘熱資源等級劃分工業餘熱主要指工業企業熱能轉換設備及用能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熱、廢水、廢氣等低品位能源。利用餘熱回收技術將這些低品位能源加以回收利用,是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
天加發布中國熱電效率最高的低溫發電系統
該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膨脹發電機,採用美國聯合技術公司(簡稱 UTC)旗下的普惠公司的成熟透平技術及集成控制系統,熱電效率遠高於同類的螺杆膨脹機,是目前中國熱電效率最高的低溫發電系統。 據悉,天加與UTC在2015年建立了全球戰略合資合作。UTC將其Pure Cycle -ORC低溫發電產品及技術全部轉移至天加,相關技術領先國內同行30年。
-
環保風暴倒逼鋼企加碼自發電 5000億低溫餘能有望變廢為寶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告訴上證報記者,國內鋼鐵企業自發電比例目前參差不齊,先進的已達80%至90%以上,差的50%還不到,提升空間還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雖然鋼材價格在上漲,但銷售利潤率依然很低,企業經營壓力未減。通過研發應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工藝技術,進一步挖掘餘熱餘壓發電潛力,尤其是開發低溫餘熱餘壓,將是鋼企未來提高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
我國工業餘熱利用現狀分析|鍋爐|蒸汽|換熱器|廢熱|熱泵_網易訂閱
中高溫回收技術主要有三種技術:餘熱鍋爐、燃氣輪機、高溫空氣燃燒技術。低溫回收技術主要有有機工質朗肯循環發電、熱泵技術、熱管技術、溫差發電技術、熱聲技術。 從目前工業餘熱現狀來看,高溫餘熱回收技術已經在我國的鋼鐵、水泥、冶金等行業廣泛應用。
-
2014年中國十大餘熱發電公司排名
北極星環保網訊:我國餘熱發電主要在水泥行業應用,但開始玻璃、鋼鐵、化工、有色等多個行業進行推廣,形成了一定的發電規模。目前,我國有50%左右的工業能耗沒有被利用,餘熱資源平均回收利用率只有30%左右。2012年5月,《「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節能環保產業要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汙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產品,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產業。
-
天壕節能:工業餘熱發電EMC模式的最佳踐行者
公司是工業餘熱發電領域國內介入工業餘熱資源利用的主要有設計院、工程公司、設備供應商、投資商這四大類,開展的模式有參與單個模塊環節的、也有EPC工程總承包和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天壕節能雖然在從已實施項目總裝機容量上排名並不靠前,但確實是EMC模式最好的踐行者,公司在投資/設計/建設/運營這4個環節全面參與,綜合實力沒有短板,也容易拓展EPC模式。
-
冶金工業冷床餘熱回收利用潛力及幾種方式
北極星環保網訊:冷床是冶金工業生產中重要的冷卻設備,在冷床上,隨著軋件溫度的降低,大量的熱能逐漸散失掉,明顯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軋鋼冷床餘熱回收是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徑。採用一定的餘熱回收技術對軋鋼冷床餘熱進行回收和利用,不但可以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減少環境汙染,具有一定的節能意義。
-
仟億達節能水泥窯純低溫餘熱發電主要採取EPC與EMC兩種模式
仟億達節能水泥窯純低溫餘熱發電主要採取EPC與EMC兩種模式北極星環保網訊:北京仟億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仟億達,是以節能減排、新能源利用、能源循環利用技術為基礎,集設計、研發、安裝與工程總承包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
熱管的原理及熱管技術在餘熱回收中的實際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一、我國餘熱資源的現狀餘熱是指能利用而未被利用的熱能,餘熱回收就是將浪費的熱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護環境。它包括高溫廢氣餘熱、冷卻介質餘熱、廢汽廢水餘熱、高溫產品和爐渣餘熱、化學反應餘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餘熱以及高壓流體餘壓等七種。
-
熱管技術在餘熱回收工程中的應用
2、熱管技術在熱能工程中的應用2.1熱管技術在航空航天上的應用在航空航天工業中,各類太空飛行器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太空飛行器正對著太陽的部位溫度特別高,而背對太陽的一側溫度又特別低,由於無法通過空氣的對流完成氣溫的調節,因此這就導致兩部分的溫差高達300多攝氏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熱管技術可以快速實現兩部分溫差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