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方式和技術

2020-12-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保網訊:隨著節能工作的不斷深入,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日益成為節能工作的一個熱點和難點,本文分析了低品味餘熱資源的特點,總結了目前的利用方式和技術進展。

1、餘熱資源等級劃分

工業餘熱主要指工業企業熱能轉換設備及用能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熱、廢水、廢氣等低品位能源。利用餘熱回收技術將這些低品位能源加以回收利用,是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餘熱資源載體的溫度高低,可把餘熱資源按品味進行劃分,溫度高則代表餘熱資源的可做功能力高,即是所謂「高品位餘熱資源」。溫度低,則代表該餘熱資源品味較低。

2、低品位餘熱資源的來源及利用難點

餘熱資源的主要來源為:①煙氣的餘熱;②高溫產品和爐渣的餘熱;③冷卻介質的餘熱;④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的餘熱;⑤廢汽、廢水餘熱;⑥化學反應餘熱。

比較典型的低品位餘熱資源有:①鍋爐(加熱爐)等排放的煙氣,一般在140~180℃;②高爐渣、煉鋼渣的衝渣水,溫度在60~9 0℃;③循環冷卻水,大部分在30~50℃;油田採出水,在30~60℃。

低品位餘熱資源的利用難點在於:①大部分低品位餘熱資源含有腐蝕性的物質,對設備長期安全運行構成不小的影響;②有的低品位餘熱資源具有間歇性的特點,難於連續運行;③由於品味較低,難以在現場附近尋找到合適的供熱(冷)負荷;④用於發電,效率較低,技術還有待成熟,經濟效益偏低。

3、低品位餘熱資源的利用方式探討

低品位餘熱資源的利用可以分為直接熱利用、製冷制熱和熱功轉換三種方式。

3.1直接熱利用

熱交換技術設備對低溫餘熱的利用是通過換熱設備將餘熱能量直接傳給自身工藝的耗能過程,是餘熱回收直接高效的方法之一。由於低溫餘熱資源溫度較低,需要找到合適的利用場合,還要考慮輸送過程中的損耗因素。

比較常見的有:循環水用於採暖供熱、鍋爐煙氣用於餘熱空氣、加熱爐煙氣餘熱用於加熱物料等。

3.2製冷制熱

在直接熱交換沒有合適的利用場合的情況下,也可將低溫餘熱用於吸收式製冷或者熱泵制熱,改變餘熱能量的等級。

利用電廠循環水做熱泵的熱源,使用少量的抽汽作為驅動能源,採用熱泵將循環水溫度提升到95℃以後送入城市供熱管網,節能效果顯著。

化工企業需要製冷的工藝裝置較多,利用溴化鋰吸收式製冷裝置,利用餘熱作為熱源,製取冷量作為生產使用,也是非常合理的利用低溫餘熱的節能措施。

3.3熱功轉換

熱功轉換就是將低品位餘熱資源轉換為機械能或者電能加以利用。一般來說,如果低品位餘熱資源在「直接熱利用」或者「製冷制熱」兩種方式都存在較大困難的前提下,熱功轉換不失為一種選擇。如果僅轉換為機械能,則需要在餘熱資源利用現場有合理的機械負載。進一步轉換為電能,則可以進行稍遠一些的輸送,使用方式更加靈活。

熱功轉換的主要技術手段為螺杆膨脹機發電技術、汽輪機發電技術、飽和蒸汽發電\拖動技術等。

4、低品位餘熱資源利用的關鍵技術

4.1以相變換熱為代表的高效熱管換熱技術

低品位餘熱資源的利用由於溫差較小,通常要使用較大的傳熱面積,這也代表著鋼材使用量的增加和佔地面積的增加,使得傳統換熱器並不適合於低品位餘熱資源的利用場合。而採用相變換熱為基礎的高效熱管換熱技術,能夠大大提高傳熱係數,減少鋼材的耗量,同時也便於控制受熱面的壁面溫度。

4.2換熱器耐腐蝕\磨損技術

工業餘熱資源普遍存在腐蝕性的因素,煙氣裡面含有酸性氣體和粉塵,廢水中含有氯離子等。這些腐蝕性因素對換熱器的長期穩定運行構成嚴重的影響。要想利用低品位餘熱,就必須解決好腐蝕問題,採用特定的換熱器材質,合理布置換熱器的結構,都有助於減緩換熱器的腐蝕,也要注意換熱器利用的經濟性。

4.3熱泵及低溫餘熱溴化鋰製冷技術

使用熱泵及低溫餘熱溴化鋰製冷,可以將低溫餘熱升級利用,但是也面臨提高能效利用效率和受熱面腐蝕的問題,需要在熱泵和溴化鋰制冷機的設計中考慮這一問題。

4.4螺杆膨脹機發電技術

螺杆膨脹動力機技術作為低品位發電減排技術,螺杆膨脹機是一種容積式發動機,能夠利用過熱蒸汽、飽和蒸汽、熱水、熱液和其他熱源等,可以使用70℃以上的熱水和130℃以上的不含硫煙氣作為熱源,也可使用低壓蒸汽。由於結構特點,螺杆膨脹機的單機功率有限,多在10 0 0kW以下,適合於餘熱資源較少的場合。

這項技術仍然在不斷完善,主要是自用電較大,發電效率較低,使得發電利用的經濟性受到一定的影響。

4.5有機朗肯循環發電及其它低溫發電技術

對於工業中大量存在的200℃,甚至300℃以下的低品位餘熱,難以使用常規的蒸汽/飽和蒸汽/熱水作為工質進行發電利用,可以考慮採用有機工質循環方案。

有機朗肯循環(ORC)是使用低沸點的有機物為工質來吸收廢氣餘熱,汽化,進入汽輪機膨脹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系統簡單緊湊。目前採用的工質有機工質有正丁烷、氯乙烷等低溫沸點有機物,也有的採用有機工質的混合物。此項技術國外研究較多,我國目前這項技術正處於發展之中。理論上Kali n a循環發電比ORC的發電效率高出15%,但是實際運行中並沒有很明顯的優勢。

5、低溫餘熱回收利用的原則

從儘可能充分利用低品位餘熱資源的角度出發,建議低溫餘熱資源利用遵循以下原則:

(1)首先應該儘可能優化生產工藝,合理組織換熱流程,降低工藝用能,在生產工藝中儘可能地減少低溫餘熱的產生。

(2)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要綜合考慮廠區內和周邊地區的工業、民用等用熱(冷、電)需求,不能孤立地考慮,利用的時候應按照用戶距離「先近後遠」及利用周期「優先長周期」的原則,做好利用規劃。

(3)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應根據餘熱的品質、數量和用戶需求,按照能級匹配的方式實現梯級利用,儘可能減少傳熱溫差。

(4)在低溫餘熱資源的利用方式,按照「直接熱利用—製冷制熱—熱功轉換」的順序,合理安排利用方式。

(5)具體設計利用方案時,還要考慮是否傳熱元件的耐腐蝕性和利用技術成熟度,做好經濟效益分析和對比。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有機朗肯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分析及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節能減排是緩解能源及環境危機的重要舉措,大量工業過程產生的低溫餘熱資源不能被有效地回收利用,不僅浪費了能源,還使得熱汙染成為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餘熱回收、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的高效利用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使用有機朗肯循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用有機工質將低溫餘熱回收後進行發電,成為回收低品位熱能的有效技術途徑。
  • 碳化法納米碳酸鈣生產工藝能耗分析及餘熱利用方案
    採用高效的煅燒設備,提高產能,降低單位能耗,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採取合理的冷卻和熱回收技術,以及降低壓縮機電耗是該工序節能降耗的主要途徑。普通立窯煅燒工序對窯氣有兩次間壁式冷卻過程,第一次是洗滌淨化前,該冷卻器可以預熱漿液或消化工序用熱水;第二段冷卻是將壓縮機出來的高壓氣體降溫,一般採用淋水蒸發冷卻方式。
  • 技術生物所: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降解抗生素—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技術生物所研究員黃青課題組通過設置不同氣體條件,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對廣譜類代表性抗生素諾氟沙星進行處理
  • Nat Protocols:利用低溫光學和電子顯微鏡聯合技術觀察並研究活體...
    ,比如HIV、呼吸道合胞體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寨卡病毒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Protocol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低溫相關的光鏡和電鏡工作流(工作站,cryo-CLEM)。
  • 原郭豐博士:我國太陽能中低溫熱利用技術研究和應用現狀
    原郭豐博士(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深入分析了我國太陽能中低溫熱利用技術研究和應用現狀,並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在中低溫熱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2011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總數約2800家,其中主機企業1600家,配件企業1200家,已經形成了從配套材料、配件零部件和現代化設備供應較為完善的產業製造鏈體系。
  • 這篇文章有點冷:卡諾循環讓製冷方式更加多樣化|低溫|製冷技術|...
    假設單位質量的製冷劑向高溫熱源放出的熱量為q1,從低溫熱源吸收的熱量為q2,循環過程中消耗的淨功為ω,那麼我們就可以算出這個製冷系統的製冷係數ε:(逆卡諾循環的製冷係數只取決於高溫熱源的溫度T1和低溫熱源的溫度T2,與製冷工質等性質無關)但現實生活中可達不到以上所述的理想狀態,所以人們將實際製冷循環的製冷係數ε』與理想的逆卡諾循環製冷係數
  • 低溫等離子體形成過程及發生技術
    在我們常見的有機廢氣處理設備裡面,低溫等離子體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設備之一,小編來為您簡單介紹一下低溫等離子體的形成過程及發生技術。在高溫、高能量密度環境下處理低濃度有機氣體時,氧化反應起到主導作用,最終的產物主要為CO2和H2O;在低溫低能量密度下處理高濃度的有機氣體時,生成產物的中間體更容易發生鏈加成反應而生成固態或者液態的有機物。因此,在淨化VOCs過程中,通過相關技術控制反應條件,對於VOCs的處理至關重要。
  • 低溫制氫技術有望推動家庭能源自給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任南琪院士帶領的生物制氫科研團隊,利用微生物電解池技術,通過一種存在於生活汙水中的耐寒關電細菌,實現了在4℃低溫下生物制氫,從而攻克了低溫制氫世界性難題,使人類向家庭能源自給邁進一大步。       這一低溫生物制氫技術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主辦的國際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的資助。
  • 低溫SCR煙氣脫硝技術研究進展(H2O和SO2的影響)
    利用氨氣(NH3)作為還原劑的SCR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固定源煙氣脫硝方法。常見的SCR脫硝系統通常布置在鍋爐的省煤器和空預器之間,反應溫度為350度左右,採用負載釩鎢氧化物的二氧化鈦作為催化劑,其脫硝效率能達到90%以上。但還存在著以下缺點:(1)催化劑長期受到粉塵的磨損和鹼/鹼土金屬的侵蝕容易中毒;(2)需要鍋爐系統在省煤器和空預器之間預留較大的布置空間;(3)存在一定的熱量損失。
  • 【前沿技術】低溫噴霧的全局彩虹折射測量技術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全局彩虹折射技術,能夠測量低溫噴霧液滴的折射率和液滴尺寸概率分布,可用於液氮、液氧和液態甲烷等火箭或飛彈燃料。低溫噴霧的速度和尺寸分布測量通常採用相位都卜勒測速、粒子圖像測速和雷射誘導螢光方法,但這些方法使用的螢光示蹤劑在低溫下會凝結或凝固。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全局彩虹折射法的低溫噴霧液滴測量技術,可同時測量液滴折射率和尺寸的概率分布。
  • 鋼鐵、化工、建材行業純低溫煙氣餘熱利用—ORC餘熱發電
    目前餘熱狀況大量餘熱資源中,350℃以下的中低溫煙氣餘熱、低壓飽和蒸汽(直接排放)、高爐衝渣水等,回收經濟性較差、技術難度高,還未得到有效利用。2、化工石油行業餘熱ORC低溫發電行業概況化工石油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柱產業,在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自身也消耗著大量的能源。
  • 低溫製冷破技術瓶頸 開創「雙高」新時代
    (如空分行業、航天應用)、低溫氣體能源、超導應用、紅外探測器件冷卻、半導體工業、低溫生物醫療等領域,該技術當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雙高」:即高效率和高穩定性。而低溫工程學是指研究物質在低溫下的客觀規律以及如何獲知和應用低溫的一門學科,其中包括低溫計量、低溫物性、低溫材料、低溫物理四個方面。    低溫製冷的基本方法是指低溫的獲取,而低溫的獲取有兩種方式:流體製冷和固體製冷。低溫制冷機的基本原理是由穩定流動回熱製冷循環即節流、膨脹+回熱的循環構成。
  • 【綠色工廠服務商優秀案例展示】中競同創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技術...
    此外,將「大數據」應用於工業領域,對於行業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經過整體GreenCDA服務流程,通常可為壓縮空氣系統實現年節電率10%-35%。目前市場現有的空壓機節能技術通常仍為傳統方式,即「單機」優化或「單元」優化,採用系統節能方式提供整體節能服務的企業較少,該模式可謂是「網際網路+」模式在工業節能領域的創新嘗試,在國內同行業處領先地位。
  • 工業低溫循環水餘熱回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目前大部分企業採用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冷卻,水溫大約在15-35℃,循環水的餘熱回收率非常低僅為1.9%左右,存在的大量低溫餘熱白白浪費;北方地區冬季採暖一般採用蒸汽或蒸汽換熱水兩種形式,存在蒸汽壓力和熱損失較大浪費問題。目前高效熱泵回收循環水餘熱技術應用於冶金企業冬季供暖的較少,這項技術不僅能大幅度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具有汙染物零排放的特點。
  • 高低溫煙氣旋風蒸發技術處理脫硫廢水技術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 工藝流程簡介該技術的工藝路線如下1)從煙氣系統空預器前的高溫煙氣段引取一股高溫煙氣,再從空預器後的高溫煙氣段引取一股低溫煙氣分別進入濃液蒸發器,使其作為濃液蒸發的熱源和濃液載體。2 技術創新點(1)該技術的創新點在於採用高、低溫煙氣作為濃液蒸發熱源,既可保證液體有效蒸發,又可減少使用高溫煙氣量,降低運行成本。(2)蒸發器設計採用高溫煙氣從頂部進入,通過放大氣流截面和煙氣整流裝置後,使煙氣流速均勻,速度適當。液體噴灑在此位置,更有利於噴灑的水霧分散。
  • 2020-2026年中國ORC低溫餘熱發電系統行業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截至**,我國出現了大批ORC低溫餘熱發電系統成果,有些成果已經實現了投產,並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進入**年,我國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湧現了出來,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研製出大功率ORC低溫餘熱回收發電裝置,並掌握了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 低溫等離子淨化器使用注意與技術原理
    低溫等離子體是繼固態、液態、氣態之後的物質第四態,當外加電壓達到氣體的放電電壓時,氣體被擊穿,產生包括電子、各種離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內的混合體。放電過程中雖然電子溫度很高,但重粒子溫度很低,整個體系呈現低溫狀態,所以稱為低溫等離子體。
  • 300MW機組低溫餘熱閃蒸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目前脫硫廢水主要通過「中和—絮凝—沉澱」三聯箱方式進行處理。回用水利用途徑主要有幹灰調溼、灰場噴灑或灰渣冷卻。脫硫廢水替代在除灰、除渣系統調溼用水,具有系統改造成本低、結構簡單、操作簡單等優勢,但除灰、除渣系統所用水量遠遠小於脫硫廢水產生量,脫硫廢水無法得到充分利用。
  • 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技術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技術祝建 教授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報告摘要:  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的目的除了與常規樣品製備一樣,既要符合電鏡觀察、分析的需要(樣品足夠薄,而又有足夠的強度,不被電子束破壞
  • 冶金工業冷床餘熱回收利用潛力及幾種方式
    軋鋼冷床餘熱回收是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徑。採用一定的餘熱回收技術對軋鋼冷床餘熱進行回收和利用,不但可以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減少環境汙染,具有一定的節能意義。1、冷床餘熱分析在生產棒材、型材等鋼鐵產品時,經過軋制工序後要進入冷卻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