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制氫技術有望推動家庭能源自給

2020-12-06 哈爾濱工業大學新聞網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9/c_121166236.htm)2011-03-09報導:

      新華網哈爾濱3月9日電(記者曹霽陽)也許有人夢想過家裡擁有一個神奇裝置,它產生的能量能夠點亮電燈,還能點燃做飯。現在,這個夢想不再遙遠。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任南琪院士帶領的生物制氫科研團隊,利用微生物電解池技術,通過一種存在於生活汙水中的耐寒關電細菌,實現了在4℃低溫下生物制氫,從而攻克了低溫制氫世界性難題,使人類向家庭能源自給邁進一大步。
      這一低溫生物制氫技術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主辦的國際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的資助。
      項目負責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邢德峰介紹,氫能是一種無汙染、可再生、能量密度高的能源。除了是重要化工和石油工業原料外,它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氫氣可以像天然氣一樣,通過管道送往千家萬戶,接通廚房灶具、熱水器和家電。在醫學領域,氫氣可用於治療中風等疾病。  
      邢德峰說,普通微生物的活性在低溫下非常微弱,通常4℃是臨界溫度。但研發人員在4℃條件下運行的微生物電解池中,發現了仍具良好活性的耐寒產電細菌,可以驅動微生物電解池制氫。同時,低溫有利於抑制甲烷的產生,提高了氫氣的轉化效率。
      這一成果突破了傳統制氫技術的溫度限制,使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使用生物制氫技術成為可能。同時,由於微生物電解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造紙、釀酒等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中的有機物,因此在產氫的同時,也處理了汙染物,將廢棄物變廢為寶,具有治汙和產能相結合的特點。
      傳統生物制氫方式可以大規模應用於工廠化制氫,而這種微生物低溫制氫技術的研發,有望實現家庭式制氫。未來,這種制氫裝置可被製成微波爐大小,或者冰箱大小,看上去就像家中的一件電器。

相關焦點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寶豐能源逆勢上揚,得益於公司近年來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科學布局,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探索高質量綠色發展新路子。 此次開工建設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發電領域具有建設成本優勢。「以『光伏能源+氫能源』為路徑積極探索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動新能源的多場景綜合利用。」
  • 2018年氫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電解水制氫有望成為市場...
    總體來看,氫能源產業鏈所涉環節和細分領域眾多,並隨著技術的進步,下遊應用環節不斷得到拓展,產業鏈不斷完善。此外,在所有產業鏈環節中,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的是制氫與儲氫環節。 天然氣制氫仍是市場主導,電解水制氫技術有望成為主流   從制氫的方式來看,目前,制氫技術主要有傳統能源和生物質的熱化學重整、水的電解和光解。全球96%的氫氣來源於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還有4%來自於電解水,其中,天然氣制氫是現今最主流的形式。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
    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我國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開發力度也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一。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新聞—科學網
    目前,商用氫氣96%以上是從化石燃料中製取,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這類氫氣也被稱為「灰氫」。 發展氫能不可以偏離初衷。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能夠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潔淨的「綠氫」,還能夠將間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化儲存為化學能,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化,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 全國政協委員錢天林:核能制氫是能源生產技術變革重要方向
    眾所周知,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是人類重要的戰略能源發展方向,在未來全球能源結構變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世界上多個國家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來推動氫能源產業的發展。「目前世界上工業應用的制氫方法以化石燃料重整為主,難以滿足未來氫氣製備高效、大規模、無碳排放的需求。而核能作為清潔的一次能源,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清潔、安全、成熟的技術。
  • 再生能源制氫、氫能存儲和發電……在能源領域氫能可以這麼用
    「氫能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應用場景豐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動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互聯媒介,也是實現交通運輸、工業和建築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最佳選擇。」發布會上,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福棟說,近期將啟動山東省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工作。
  • 我國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成效顯著 核能發電佔比有望持續提高
    央視網消息:清潔化、低碳化是當前全球能源發展的主基調,我國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成效顯著。核能作為穩定可靠的清潔低碳能源,是我國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的重要選項。藍皮書顯示,未來我國核能發電佔比有望持續提高。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該項目還將綜合實現制氫儲能、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並通過與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線路協作等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氫能全產業鏈一體聯動發展,有望實現寧夏乃至西北地區氫能交通應用「零」的突破。零汙染零排放,「終極能源」或成碳環保戰略落地抓手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燒熱值高、來源廣、可儲存、可再生、可電可燃、零汙染、零碳排等優點。
  • 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入選中科協2020工程技術難題
    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其中工程技術難題含一個涉及制氫領域問題: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生產中實現「大規模」「低能耗」「高穩定性」三者的統一?
  • 海水制氫:重啟藍色能源的傳說—新聞—科學網
    現有電解水的技術大都基於純水,而超過95%的地球水資源——海水少有關注。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等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題為「太陽能驅動的、持續穩定的海水分解制氫」的研究論文,展示了一種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的新方法,並且在工業電解電流密度下具有長達上千小時的穩定性。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Elisha 蓋世汽車2020-9-9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技術,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並達到創紀錄效率水平。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
  • 未來能源的選擇將何去何從?氫能極大概率將成為能源的終極之路
    、中遊儲氫和下遊應用三大環節 氫能的上遊是氫氣的製備,主要技術方式有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中遊是氫氣的儲運環節,主要技術方式包括低溫液態、高壓氣態和固體材料儲氫;下遊是氫氣的應用,氫氣應用可以滲透到傳統能源的各個方面,包括交通運輸、工業燃料、發電等,主要技術是直接燃燒和燃料電池技術。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從宏觀講,由遠即近,現在在這裡都要講氫,大家都有共識。現在的氫有不同的顏色,有灰氫、藍氫、綠氫,分別從哪兒來?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電(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多孔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促進更有效地製取和收集氫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山東將啟動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工作
    會上,就山東在能源領域氫能發展和推廣應用方面有什麼布局和計劃,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福棟介紹,一方面,啟動我省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示範工作。近年來,圍繞調整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我省可再生能源實現快速規模化發展。截至5月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685.5萬千瓦,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容量1379.6萬千瓦,居全國第四位。
  • 大同全科盟研究院向我市推介 等離子體原位制氫/儲氫技術項目
    大同全科盟研究院近日向我市推介等離子體原位制氫/儲氫技術項目,該項目來自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於2020年12月17日在我市舉行的第三屆「新能源之都」杯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異地組優秀獎。等離子體原位制氫/儲氫技術項目依託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等離子體能源科學與轉化國際合作基地多年的科研成果。主要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將可再生能源(醇、烷烴)直接原位解離為H2,進一步與燃料電池模塊組合可直接驅動電機工作,實現車載原位制氫,裝置具有即開即停功能,無需繁瑣的儲氫環節。本項目一方面可開發直接原位車載制氫技術,另一方面可以連續產氫,用於建設分布式加氫站。
  • 甲醇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受科技部重點...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其中,醇類重整制氫及冷熱電聯供的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包括:針對高效、環保、長壽命分布式供能系統應用需求,開展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發。
  • 彭立新: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能源
    說如果這樣一個技術被應用起來,對整個人類多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好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會站在這裡跟大家溝通一下我們倆的想法,從可再生能源到綠氫這樣一個技術,怎麼改變我們這個世界,希望大家能有興趣。,我想著,我們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是落實到每個家庭,每家每戶的事情了。
  • 氫氣提取技術有重大突破,大規模推廣,廉價氫能源將取代化石能源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水電解制氫所需的能量等於燃燒氫氣所需的能量。催化劑的使用可以降低電解氫所需的能量,大大降低電解氫的成本。氫能的利用是有價值的,低成本制氫是重要的。2020年8月15日,在中國科協第二十二屆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對科學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的十大科學問題》和《對技術和產業起關鍵作用的十大工程問題》如何實現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規模化、低能耗、高穩定性的統一,被列為十大工程之一。
  • 氫氣提取技術如有重大突破並推廣,廉價氫能源或將取代化石能源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水電解制氫所需的能量等於燃燒氫氣所需的能量。催化劑的使用可以降低電解氫所需的能量,大大降低電解氫的成本。氫能的利用是有價值的,低成本制氫是重要的。2020年8月15日,在中國科協第二十二屆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對科學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的十大科學問題》和《對技術和產業起關鍵作用的十大工程問題》如何實現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規模化、低能耗、高穩定性的統一,被列為十大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