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島灣核電站將於明年併網發電

2020-12-05 清華大學新聞網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黨和國家一直關心、關注的重要領域。當前,我國正在加快大型壓水堆、高溫氣冷堆示範的試驗和集中攻關,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記者從中國華能集團獲悉,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石島灣核電站(以下簡稱「石島灣核電站」),已全面進入調試階段。今年9月、11月,石島灣核電站將開始兩個反應堆冷試,年底首個反應堆也將具備熱試條件,並計劃在明年實現併網發電。

石島灣核電站位於山東省榮成市,是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電特徵核電站。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石島灣核電站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由中國自主研發,其設備國產化率遠超重大專項實施規定的75%的目標。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石島灣核電站即將到來的併網發電以及第四代核能系統高溫氣冷堆技術的突破,標誌著我國在世界先進核能技術領域,正從「跟跑」發展為「領跑」。

核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

舒印彪:核電是華能轉型升級重要方向

截至2019年底,我國核電裝機達到了4874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三;其中,已核准和在建規模1715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核電裝機佔比僅為2.4%。在這樣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間,我國核電有望達到1億千瓦規模,發展空間巨大。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向記者表示,核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構建清潔高效能源體系的戰略選擇,也是華能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今年8月中旬,華能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集團中長期核電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在2035年前將按不同階段,圍繞高溫堆和壓水堆兩條路線進行開發建設和運營,在「十四五」期間對高溫堆技術做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

我國核能技術從「跟跑」到「領跑」

陳旭:凝聚30年兩代科學家的心血

這座於2012年12月底在榮成市石島灣以北的寧津灣開工的核電站,由華能集團、中核集團和清華大學共同投資建設,經過近八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之路。

隨著即將到來的併網發電,凝聚著30多年中國兩代科學家心血的高溫氣冷堆示範項目,將逐步實現商業化應用,而第四代核能系統高溫氣冷堆技術的突破更標誌著我國在世界先進核能技術領域,從「跟跑」發展為「領跑」。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表示,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建設是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是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證明。從2008年總體實施方案得到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以來,清華大學傾全力注入科研力量,不曾有絲毫懈怠。

為山東構建清潔高效能源體系賦能

凌文:對石島灣核電站併網發電有信心

除了推動世界高溫氣冷堆技術發展,石島灣核電站的開發建設還將貢獻更多的「綠色力量」。舒印彪表示,華能集團將把石島灣核電站打造為千萬千瓦級的清潔能源基地,為山東能源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

山東省的能源消費居全國第一,但能源結構的67%仍是煤電,目前全省在運核電機組250萬千瓦。山東省副省長凌文表示,對高溫堆示範電站項目在明年如期完成聯調聯試、併網發電有信心,同時山東省已提出「三個三分之一」的目標,即到2035年要達到煤電發電量、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其中包括核電)、省外來電電量基本形成1:1:1。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特殊的一年,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示範工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凝心聚力、逆勢突破,以科技創新為國家發展戰略賦能,為我國構建清潔高效能源體系貢獻了卓越力量。

編輯:李華山

相關焦點

  • 華能召開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研討會
    華能召開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研討會 來源:華能集團 2020-08-31
  • 全球第一座四代核電站》|核反應堆|核燃料|核電站|高溫...
    ——榮成石島灣核電站一期工程。日前已完成了反應堆殼體組裝,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投產。這座核電站由於採用了結構獨特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使其安全性與熱效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那麼這種新型核電站,有哪些特點?它在安全性上,又真能做到萬無一失嗎?
  • 山東將成為中國第四個新興核電大省
    記者 | 江帆 編輯 | 1 「未來,山東將成為中國繼浙江、廣東、福建之後的新興核電大省及核能強省,煙臺將成為華北地區核電產業發展的中心城市。」
  • 日本或明年關閉所有核電站 2/3核反應堆已停
    日本討論明年關閉所有核電站 三分之二核反應堆已停,明年最後一個開始檢修,如民眾反對重啟或將全關 日本官員8日表示,核電站周邊社區民眾反對核電站運營,日本國內所有核反應堆可能明年4月前關閉。作為慣例,不少核電站運營商還會尋求當地政府支持。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8日說,如果核電站周圍社區民眾出於安全考慮反對核電站運營,日本國內全部54座核反應堆可能在明年4月前關閉。據悉,仍在運作的19個核反應堆中,最後一個需關停檢修的反應堆,定於2012年4月9日檢修。
  • 科技話題:獵戶座流星雨、石島灣核電首堆冷試、心肌梗死、「最遠...
    科技話題:獵戶座流星雨、石島灣核電首堆冷試、心肌梗死、「最遠天體」、短時測量、海洋食物鏈 2020-10-2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首堆冷試一次成功
    10月19日17時42分,華能石島灣核電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首臺反應堆冷態功能試驗一次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通過了針對反應堆性能的首次全面考驗,取得了全面進入調試階段以來重大節點的首戰勝利。
  • 【地理視野】經常出現在高考地理題中的中國水庫、核電站排名
    在水利部長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的要求下,在周恩來具體負責下,經過與蘇聯政府商談,決定將根治黃河列入蘇聯援助的156個工程項目。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開始黃河截流。 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核電站發電佔比會越來越高,今天由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我國著名(已建成)的核電站。 01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大陸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秦山鎮。1985年6月1日破土動工,1991年12月15日首次實現併網發電。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福島核洩漏之後 多數國家仍「挺核」  2011年3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發生洩露,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第一核電站的1至6號機組將全部永久廢棄。
  • 華能石島灣核電完成國內首次氦氣閥門自主檢修
    7月17日11時,華能石島灣核電公司一迴路壓力邊界氦氣隔離閥順利完成10分鐘7MPa保壓試驗,國內首次氦氣閥門自主檢修圓滿成功!該閥門是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一迴路壓力邊界關鍵閥門。6月28日,華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核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濤聽取專題匯報後作出指示,由石島灣核電自主完成氦氣閥門檢修任務。該公司維修部立即成立檢修專項黨員突擊隊,與服務承包商研磨專業人員一起開展自主技術攻關。經過反覆摸索,確定了最終檢修方案。從7月15日起,檢修人員連續3天奮戰,開展閥門解體、閥座和閥芯研磨、密封面貼合試驗。
  • 12小時內EPR、AP1000全球首堆相繼併網發電
    12小時內,EPR、AP1000全球首堆相繼併網發電核電發展再跨步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謝文川  6月29日17時59分,EPR全球首堆廣東臺山核電1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成功。  12個小時之內,位於我國廣東、浙江的兩個三代核電示範項目:EPR全球首堆和AP1000全球首堆相繼實現首次併網發電成功,為我國核電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EPR:法國技術中國經驗    作為中法兩國能源領域的最大合作項目,臺山核電站由中國廣核集團、法國電力集團和粵電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臺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
  • 山東將新增一座核電站,辛安核電項目首臺機組計劃2022年2月開工
    據公告顯示,該核電站首臺機組計劃2022年2月開工建設,這也預示著煙臺海陽將迎來第二座核電站。據招標公告顯示,山東海陽辛安核電項目位於煙臺海陽市辛安鎮卓格莊村北側。據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資料,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目前資產規模約7000億元,中核集團是中國核科技的開拓者,先後創造了「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等多項「新中國第一」;積極拓展核能應用範圍,自主研發了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等多種堆型和中國環流器二號A 核聚變研究裝置;是中國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自北向南建成田灣
  • 紅沿河核電站為振興發展帶來「核動力」
    6月15日,記者來到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5號、6號機組的施工現場,這裡整潔、有序,工程進展順利,目前核島土建施工、常規島土建施工已完成50%。兩年來,工程安全處處長代昌標和同事們每天都進行施工巡視,對照現場作業清單進行監管指導。5號、6號機組計劃於2020年、2021年相繼投產發電。
  • 【OFweek視點】核電站經濟效益到底有多大
    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核電站建設所耗費的資金非常的巨大,那麼為什麼核電作為新的替代能源越來越受到追捧呢?其實,核電站一旦投入運行所帶來的能源效益非常大,而且還能對所在地GDP和財政形成明顯的拉動效應,同時還能帶動地方的關聯產業迅速崛起。
  • 秦山核電站安全運行15年 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記者12月14日從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獲悉,走過15周年的秦山核電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至2006年11月底,秦山核電站累計發電285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87億元,上繳各種稅費超過17億元;自投運以來,沒有發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沒有發生任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事件。
  •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開建 預計每年節約千餘萬噸煤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今天開建  央廣網大連7月24日消息(記者田彤 賈鐵生 通訊員高元勳)7月24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這是3月29日5號機組開工之後,紅沿河核電站年內開工的第二臺核電機組。
  • 田灣核電5號機組即將併網發電
    7月9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作為我國核電建設領域今年首臺邁入裝料狀態的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田灣核電5號機組首次裝料作業正式開始,為後續按計劃併網發電奠定基礎。田灣核電基地是我國重要的核電基地之一。經過20餘年的發展,田灣核電站已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