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開建 預計每年節約千餘萬噸煤

2020-12-06 央廣網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今天開建

  央廣網大連7月24日消息(記者田彤 賈鐵生 通訊員高元勳)7月24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這是3月29日5號機組開工之後,紅沿河核電站年內開工的第二臺核電機組。

  國務院2014年8月8日出臺的《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紅沿河核電5號機組於今年3月29日開工,是此前15個月內我國開工的首臺核電機組,標誌著我國核電發展的正式重啟,目前5號機組正處於工程土建高峰期。

  據悉,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使用我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ACPR1000。ACPR1000技術是中廣核堅持自主創新,按照國際最新安全標準,借鑑國際核電領域的最新經驗反饋,基於成熟堆型實施改進形成的自主品牌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該技術具備三代核電主要安全技術特徵,滿足我國最新核安全要求。

  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紅沿河核電站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1、2號機組已分別於2013年6月6日、2014年5月13日投入商業運行,3號機組於2015年3月23日首次併網發電,4號機組即將裝載核燃料。紅沿河核電站保持了安全穩定的運行業績,1號機組商運當年在9項國際核電運行主要指標中,就有6項達國際先進水平。

  紅沿河核電站的建設將對節能減排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發揮顯著作用。與同等規模火電廠相比,紅沿河核電6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後,每年可節約標煤1500萬噸,綜合溫室氣體減排效益相當於造林9.9萬公頃。

相關焦點

  • 中國能建中標紅沿河核電廠5、6號機組常規島及BOP安裝工程
    10月15日,中國能建東電一公司收到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標通知書,確認該公司中標紅沿河核電廠5、6號機組常規島及BOP安裝工程。紅沿河核電站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准建設的核電項目,是我國首次一次同意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標準化、規模化建設的核電項目,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站。
  • 紅沿河核電站為振興發展帶來「核動力」
    6月15日,記者來到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5號、6號機組的施工現場,這裡整潔、有序,工程進展順利,目前核島土建施工、常規島土建施工已完成50%。兩年來,工程安全處處長代昌標和同事們每天都進行施工巡視,對照現場作業清單進行監管指導。5號、6號機組計劃於2020年、2021年相繼投產發電。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8月31日,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華能營口電廠二期3號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  營口電廠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是繼華能玉環電廠首臺國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零的突破。  該機組主要特點是:高效、節能、環保。
  • 連雲港田灣核電站5、6號機組有序復工
    昨天下午,江蘇田灣核電站5、6號機組3000多名工人陸續返回崗位,安全有序開展項目建設。   記者 馬江彥:我現在是在田灣核電站五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工人們正在有序搬運腳手架材料、進行支架安裝、核清潔等工作。
  • 核電利好接踵而至 據稱未來10年中國要建超60座核電站
    9月20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家核電)傳來消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   更為勁爆的是,坊間傳聞,某核電人士透露,中國擬在未來10年,興建超過60座核電站。不過,就這一消息,截至發稿前,《證券日報》記者尚未獲得官方確認。
  • 中國十大核電站
    本文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核電站。  浙江省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
  • 【地理視野】經常出現在高考地理題中的中國水庫、核電站排名
    一期工程1、2號機組和二期工程3、4號機組均採用俄羅斯AES-91型核電機組。5、6號機組採用中國ACPR-1000反應堆。 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包含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紅沿河1號機組裝機容量1061兆瓦,2007年7月18日開始建設,2013年6月7日開始運營;紅沿河2號機組裝機容量1061兆瓦,2008年3月28日開始建設,2014年5月13日開始運營。紅沿河3號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2009年3月7日開始建設,2015年8月16日開始運營。
  • 日本又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漏水超110噸
    110噸水發生洩露。(濱岡核電站所處位置,和福島第一核電站一樣同樣瀕臨太平洋)雖然洩露的水量看似十分巨大,但是日本中部電力公司稱,大部分的水(大約95噸)都流回了專門儲藏核汙水的儲藏罐之中,而另有一部分流入了1號機組所處的建築物之中,幾乎沒有流入到自然環境之中的水,所以幾乎不存在對自然界的放射性危害,附近的居民完全不需要擔心這次漏水事件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 中國首臺國產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供熱機組運行
    中國首臺國產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供熱機組運行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2月20日15:51   新華網長春12月20日電(記者宗巍)20日上午9時28分,中國首臺國產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供熱機組——華能長春熱點廠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投入商業運營。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福島核洩漏之後 多數國家仍「挺核」  2011年3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發生洩露,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第一核電站的1至6號機組將全部永久廢棄。
  • 日本核電站漏水110噸!
    當地時間12日,日本中部電力公司表示,位於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發生漏水事故,洩漏總量超過110噸。
  • 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
    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縱觀核電發展歷史,核電站技術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讓我們看一下中國主要核電站分布吧。秦山核電站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
  • 加拿大達靈頓(Darlington)核電站3號機組準備拆卸
    在成功將反應堆及其系統與該站剩餘的三個運行的機組分離之後,達靈頓(Darlington)3號機組準備開始其翻新的下一階段——拆卸。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當日上午9時,廣西電網調度中心正式下達允許併網發電指令,大藤峽工程8號機組運行指示燈亮起,水輪發電機組運轉產生電流,集控大屏顯示機組由空載態變為發電態,標誌著大藤峽水利樞紐開始發揮發電效益。 大藤峽水力發電廠中控室 機電技術負責人介紹說,機組72小時試運行期間,機組擺度、軸承溫度、機械振動等性能指標均滿足或優於設計要求,以機架垂直振動為例,擺度不超過0.04毫米,比頭髮絲直徑還細,運行非常平穩,達到國家優良標準。
  • 核洩漏已過6年:福島核電站後續工作仍面臨困境
    核洩漏事故已過去6年,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依然困難重重,相關部門預計後續工作可能要持續到2050年。近日,負責核電站清理工作的官方部門表示,仍有技術問題需克服。工作人員在清理福島核電站周圍的樹木。
  • 一個6釐米的小球,能量相當於1.5噸煤
    【中國核燃料有多牛:一個6釐米的小球 能量相當於1.5噸煤】您知道核電站是怎麼發出電的嗎?
  •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
    核電站的誕生又讓人們對核物質的使用增添了幾分的信心,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五大超級核電站,我們發現這些核電站都建造於沿海地區,難道就是為了取水方便嗎?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第一個水電站就是秦山核電站,只是有我國技術獨立建造以及運營的第一座核電站,代表著我國在核電站技術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 全球首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建成投產
    新華社銀川12月28日電(記者艾福梅、鄭曉奕)28日6時,由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二期工程3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這標誌著全球首臺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空冷機組在寧夏正式投產,將徹底改寫我國空冷機組技術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
  • 一個6釐米小球,能量相當於1.5噸煤
    1.5噸煤相媲美麼?別看它們有的只是個直徑只有6釐米的小球,每個小球裡裝著12000個二氧化鈾顆粒,四顆這樣的小球就夠一個三口之家取一冬天暖了,能量相當於6噸煤,這就是我們四代核電堆型的威力。是不是很好奇,下面來揭曉:如果說鍋爐是靠燒煤來產生能量,那核電站「燒」的就是核燃料,就是核電站的糧食,今天我們就帶您到糧倉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