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焦點訪談》播出南海網獨家報導的糖精棗事件

2020-12-06 南海網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10月5日播出《焦點訪談》節目截屏

  南海網海口10月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姜飛)今晚19:38,中央電視臺重磅欄目《焦點訪談》在《新聞聯播》節目之後,播出了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充分發揮聯打機制,在廣東省食藥監部門以及公安機關配合下,跨省成功查辦糖精棗事件的全過程。

10月5日播出《焦點訪談》節目截屏

  今年9月1日,由南海網率先獨家披露的海南「糖精棗」事件,全國上千家網站、報紙、衛視紛紛轉發,中央電視臺《共同關注》《新聞直播間》欄目相繼播出;9月14日,央視重磅欄目《焦點訪談》欄目組趕赴海南、廣東兩地,對兩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聯合搗毀「糖精棗」加工窩點事件進行了實地採訪。海南日報集團旗下南海網對本期節目進行了協助拍攝。

10月5日播出《焦點訪談》節目截屏

  據悉,海南成功告破糖精棗事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高度重視。9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方網站刊文指出:該起案件的查處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跨省合作、聯合執法取得的重要成果。

10月5日播出《焦點訪談》節目截屏

  目前,全國各地正按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加大食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區域及糧油、蔬菜、水果等大宗食品的監管力度,完善食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區域和重點品種食品監管相關制度,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嚴防「糖精棗」類似事件發生。

  資料圖:海南最大水果批發市場每天大量「糖精棗」流向市場(南海網記者姜飛攝) 

  南海網率先報導「糖精棗」事件 獨家追蹤「糖精棗」查辦過程>>

  事件起源>>

  大量「糖精棗」經海南南北水果批發市場流出

  8月26日,南海網記者接到知情人士反映,每天凌晨3點到6點之間,海口南北水果市場內都會有大量用糖精鈉、甜蜜素兩種添加劑浸泡變紅、增甜的「糖精棗」銷售。接到線索後,記者對海口南北水果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

  調查整改>>

  海口南北水果市場開辦者被約談 「糖精棗」就地封存

  9月1日,南海網對海口南北水果市場近期每天大量「糖精棗」流向市場現象進行了獨家披露,引發公眾關注同時,受到海口市工商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當天下午,海口市工商局主要領導要求瓊山區工商局立即介入,全力配合食藥監部門查辦案件,並約談南北水果市場的開辦者;當日晚間,南海網記者獲悉,海口市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查獲的「糖精棗」進行原地封存。

  事件通報>>

  海南通報「糖精棗」事件查辦情況 個別辦案人員被批

  9月4日,省局召集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瓊山、龍華、美蘭和秀英4個區分局負責人,對此次事件查辦情況等進行通報。會上,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長對個別單位和辦案人員提出嚴厲批評。

  縱深辦案>>

  專案組赴粵 在雷州村莊查到「糖精棗」加工源頭

  9月6日晚,由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聯打辦)以及海口市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組成的「糖精棗」事件專案組,根據調查取證線索,連夜過海趕赴廣東省雷州市,在當地警方及食藥監部門協助下,對海南市場上的「糖精棗」源頭進行追查。

  獨家直擊>>

  「糖精棗」廣東雷州加工點:浸泡「糖精棗」水加了料

  9月7日南海網記者看到,涉事者先後拉到現場的「料」約為2大袋(每袋20公斤左右)和2箱(箱子裡裝有N小袋)。「那些料具體啥東西我也不知道。」加工者隨後又稱,那些料外觀像洗衣粉,箱子裡裝的可能是「漂白粉」,袋裝的他沒看清到底是何物。不過,加工者就是用這些料,加到池子裡,然後燒熱水倒進池子。最後把青棗放進去浸泡成「糖精棗」。

  案件移交>>

  「糖精棗」案已移交雷州食藥監部門

  7日下午3時許,海南「糖精棗」事件專案組與廣東省湛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稽查局、雷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趕到位於雷州市英利鎮新村仔,在「糖精棗」加工點進一步調查時,發現了已經使用完的糖精鈉、特甜素和苯甲酸鈉3種添加劑的包裝。隨後,海南「糖精棗」事件專案組將案件,正式移交給廣東雷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海南行動>>

  海南食藥監要求對「糖精棗」案舉一反三 確保水果質量安全

  9月9日,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處雲震調研員一行前往海口南北水果批發市場進行檢查指導。雲震調研員聽取了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張佳關於「糖精棗」案件的調查、南北水果批發市場主要水果品種必檢制度和管理清單監管情況,以及南北水果批發市場負責人有關市場管理的匯報,要求以此為戒,舉一反三,加大監管力度,嚴防死守,確保水果質量安全。

責任編輯:郭祖瑩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果粒橙含農藥風波不實 焦點訪談未報導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已經播出,可口可樂承認旗下『果粒橙』含有美國禁用農藥多菌靈,多菌靈可致腦麻痺、肝臟腫瘤等癌症。」這樣一條貼上央視《焦點訪談》標籤的網上信息,近期在迅速流傳開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網友驚呼「果粒橙也不能喝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包括一些實名認證的媒體人。
  • 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轟炸谷歌
    6月18日晚消息,中央電視臺今晚在《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節目中連續曝光了「谷歌中國」網站仍然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內容,網際網路舉報中心也對谷歌中國網站進行強烈譴責,要求其徹底清理色情信息
  • 《焦點訪談》為何多拍蒼蠅少打虎
    4月12日19點38分,《焦點訪談》正點播出,該期的主題是《誰來管管假醫生》,報導直指海口市衛生局等部門管理不嚴,導致海口假醫泛濫。  此前兩周內,《焦點訪談》共播出《安居房變成豆腐渣》、《公開造假煙誰撐保護傘》、《假冒棉種令農憂》等10期輿論監督節目。
  • 聚光科技:亮相央視《焦點訪談》抗疫專題報導
    近日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就「涉疫醫療廢物暴增,如何做到日產日清?」這一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採訪報導。在新聞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還是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醫療廢水都要經醫院的汙水處理站先進行處理達標,再通過市政汙水管網進入27家生活汙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
  • 安徽食藥監教你3招識別「糖精棗」
    如果你購買的冬棗連皮也是甜的,那就很有可能吃的是糖精棗。冬棗和糖精棗有什麼區別?面對誘人的冬棗該如何挑選呢?10月30日,安徽省食藥監局發布鑑別「糖精棗」的3個方法。》》》推薦閱讀:骨肉相連、雞柳等調理肉製品怎麼吃?
  • 央視《焦點訪談》點讚宜賓!這次是因為這家人
    宜賓又被央視點名了! 這次是《焦點訪談》 11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宜賓,播出了宜賓全國文明家庭——張紅霞家庭,展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宜賓風採。
  • 山河智能SWE215E挖掘機成網紅「小藍」
    2月9日晚,中央電視臺兩大王牌欄目《焦點訪談》和《東方時空》,同時對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做了專題報導。山河智能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的SWE215E挖掘機和她的機手危氏兄弟,隨著節目的播出,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 當心太美太甜泡過糖精水
    眼下正是吃棗的季節,又脆又甜的冬棗,是許多市民家中的餐桌必備。那麼,選購冬棗時,你是看"長相"還是嘗味道呢?有人說,那些看起來又大又紅、嘗起來特別甜的棗,可能是被加工過的。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市民又該如何辨別呢?馬上進入今天的360實驗室。
  • 央視改版到底改了什麼 實話實說為什麼停播
    央視新聞頻道此次改版的核心目標是加大新聞信息量、提高新聞評論的空間和質量———改版後,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每期時長15分鐘的《新聞快報》,實現新聞容量的最大化;加強新聞評論,全天各時段隨時加入評論元素,並將打造一檔國際時事評論節目,加大各時段國際新聞播出比重。
  • 《流浪地球》火爆 《焦點訪談》告訴你它贏在哪
    【文/觀察者網 郭肖】 《流浪地球》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引發民眾觀影熱潮,即使已經過去了20多天,至今仍舊熱度不減。26日晚,央視《焦點訪談》邀請到了《流浪地球》主創講述電影幕後故事,還有相關專業人士向觀眾解讀這部電影為什麼會這麼火?它到底贏在哪兒?
  • 大角鹿瓷磚用實力贏得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關注!
    10月8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對佛山瓷磚進行報導,講述了陶瓷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瓷磚企業為紫南村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節目報導中,央視欄目組特意把鏡頭給到了中國瓷磚行業技術領先品牌大角鹿。在長達3秒的央視鏡頭前,「大角鹿」三個字氣勢磅礴,鮮豔的「中國紅」表現出了中國品牌應有的自信。
  • 央視《焦點訪談》:紅巖檔案解密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11月27日,重慶市紅巖聯線和重慶市檔案館攜手,將一批塵封57年的紅巖檔案公之於眾,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同志在脫難後撰寫的《獄中情況報告》。這份報告翔實記錄了當年關押在集中營裡的烈士們鮮為人知的鬥爭經歷。  57年前,關押在集中營裡的難友們大多經受過嚴刑拷打。
  • 央視"女神"戰地記者:北京名校畢業,歷經生死,發回大量央視獨家戰地報導!
    北京語言大學優秀校友馮韻嫻曾經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個,她的足跡遍布中東各國,數次死裡逃生發回大量央視獨家戰地報導。她的足跡遍布中東各國,曾先後先後赴阿富汗、伊朗、敘利亞、伊拉克戰爭前線,經歷數次死裡逃生,發回了大量央視獨家戰地報導。2011年主動請纓成為中國派駐利比亞的戰地記者,當利比亞首都黎波裡被攻下時,她和其他三十多名記者被卡扎菲政府軍圍困在酒店五天四夜,她也因此成為卡扎菲政權最後時刻的見證者。她的報導曾被多家國際媒體無剪輯完整轉播,曾獲"全國百佳記者"稱號。
  •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19:26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近些年來,我國許多有實力的優秀企業走出國門
  • 太美太甜小心泡過糖精水
    眼下正是吃棗的季節,又脆又甜的冬棗,是許多市民家中的餐桌必備。那麼,選購冬棗時,你是看"長相"還是嘗味道呢?有人說,那些看起來又大又紅、嘗起來特別甜的棗,可能是被加工過的。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市民又該如何辨別呢?馬上進入今天的360實驗室。
  • 櫻桃事件央視曝光後的反思:佔用基本農田種植果樹,這事能幹嗎?
    近日,央視欄目《焦點訪談》播出一期引發全網關注的熱點新聞:《地佔了,錢花了,櫻桃呢》。該節目講述2016年山東省聊城市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給所屬各縣下達造林綠化任務。小農想說,在這次事件中,有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點,那就是這佔用了基本農田種植果樹,符合相關規定嗎?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基本農田。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
    1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為題聚焦當地的生態系統修復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閱讀原文
  • 央視女主持補妝畫面被播出:是事故還是故事?
    央視女主持補妝畫面被播出:是事故還是故事? 2008年03月21日 11:35 來源:新京報 (據《南方都市報》)  女主持補妝畫面被播出,在一些人看來,儼然是罪不可恕的事件。有網友認為是重大失誤,是政治事故,有網友杞人憂天———對08奧運直播提出擔憂,還有網友仿佛聲色俱厲,認為CCTV代表國家最高媒體,犯這種錯確實有損國家媒體形象。  女主持補妝畫面被播出,難道果真罪不可赦?難道有天塌下來之虞?對一些患有完美潔癖者認為的重大失誤、政治事故,我倒不以為然。
  • CGTN獨家紀錄片《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被...
    該紀錄片及相關報導被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475家網絡媒體全文轉載,全網閱讀量達5.17億,呈現出多元化傳播態勢,覆蓋受眾廣泛,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提醒!該影片中包含的部分畫面可能引起不適,部分畫面屬於首次公布。
  • 楊偉光 解密央視
    人物周刊:以前觀眾很認可《焦點訪談》,但現在這個節目與以前有些不同了。楊偉光:關鍵是看製作人怎麼把握。我當臺長時沒要求一定怎麼樣,但那時就有一種追求,同一個問題有兩種講法,你可以講得很有意思,也可以講得非常乏味,你怎麼講?那時大家都說楊偉光膽子太大,不要烏紗帽了?現在輿論環境比那時好很多了。比如批評一些事故,過去哪有這麼方便,哪能第一時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