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爆 《焦點訪談》告訴你它贏在哪

2021-01-21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郭肖】

《流浪地球》自大年初一上映以來引發民眾觀影熱潮,即使已經過去了20多天,至今仍舊熱度不減。26日晚,央視《焦點訪談》邀請到了《流浪地球》主創講述電影幕後故事,還有相關專業人士向觀眾解讀這部電影為什麼會這麼火?它到底贏在哪兒?

作為一部特效與情懷共存的電影,《流浪地球》被稱為「第一部中國自己的科幻大片」,同時受到了美國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的認可,將被翻譯成28種語言與全球超過190個國家的觀眾見面。

對此,人民日報也多次在重要版面刊登文章對其進行多角度報導,2月20日,由國家電影局主辦的《流浪地球》研討會在京舉行,人民日報再次用了一整個綜合版面報導了《流浪地球》的研討會發言,其中摘編了6位專家在研討會上的發言,分析總結《流浪地球》的成功經驗。

人民日報多個版面對《流浪地球》進行報導(點擊查看大圖)

8000張分鏡頭畫稿、多個版本的發動機

據悉,為了真實顯示這些前所未有的場景,節目組做了3000多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製作了10000多件道具,還製作了10萬延展平米的實景搭建。

運載車、地下城、空間站、發動機等等,這些前所未有的東西,細節都非常精緻,乃至空間站裡每一塊顯示屏上的動畫,都是真實設置的。

為了表現科幻電影的炫酷,《流浪地球》中還創新地大量運用特技,全片共有2003個特技鏡頭。導演郭帆介紹,其中一個上海局部坍塌的鏡頭,改了251版。

美術指導郜昂介紹,尤其是行星發動機的部分,做了很多版本的設定,定下來的這版更加符合力學支撐結構,這樣一個結構,也讓發動機顯得更有體量感。

為了配合電影設置的大背景——地球即將毀滅,人大多是在極端環境之下活動。《流浪地球》在拍攝時,演員們的戲服是特製的盔甲,沉重而且密閉不透氣,主演吳孟達介紹,每次把頭盔拿下來,都要立刻吸氧。

吳京也動容地說道,「以前從來沒有人敢想這些,真的很不容易。」

「帶著地球去流浪,一般編劇想不出來」

當地球末日來臨,人類該怎麼辦?這是很多科幻電影的主題。不少國外科幻大片中往往都以「人類放棄地球,搭乘飛船飛向外太空」作為主基調,而《流浪地球》第一次給故事設置了全新的背景,那就是帶著流浪的地球一起尋找新家園。

編劇汪海林說:「帶著地球去流浪大概念是一流的,這個一般編劇想不出來,這是偉大的思路或者是偉大的創意,有一種說法是極度浪漫,其實更重要是紮根於本土文化。」

此外,在最後關頭,推動撞針,集中發動機的火焰,去點燃木星,成為避免地球毀滅的唯一可能性。相比以往大片中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力挽狂瀾,危難之時,由平民和專業軍人組織的中國救援小分隊,發起了對全球的召喚。

美國觀眾裡克·埃伯特對此非常震撼:「這是非常新的一個概念,所有國家的所有人,立刻同心協力地工作,這是非常有力的,我喜歡這個情節。」

《流浪地球》最打動人心的地方,還在於創新地做了一個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矛盾設計。面對地球無法逃避被毀滅的事實,中國軍人劉培強接到放棄地球帶著人類基因尋找新的家園的指令,另一邊卻無法割捨有自己親人和眾多人類的地球。空間站該怎麼辦?

一位小觀眾說:「沒有人類的文明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覺得還是吳京的選擇更正確一些。」

郭帆表示,帶著地球跑,不是背負著什麼,地球不是簡單的、物理的,它「是我們的家,這個空間裡面,有你的愛有你的恨」。

事實上,對於這一點,郭帆也曾多次向外界呼籲,中國人對於土地情感的核,應該變成中國科幻的一個基本形態。「什麼叫中國科幻?尋找到一個真正能夠表達我們文化內核和精神內核的載體,才能稱之為中國科幻,不然的話我們只是模仿別人講一個同樣的美式故事」。

他提及,電影裡,那種不分國籍、不分種族,共同奔著一個方向一個目標的畫面讓人非常感動。

劉慈欣認為,這部電影讓很多人看到,中國文化中很多很深的東西,比如,對家、故土的眷戀,而這些又可以在電影中體現出來。

《流浪地球》中表現出來的特效與內涵的雙重提升,在劉慈欣看來很好地建立了一個各方面對中國科幻、高成本科幻電影的信任。

中影集團董事長喇培康認為,「《流浪地球》成功以後,我想會有很多的出品公司、電影製片公司、編劇和導演去投身到科幻電影,乃至於重工業電影的拍攝製作當中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想中國觀眾肯定會在本土市場,看到越來越多優秀的重工業、硬科幻電影的出現。」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電影火爆,「流浪地球」計劃能否成真?
    在今年的春節檔中有八部電影同時上映,其中最火爆的無疑是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了,其單日4.15億票房的佳績更是位列中國電影史的第六位。雖然電影很好看,但是不得不說流浪地球計劃,只是一個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並沒有多大用處的計劃。首先,在電影中全人類合力用30多年時間來停下了地球的自轉,雖然洪水滔天將人類的數目從接近70億銳減到35億,但是人類還是成功轉入地下城,準備迎接地球的流浪。不過回到現實中,如果人類將地球的自轉停下來,可不止會遇到洪水那麼簡單。
  • 《焦點訪談》為何多拍蒼蠅少打虎
    「中央有關部門已明確表示,支持《焦點訪談》凸顯輿論監督特色,我們沒有理由做不好」。央視新聞評論部主任、《焦點訪談》總製片人梁建增告訴記者,今年央視計劃將《焦點訪談》中的輿論監督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並在「三農」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及未成年人保護等熱點問題上加大關注力度。  輿論監督比例下降  至本月初,《焦點訪談》已走過十年。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實際上,電影《流浪地球》是基於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大背景的深度改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只是流浪地球計劃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 《流浪地球》無劇透超前影評,震翻普通觀眾完全沒問題!
    文 | 調侃貧道新版 《焦點訪談》稱,「創新」是《流浪地球》成功的最大要素。 而說到創新,最重要的立意,就是和好萊塢等歐美科幻大片的橫向對比中,《流浪地球》創新在中國的思路和價值觀。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這樣的核心思維要求,就必須從0開始,因為這些好萊塢沒有,好萊塢電影工業不會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一部中國人樣子的科幻電影。郭帆導演在訪談中有說到,好萊塢的商業電影核心,都是一個英雄拯救世界,如果照搬過來,就會讓《流浪地球》覺得奇怪。
  • 從小說《流浪地球》看人性:你是屬於哪一種?
    為什麼本文沒有從《流浪地球》電影角度,而是從《流浪地球》小說的角度談人性呢?原因是《流浪地球》小說的人物設定更貼近地球流浪的大背景,符合實際。作為一部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電影在角色的塑造上,更多地是考慮了大眾在面臨災難時對英雄、親情及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的期待。
  • 流浪地球完整版彩蛋 流浪地球的50個彩蛋你都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排片率逐步上升,電影太火爆了,星爺的招牌也沒能扛住打擊。成龍大哥的電影更慘,沒幹過一群豬。吳京現在看來是個高人,眼光毒辣,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一個票房神話,一個科幻的開山之作,吳京都成功了。聽說《流浪地球》有好多彩蛋?
  • 《流浪地球》火爆,這8部星際科幻電影同樣不可錯過
    這個春節除了吃喝玩樂,是不是也被《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刷屏(flood the screen)了?作為中國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成為了2019春節檔的王炸,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那麼《流浪地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小天來給大家劇透一下(並沒有)。
  • 《流浪地球》火爆!看懂這部電影中的軍事元素
    與電影院的火爆相互輝映,這部電影的良好口碑也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反響,成為繼《戰狼2》後又一現象級討論。有人說,《流浪地球》成功將中國電影帶入了「太空時代」。《流浪地球》的故事講述了在未來太陽急速老化將產生氦閃吞沒地球,為了種群和文明的延續,人類成立了聯合政府,選擇了帶著母星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適合生存新家園的逃亡之旅。為此,地球上安裝了一萬多臺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飛向4.2光年外的比鄰星。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2500年,約一百代人。
  • 流浪地球破20億,大家都說吳京老婆「旺夫」?
    這個春節,比春運更火爆的要算電影院。尤其是《流浪地球》這部科幻大片,絕對是朋友圈的刷屏之王。據說在三線城市,1張黃金時間段電影票已經炒到了160元!但是,《流浪地球》一鳴驚人,成為了今年賀歲檔最大的一匹黑馬。
  • 央視《焦點訪談》:紅巖檔案解密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11月27日,重慶市紅巖聯線和重慶市檔案館攜手,將一批塵封57年的紅巖檔案公之於眾,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同志在脫難後撰寫的《獄中情況報告》。這份報告翔實記錄了當年關押在集中營裡的烈士們鮮為人知的鬥爭經歷。  57年前,關押在集中營裡的難友們大多經受過嚴刑拷打。
  • 《流浪地球》在美上映贏好評 感受中國科幻電影魅力
    原標題:《流浪地球》在美國上映贏好評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期間上映引發國內外關注,成為旅美華人華僑熱議的話題。不少人見面打招呼第一句話就是「最近看《流浪地球》了嗎?」
  • 《流浪地球》贏了春節檔,北京文化就能開心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2日電 (吳亦涵)截至2月12日午間,《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達到24.55億元,領先此前被視為其最大對手的《瘋狂的外星人》8億元,成為此次春節檔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據貓眼專業版預計,《流浪地球》的最終票房或達51.91億元,僅次於此前創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紀錄《戰狼2》的56.83億元。  電影市場有贏家,資本市場也不例外。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展來了!免費參觀
    文字丨朱麗攝影丨周維海國產電影《流浪地球》不僅火爆了春節檔的電影市場更點燃了大眾對中國科幻的關注和希望不少觀眾也對電影中涉及的很多元素表示好奇注意!不少人已經看到實物了!熟悉的電影畫面震撼的實物展陳有趣的科學知識各種不為人知的幕後揭秘一場精彩的電影主題展覽正在等你來!4月4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技術館共同主辦的「希望的力量——《流浪地球》電影主題展覽」在中國科技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
  •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焦點訪談]走出去 共同發展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7月30日播出):點擊看視頻〉〉〉維多利亞湖岸的人們喝上乾淨的自來水    點擊進入論壇〉〉〉    近些年來,我國許多有實力的優秀企業走出國門,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外國企業。
  • 可口可樂果粒橙含農藥風波不實 焦點訪談未報導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已經播出,可口可樂承認旗下『果粒橙』含有美國禁用農藥多菌靈,多菌靈可致腦麻痺、肝臟腫瘤等癌症。」這樣一條貼上央視《焦點訪談》標籤的網上信息,近期在迅速流傳開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網友驚呼「果粒橙也不能喝了」。眾多網友紛紛轉發,包括一些實名認證的媒體人。
  • 《流浪地球》,在中高考作文素材方面的妙用
    自《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飆升,廣受好評,可謂是票房口碑兩開花,甚至還上了《焦點訪談》,可以說熱度不減,已成為2019年初現象級的電影。而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思考的是,能不能將這個人見人愛的小破球,轉化成我們中高考語文的作文素材,來豐富提高我們的寫作。
  • 豆瓣8.7,完美還原劉慈欣,它比《流浪地球》早四年
    文 / 野草要說2019開年最火爆的高分科幻電影,沒有誰比《流浪地球》更能當此殊榮。這部電影在社交媒體的口碑迅猛擴散,人們紛紛成了《流浪地球》的自來水。它能以第三宇宙速度飛行,而且它的飛行規律完全超越了宇航動力學,可做到直角轉向。這是地球文明第一次在與三體文明面對面的時候,被毫不留情地碾壓。水滴,是《三體》故事內的重要歷史拐點:人類從地球逃亡的可能性被扼殺了。《水滴》的視聽語言手法是非常特殊的。
  • 《流浪地球》中提到的木星你了解多少?
    今天的賀歲片《流浪地球》異常火爆,國內一直期待科幻電影的發展和爆發,因此今年也可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該電影中提到地球流浪過程中,被木星引力吸住,為了逃離木星的強大吸力,吳京去引爆木星讓強大的氣波推離地球進而拯救全人類。那你對木星了解多少呢?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