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洞察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突破人性的弱點

2021-01-08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天心月圓

《狼來了》這個寓言故事裡隱藏了什麼

《狼來了》的寓言故事幾乎婦孺皆知,就是因為小孩子撒謊,最後他的羊全被狼吃掉了,這則寓言教育人們要誠實。而我今天要說的是,那些種地、砍柴的人,為什麼孩子第一次第二次喊「狼來了」他們都去救他,第三次卻沒有人去了呢?

閱讀列納德·蒙洛迪諾的《潛意識》,我才明白,小孩子第一次喊「狼來了」,救人救羊群是人的本能,當小孩喊幾次的時候,人的潛意識通過理性思考,覺得小孩子在騙人,所以就不再去救他了

列納德·蒙洛迪諾揭開潛意識的面紗

蒙洛迪諾,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我特別喜歡他和霍金共同寫成了《時間簡史》。列納德·蒙洛迪諾還創作過很多電影和電視劇劇本,其中包括《星際迷航》。

他撰寫的《潛意識》向我們揭示,在我們的每一個選擇和行為的背後,都有一隻無形的推手。

國際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對《潛意識》這本書的評價是:「作為理論物理學家,蒙洛迪諾成功拓展了通俗科普讀物的邊界;這本書將潛意識的重要作用擺上了科學的臺面,這一結果令人驚嘆。」

所以,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潛意識產生的機制是什麼,以及如何通過潛意識的積極作用為我們服務。

思維的兩列火車

意識:我們往往以為,生活中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都有著充分的客觀理由,是我們理性思考的結果。潛意識:我們相信自己的行為和判斷都是由意識主導的,但實際上,潛意識在這些行為的背後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遠超過意識的影響。潛意識主宰著人的精神活動,無論你覺得自己正在無所事事還是絞盡腦汁,潛意識都在默默地、持之以恆地運轉著。意識和潛意識,它們像兩套完全不同的鐵路系統,各自在無數複雜的線路上運行,又在很多地方相連。只是潛意識是更為基礎的,它從人類進化早期就開始不斷發展,以滿足我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潛意識是所有脊椎動物大腦中的標配,動物們憑藉潛意識躲避天敵、繁衍生息。意識卻更像是一個附加的功能,它讓人類可以思考和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但也無法脫離潛意識的影響。

潛意識對我們的作用是什麼

1、 潛意識消化、翻譯和處理我們眼睛結合搜到的信息。

我們無法抗拒我們的大腦自主吸收一些偏見,它瀰漫在微信抖音、新聞、電視節目、電影和我們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潛意識會完整地消化和翻譯眼睛接收到的信息,然後將它們組織成一份簡潔的報告,再交給我們的意識; 潛意識為我們處理著大量的信息,把它們翻譯成簡單便於理解的結論,交給我們的意識。

2、 潛意識還可以幫助我們躲避一些沒有被意識到的危險。

潛意識處理我們接收到的信息時,對我們所處的環境進行了觀察並做出了簡單的推斷,當潛意識分析認為我們將面臨危險的時候,這個推斷就會以警告的形式被送往我們的意識。

我們民間的俗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典型的例子。

3、潛意識幫助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做出判斷和決定。

生活中,我們都經常會做出方方面面的決定,在作出決定時,我們還會感知周圍的環境,回憶過往的經歷,再來做出判斷,對事件做出回應。在這些過程裡,我們都會受到潛意識的影響,但我們並沒有明確的覺知。

每天晚飯後我去散步,都是走出小區從右邊走到孔雀河,然後繞一圈從左邊回來。習慣了,覺得一點不累。一次朋友在小區左邊等我,我就跟她反方向走了一圈,感覺路程特別遠,還有點累了。

路程一樣長,改變方向為什麼感覺累呢?其實就是我們沒有用實際距離去計算路程,而是我們的方向在潛意識裡悄悄地影響著走的路程。

如何利用潛意識的特性,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幫助

一、利用潛意識的特性可以幫助人療愈疾病

我的太極拳師傅說,太極拳就是內家拳,我們利用自己的內力可以治癒身體的一些頑疾。比如我左肩有肩周炎,每天堅持站太極樁時,意念就集中在左肩上,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的肩周炎就真的不疼了。這個意念相信站太極樁能治好肩周炎,潛意識就引導行動,慢慢地肩周炎就不疼了。

其實,就像我看過的《做最好的自己》的作者李開復,得了癌症,就是利用潛意識治癒的。生活中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

二、利用潛意識的特性可以激勵人取得成功

我們要看到潛意識賦予我們的力量。潛意識總是傾向於讓我們相信自己非常優秀。這本質上是潛意識對我們的一種保護,讓我們可以儘量不受到消極情緒的影響。潛意識讓我們更加自信。

參加「鏡姐夢想領讀會」,一天看一本書寫一篇書評,4月份到今天我已經堅持了17天了,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同樣的我,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做著自己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我是一個不服輸的人,開始前我還交了作業滿勤定金,我想我一定要每天完成作業,所以,當我倦怠的時候,潛意識就在提醒我,最終走到今天。

三、利用潛意識的特性,調動人的超級自控力

心理學家發現,在潛意識中,人們都對自己有一個主觀的判斷,而人們的感情和行為會不自覺地和這種判斷保持一致。而自我感覺良好可以讓我們產生積極的心態,使我們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同樣的案例,參加「鏡姐夢想領讀會」,一天看一本書寫一篇書評,4月份堅持到今天,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同樣的我,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做著自己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當我還在書裡走不出來,抓狂的時候,看到我們24隊隊長格式化每天早晨7點準時發在群裡的作業連結,看到群裡的小夥伴們一個一個開始完成作業連接接龍的時候,我自控力超強,我相信我也能完成。這時潛意識會引導我在行為上進行配合,最終獲得想要的結果。

結語

《弟子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說的就是人的元認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直覺。

不管是《狼來了》,還是生活中的各種實例,都是我們正確分析事實真相,讓潛意識控制不了人的行為,相反如果正確利用潛意識,可能會很快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每個人都有一幅帘子,在社交中遮擋著真實的自己。

所以閱讀《潛意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特別大,我想通過堅持學習太極拳,用太極拳的吐納和意念,有意識的刻意練習,讓潛意識幫我,治癒自己的疾病,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讓自己開心的生活。

作者簡介:天心月圓,鏡姐夢想領讀會,高效閱讀訓練營學員。一位生活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教育者,太極拳愛好者,一位用文字拓寬自己生命的人。

相關焦點

  • 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關係
    但時間久了熟練了,你下筆就不會想怎麼寫,起舞也不會想怎麼動——潛意識幫你完成了中間的過程。它們存在,只是你沒察覺。當然,這是最直觀、最簡單的例子,還可能有點兒不那麼準確。很多人一定沒見過冰山。估計也沒幾個人見過的。冰山啊,就是像山一樣巨大的冰塊,浮在海水裡。但實際上,露出在水面上的,大概只是整塊冰的十分之一。另外的,更多的,是藏在水面以下的,你看不到。
  • 《潛意識之門》:繞過意識,和自己對話
    在學校圖書館閒逛選書時,我看到了《潛意識之門》這本書。本書作者是世界頂級催眠大師史蒂芬·吉利根博士,他所倡導的自我關係身心療法,早已聞名遐邇。本著對催眠的好奇和趨之若鶩,我把書借了回家。催眠是什麼?在前段時間聽的梁寧的課程中,四個字概括就是「繞過意識」。而在這本書中,史蒂芬·吉利根博士認為,催眠除了繞過意識,深入到潛意識以外,它還有更深層次的作用。
  • 潛意識的表現形式《紫微鬥數潛意識學》
    先天潛意識的表現形式分為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兩種,細分下來說的話,心理活動又體現在一個人的思考方式、靈感、潛力天賦、思想情感等主要心理特徵;而行為反應則體現在一個人神態、眼神、語言口才能力、行動能力等等實際可以觀測察覺的方面。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的不同,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也影響每個人在社會環境當中的處事方式。
  • 潛意識和意識誰才是背後老闆
    我們經常先是產生一個意識的思維活動,然後是對應的行動,於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這個意識活動引起了這個行為。但實際上很可能是第三變量,一個潛意識的意願引起了這個意識的思維活動已經對應的行為。然而,可能的原因是,我想吃東西的欲望是潛意識升起的,並進而產生相對應的「去廚房吃穀物」的意識思維。這一從沙發站起去廚房的行為其實完全是由潛意識想吃東西而引起的,而「吃草莓拌穀物」的意識活動也許完全就是潛意識想吃東西的一個順帶產生的思維活動而已。這種情況類似於低等動物去找食物吃維持生存的情況一樣,低等動物靠本能去找食物,完全沒有意識參與的必要。
  • 16種直逼潛意識的IP情結定位
    意識是分層次的,從淺到深,外部的情緒、自我的情感、潛意識的情結,越往深裡走,能量越強大和持久。本文探討的是——最強大的IP,都是在情結上形成情感定位的。情結到底是什麼?見下圖:在冰山頂部浮出水面的,是人的理性和邏輯意識,IP如果定位在這,無法引發人的真實情感共振。
  • 你的意識跟潛意識是敵人嗎?
    我們來談談潛意識。我們現在複習一下什麼潛意識,心理學認為呀,我們人類是怎麼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時候呢,有意識和潛意識之分。意識就是你能夠了解和認知的部分,或者說你能夠感覺到的部分。而且意識呢就是你不能了解和解,有一個經典的比喻,說意識和潛意識呢就像一座冰山,就像這張經典的圖片一樣,我們所了解的自己呢?
  • 因為怕鬼,我被送進精神病院:怕鬼的人,潛意識都在害怕什麼?
    01你害怕不是鬼而是你內心的秘密其實,怕鬼只是表象,真正的恐懼藏著她的潛意識裡。心理學認為,我們日常「有意識」的念頭佔 5%,只是冰山一角,其餘 95% 都是隱藏在水下的潛意識。人性的秘密,大多都藏在潛意識裡。
  • 從意識與潛意識的角度評析電影《恐怖遊輪》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第七章中闡述夢過程的心理學,共分:夢的遺忘、回歸作用、欲望滿足、夢中驚醒-夢的功能-焦慮夢、原初始過程和健發過程-壓抑、潛意識與意識-現實,六個小節。下面,就從這六個小節的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心理學內涵。第一節:夢的遺忘。弗洛伊德說「我們記得並對之加以解釋的夢,本身就被我們的不可信賴的記憶分割了。
  • 潛意識的力量!
    科學家普遍認為,人的行為舉行95%靠的是潛意識,而5%靠的是意識。
  • 大腦是個奇妙的東西,我們該如何利用潛意識和表意識的力量?
    《偉賢老師和您一起複習M&Y》表意識會思考判斷,有是非價值;潛意識則是會自動接受輸入的一切思維,不經思考判斷,不論是非好壞!
  • 如何利用集體潛意識創新及大腦意識產生的根源
    現代心理學家將集體潛意識視為低於意識閾值的超自我整體意識。 「集體潛意識」一詞最早出現在榮格1916年的論文《潛意識的結構》中。本文將「個人潛意識」,弗洛伊德理論體系的潛意識,充滿性幻想和壓抑的情感加以區分;而「集體」的潛意識則將整個人類的意念都包含在內。
  • 潛意識的力量我們僅用不到5%,如何用吸引力法則喚醒潛意識?
    熱愛的背後一定遵循著人體一個科學的規律,所以才導致此人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這兩點幾乎是成就一番事業,所必備的。誰不想擁有呢?決定一個人的行為的是思想,也就是我們說的意識。但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用冰山理論,證實:日常的思想、行為和決策這些「有意識」的念頭,只佔5%,其餘95%都是隱藏在水面下的潛意識。換句話說有95%操控我們行為的決策都是無意識中進行的,是被潛意識所控制,而我們卻並知情。而潛能專家伯恩·崔西說:「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的力量大3萬倍以上」。
  • 潛意識上升不到意識,你的命運早已註定,從5個方面方可逆天改運
    所以很多人無法意識這些匪夷所思行為和荒誕不經的症狀背後隱藏著潛意識難以置信的事實。限制性信念是頭腦被不斷馴化的產物。是一種面對事物我們作出反射機制。當人們緊緊抓住頭腦思維裡別人給你的限制性性念,就會慢慢失去了自己。慢慢離真相越來越遠。當一個女孩子從小大腦被植入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長大後就會對男性正常的關愛誤解,在兩性關係中猜忌和不信任。當一個小孩從小被灌輸學習成績不好,人生就是失敗。
  • 「ToBeOr Not ToBe」展覽開幕:一次潛意識的遐想之旅
    藝術家將自我潛意識中被壓抑的遐想、欲望及夢境用裝置、繪畫、影像、現場行為的方式還原。運用四個獨立空間,帶領觀眾進行一次潛意識的遐想之旅。展期將持續至12月30日。策展:做一個不一樣的展覽據策展人唐佩賢介紹,本次展覽意求突破以往屬於靜態的觀展方式,現場被劃分為四個獨立的空間,策展人則扮演導演的角色帶領觀眾與藝術家作品互動,從而進入體驗藝術家作品潛意識中的狀態。唐佩賢告訴南都記者,展覽策劃了長達一年之久,最初的目標是想做一個不一樣的展覽。
  • 大腦開發之「全能潛意識」
    今天為大家揭秘一個有關大腦不為人知的奧秘——全能潛意識。大腦是智慧的源泉,人的一切聰明才智都源自於大腦。正常人的意識分為清醒狀態時的「顯意識」和睡眠狀態時的「潛意識」。我們習慣了在「顯意識」狀態下學習、思考及工作,卻忽略了「潛意識」狀態所具備的潛在能力。
  • 潛意識是怎樣左右我們的思維,應該如何跟潛意識進行交流?
    潛意識是怎樣左右我們的思維,應該如何跟潛意識進行交流?說到潛意識,它是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會經歷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用潛意識進行交流,大部分的時間裡,總是會認為這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很多人在腦海裡完全都沒有認知,所以就導致很多時候對潛意識有了錯誤的認識。
  • 機器人將擁有自我意識?目前已擁有超越人類的潛意識
    人工智慧正在以人類難以預料的速度發展,目前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問題,就是機器人會不會擁有自我意識,以及擁有自我意識後人類如何應對。在神經科學研究的最前沿,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一些可行性的方法,或許將在不遠的未來令人工智慧擁有堪比人類的自我意識。
  • 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大3萬倍!屬於這一類的人卻更容易被開發出來
    95%潛意識是受到5%意識支配的,當你的潛意識不再受到支配時,那有可能會發生可怕的現象,比如人格分裂,行為不受控制,無目的在外人看起來像傻子等等。人的信念就是所謂的意識和潛意識,一般人在學習的時候,都是運用意識的力量。然而,世界潛能大師博恩·崔西曾經說過: 「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大三萬倍以上。」假使一個人在心裡老是不停地埋怨自己,我不行!
  • 大部分心理問題是自我壓制的結果,將真實的自我從潛意識引導出來
    弗洛伊德將潛意識的力量稱之為力比多(Libido),這為我們揭示了潛意識的運作機制打開了窗口,也指出其在我們人的心理成長以及性格塑造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弗洛伊德把阻止潛意識層面情感或者欲望進入意識的行為稱之為壓抑。
  • 什麼是潛意識?
    會修者在境緣中不知不覺得其法味,不會修者恰恰於各種逆緣中加劇自我習氣的顯發,這就是業報之循環往復;而習氣的根源在於知見,也就是固化的思維意識;要想超三界了生脫死自在解脫,就必須伏滅諸我見但存覺照心;知見的顯發屬潛意識的作用,也就是第七識的作用,根本就不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所以我們不察覺、不認可、看不清、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