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將潛意識的力量稱之為力比多(Libido),這為我們揭示了潛意識的運作機制打開了窗口,也指出其在我們人的心理成長以及性格塑造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弗洛伊德把阻止潛意識層面情感或者欲望進入意識的行為稱之為壓抑。毫不誇張的說,大部分心理問題,諸如抑鬱症以及包括焦慮在內的神經症都是壓抑的結果,所以在中醫裡面經常會將情志問題歸結為肝鬱氣滯!
但在神經症群體當中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他們會表現出自命清高傲視一切的理性。這種體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實際上是壓抑後所導致的補償性人格。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是將人塑造得越來越理性,這當然是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同時我們在面對人性考驗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我們對人不再抱有期待,因為當我們對別人抱有期待的時候,就無形中交出了自己的力量,於是我們就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理性,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感性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
但是對理性的極度推崇導致了對感性的極度壓制,但是生活本身就是感性的,並沒有像數學公式那樣精確的去運行,你會發現生活當中大部分事情都是出於你的意料之外,事情不再受到控制,你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攻擊,人們總是試圖將所有感性的事情納入理性的範圍,理性的期待總是與感性的生活產生強烈的衝突,煩惱跟痛苦由此生發。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具有冷酷性格的人也許會以過分誇張的友善形象來示人,傾向於剝削他人的人在受到壓抑後,他可能會表現出謙遜戰戰兢兢的形象,如果自卑被壓制的人他可能會變得狂妄自大驕矜自負。為了壓制內心的憤怒,人們會表現得漠不關心。為了壓制內心熾熱的愛欲,會用我不在乎來掩飾。
這種心理的補償機制是為了讓自己的心理處在一種平衡的狀態,比如我們做了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反而會對道德的維護變得無以復加,就好比一個小孩打破了花瓶,需要用謊言來掩飾內心的驚慌。有過外遇的丈夫前來尋求諮詢,他告訴我:當他自從有了外遇後,他跟妻子的關係反而變得更和諧融洽了,也出自於這種心理上的補償機制。
換句話說,你在意識層面的某些缺失會在潛意識層面加以植入,反過來在潛意識層面的某些真實會在意識層面加以投射,比如在生活當中,你非常不喜歡某個人,從而產生情感的投射,你會認為他對你有不滿,促使你在頭腦的意識層面尋找種種他對你不滿的證據。而實際上是在潛意識層面你不想跟他有任何瓜葛或者本質上是你對他不滿的一個藉口,我們也就有了愛屋及烏的說法。也是意識層面對潛意識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