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機場對於一個城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吸引旅客來到這個城市,而且建設空港,對於貨物的中轉集散等方面也有著推動作用,能夠為城市帶來經濟發展,所以不少城市都想要建設一個自己的機場,這是有利而無害的行為。
近年來,有關泉州要規劃新建一個機場的消息,不時地傳出。不久前,泉州市委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提出,要加快推進新機場的相關工作。
今天,本號談一談泉州的新機場。
大家都知道,對於泉州來說,已有晉江機場。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晉江機場的來龍去脈——
晉江國際機場原為軍用機場,始建於1955年2月。
1980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建立民航泉州站,使用安-24型飛機,擬開闢晉江-福州、廣州航線, 但並未實際開行。
1981年6月,上海民航局利用晉江機場為中轉站,開闢上海至晉江的航線,經營旅客空運業務,每隔一天通航一班。
1993年7月,中國批准泉州晉江機場改擴建為軍民合用機場;10月,晉江機場因廈門高崎機場建成通航而關閉; 同年12月,晉江機場改擴建工程奠基。
1994年4月10日,晉江機場擴建工程正式開工。
1996年9月07日,晉江機場通過竣工驗收;9月10日,晉江機場成功試航北京;12月12日,晉江機場正式通航。
1998年10月,改造後的晉江機場飛行區等級由4C級升為4D級。
2003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委託民航幹部管理學院和北京中設質量體系認證中心開始對機場開展ISO9001認證工作。
2004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獲得ISO9001認證證書。
2009年,經國務院批准,泉州晉江機場開放國際航空一類臨時口岸,泉州晉江機場升格為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同時開通香港和馬尼拉兩條國際固定航線,同年泉州市投入9.07億元對機場進行大規模改擴建。
2012年11月17日,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對外開放國家驗收完成,被驗收組同意正式對外開放。
2014年4月24日,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石獅城市候機樓正式啟用; 11月11日,泉州晉江機場收到國家民航局文件批覆,正式更名為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2015年10月15日,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新國內到達廳啟用。
2019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擴容改建工程飛行區改建一期平行滑行道、10個停機位和二期4個停機位啟用。
2020年1月,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擴能改造工程正式獲得福建省發改委批覆立項,新建2.6萬平方米航站樓。
坦白說,從晉江機場的設立和軍轉民的發展看,是很不容易的。當年在機場興建過程中,晉江的企業家、華僑、甚至普通民眾,都出了不少力。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晉江機場的規模,目前在全國還是不錯的。
2019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萬人次,達到843.5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雙雙創下新紀錄;全球通航航點達到70個,全年完成航班起降6.5萬架次。
近年來,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航線網絡結構和布局日趨優化完善,業務增長迅猛,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多年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2019年4月,泉州成為全國首批18個實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人員提供出入境便利安排的口岸之一,並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口岸啟用「一帶一路」通道,更加有利於加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今年4月,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擴能改造工程設計項目二次招標公告正式發布,對該項目實施性方案設計進行公開招標。改擴建工程包含安防提升工程、航空保障工程、擴能改造工程和飛行區擴建四個大項。目前,飛行區擴建已基本完成,停機位從15個增至34個,每年可容納10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航空保障工程與安防提升工程最遲都將在今年年底完工;晉江和泉州市民尤為關注的機場候機樓擴能改造工程預計將在2022年年底全部完工。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已有晉江機場,泉州為啥還要新建一個機場呢?
晉江機場位於晉江中心城區和工業區,要繼續擴大面積可能性不大。而且,從飛行安全角度考慮,機場設在市中心和工業區,也是不妥的。泉州一帶,人口眾多,是全省人口最多的設區市。
而且,作為我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這座城市,要想獲得大的發展,絕對不能沒有一座大機場。所以,進入本世紀以來,泉州的主政者和決策者,也開始謀劃對新機場的規劃。目前,各方初步的想法是在惠安縣山霞鎮和東嶺鎮交界處建設大港灣機場。
不過,這只是設想。2018年8月30日,惠安縣發改局就對外發布消息稱,「大港灣機場未列入民航十三五規劃,故十三五期間不會建設,目前尚在選址論證中。」也就是說,泉州大港灣機場的位置尚未確定,目前仍在進行選址論證。
而且,眾所周知,泉州大港灣機場沒有列入民航「十三五」規劃,而「十三五」計劃到今年就結束了,目前尚未有動靜。
那麼,這些年以來,大港灣機場建設的實際情況如何呢?
經查詢得知,在2017年1月泉州市規劃局發布了一份《關於晉江機場的未來和泉州大港灣機場的進展情況》的說明,當時該局答覆網友提問:「根據泉州城市總體規劃,泉州新機場選址於惠安大港灣。該項目由市發改委牽頭負責,市規劃局作為新機場規劃建設配合單位,於2013年委託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泉州空港新城概念性規劃》,並於當年11月28日組織專家和部門評審。規劃依據《泉州新機場選址報告》,以「控制預留」為出發點,主要側重於新機場周邊地區產業結構、綜合交通和用地布局等方面進行構思研究,為今後空港新城的建設做好前期核心要素的控制。」
2018年5月,關於大港灣機場的建設問題時,泉州市規劃局的答覆是:「泉州新機場選址由市發改委牽頭,目前選址定於惠安大港灣,我局已完成空港新城概念性方案,建設單位正在開展下一步工作,今後我局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具體開工時間請向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諮詢。」
綜合上述規劃和發改部門的答覆內容,我們可以看出,2013年便已經編制完成《泉州空港新城概念性規劃》,而《泉州新機場選址報告》還要更早編制。而時隔五年之後當前發改部門的答覆依然是尚在選址論證,規劃部門的答覆也停留在「已完成空港新城概念性方案」。從發改和規劃兩部門的答覆中可以看出大港灣機場建設的前期工作在這些年裡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那麼,諸位,如果大港灣機場如果真的成行並開工建設,你們怎麼看呢?
本號認為,如果泉州新機場真的設在惠安大港灣,恐怕會有新的問題產生——要知道,縱觀整個泉州,經濟重心和人口密集區,主要集中在泉州南部和東部的晉江、南安、石獅、安溪以及泉州鯉城和豐澤一帶。如果未來大港灣新機場投入,現有的晉江機場停止使用的話,由於大港灣一帶,距離泉州東部和南部非常遠。晉江、南安、石獅、安溪以及泉州鯉城和豐澤一帶人口密集區的居民,很有可能會選擇去廈門乘坐飛機。
而且,另外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貫穿和連接泉州到廈門翔安新機場的R1線,就要動工了。眾所周知,這條線,是一條連接泉州泉港、惠安、豐澤、晉江、南安部分區域到廈門新機場的快捷通道,一旦這條線以後,泉州人恐怕更多地會選擇去廈門新機場坐飛機。
當然,泉州新機場設在惠安大港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有一個前提——泉州修建一條或多條地鐵或輕軌,打通泉州中心城區、晉江、南安、石獅等地到大港灣的快速通道,只有這樣,才可以留住泉州自己的乘客。否則,新機場會面臨客源稀少的問題。當然,機場設在惠安,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吸引莆田和湄洲灣一帶的客源。
總體來講,設立和修建惠安大港灣機場,需要軌道交通配套設施跟進,否則,幾十上百億砸進去,一旦客源流失,十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