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晶片或將帶我們了解6G的未來

2020-08-30 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編譯自網站「SingularityHub」,謝謝

儘管5G(下一代無線網絡的速度升級)幾乎沒有啟動和運行(並且在許多地方仍然不存在),但研究人員已經在研究下一步的發展。它沒有官方名稱,但是為了簡單起見,他們將其稱為6G(嘿,這是傳統)。6G有望比5G 快 100倍,其速度足以在一秒鐘內下載142個小時的Netflix,但研究人員仍在努力弄清楚如何實現這種超快速的連接。

大阪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個團隊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晶片,它可能使我們了解6G的未來。該團隊能夠以每秒11吉比特的速率傳輸數據,超過5G的理論最大速度(每秒10吉比特),速度足以實時傳輸4K高清視頻。他們相信這項技術還有發展空間,隨著更多的發展,可能會達到6G的驚人速度。

NTU 博士研究生Abhishek Kumar,副教授Ranjan Singh和博士後Yang Yihao博士。Singh博士持有由矽製成的光子拓撲絕緣體晶片,該晶片可以超高速傳輸太赫茲波。圖片來源:新加坡南大

但是首先,我們將詳細介紹5G及其前身,以便我們將其與6G區別開來。

電磁波的特徵在于波長和頻率。波長是波的周期所覆蓋的距離(例如,從峰到谷或從谷到谷),頻率是在一秒內通過給定點的波數。手機使用微型無線電接收電磁信號,並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手機上的視線和聲音。

4G無線網絡在低頻帶和中頻帶頻譜上的毫米波上運行,毫米波的頻率定義為比一千兆赫茲(或每秒十億個周期)少一點(低頻帶)而多一點(中頻帶)。5G通過增加高達300 GHz或每秒3000億個周期的更高頻率的毫米波,將其提高了幾個檔次。在那些較高的頻率下傳輸的數據往往像視頻一樣是信息密集的,因為它們的速度要快得多。

6G晶片將5G提升了幾個等級。它可以以5G頻率的三倍以上傳輸電波:1太赫茲或每秒1萬億個周期。該團隊表示,這產生了每秒11吉比特的數據速率。儘管這比最快的5G快得多,但這僅僅是6G的開始。一位無線通信專家甚至估計6G網絡可以每秒處理8,000吉比特的速率。與5G相比,它們還將具有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帶寬。

太赫茲波落在電磁波譜的紅外波和微波之間。生成和傳輸它們是困難且昂貴的,需要特殊的雷射器,並且即使那樣,頻率範圍也受到限制。該團隊使用一種新型材料來傳輸太赫茲波,稱為光子拓撲絕緣體(PTI)。PTI可以在其表面和邊緣傳導光波,而不是讓它們穿過材料,並且可以在不影響其流動的情況下使光在拐角處重定向。

該晶片完全由矽製成,並具有成排的三角形孔。該團隊的研究表明,該晶片能夠無誤差地傳輸太赫茲波。

負責該項目的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Ranjan Singh 說:「 Terahertz技術[…]可以促進晶片內和晶片間通信,以支持人工智慧和基於雲的技術,例如互連自動駕駛汽車,這就需要將數據快速傳輸到附近的其他汽車和基礎設施,以更好地導航並避免發生事故。」

6G除了可用於AI和自動駕駛汽車(當然,還可以在幾秒鐘內下載數百小時的視頻),對於數據中心,IoT設備和遠程通信以及其他應用程式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鑑於5G網絡仍在建立過程中,因此6G不會很快出現。日本公司NTTDoCoMo 最近發布的有關6G的白皮書估計,到2030年我們將看到它,並指出,迄今為止,無線連接技術世代相距大約10年。我們在2000年代初獲得了3G,2010年獲得了4G,2020年獲得了5G。

同時,隨著6G的不斷發展,我們仍然期待5G的廣泛採用。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409期內容,歡迎關注。

模擬晶片|藍牙|5G|GaN|臺積電|英特爾|封裝|晶圓

相關焦點

  • 晶片技術大揭秘 人體晶片未來將何去何從
    【PConline 雜談】我們前段時間報導了一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人體生物「心臟晶片」的新聞,我們試想一下,隨著現在醫學水平的進步,在醫學層面能夠藉助高科技晶片以及高性能計算等技術來為人體植入,從而獲得的數據為我們的健康提供理論依據,這種假設已經成為可能。
  • 未來大腦將植入記憶晶片
    人類的大腦是最複雜的器官,以至於到現在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真正了解還知之甚少,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停止人們對探尋自己大腦的腳步。最近來自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致力於研發出一款超迷你微型晶片,可以將它植入到人類的大腦中來恢復記憶神經細胞,未來將會幫助由於疾病、意外或戰爭導致的大腦受損者恢復記憶。
  • 【X檔案】谷歌將帶你了解死亡之謎
    10月發布之類的常規消息,但就是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周中,一條與眾不同的消息讓人睜大了眼球——未來,谷歌將帶你了解死亡的秘密。 當看完這則消息後,你不得不承認,谷歌已經不再是一家本本分分的網際網路公司了。這不是科幻電影,未來你的所有夢想也許都將通過它來實現。疑似iPhone 6主板曝光關注指數:★★★★
  • 這款大腦晶片 讓人類擁有超能力和完美記憶
    在今年5月,晶片巨頭ARM開發出一種大腦晶片,該新型晶片可被植入到人的頭骨中,可以幫助腦部和脊椎損傷的病人,該晶片不僅可「刺激」人們執行任務,還能夠接受感官反饋的信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專門成立了Neuralink公司致力於研究腦機接口技術,在人腦中植入電極,將人類大腦和計算機相連,未來可以直接上傳和下載想法,從而幫助人類進化能夠跟上人工智慧加速發展的步伐。
  • 這25款晶片都超20歲了!說說你用過哪幾款
    由於我們不是《IEEE計算史記事》(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的工作人員,因此我們不會按年代順序、按類型或重要性為這25款微晶片進行排序。文章中我們只是以我們認為的便於閱讀的順序隨意對這25款微晶片進行了羅列。請注意文章中的25款微晶片的年代順序是混亂的。
  • 6G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太赫茲無線晶片研發成功
    研究人員表明,他們的晶片可以傳輸太赫茲波(THz),從而產生11gb/s的數據傳輸速率,能夠支持4K高清視頻的實時流媒體傳輸,並且超過了5G無線通信的10gbit/s的理論極限。當光沿著光子拓撲絕緣體傳播時,它可以在銳角處重新定向,其流動將不受材料缺陷的幹擾。通過設計一種帶有一排排三角形孔的小矽晶片,小三角形與大三角形指向相反的方向,光波就能得到「拓撲保護」。這款全矽晶片顯示它可以無差錯地傳輸信號,同時以每秒11千兆比特的速率在10個銳角周圍傳輸太赫茲波,從而繞過矽製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何材料缺陷。
  • 從手機晶片到「記憶移植」,我們離未來還有多遠?
    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記憶移植」本身的經久不衰:二十年來,通過為大腦植入晶片存儲和複製記憶(或者說意識)是不少科幻作品的標配:遠的不說,譬如去年《幻體》就講述了未來社會一個將要死去的老富翁將記憶複製到一個健康男子身上的故事;《黑鏡》中也有將記憶晶片植入人腦的探討;甚至最近上映的國產電影《記憶大師》也講了一個關於記憶重載的懸疑燒腦故事。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我想應該就是晶片了吧,不光是因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是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技產品,目前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它的核心都少不了晶片。正是因為晶片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國家才會在晶片領域卯足了勁,其實這次的晶片禁令說到底也不算是一件壞事,至少讓國內的諸多半導體企業意識到自己的技術差距,從而有了迎頭追趕的鬥志。
  • 中科大這款量子晶片告訴你,傳統PC要被淘汰了
    (原標題:中科大這款量子晶片告訴你,傳統PC要被淘汰了)
  • 華為P21:我們想得到的一款手機
    華為P20是一款功能強大的手機,華為P20 Pro更勝一籌,可與三星Galaxy S9 Plus相媲美。我們希望看到華為P21(或可能被稱為華為P30)建立在這種勢頭的基礎上,我們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事情。但在此之前,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對手機的了解和懷疑。
  • 「摩爾定律」走向終結,光子晶片將成為電子行業的未來?
    「預計晶片中集成電晶體的數量 24 個月會提高一倍。」——相信大家對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並不陌生。在過去的四十年裡,IT 行業一直受這一定律的驅動。不過近年來隨著傳統電子晶片發展速度的放緩,「摩爾定律」正逐漸走向歷史。未來,基於光子技術的新型晶片,或將打破電路元件的限制,建造出運算速度更快的計算機。
  • 一面牆折射晶片水平,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這十款晶片有何特點?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出的10款晶片。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中國的晶片技術處於什麼水平?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讓公眾「窺一斑(牆)而知全豹」。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即將開幕之際,上海世博展覽館內一塊並不顯眼的晶片牆卻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和議論。
  • 盤點25款知名老晶片
    最終簡單帶 來了前所未有的不同。ARM非常小,功耗低,同時也易於編程。負責設計指令組的Sophie Wilson至今仍然記得當他們第一次在電腦上測試晶片時的情景。她稱:「當我們在提示符上輸入『PRINT PI』後,它立刻給出了正確答案。我們為此開了數瓶香檳酒進行慶祝。」在1990年,Acorn剝離了ARM部門。ARM架構成為了主流的32位嵌入式處 理器。
  • 這款諾基亞10概念機自然會攜帶845 + 6g RAM的頂級硬體你會買嗎?
    最近諾基亞10,瘋狂傳輸網絡的設計,據報導,今年的旗艦諾基亞將採取後5鏡頭設計,但奇怪的設計真的不感興趣的人。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新的諾基亞10渲染組由國外媒體設計。在小編輯器中,該產品看起來更漂亮,也是值得期待的。
  • 拆解FPGA晶片,帶你深入了解其原理
    由於其重要性,XC2064被列入晶片名人堂。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對Xilinx的XC2064進行了逆向工程,解釋了它的內部電路(上圖)以及 "比特流 "是如何對它進行編程的。 下圖顯示了XC2064晶片的布局。FPGA的主要部分是8×8的網格。每個圖塊包含一個邏輯塊和相鄰的路由電路。儘管圖片顯示將邏輯塊(CLB)顯示為與圍繞它們的路由不同的實體,但這並不是  FPGA的實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每個邏輯塊和相鄰路由都實現為單個實體,即圖塊。(具體來說,圖塊包括每個CLB上方和左側的路由。)
  • 蛋白質晶片-未來臨床診斷的縮影
    日前,生物谷有幸採訪到了李總,請他分享了對蛋白質晶片領域未來前景的看法。生物谷:李陽博士您好!據了解您從08年開始從事生物晶片的研究工作,能簡單介紹一下您的研究經歷嗎?為何會選擇蛋白質晶片這一領域?李陽:對,我08年到上海交通大學陶生策教授讀書,開始接觸蛋白質晶片。
  • 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晶片植入豬腦,未來將知識儲存在大腦裡
    Neuralink晶片無損植入豬腦,並能讀取大腦活動,離植入人腦還有多遠?Neuralink公司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2016年夏天,Neuralink悄然成立。而直到一年後,人們才發現「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這家公司是做啥的?Neuralink以可植入的腦機接口為主要開發目標,實現人類與AI共生。
  • 賽博朋克將是未來?這幾部科幻神作帶你了解末日狂歡
    在科幻作品中,未來人類的物質文明超過了精神文明,社會就會變得動蕩且混亂,這也是科幻中「賽博朋克」理念。最近小編體驗了騰訊首款沉浸式互動閱讀合輯APP【一零零一】中一款科幻題材的作品《鐵的記憶》,其中就把末日廢土和這樣的理念結合在一起,引起了小編的好奇,於是認真搜索了幾款賽博朋克的神作,分享給大家。
  • 晶片高低溫測試機常用到的幾款
    晶片高低溫測試機常用到的幾款 ,「jib2kf」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等研發、生產和銷售,晶片高低溫測試機,噪音低,振動小,歡迎來電選購!
  • 精確度達30cm,這款超精準GPS晶片將在2018年「空降」智慧型手機
    在近日在波特蘭舉行的 ION GNSS +會議上,Broadcom 宣布,它正在對一款面向大眾市場的新型晶片進行採樣測試,該晶片可以利用全球導航衛星信號,並將為下一代智慧型手機提供 30 釐米的精確度,遠超現在的 5 米精確度。更好的消息是,該晶片在城市的混凝土叢林中仍可以工作,它消耗的功率只有當今晶片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