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完成
1月9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兩個委員會分別向各位委員頒發了聘書。這標誌著該中心組建完成。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於2017年11月21日獲科技部批准組建,之前其名稱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中心職位招聘
研究方向以凝聚態物理為主,包括凝聚態物理、光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和計算物理等。作為科技創新國家隊,物理所堅持以「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為目標,系統謀劃和推進研究所「一三五」規劃。
-
【中國新聞網】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一年收穫多項成果
方忠表示,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又邁出堅實的一步,作為展示中國凝聚態物理領域對外開放和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窗口,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將為物理學及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中科院物理所作為組建單位,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把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好。
-
今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
當天,「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以「一裝置兩平臺」為重要支撐的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佔地230畝,建築面積118000平方米,位於懷柔科學城起步區。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
2021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招聘公告_北京中公教育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CAS)是集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系統集成應用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所,於1960年在北京成立。半導體所現有在職科研人員600餘名。中國科學院院士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
-
探訪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新聞—科學網
記者在「實踐十號」傳回的視頻中看到,微重力下,實驗艙裡的金屬球像氣體分子一樣懸浮起來,並有團簇形成。 「實踐十號」衛星為科學家提供了穩定的微重力環境,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微重力環境下系統進行的顆粒分倉聚集實驗。「實驗分為單、雙倉兩個部分。我們通過單倉觀察顆粒的團簇形成條件,通過雙倉觀察顆粒在兩倉的分聚情況。」研究人員介紹。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以下簡稱國家實驗室)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與會理事及有關部門領導聽取了國家實驗室陳東敏主任的工作匯報和周興江研究員的研究進展報告,現場考察了實驗室自主研製的儀器裝備,充分肯定了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 國家實驗室籌建以來,高質量科研成果持續增長,2006年在Nature、Science、PRL及JACS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再次突破歷史記錄,達到了46篇,其中第一作者單位25篇,申請國際專利8項。
-
「表面是凝聚態物理的樂園」——紀念厄爾·沃德·普拉默教授
7月23日,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路易斯安那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厄爾·沃德·普拉默教授去世,享年79歲。"表面是凝聚態物理的樂園"厄爾·沃德·普拉默是材料物理學領域的領先科學家,專注於表面和低維電子行為。
-
懷柔: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與此同時,「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等一系列研究中心在儀式上掛牌、揭牌,重點圍繞「卡脖子」問題進行科研布局,翻開了懷柔科學城並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共建聯合實驗室共同攻關儲能領域內的重要技術難題。平臺的全面運行將為實現「電動中國」的遠期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
...窮「理」盡微——走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
「悟空」暗物質觀測結果 北京,中關村。 不做「實驗」的實驗室 在中國科學院諸多重點實驗室中,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顯得有點「另類」。 「我們是『不做實驗的實驗室』,當然,這裡的『實驗』是要打引號的。」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所長蔡榮根笑著說。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誠聘英才 | 推廣
材料科學、凝聚態理論和計算物理、實驗凝聚態物理、光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表面科學、能源材料、磁學、納米科學、生物物理、超冷原子、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大科學裝置相關(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北京同步輻射光源、中國散裂中子源等)、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
-
王鼎盛做客固體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4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王鼎盛做客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第十六期「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作了題為「中國的物理論文——兼談科學論文的評價」的報告,從中國物理論文的數量、影響、中國作者的國際合作、兩類科研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較、「高端」刊物上的中國論文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和闡述,並對科學論文評價方式談了自己的觀點。報告會由固體物理所副所長曾雉主持。
-
中科院物理所懷柔園區啟用
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於麗爽 通訊員 劉玉崢)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昨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是以高能物理研究、先進加速器技術研究與開發、先進射線技術研究及應用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基地,是科學院綜合配套改革大科學裝置研究所的試點單位,在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新華網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田晨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30日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即「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入駐
-
北京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試運行 另有多個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2020-10-30 18:12:00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30日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啟動試運行。該大科學裝置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集極低溫、超高壓、強磁場和超快光場等極端條件為一體,旨在大幅提升我國在超導、量子材料等物質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能力。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設有紅外探測材料及器件、光學薄膜及材料、航空航天遙感技術、紅外成像及跟蹤技術、光電工程與光電信息處理技術、微型製冷技術和光電技術開發應用等14個研究室,並有向國內外開放的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本所編輯出版《紅外與毫米波學報》和《紅外》學術刊物。 建所以來,共獲得800多項科技成果,其中國家級獎成果40餘項、省部級獎成果20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200多項。
-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學術年會在京召開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度學術年會於11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年會得到了院、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院生物局蘇榮輝副局長、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黃力、書記劉松林、副所長劉雙江及所各處職能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還邀請了病原室的離退休老同志參加。年會開幕式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文軍研究員主持。
-
物理所「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成功舉辦60期
2004年7月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的國際知名學者繆建偉博士應邀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作了題為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on mic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anoscience and structural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