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頭盔中可預測追蹤技術的原理分析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VR/AR頭盔中可預測追蹤技術的原理分析

OFweekVR網 發表於 2020-04-06 09:42:00

(文章來源:OFweekVR網)

在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系統環境中,可預測追蹤技術能夠對某個對象或身體某一部位的下一步方向和(或)位置進行預測處理。給你舉個例子,當你的頭部朝著某個方向轉動時,可以同步來預測你的手可能放置的位置。

為什麼可預測追蹤技術如此有用?可預測追蹤技術的一個常見應用,就是減少「運動光子」延遲時間,所謂運動的光子延遲是指用戶在虛擬實境或增強現實環境下完成一個動作,到該動作被充分反映在顯示屏上的時間。由於運動本身就會產生一些延遲,而當運動完成、信息展現在屏幕上時又會出現一段時延(更多引起時延的原因請參見下文),因此當你能夠預測下一步方向和位置,然後將相關數據優先更新到屏幕上,就可以大大縮短感知延遲。

雖然在虛擬實境應用中,對於可預測追蹤技術的關注比較多,但其實該技術在增強現實領域裡也同樣非常重要,特別是當用戶在真實世界中發生瞬時移動,相應的增強現實疊加也要在顯示屏上體現出來。舉個例子,如果你帶著一個增強現實頭盔,看到增強顯示的圖形疊加在實體對象的頂部,更重要的是,即使你旋轉了自己的頭庫,增強現實環境中的「覆蓋物」需要依然「鎖定」在原來的那個對象上,而不是隨著你的頭部轉動而轉動。

它其實展示的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對象或許可以被攝像頭識別,但是攝像頭可能需要耗費一些時間來捕獲幀,以便處理器能夠判斷出這個對象在幀中的位置,然後圖形處理晶片需要再呈現疊加層上的新位置。而通過使用可預測追蹤技術,相比於現實世界,在疊加層中運動處理能夠有所減少。

可預測追蹤技術如何工作?如果你看到一輛汽車正在以恆定的速度行駛,然後你想要預測這輛汽車在下一秒後可能達到的位置似乎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預測的準確度也會很高——因為你不但知道這輛汽車的準確位置,而且還知道它當前的(或是估算的)行駛速度,所以有了這些條件之後,基本就能推斷出這輛汽車未來所處的位置在哪裡。

當然,如果你要預測這輛汽車在一秒鐘時間內到底能開到哪兒,那麼這個預測可能無法做到每次都百分之百準確,因為在這段時間裡,汽車可能會改變方向,也有可能會加速。因此對於汽車行駛預測而言,你嘗試預測的範圍越遠,預測的就會更不準確。簡單的說,如果讓你預測汽車在一秒鐘時間之後所在的位置,準確度肯定比讓你預測汽車在一分鐘時間之後所在的位置要高。

此外,你對汽車本身情況了解的越多,那麼預測準確的機會也就越大。比如,你不僅要測量汽車的速度,還要測量它的加速度,繼而進行更準確的預測。

所以,假如你能夠獲得被追蹤物體對象更多的行為信息,那麼也可以提高預測準確度。在舉例說明,當你進行頭部追蹤時,如果能夠了解頭部旋轉的速度、以及可能旋轉的角度,那麼就能進一步優化追蹤模型,從而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同樣地,假如你正在進行眼球追蹤,那麼也可以將獲取到的眼球追蹤信息用於預測頭部運動。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關於AR和VR中的預測性追蹤定位的原理分析和應用
    例如,人們可能會想預測的頭的方向或手的位置。 為什麼預測跟蹤有用? 關於預測追蹤一個常見的應用就是減少明顯的「光子運動」延遲,即運動之間的時間和運動反映在繪製的場景。由於運動之間有延遲和更新顯示(如下所示),使用可預估的方向和位置作為數據應用於更新顯示,可以縮短延遲。
  • vr又稱靈境技術,是模擬虛擬環境中角色的真實表現
    vr在虛擬環境中構建交互虛擬世界,運用真實的人機互動手段,創造和構建具有真實感和臨場感的虛擬世界。vr裝置類產品目前主要涉及電商,醫療健康,新零售,廣告,旅遊,房產等行業領域。通過vr設備獲取用戶的真實信息,並通過ar立體化技術將用戶的信息3d化,再根據需要列印成vr產品,產品可擺放在用戶面前就可以直接觀看和使用,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身體和頭部的轉動和旋轉,且隨時可以攜帶。主要用戶可以在遊戲中打怪,聽音樂,與虛擬世界中的人進行交互,獲取虛擬世界的信息反饋等等。通過「vr+ar」這一創新營銷模式,可以實現消費者體驗到ar應用的內容,ar應用可使消費者感受到真實的虛擬的感覺。
  • VR和AR的未來發展
    vr/ar的應用什麼是虛擬實境?虛擬實境技術(vr)是一種能夠創造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使用計算機生成一個模擬環境,它是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三維動態場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能夠沉浸在環境中,什麼是AR?
  • 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
    現在VR越來越火了,既有價格幾元錢的眼鏡盒子,也有幾千塊的VR一體機等等,讓人很是詫異,那麼到底vr虛擬實境技術是什麼東西呢?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如何才能實現虛擬實境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的技術?一起來看看下面對vr眼鏡的核心技術的詳細解析!
  • VR頭盔(眼鏡)光學原理解析
    虛擬實境頭盔,即VR頭顯(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設備)。早期也有VR眼鏡、VR頭盔等稱呼。近幾年隨著VR技術的大熱,不管是VR設備還是VR內容都有了一個量和質的發展,於是很多人對於VR技術產生了好奇,感覺VR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今天小九帶大家來了解一下VR頭盔的光學原理。
  • AR/VR行業兵家必爭之地(下)-眼動追蹤技術大全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顏昳華在本篇詳細說明AR/VR眼鏡上的眼動追蹤技術原理。其中分別包括蘋果、微軟、Magic leap、Facebook、索尼等大廠的最新公開的眼動追蹤技術方案。技術方案包括瞳孔角膜反射法、視網膜影像定位、結構光追蹤、角膜反射光強度、視網膜反射光強度、光波導眼動追蹤。
  • 今日起,有關AI/AR/VR/MR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無論你現在從事什麼行業,做著什麼工作,有關於AI/AR/VR/MR這幾個黑科技名詞,你一定要好好弄清楚,因為前沿科技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關注和熱議,可別在跟朋友聊天時因為分不清AI/AR/VR/MR到底是什麼內容而出糗,那就真的尷尬了…… 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科普一下這幾個縮寫名詞AI/AR/VR/
  • 技術科普:VR、AR、MR的區別
    原標題:技術科普:VR、AR、MR的區別 近日, 獲得谷歌5億美元融資的技術公司Magic Leap在WSJD展會中放出了一段實錄視頻,引起不小騷動。如今,也有媒體稱他們為MR公司,那麼VR、AR、MR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大朋推出新款PC VR頭盔E3:雙目雷射-大朋,推出,新款,PC VR...
    此外,大朋還為E3準備了兩款小巧的外設設備:Tracker 和 Mini Tracker,可靈活安裝在任何真實的物體上,配合 Polaris 使用。眼球追蹤和表情捕捉E3 的眼球追蹤和表情捕捉功能也在發布會上首次亮相。
  • 好萊塢「科幻電影」幫了AR/VR大忙
    這種技術可以以頭戴式顯示屏、運動追蹤、手套或衣服裡的觸覺系統、運動、遊戲主機或者圖像捕捉的形式出現。來自投資者和軍隊的壓力導致這一技術不斷發展,與此同時不斷發現這項技術的感官和情緒啟示意義。頭戴式顯示屏(片頭):模型原型似乎是一個無面具的橄欖球頭盔,頭部環繞著一圈傳感器和電路。整個系統還包含另一個作為接收模型的頭盔。當沃肯所飾演的角色可以嘗到頭盔佩戴者所吃的食物時,這個原型終於起作用了。頭戴式顯示屏(片尾):這款消費者模型看上去類似Epoc Emotiv的頭冠。
  • 揭秘VR頭盔工作原理,原來是這樣工作的
    以下是對頭盔工作原理的分解介紹,這些組件合在一起,提供了令人信服的VR體驗。  高端頭盔還使用雙屏幕來提供類似於任天堂3DS的立體3D效果。每塊屏幕對每隻眼睛顯示一幅略微偏移的圖像,然後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把它們「粘合」在一起成為一幅圖像,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一種和深度有關的錯覺。  三星Gear VR把智慧型手機作為顯示屏來使用,為了保持成本低廉和「無線」效果,犧牲了視野和圖形保真度。在這種情況下,創建立體圖像的工作是由兩個可替換透鏡來完成的。
  • 蘋果近紅外光學AR/VR眼球追蹤技術獲專利授權
    近期,美國專利商標局授權了蘋果一項與AR/VR眼球追蹤系統相關專利,專利中詳細介紹了該系統的原理和細節,比如結合近紅外光源、反射鏡、攝像頭來對眼球活動進行捕捉和識別,可追蹤到瞳孔放大、眼球注視點等細節。據悉,該專利申請於2017年10月19日,青亭網在2018年就曾報導過這項專利。
  • 技術應用 | 眼動追蹤技術的應用
    眼動分析法在教育技術領域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研究內容主要有:眼動追蹤是一種即時測量方法,通過檢測眼球運動過程中的特性,記錄眼動軌跡,從中提取分析諸如眼跳、注視次數、注視點和瞳孔大小等指標,進而從微觀層面揭示個體的內在認知過程。運用眼動分析的關鍵在於針對不同的研究目的選取恰當、有效的眼動指標,否則會丟失研究過程中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導致數據分析和研究討論泛泛而談。
  • 未來是屬於VR/AR的
    ——————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廣泛運用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跟蹤及註冊、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各種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 AR/VR頭顯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AR/VR頭顯的工作原理 環球網 發表於 2020-11-30 11:00:59 這項技術最近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體驗過虛擬實境頭顯了,而未來幾年將有更多的人能夠體驗到這項技術。那麼,虛擬實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VR頭顯不是通過過濾來自外部屏幕的內容來工作的,而是生成自己的雙眼圖像,並直接呈現給相應的眼睛。VR頭顯通常包括兩個微型顯示器(左右一個,右眼一個),它們現實的頭像會經過光學元件的放大和調整,並顯示在用戶眼前的特定位置上。
  • 三大VR頭顯供應鏈全拆解:靠譜VR概念股其實在這
    最重要的一項技術,就是 Foveated Rendering,它能夠簡化圖像處理的過程。在使用過程中,這項技術並沒有將 VR 和 AR 頭盔屏幕中的圖像像素完全處理,而是把處理能力主要用在了用戶的視線真正注意到的屏幕部分。
  • 工廠的機器人技術,工廠的各個功能模塊和子模塊
    ar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是光學,圖形技術和虛擬技術3d製造技術的結合。ar技術可以分為3d立體的ar,3d動態的ar和ar虛擬立體形象技術三大類,成熟的運用分別是3d虛擬導航輔助,基於動態ar的遊戲虛擬化,以及基於3d的ar模型形象信息傳播。
  • 第二章:AR的工作原理
    首先透射式頭盔顯示器採集真實場景的視頻或者圖像,傳入後臺的處理單元對其進行分析和重構,並結合頭部跟蹤設備的數據來分析虛擬場景和真實場景的相對位置,實現坐標系的對齊並進行虛擬場景的融合計算;交互設備採集外部控制信號,實現對虛實結合場景的交互操作。系統融合後的信息會實時地顯示在頭盔顯示器中,展現在人的視野中。
  • 眼球追蹤技術
    而眼球追蹤技術的出現,則有效解決了VR發展的這一瓶頸問題。眼球追蹤與頭部轉動協同控制視角變化,可讓人擺脫不自然頭部轉動產生的畫面晃動。因此,眼球追蹤技術被大部分VR研究者認為,這是解決VR頭顯設備眩暈問題的突破之處。通過傳感器捕獲、提取眼球運動信息,可以分析預測用戶的狀態和需求,並根據人眼的注視點位置提供最佳的3D顯示效果,使圖像更自然、清晰,延遲更小。
  • Facebook全息VR短焦光學揭秘:開啟AR+VR技術融合大門
    從產品演進上來看,Half Dome 3無疑是為Oculus Quest或Oculus Rift S而準備的,他們是性能更強大的VR,支持更全面的6DoF追蹤、手勢追蹤、眼球追蹤等,追求的是體驗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