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追蹤技術

2020-12-0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隨著人們對VR的體驗期望越來越高,只靠陀螺儀或靠頭部轉動來實現視角轉換的交互方式,已不能為用戶帶來驚豔的產品體驗。而眼球追蹤技術的出現,則有效解決了VR發展的這一瓶頸問題。眼球追蹤與頭部轉動協同控制視角變化,可讓人擺脫不自然頭部轉動產生的畫面晃動。因此,眼球追蹤技術被大部分VR研究者認為,這是解決VR頭顯設備眩暈問題的突破之處。

通過傳感器捕獲、提取眼球運動信息,可以分析預測用戶的狀態和需求,並根據人眼的注視點位置提供最佳的3D顯示效果,使圖像更自然、清晰,延遲更小。

基於這一技術,有家公司開發的眼控溝通輔助工具aSee AIO,可幫助高位截癱、中風、漸凍症患者僅靠眼珠傳動,就能「說」出心中所想,讓患者與世界聯繫不再困難。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深度| 巨頭都在追逐的眼球追蹤技術,究竟能帶來什麼?
    而VR的發展卻讓我們看到了眼球追蹤技術應用的更多的可能性。Oculus首席科學家Michale Abrash在談及VR趨勢時說道,VR將在5年內解決聚焦的景深問題。而視點渲染技術和眼球追蹤技術是關鍵的解決辦法。前文已寫到,英偉達與七鑫易維展開合作將從底層技術實現GPU基於眼球追蹤的注視點優化渲染技術。
  • 圖靈架構+眼球追蹤技術 開啟渲染新時代
    在GTC CHINA 2018上,RealDrive與七鑫易維協同亮相,向汽車行業的專家展示相關解決方案,此方案結合圖靈架構與眼球追蹤技術,開啟了渲染新時代RealDrive使用VR技術結合駕駛模擬器展示虛擬駕駛和自動駕駛仿真平臺體驗系統。
  • 蘋果近紅外光學AR/VR眼球追蹤技術獲專利授權
    近期,美國專利商標局授權了蘋果一項與AR/VR眼球追蹤系統相關專利,專利中詳細介紹了該系統的原理和細節,比如結合近紅外光源、反射鏡、攝像頭來對眼球活動進行捕捉和識別,可追蹤到瞳孔放大、眼球注視點等細節。據悉,該專利申請於2017年10月19日,青亭網在2018年就曾報導過這項專利。
  • 眼球追蹤技術引關注:玩"水果忍者" 奶奶的刀更快-胡建君 水果忍者...
    你靠手指一頓胡砍,不出十刀就得中彈,奶奶眼睛「發功」,指哪打哪,她靠的是眼球追蹤技術。正在舉行的第11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眼球追蹤、智能手環、非接觸式探測雷達等科技養老產品競相亮相。它們中的一小部分屬於潮流新鮮的「硬科技」,大部分是成熟科技的「適老化」應用。  科技是老年人身體的延伸,幫助他們抵抗身心機能的退化。
  • Alienware 17新特性:眼球追蹤功能是什麼?
    Alienware 17新特性:眼球追蹤功能是什麼?  Tobii Eye-Tracking(人眼追蹤技術)簡單說就是指跟蹤眼睛運動的技術,通過攝像頭等設備追蹤用戶觀察位置。這項技術一般用於遊戲或應用當中,可以為玩家用戶提供更自然更高效的遊戲或應用體驗。
  • VisualCamp開發出VR眼球追蹤軟體,動動眼睛即可點擊、打字
    獵雲網11月24日報導(編譯:Mancy)亞洲的虛擬實境創新者正奮力解決虛擬實境技術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那就是如何讓該項技術更易使用。如今,一家名為VisualCamp的韓國公司宣稱他們為VR頭戴式顯示設備開發出了眼球追蹤技術,用戶動動眼睛就可輸入信號。在市場中,如何向虛擬實境技術的使用者提供方便易用的輸入系統是一個挑戰。今年六月,Oculus公司推出了Oculus Touch,不過除了核心的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設備之外,用戶還需自行購買包括模擬觸發器、按鈕和模擬搖杆在內的輸入設備。
  • 技術應用 | 眼動追蹤技術的應用
    眼動研究到了中世紀才開始真正使用儀器進行眼動測量,而眼動跟蹤概念則在20世紀30年代產生,到20 世紀中期,隨著光學傳感器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眼動跟蹤技術才得到快速發展。1970年我國開始對眼動技術進研究,天津師範大學、中科院等單位開展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 科學家打造高科技眼罩,可追蹤睡眠中佩戴者的眼球運動情況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在追蹤睡眠中的人的眼球運動時,通常必須將硬接線的電極貼在他們的臉上。然而,很快一個不顯眼的柔性眼罩就能完成這項工作--同時還能測量他們的心率。傳統上,一種被稱為電圖的技術被用來追蹤夜間眼球運動。它涉及將成對的電極粘在病人眼睛上方和下方或兩側的皮膚上。
  • 三星全息顯示新專利曝光:用眼球追蹤取代傳統視差法,降低功耗
    專利文件中寫道,三星希望通過空間光調製器、眼球追蹤和逐行掃描來擺脫對人眼負擔大的視差法結構和功耗大的傳統全息技術。專利中的屏顯技術將會通過眼球追蹤數據,投射兩個或更多的圖像、物體或場景,用戶在一定追蹤範圍內連續移動時,圖像的每張連續幀能夠持續以高解析度顯示。
  • AR/VR行業兵家必爭之地(下)-眼動追蹤技術大全
    一、眼球生理結構和特徵所有的眼動追蹤技術都是根據眼球的生理結構實現的,不同的眼動追蹤技術會用到不同的眼球生理特徵,因此在了解眼動追蹤技術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眼球的生理結構。人類眼睛能夠感知周圍環境光線的明暗,主要包括眼球及人眼附屬器官。
  • 「寧波市民科普課堂」眼球技術是如何實現的?為你揭開其神秘外紗
    眼球識別(作者供圖)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傳感器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逐步成熟,眼球技術應運而生。眼球追蹤(作者供圖)「眼球追蹤」利用紅外傳感等技術,實時檢測眼球中心,通過測量眼睛的注視點的位置或者眼球相對頭部的運動而實現對眼球運動的追蹤,得到眼跡等數據。
  • VR/AR頭盔中可預測追蹤技術的原理分析
    (文章來源:OFweekVR網) 在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系統環境中,可預測追蹤技術能夠對某個對象或身體某一部位的下一步方向和(或)位置進行預測處理。 為什麼可預測追蹤技術如此有用?可預測追蹤技術的一個常見應用,就是減少「運動光子」延遲時間,所謂運動的光子延遲是指用戶在虛擬實境或增強現實環境下完成一個動作,到該動作被充分反映在顯示屏上的時間。
  • 法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隱形眼鏡 可透過紅外線雷射指示器追蹤佩戴者的眼球運動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電影《變種特攻》(X-Men)中「雷射眼」一角令人印象深刻,法國有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一種隱形眼鏡,可透過紅外線雷射指示器追蹤佩戴者的眼球運動,從而進行實時識別,這項技術未來可用於改進凝視識別技術。
  • 新型眼球測謊儀問世:意識無法控制瞳孔大小(圖)
    日前,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測謊儀,通過追蹤眼球運動來判斷被測試人有沒有說謊。策劃:趙潔 撰文:許俏文 通訊員:盧贇凱眼球細微變化反映內心波動最近,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測謊工具——眼球測謊儀,即通過觀察眼球運動的軌跡便能判斷人是否說謊。
  • 虛擬實境中用到的五種定位追蹤技術
    在數以千計的電子產品中,最吸引眼球的還要數各類VR產品及無人機設備。HTC Vive Pre, Oculus Rift CV1,索尼PSVR這些明星產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精準的定位技術。目前世面上的定位技術主要分為:GPS衛星定位、紅外定位、雷射定位、低功耗藍牙定位、WiFi定位、超聲波定位還有ZigBee定位等等。
  • 和人的眼球運動脫不了干係
    最近的一項研究中,Baycrest's Rotman研究所(RRI)的科學家利用自主研發的新型眼動追蹤技術,發現人們通過眼球移動來判斷自己是否看過圖像,同時預測記憶錯誤。該結果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 澳大利亞開發仿生眼球幫助盲人復明
    澳大利亞開發仿生眼球幫助盲人復明 時間:2015-12-19 22:05:13 來源:3DM新聞組-pannds
  • 光線追蹤是什麼_光線追蹤遊戲_光線追蹤是什麼技術-太平洋電腦網
    要想了解什麼是光線追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99.9%遊戲使用的光柵化渲染模式,也是NVIDIA想用光線追蹤取代的東西。說到底光柵化渲染就是一種騙人的技術,通過遊戲開發人員的在現實中的認知,模擬出各種光照效果,比如人在太陽底下就會有怎樣的影子,物體被光照到的一面會更亮。
  • 雲視鏈背後的「讀眼」技術那麼好實現嗎?
    拋開用戶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是否願意互動不說,今天主要探討一下一聽就覺得吊炸天的通過捕捉眼球信息來實現觀眾情緒和思維在視頻中的實時反饋互動。作為眼球追蹤行業的從業者,我的分析可能讓很多剛剛有點興奮點的讀者失望了,從報導中所提到的雲視鏈的技術來看,通過普通家用攝像頭捕捉人眼注視點可是沒那麼容易實現的!
  • 人工眼球仿生腿?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當前的真實世界
    仿生眼技術的問世,對盲人和視力缺陷人群而言無疑是巨大福音。EC-EYE具有比人類眼睛更高的解析度,它能比人眼接受更大範圍波長的光,也不存在脊椎動物的視覺盲點。如果3D人工眼球仿生眼技術能得以廣泛使用,不僅能幫助人類提高視力,還可以製造其他仿生光敏器件。